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日,《田一可說弟子規》新書發布會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舉辦。該書上市第一個月,銷量即突破7000冊。到底是怎樣的魔力,使一本曾經的經典再一次引發讀者熱捧呢?
田一可先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受益者、研究者、傳播者,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經典高級研修班班主任,任課教授。《田一可說弟子規》是他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他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入手,以學以致用為根本出發點,以中國故事為切入點,以鮮活、生動、趣味的語言將讀者帶入傳統文化的語境,全書融通古今、中西比對,以提升大家的生活智慧,讓生活更美好、身體更健康、家庭更和諧、事業更長久為終極目標。
《田一可說弟子規》得到了北大國學大師樓宇烈先生的推薦
樓宇烈先生說《弟子規》中的很多話都出自《禮記》《論語》《孟子》等傳統文化著作。樓老說讀《田一可說弟子規》可以「下學人倫日用,上達天道性命」。學習《弟子規》不一定要全文背誦,但是應該學一句做一句,落實到行動中去,使和父母長輩、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北大周建波教授極力推薦該書
北大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建波教授也極力推薦《田一可說弟子規》,他說講《弟子規》是田一可老師的代表作,國內在這個領域無人能出其右。他認為《弟子規》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落實到生活應用領域的一本非常優秀的著作,在社會生活中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弟子規》引用《論語》中的一段話作為貫徹到生活中的行動準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從理念落實到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人看不懂這本書,即使能看懂文字,也無法把其中的理念應用到生活中。而田一可把這本書與企業經營、社會發展、人生幸福結合起來,同時對書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做了轉換,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創新。
圖為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王潤貴副總編為田一可老師頒發聘書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副總編王潤貴出席了發布會,他說《田一可說弟子規》用平實質樸的語言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生動事例,為我們深入淺出地解讀了中國古代育人寶典《弟子規》的詳細內容。字裡行間處處彰顯著真善美,散發著正能量。既好讀耐看,又親切感人,是一部人人都能讀懂、人人都會產生共鳴的國學精品。
中國教育電視臺頻道管理中心主任李紅根評價田一可老師是文化界、藝術界、書法界、戲曲界的跨界奇才,他潛心研學,博採眾長,用古人的思想解決當代人的疑難困惑和諸多問題,讓我們的生活更為美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踐行者。
北京郵電大學民族教育學院劉成群副院長說,晦澀的經典著作讀者量是很小的,而田一可老師在推廣傳統文化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田一可說弟子規》後面積澱的是儒墨道法思想,然而又深入淺出,將優秀文化惠及到每一個個體。
田一可說「學問一定是能解決你自己的問題」
發布會上,田一可老師談到他講《弟子規》的起源。那是他還在河北工作時,親眼看到某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失敗六次,跳樓自殺。後來他發現大學生跳樓是一個「常態」,從畢業不分配到博士生過剩,跳樓在清華、北大都屢見不鮮。田老師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他給省教育廳廳長寫信,呼籲企業家加入到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努力中來。但是逐漸地,田老師發現大學生就業難其實是因為不知道市場上需要什麼樣的人,而企業其實招工也難,找不到合適的人。於是田老師就開始到大學搞免費講座,尋找解決方案。他總結出大學生就業難是因為缺少四個方面的素質——溝通素質、執行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這四種素質學校裡沒有教過,市場上也沒有這方面的教材。這時中國農業出版社的一個老編輯把《弟子規》推薦給田一可老師,田老師仔細研讀,發現全文1080個字,講了113件事,把上面說的這四個素質都講到了,於是就開始講《弟子規》。最終,田一可老師把《弟子規》講到了北大,而且講堂爆滿,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很多人質疑,一本古書的內容能適合現在的時代嗎?田一可老師指出,有人說軸心時代東西方同時出現了一批聖賢,其實中國文化從西周出現到1840年鴉片戰爭,一直照耀千古。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源於和古典世界的接觸,經典一日讀有一日讀之境界。田一可老師說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拯救了他自己,在最艱難的時候讓他沒有因為生活給予的災難而沉淪,他一直用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從古典文化中汲取智慧。他認為人的成功一定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成功。這個世界上,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決定著80%的人的命運,他們一定具有那80%的人所不具備的思維方式,而這些智慧都可以通過讀《弟子規》領悟到。學問一定是能夠解決問題的,研究學問,至少應該能解決你自己的問題。讀書是能夠使人快樂的,人所有的煩惱都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近百年中國最大的缺失就是把中國文化給斷掉了,現代中國人失去了敬畏心,所以梁漱溟先生才會發出:這個世界會好嗎?當經典文化失掉之後,社會一定會生出對這種文化的渴望。在《田一可說弟子規》之後,田一可老師還會陸續推出《田一可說曾國藩》《田一可說論語》,讓經典文化、中國智慧親近更多的讀者。更多的人變得更智慧、生活更幸福是田一可先生最願意看到的,這才是真正的擁有深深的大愛,擁有慈悲心。
讀一萬本書,不如把一本書讀一萬遍,因為了解和理解是兩個境界的事。這就像生活一樣,把簡單的日子過透,大愚者大智。堅持一件事很難,但只要堅持了,一切混沌愁思,總會如霞光破雲,醍醐灌頂。今天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曾經給過這個世界的。
活動當天也恰逢智慧財產權出版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大講堂」啟動儀式,出版社特聘田一可老師為該大講堂的首位演講專家,王潤貴副總編為田一可老師頒發了聘書。田一可老師向出版社贈送了書法作品。
《田一可說弟子規》發行一個月,就收到了許多讀者的熱情反饋,有讀者在發布會上發來視頻訴說讀書的心得體會,還有不少讀者到場表示祝賀,有小朋友現場背誦《弟子規》,還有讀者向田老師表達自己讀書的收穫和困惑,田老師現場解答,使讀者受益匪淺。
田一可簡介
北京智策知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一可書院院長;書法家,中國傳統文化踐行者、受益者、研究者、傳播者。濟川藥業百家醫院管理公益講壇專家;京劇大師奚嘯伯的再傳弟子;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經典高級研修班班主任,任課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客座教授;曾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天津大學(EMBA)、人民大學(MHA)、清華大學(EMBA)、北京大學(EMBA)課程特聘教授;☆現供職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致力於中國傳統倫理的研究和推廣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總敘
學問是要解決問題的。真正的學問是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的。
第二章 入則孝
生活中沒有那麼多大事,都是小事。而這些小事又都是大事。把每件小事都做到位,那是不得了的事情、了不得的事情。
第三章 出則弟
當你煩惱了、痛苦了、壓力大了、鬱悶了、糾結了、徘徊了、踟躕了、忐忑了、生氣了、不幸福了,那一定是因為你的智慧不足以駕馭當前的形勢!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中國智慧。
第四章 謹
你把孔子讀明白了,孔子的智慧如影隨形;你把老子讀明白了,老子就是你的高參。
第五章 信
你對別人的態度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今天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曾經給過這個世界的,這個世界會因為你的微小改變而發生巨大的改變。
第六章 泛愛眾
這個世界不缺乏愛,而是缺乏真正能夠站在對方立場上的思考。
第七章 親仁
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知道什麼,不在於你能幹什麼,關鍵是看你認識誰。認識一個人,這個人便能幫你打開一個世界。你能走多遠,關鍵看你與誰同行。
第八章 餘力學文
成功其實很簡單,關鍵是每天給自己一點點正能量。只要你能長期堅持下去,那麼當成功來臨的時候,擋都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