百歲人生|坐在輪椅上打羽毛球的百歲老人很傳奇,不下雨每天都打球...

2020-12-25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今天是重陽節,小時新聞特別策劃了一組「百歲老人」系列。百歲人生,餘生很長,未來很美。一起來聽聽他們的「長壽經」。

相關連結:百歲人生(1)| 帥!穿西裝的101歲大爺扛著20斤米健步走,愛打麻將常會贏

「這是一位我佩服的老爺爺!」

前幾天,有寧波網友在當地論壇上發帖稱,早上在海曙區聯南社區看到一對老年人在打羽毛球。不同的是,老爺爺是坐在輪椅上打的,很佩服老爺爺這種鍛鍊的精神,祝老爺爺身體越來越健康。

這位老爺爺是誰呢?

記者多方打聽後得知,這是一位百歲高齡的傳奇老人。而與他一起打羽毛球的是保姆周阿姨,或許是跟百歲老人在一起生活,受其影響,保姆看上去比真實年齡59歲要年輕許多。

10月23日,小時記者來到老人所在的社區。上午10點,當記者敲開老人的家門時,開門的是93歲的馮寶琴奶奶和保姆周阿姨。百歲老人董平正在小憩,不過,他很快就醒了,並和記者閒談起來。

記者今年採訪過三位百歲老人,一位是舟山金塘島的農民殷信芳,一位是武漢天文學家韓天芑,還有就是這一位董平老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特別和善,說話輕言細語的。

所以,當董老用特別輕柔的聲音,以及象山話、寧波話、普通話三合一的語言和我聊天時,聽起來還是很費勁,夫人馮寶琴奶奶找來筆和紙,讓他寫下自己的簡歷。

不過,在講述老人的傳奇人生之前,我陪他下樓打了會羽毛球。

老人自己換上鞋子,不用人攙扶,走半個樓梯就到了外邊。輪椅就放在樓道邊,推出來坐上去,老伴和保姆拿來球拍和球,伴隨著小區裡的桂花香,大家就玩起來了。

先是保姆和董老對打,接下來老伴、我依次上場。

儘管坐在輪椅上,董老發球的姿勢還是很標準,左右手可以切換。對面的保姆遠不是他的對手,一個球只能接上一兩拍。董老的輪椅上掛了個裝羽毛球的袋子,發了一個再摸出一個,老伴則隨時將掉在地上的球撿起來,塞到他懷裡。

我也上場和董老玩了幾個球,或許是當天的風有點大,球一到老人那邊,就飄得老遠。

玩了一二十分鐘後,我們收拾上樓。

「其實老人很喜歡去社區公園裡玩的,那裡人多,很多年輕人甚至小朋友都願意和他打兩下。」周阿姨說,董老喜歡被人稱讚,說這個老人家好厲害!

上午11時許,周阿姨開始給老人準備午飯,西紅柿炒雞蛋、葫蘆、蘿蔔燉肉、一碗水蒸蛋(晚餐是燉土豆以及中午的剩菜)。

「老人喜歡吃雞蛋,還有雞爪。」周阿姨說,雞爪燉得很爛,一咬,骨頭就出來了。

董老的身體很好,什麼毛病都沒有,只是以前摔倒過兩次,才配了個輪椅。周阿姨說,反倒是93歲的馮奶奶患有一些老年慢性病,平時需要吃點藥。

「不過兩位老人心態和精神都很好。」周阿姨告訴我,二老平時在家就是看看電視、聊聊天、讀讀寫寫。「他們說的話,有些我能聽懂,都是聊以前怎麼過苦日子。」

晚飯是5點半,看完電視到8點左右,兩位老人就會去睡覺。現在是冬季,老人起床的時間比平時要晚一些,大概早晨6點左右。早餐是保姆親自做的包子,另外每人喝一盒牛奶。董老自己洗漱,吃完早餐後,大約7點,就會下樓去公園裡打半個小時的羽毛球。

「只要不是下雨天,每天都要打的。」周阿姨說,自己剛來的時候,也不會打球,還是在董老的教導下,慢慢學會的。

畢竟是百歲老人了,每天睡覺的時間更長些,白天要睡兩次。「打完球回來睡一次,午飯後也要睡兩三個小時。」周阿姨說。

董老的兒子65歲,是留美博士,常年在國外。兩個女兒,大女兒近70歲,小女兒近60歲,都生活在寧波。每周三,兩女兒都會來看父母,一起吃午飯。

在董老的家裡,擺放著諸多珍貴的老照片,大多是董老百年風雨人生各階段的留影,也有全家福,我看到一張三代同堂的照片,上面的留言是:祝爺爺百歲生日快樂。

董老的書房有一柜子的書,其中十多本厚厚的列印稿,都是董老的回憶錄和書信集。

說起董平這個名字,寧波鎮海中學的師生很熟悉。早幾年,每逢教師節,學校都會把董老接到學校參加退休教工教師節活動。今年教師節活動,因為疫情的關係,由鎮海中學1965屆王祖祥一行從鎮海趕到海曙區董平老師的家中,為自己中學時代的老師祝壽,祝董老師教師節快樂!

董老職業生涯最後的20年留給了鎮海中學。他1962進入鎮中,幹到1982年7月退休。

在其自述的《董平回憶錄》裡,董老寫道,「當年的鎮海中學還是省內三類重點中學,一類重點中學只有5所,即杭一中、杭二中、學軍中學、溫州一中和寧波效實中學。而現在的鎮海中學已是重點中學中的重點中學,可喜可賀」。

董平在鎮中的工作以理化生儀器管理和教學為主,除了這部分內容,董老在回憶錄中用很多篇幅回顧了他在鎮海中學後10年推動和發展學校羽毛球運動的經歷。

「當年我還擔任過全國羽毛球比賽的裁判。」董老告訴我。

退休後,董平無職一身輕,決心把鎮中十年羽毛球運動的精神和經驗帶進寧波市,通過外請教練、組隊訓練和舉辦比賽等形式,在全市中小學普及和提高羽毛球運動水平,這一幹就是30多年。

此後,董平又把羽毛球這項運動在群眾中進行普及和推廣。他經常一大早去各公園了解群眾羽運情況,一同打球,熟悉情況後,又增闢場地,分流群眾增加打球次數,接著又組織公園組以及一些老年活動中心隊的比賽活動。

「退休30多年來,在羽運戰線上,做了無私奉獻,又康樂了自己,一向與醫無緣。」董老在回憶錄中寫道。

記者用一個晚上的時間讀完董老的回憶錄,這樣的口述史從一個側面記錄了百年中國的風雨歷程。

董平於1921年正月出生於象山縣蓮花鄉楊岙村。抗戰中,董平一路流浪逃難。新中國成立後,董平當過小學老師,開辦夜校和識字班,給農民和職工進行掃盲。還在效實中學工作了四年,隨後調入杭州,經歷諸多曲折。

就如同董老在回憶錄中所言:「八年抗戰,董平流浪中讀書走遍東南浙閩贛,歷經生死風險,解放後前7年調動工作14次,1956年調省文教廳(教育廳前身)工作6年,四上四下,從中學教師到省裡的幹部,又響應號召去象山、台州臨海以及餘姚四明山支農,到重返寧波教育行業,人生道路走了一個大圈。」

董老的夫人馮寶琴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教育工作者,當年在農民夜校與董平一起合作教學,後結為伉儷。馮寶琴長期在寧波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直至退休。

或許是青壯年時代的奔波和後來的羽球運動,讓董老的身子骨與醫無緣。

董老在2014年有一次較嚴重的摔傷。「自此一跌,失去三自,即失去自由行動、失去自主活動,失去自理生活,好像無形枷鎖困住了手腳,寸步難行。」也就是從那時起,家裡請了個保姆小周。

董老在回憶錄裡說,「我很欣賞她的負責精神,每天首先做家務工作,隨即學文,她自己把學得的生字寫成同音字自編字典、常年累月利用空餘時間學習寫字,已識字四千多。又學會打羽毛球和我對打,一隻球常常對30拍50拍,其中兩次打上130多拍。」

可惜2018年春節後,小周回了老家。就這樣,家裡又來了一位麗水籍的新小周。新小周也開始學打羽毛球,可以一球對打三五拍了。

「現今我的健康狀況大有進益,很多人一聽說我這麼大年紀,還能健強地打羽球感到驚奇,翹起大拇指讚揚我,也常有陌生群眾看我打球拍照。」

董老表示自己處在「第三個春天」中。

他在回憶錄的最後寫道:第一個春天從1982年—2014年,計32年;第二個春天從2015年—2017年,計3年;第三個春天從2018年開始起到人生最後。如今復健較好,每天還能打打羽毛球,又乘思緒清晰,天天書寫憶往看報學習新知識,電視重要新聞和有關電視劇必看,適時與舊友問候憶舊聊天,樂在其中。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每天凝望大橋的百歲老人
    通滬鐵路的開通,對南通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帶來重大歷史性機遇,而很多南通市民也翹首以待,希望高鐵開通的日子早點到來,自己也能乘著高鐵去遠行,記者今天在南通西站現場實地探訪時,就遇到了一位冒雨前來南通西站想「先睹為快」的百歲老人陳澤生。
  • 長沙再添一百歲老人:每天一兩白酒,打麻將不輸年輕人
    三湘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 張洋銀 通訊員 楊靜)12月16日,家住長沙縣金井鎮,五代同堂的張桂蘭老人迎來了她的100歲生日。除了親朋好友前來賀喜外,老人還被授予長壽之星牌匾。「老人家身體硬朗的很,最喜歡的就是出去打麻將,每天要喝二小杯白酒。」談及張奶奶,大女兒張美香露出喜悅的表情。她告訴記者,母親雖然已經百歲高壽但神志清醒,身體也並無大病,「我媽媽能幹又勤快,帶大了兄妹4人,還經常幫著照顧叔叔伯伯家的子女。
  • 百歲老人的特殊生日禮物
    1月10日,長沙縣果園鎮田漢文化園內一聲聲祝福此起彼伏,一陣陣歡聲笑語不斷響起,百歲老人餘慶華身著大紅襖披著紅圍巾笑意盈盈。據老壽星女兒張佩林介紹,母親百歲生日僅邀請了至親好友,積極響應疫情防控相關規定要求,傳承母親一生節儉的優良傳統。在祝壽儀式環節,由泉塘街道相關負責人和板橋社區相關負責人親自送來的一份特殊「生日禮物」令老人和家人激動不已,並連連道謝。
  • 百歲老人的特殊生日禮物!
    據老壽星女兒張佩林介紹,母親百歲生日僅邀請了至親好友,積極響應疫情防控相關規定要求,傳承母親一生節儉的優良傳統。在祝壽儀式環節,由泉塘街道相關負責人和板橋社區相關負責人親自送來的一份特殊「生日禮物」令老人和家人激動不已,並連連道謝。這是一份什麼樣的禮物,背後有什麼故事呢?
  • 坐高鐵回家:百歲老人生日當天第一次坐高鐵(圖)
    百歲老人生日當天第一次坐高鐵  在40天的春運大幕中,雲南新開通高鐵讓回家的人們有了更多選擇。  百歲老人生日坐高鐵  在高鐵上遇到一位剛好過生日的百歲老人機率有多大?更難得的是同車的祖孫兩人是同一天生日。得知老人當天剛好百歲,周圍的乘客都紛紛起身用手機拍照發朋友圈。老人的孫女黃女士坐在一旁幫忙照顧著,「本來我們座位不在一起,大家一看這個情況,就主動給我換了座位。」
  • 髹漆匠的百歲芳華——記旅居蘇州的歙籍百歲老人李文彬
    2020年9月初,由蘇州市姑蘇區人力和社會資源保障局舉辦的主題為「樹敬老之風,悟文明精神」的社會化管理人員書法大賽揭曉,旅居蘇州的歙籍百歲老人李文彬書寫的《文明讓生活更美好》獲得一等獎,成為老人在重陽節前夕獲得的最好的節日禮物。李文彬是一位怎樣的百歲老人?我們從新安江畔,前往姑蘇城外,對他進行採訪。
  • 成都老人迎百歲生日 小區擺百桌壩壩宴(圖)
    2016年9月11日,肖家河榮志金老人過百歲大壽。  他的格言:不怕山高,就怕腳軟。  他的生活:不打麻將不打牌,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電視。  他的特點:從不吃保健品,不專門鍛鍊,不刻意追求長壽。
  • 書評|《活好》:一起聆聽百歲老人的人生智慧
    如果有機會和百歲老人聊天,你會問什麼,你想聊什麼?都說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何況是如此高壽的老人。如果有機會,我想知道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智慧,我還想沾沾福氣,希望自己也可以長命百歲。然後,就看到了《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這本書,真是想啥來啥。
  • 上海百歲老人首破3000人,最高壽老人還是她!聽百歲老人們講述長壽...
    在區域分布上,浦東新區、黃浦區、徐匯區、靜安區、虹口區的百歲老人數位列全市前五,分別為626人、279人、276人、243人、222人,這五個區的百歲老人數佔全市的55%。百歲老人數量位列全市前五的街鎮,依次為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虹口區北外灘街道、徐匯區楓林路街道、徐匯區天平路街道。
  • 南通虹西社區:百歲老人祝壽會,歡聚一堂送祝福
    中國江蘇網1月14 日南通訊 「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1月12日,家住南通市崇川區虹橋街道虹西社區的葛慧芳老人迎來100周歲壽辰。雖正值寒冬,但葛老家歡聲笑語,暖意如春,老人的家人、鄰裡理事代表和社區工作者歡聚一堂,將深深祝福、貼心溫暖送到百歲老人心坎上。
  • 百歲老人過大壽自己挑飯店還唱卡拉0K
    15日,百歲老人王家文的家人,為老人舉行了盛大的百歲壽宴。「大家都要學習王家文,都能活到100歲。」在一片歡聲笑語和祝福聲中,王家文老人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宴會廳。  宴會廳內座無虛席,大廳前方不停地放映著老人的照片和老人最喜歡的革命歌曲,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見到來了這麼多人為他祝壽,老人一路都像孩子一樣的拍著手,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
  • 百歲老人熱愛生活 感恩祖國
    百歲老人胡世英。湖南衡南縣雲集鎮杉峰村老人胡世英,1919年6月出生,今年101歲,老人家現在仍然耳聰目明言語清楚在當地被譽為長壽之星。手腳麻利的他一點不像一個101歲的老人。別看他年紀大,可生活還基本自理,見到記者上門,頭髮花白濃密,坐在椅子上起身迎上來握手,臉上滿是慈祥的笑容。和老人聊起了長壽秘決。老人笑呵呵地說:「哪有什麼秘訣啊,自己耳不聾眼不花,手腳也靈活。胡爺爺就住在村裡,依山畔水,由兒媳來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
  • 百歲人生路
    貴州省桐梓縣花秋鎮有個名為樂境的小山村,村裡有位百歲老人叫陳海州。他個子不高,大概就一米五左右,花白的頭髮,一撮全白的山羊鬍銀光般閃亮閃亮的,腰不彎,背不駝,說起話來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走起路來也很精神,比想像中的百歲老人年輕多了,覺得就80多歲的樣子。百歲老人陳海州。童 年陳海州1921年11月出生於樂境村田壩組。
  • 宿遷420位百歲老人共同的心聲:感恩遇上「最好的時代」
    從城鄉分布上看,農村百歲老人遠遠多於生活在城鎮的百歲老人。以沭陽為例,城鎮百歲老人有15人,農村百歲老人則多達112人。對此,宿遷市老齡辦相關負責人丁冬菊說,這或與生活習慣有關。「農村人的飲食以清淡、素食為主,由於食物更天然,患上『富貴病』的機會相對較少。農村人運動量更多,農村婦女家務活不少,高齡男性甚至還下地幹活。」
  • 【圍觀】泰和縣百歲老人郭啟明:一生平淡成歸宿!
    第一次見到百歲老人郭啟明,覺得老人生活平平淡淡,卻滿臉幸福;個子高但不偉岸、面目秀而不威嚴、步子穩而不高遠、談吐清而不調侃。  農民生活的平淡  老人出生在民國元年,今年104歲。三萬多個日日夜夜,每一個新的開始,都始於平淡,歸於平淡。老人說,平平淡淡才是真,這就是生活。小時候,郭啟明的家裡並不富裕。但是,他的父母勤儉持家。
  • 喝茶話仙,上廣場做操……百歲老人們還很嗨
    廈門的不少百歲老人,給這個問題寫下了一個個朝氣蓬勃的答案——他們熱愛勞動,自己洗衣,每天堅持到廣場上做操,有人睡前還能來上二兩酒……你看,他們過得還挺嗨。總有人問,世界上有沒有長壽秘訣?今天是重陽節,連日來,導報記者探訪了廈門多位百歲老人,讓他們來說一說自己的秘訣吧!
  • 怎樣才能長命百歲?四位百歲老人送你五個「長壽秘訣」
    四位百歲老人送你五個「長壽秘訣」 2020-10-24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縣人物||百歲老人韓守道奶奶
    新縣光榮院裡住著一位年過百歲的老人——韓守道奶奶,我們從有限資料記載中了解了韓奶奶的傳奇經歷及生平事略,不禁對韓奶奶的點點滴滴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們前往光榮院看望了韓奶奶,韓奶奶看到我們也十分高興。和韓奶奶的談話是在眾多的回憶和思緒中度過的,交談中我們逐漸察覺到,有很多事老人經常給大家講,其至反覆講,但從不讓我們記錄,更不讓我們出去宣傳。
  • 來看這兩位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1月4日,廣東省市有關領導到東莞厚街鎮調研人口普查數據質量工作,並探望慰問了該鎮兩位「百歲老人」。這兩位老人分別是珊美社區106歲的葉群章和寶屯社區102歲的李義。在探訪過程中,兩位「百歲老人」分享了他們的「長壽秘訣」,一起來看看。
  • 百歲老人血管瘤切除成功
    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設備的不斷更新,麻醉安全性和手術期護理水平的提升,如今高齡手術在市腫瘤醫院已不再是「禁區」,幾天前,該院頭頸外科團隊就在科主任蔣斌、副主任陳衛賢等專家的帶領下,勇闖「禁區」,成功為一位患有鼻腔血管瘤的百歲老人成功開展手術。目前,老人已順利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