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一定是能解決你自己的問題 《田一可說弟子規》新書發布會反響...

2021-02-08 鳳凰網

2018年6月2日,《田一可說弟子規》新書發布會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舉辦。該書上市第一個月,銷量即突破7000冊。到底是怎樣的魔力,使一本曾經的經典再一次引發讀者熱捧呢?

田一可先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受益者、研究者、傳播者,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經典高級研修班班主任,任課教授。《田一可說弟子規》是他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他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入手,以學以致用為根本出發點,以中國故事為切入點,以鮮活、生動、趣味的語言將讀者帶入傳統文化的語境,全書融通古今、中西比對,以提升大家的生活智慧,讓生活更美好、身體更健康、家庭更和諧、事業更長久為終極目標。

《田一可說弟子規》得到了北大國學大師樓宇烈先生的推薦

樓宇烈先生說《弟子規》中的很多話都出自《禮記》《論語》《孟子》等傳統文化著作。樓老說讀《田一可說弟子規》可以「下學人倫日用,上達天道性命」。學習《弟子規》不一定要全文背誦,但是應該學一句做一句,落實到行動中去,使和父母長輩、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北大周建波教授極力推薦該書

北大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建波教授也極力推薦《田一可說弟子規》,他說講《弟子規》是田一可老師的代表作,國內在這個領域無人能出其右。他認為《弟子規》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落實到生活應用領域的一本非常優秀的著作,在社會生活中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弟子規》引用《論語》中的一段話作為貫徹到生活中的行動準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從理念落實到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人看不懂這本書,即使能看懂文字,也無法把其中的理念應用到生活中。而田一可把這本書與企業經營、社會發展、人生幸福結合起來,同時對書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做了轉換,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創新。

圖為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王潤貴副總編為田一可老師頒發聘書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副總編王潤貴出席了發布會,他說《田一可說弟子規》用平實質樸的語言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生動事例,為我們深入淺出地解讀了中國古代育人寶典《弟子規》的詳細內容。字裡行間處處彰顯著真善美,散發著正能量。既好讀耐看,又親切感人,是一部人人都能讀懂、人人都會產生共鳴的國學精品。

中國教育電視臺頻道管理中心主任李紅根評價田一可老師是文化界、藝術界、書法界、戲曲界的跨界奇才,他潛心研學,博採眾長,用古人的思想解決當代人的疑難困惑和諸多問題,讓我們的生活更為美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踐行者。

北京郵電大學民族教育學院劉成群副院長說,晦澀的經典著作讀者量是很小的,而田一可老師在推廣傳統文化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田一可說弟子規》後面積澱的是儒墨道法思想,然而又深入淺出,將優秀文化惠及到每一個個體。

田一可說「學問一定是能解決你自己的問題」

 

發布會上,田一可老師談到他講《弟子規》的起源。那是他還在河北工作時,親眼看到某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失敗六次,跳樓自殺。後來他發現大學生跳樓是一個「常態」,從畢業不分配到博士生過剩,跳樓在清華、北大都屢見不鮮。田老師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他給省教育廳廳長寫信,呼籲企業家加入到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努力中來。但是逐漸地,田老師發現大學生就業難其實是因為不知道市場上需要什麼樣的人,而企業其實招工也難,找不到合適的人。於是田老師就開始到大學搞免費講座,尋找解決方案。他總結出大學生就業難是因為缺少四個方面的素質——溝通素質、執行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這四種素質學校裡沒有教過,市場上也沒有這方面的教材。這時中國農業出版社的一個老編輯把《弟子規》推薦給田一可老師,田老師仔細研讀,發現全文1080個字,講了113件事,把上面說的這四個素質都講到了,於是就開始講《弟子規》。最終,田一可老師把《弟子規》講到了北大,而且講堂爆滿,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很多人質疑,一本古書的內容能適合現在的時代嗎?田一可老師指出,有人說軸心時代東西方同時出現了一批聖賢,其實中國文化從西周出現到1840年鴉片戰爭,一直照耀千古。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源於和古典世界的接觸,經典一日讀有一日讀之境界。田一可老師說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拯救了他自己,在最艱難的時候讓他沒有因為生活給予的災難而沉淪,他一直用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從古典文化中汲取智慧。他認為人的成功一定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成功。這個世界上,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決定著80%的人的命運,他們一定具有那80%的人所不具備的思維方式,而這些智慧都可以通過讀《弟子規》領悟到。學問一定是能夠解決問題的,研究學問,至少應該能解決你自己的問題。讀書是能夠使人快樂的,人所有的煩惱都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近百年中國最大的缺失就是把中國文化給斷掉了,現代中國人失去了敬畏心,所以梁漱溟先生才會發出:這個世界會好嗎?當經典文化失掉之後,社會一定會生出對這種文化的渴望。在《田一可說弟子規》之後,田一可老師還會陸續推出《田一可說曾國藩》《田一可說論語》,讓經典文化、中國智慧親近更多的讀者。更多的人變得更智慧、生活更幸福是田一可先生最願意看到的,這才是真正的擁有深深的大愛,擁有慈悲心。

讀一萬本書,不如把一本書讀一萬遍,因為了解和理解是兩個境界的事。這就像生活一樣,把簡單的日子過透,大愚者大智。堅持一件事很難,但只要堅持了,一切混沌愁思,總會如霞光破雲,醍醐灌頂。今天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曾經給過這個世界的。

活動當天也恰逢智慧財產權出版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大講堂」啟動儀式,出版社特聘田一可老師為該大講堂的首位演講專家,王潤貴副總編為田一可老師頒發了聘書。田一可老師向出版社贈送了書法作品。

《田一可說弟子規》發行一個月,就收到了許多讀者的熱情反饋,有讀者在發布會上發來視頻訴說讀書的心得體會,還有不少讀者到場表示祝賀,有小朋友現場背誦《弟子規》,還有讀者向田老師表達自己讀書的收穫和困惑,田老師現場解答,使讀者受益匪淺。

田一可簡介

北京智策知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一可書院院長;書法家,中國傳統文化踐行者、受益者、研究者、傳播者。濟川藥業百家醫院管理公益講壇專家;京劇大師奚嘯伯的再傳弟子;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經典高級研修班班主任,任課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客座教授;曾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天津大學(EMBA)、人民大學(MHA)、清華大學(EMBA)、北京大學(EMBA)課程特聘教授;☆現供職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致力於中國傳統倫理的研究和推廣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總敘

學問是要解決問題的。真正的學問是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的。

第二章 入則孝

生活中沒有那麼多大事,都是小事。而這些小事又都是大事。把每件小事都做到位,那是不得了的事情、了不得的事情。

第三章 出則弟

當你煩惱了、痛苦了、壓力大了、鬱悶了、糾結了、徘徊了、踟躕了、忐忑了、生氣了、不幸福了,那一定是因為你的智慧不足以駕馭當前的形勢!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中國智慧。

第四章 謹

你把孔子讀明白了,孔子的智慧如影隨形;你把老子讀明白了,老子就是你的高參。

第五章 信

你對別人的態度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今天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曾經給過這個世界的,這個世界會因為你的微小改變而發生巨大的改變。

第六章 泛愛眾

這個世界不缺乏愛,而是缺乏真正能夠站在對方立場上的思考。

第七章 親仁

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知道什麼,不在於你能幹什麼,關鍵是看你認識誰。認識一個人,這個人便能幫你打開一個世界。你能走多遠,關鍵看你與誰同行。

第八章 餘力學文

成功其實很簡單,關鍵是每天給自己一點點正能量。只要你能長期堅持下去,那麼當成功來臨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相關焦點

  • 個人發展學會 | 兆民老師《內向者的溝通課》新書發布會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都是為了兆民老師的新書而來,沒錯,你沒有聽錯,兆民老師,他又出新書了!!!既暢銷書《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日常生活版》又一力作 !!!  由個人發展學會主辦的《內向者的溝通課》新書發布會隆重召開!
  • 《弟子規》教學設計
    一、視頻導入播放《中華弟子規》動畫片,讓學生對弟子規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二、新知學習1.《弟子規》簡介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提問:「規」是什麼意思?(規矩、規則)「弟子」指的是誰?(為人弟和為人子,古代泛指後生晚輩。不僅指孔子的弟子,也是針對我們每個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規》中所談到的規矩禮節是我們所有同學包括老師都應該遵守的。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篇古訓——《弟子規》。
  • 入則孝——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
    諸位朋友,不要小看《弟子規》,一個「入則孝」就解決你所有小孩的問題。當他知道「身有傷,貽親憂」,他會不會生活顛倒?不會!他會不會沒責任心?「德有傷,貽親羞」。他會很勤勞,因為「親所好,力為具」,希望能讓父母歡喜,讓父母安慰。所以孝心一開,除了對父母孝敬,對兄弟?友愛!因為兄弟發生衝突,誰最難過?父母。所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 弟子規圖說:總敘(文字版)
    它教導我們: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與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孔子教學,講四門教育: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 張異賓教授日文版《回到福柯》新書發布會在日本召開
    近期,南京大學哲學系張異賓教授受邀參加由日本情況出版社主辦的「《回到福柯》(日文版)新書發布會」暨「紀念廣松涉逝世25周年學術研討會
  • 約翰·格雷出席新書《女神來了》啟動新聞發布會
    ,趙千語,袁敏,梁飛,湯佩琪,知本家傳媒創始人殷杉,暢銷書女作家女瀟竹以及1000多位社會各界嘉賓出席了新聞發布會。新書《女神來了》啟動全球新聞發布會,由深圳電視臺主持人孫藝修主持。由知本家教育集團、世界大師中國行、《中國商人》雜誌社、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主辦,全球好太太俱樂部承辦。據悉,新書《女神來了--田宛靈與她的全球好太太俱樂部》將由全球好太太俱樂部攜手國內著名作家及資深出版人一起聯袂打造並計劃邀請全球100位傑出女性共同參與發起。
  • 《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在美國成功舉辦
    據悉,《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共有兩場:一場是新書發布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1日在好萊塢比利弗山莊成功舉辦;另一場是媒體招待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2日在好萊塢環球影城圓滿落幕。
  • 《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在美國成功舉辦
    據悉,《秋言物語·英文版》新書發布會共有兩場:一場是新書發布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1日在好萊塢比利弗山莊成功舉辦;另一場是媒體招待會,於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2日在好萊塢環球影城圓滿落幕。
  • 《弟子規》第24集
    在咬字的時候一定要很清楚,稍微講得慢一點,不要特別急、特別快,更不要語意表達不清楚。這是強調說話聲調的問題。關於我們的語言,在《弟子規》當中也有很多地方都有談到,我們講話要有什麼態度、什麼方法。像「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我們講話的聲調一定要適中,不能太大聲或者是太小聲。「問起對,視勿移」,包括我們在跟別人講話,眼神也要很注意,不能左顧右看,眼睛要看著對方,這是尊重的表現。
  • 《弟子規》騙局
    如果我們看一下中國歷史紀年圖,會發現李毓秀生活的年代和《弟子規》的出版物能在市面上找到的年代,都處於中國古代史的最尾端,所以宣傳中說「古代出現了那麼多賢人君子,寫下那麼多唐詩宋詞,都是因為古人從小讀《弟子規》」這是不合適的。
  • 全球腦王楊易攜新書《最強大腦楊易教你喚醒孩子的數學腦》舉辦線...
    看過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在2018年的燃燒季中,誕生了一位「世界腦王」,他就是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楊易。在最新一季的《最強大腦》中,楊易也有不俗的表現。2020年7月18日,中國婦女出版社舉辦了一場題為「燃燒吧!燒腦之夜」的線上新書發布會。
  • [祥林,你且聲聲慢!]——周祥林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本網訊:2017年9月11日下午3點,由長春出版社主辦的「閒敲棋子落燈花·周祥林著《詞間一百聲》、《花箋一百聲》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此書可讀、可賞、可習、可藏,別具幽境。是一套加強傳統文化和書法藝術修養的精品好書。周祥林先生現為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多年來靜心修業,樂之藝術,並與生活融為一體,其創作涉及書法、繪畫、寫作、導演等諸領域。周祥林先生曾出版多部書法集、繪畫集、散文集,導演過《走出藍水河》、《青花》、《書聖王羲之》等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旨的電視劇,是一位醉心(或專注)於優秀中華文化的藝術家。
  • 新絳李毓秀與《弟子規》
    「服膺罔急,能得其所傳之奧,而擴大之。」黨冰壑曾言,其學生中深沉寧靜、刻苦功讀者無人超過李毓秀,將來出類拔萃無愧師門並能發揚光大者,僅此一人而已。辭官就教成為名師李毓秀20歲時即被州學推薦到國子監學習,成為監貢(秀才),之所以沒有取得更高學歷,有學者認為他是不適應科舉而屢試不第。
  • 《弟子規》第18集
    所以我們的心一定要清淨,一定要能夠定下來。任何事情,當你的心很清淨,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而且你也有這種敏銳度,知道錯誤究竟是出在哪裡,就能夠非常仔細的去把問題找出來,並且把它解決。這都是要我們有非常清淨的心,同時也要有非常謹慎的態度。遇到再忙再急的事情,我們也不能夠慌張。這個在《小兒語》、《續小兒語》裡面也都有學過。
  • 《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6月8日下午,中南博集天卷旗下品牌小博集舉辦了《說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新書發布會。做了這樣的產品,我們越來越有信心,所以我們後來做了《說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和《說給兒童的偉人故事》。這些書都在市場上非常暢銷。這麼精耕細作,我要說說它的好處。前面講了,吸引力夠,不是讀教科書的心境,吸收一定是非常豐富、飽滿,另外一個好處是可能有一些家長都忽略了,識字必須達到一定年齡,可是識字之前,寶貴的腦子為什麼不開發?
  • 從《弟子規》下手
    那先說說戒定慧從哪裡下手?你得有個抓手,東北人的話,方言土語叫抓手,就是抓手。從哪裡下手?從《弟子規》下手。我們每件事似乎都離不開《弟子規》,因為《弟子規》是根,《弟子規》是屬於戒律,而且是最根本的戒律要百分之百的落實。
  • 弟子規(原文+解釋)
    其中記錄了孔子的108項言行,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弟子」規」就是規範,就是規矩,就是規則,就是規律。
  • 聚焦針對女性的犯罪的言情小說《你是星辰你是海》新書發布會舉辦
    近幾年,網絡文學領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關注現實的作品,網絡作家以自己獨特的觀察視角,寫關愛現實生活的故事。最新出版上市熱銷、由浙江畲族作家藍紅燕創作的懸疑言情小說《你是星辰你是海》,就聚焦了針對女性的犯罪這一現實痛點,作者通過自己的故事,試圖探索針對女性犯罪的系列問題,尋找房思琪們的另一種生存可能。1月2日,來自文藝界的嘉賓們、文學愛好者齊聚龍遊,參加《你是星辰你是海》新書發布會,共同探討這部有著深刻主題和精彩故事的作品。
  • 發布會圓滿成功,傾們拿到《可凡傾聽-別樣幽芬》新書了嗎
    發布會圓滿成功,傾們拿到《可凡傾聽-別樣幽芬》新書了嗎 2020-08-18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弟子規》第一講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佛陀與聖人用的是真心,而世間的博導還在用妄心;佛陀與聖人可以通過禪定進入無量空間維次,而博導藉助再先進的科學儀器能了解的東西仍然沒有超出四度空間。既然佛陀與聖人的智慧都是一樣的,那他們講的東西為什麼不一樣呢?那是因為受眾群體的根器不同。這就好比:釋迦牟尼佛、老子、孔子都是博士生導師級的人;孔老夫子教的是小學生,老子教的是中學生,釋迦牟尼佛教的是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