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從哪裡下手?從《弟子規》下手

2021-03-01 原始點

文檔恭錄:劉素雲老師主講《覺海之舟—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2012/6/26 香港如心海景酒店  檔名:56-124-0003

第四個小問題,是怎樣修戒定慧?

那先說說戒定慧從哪裡下手?你得有個抓手,東北人的話,方言土語叫抓手,就是抓手。從哪裡下手?從《弟子規》下手。

我們每件事似乎都離不開《弟子規》,因為《弟子規》是根,《弟子規》是屬於戒律,而且是最根本的戒律要百分之百的落實。我記得師父在前兩年講經的時候,曾經說過,說蔡禮旭老師講的《弟子規》,為什麼能感動人,這個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這是蔡老師他自己修學的心得體會報告。

老法師講經時說過,說蔡老師是很用心的學了一年的《弟子規》,然後又用一年的時間把《弟子規》完全落實。所以他講《弟子規》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就是道理講得很清楚,因為他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就是他自己的體會。所以是言之有理,他說出來你一聽就在理;然後言之有物,他有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不是空洞的理論,就是上面帶一個大帽,下面就什麼也沒有了,不是這樣;有理有據,所以他講的能感動人。這是他內心世界的自然流露,也就是自性的一種流露。

所以自己學好之後,再把《弟子規》介紹給別人;如果你自己沒有做到,縱然你講得再好,也不能感動人。因為它不是從你內心發出來的,它不真,它肯定就假,人家聽了會不服氣的。所以一定要自己真正做到,然後自然感動人,這是自自然然的事情。

《弟子規》的落實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總是有一個誤區,總覺得《弟子規》、《弟子規》,就是小孩的事情,和大人沒關係。恰恰就是這個誤區,是很多大人自己不學《弟子規》,讓自己的孩子學《弟子規》。所以這樣他沒有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去影響孩子,給孩子做出樣子,你想孩子學得能深入到哪?缺少我們大人的榜樣作用。我們必須走出這個誤區,老法師說學《弟子規》,一定是大人給孩子們做出好樣子,讓他們看,孩子看明白了,自然他也就理解《弟子規》是什麼意思。因此我們要正確的認識這個問題。

明確了修戒定慧的下手處,下面我再談談我個人的幾點體會,就是具體的怎樣修戒定慧。

第一個我自己是這樣做的,一門精進,長時薰修,是修戒定慧的好方法。我今年學佛,如果從一九九一年請觀音菩薩,就算我開始學佛,二十年的時間了。二十年的時間,前十年基本上是荒廢,那時候是東跑西顛,東也求、西也求。

我過去講過多次了,我犯過好多好多錯誤,就是哪塊有能人、哪塊有神通我就往哪裡跑。一聽說人家能知道你前生後世,把我羨慕得不得了,他咋那麼能?就是這種心態,所以一說哪個活佛、哪個喇嘛會灌頂,那時候都不知道什麼叫灌頂,那也得去灌去,到那兒自己也看明白了,也學會了,拿個小樹枝、小柳條沾點水,往腦袋上撣一撣,然後師父給你摸一摸腦瓜門,再給你發幾個紅豆豆,這大概就是加持、就是灌頂。還有一種,我不知道那叫什麼名,我說就像我們農村蠅甩子似的,完了就這麼一掄的一掄的,往腦瓜子上這麼掄的幾下。大家都很信這個,所以這個事我參加過好幾次。

人家那些人還很嫉妒我,說為什麼哪個師父都對你那麼好?一說用哪個骰子給我甩的次數多,摸我腦瓜頂摸的時間長,然後給我灑水也灑得多,給我發豆豆也比別人的豆豆多,問我為什麼?我說我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我跟這個師父我不認識。比如說有一次,我師兄領了一個西藏來的喇嘛到我家去,我怎麼接待我都不知道,反正我師兄他怎麼安排就怎麼是,當時有幾個同修在我家,就說師父能灌頂,我們就都跪在師父身邊,第一個程序就是拿這個骰子甩。可能因為我跪的位置大概是中間,離師父比較近,可能就多掄了幾下,我自己都不注意。第二個程序就是灑那個水,第三個程序就是摸腦頂,第四個程序發紅豆豆。那個紅豆豆可能叫甘露丸吧,我不知道叫什麼名,反正就是粉紅色的小豆豆,師父就讓我伸出手,我就這麼伸著手,然後師父就擱懷裡掏,掏出一個小瓶瓶,那小瓶瓶看來挺寶貴的。

打開那小瓶蓋就往我手心裡這麼倒,一共倒出了八個紅豆豆。而其他每個人也都伸手,師父也都給每個人都倒,我不知道我倒得最多,別人倒得少,因為我沒去看別人的。這個程序剛結束,我大師兄站在我身後,他就跟師父說,就跟這喇嘛說,師父,你偏心。那個師父就說了,我怎麼偏心?因為他是西藏人說話就那個聲。我師兄就說,你看你在我家住,都我照顧你、招待你,你就給我發一個紅豆豆,你怎麼給素雲發了八個紅豆豆?我這麼舉著,因為我師兄都過來查了、數了,數我這八個紅豆豆了。師父說嗯嗯嗯,就這樣三個嗯嗯嗯,我這八個紅豆豆也沒被收回去,嗯就這樣我就得了八個紅豆豆。所以那些年真是這樣的事我沒少經歷,無論是出家的、在家的,好像我和這些人還都非常有緣,他們都還特別喜歡我。我記得有一個在家的師父,就是個兒很矮的一個小老頭,他告訴我們,他的名字叫公平王佛。我們一聽這佛那是最大最大的,那是大官,所以那個頭也沒有少磕,錢也沒少繳,就是這樣的。

做佛事活動的時候,我記得都弄了那樣一個笑話,當時因為做佛事,我第一次參加我不懂,連吹帶唱帶敲帶打的,唱的也都挺好聽,這我知道,那是我第一次聽著法會唱的,我說怎麼唱得這麼好聽?就是我不會。後來有一個女的三十多歲,一個女居士就說,劉老師,那些菩薩咋那麼喜歡你?我說哪些菩薩擱哪?她說你不看著嗎?我說看不著。就給我指著,她說你看那、那、那都是佛菩薩,他們都瞅你笑特喜歡你,有一個菩薩還給你發了一條褲子。我就前後找,我說擱哪?我就找,不說給我發褲子嗎?我怎麼沒看著?她笑了,她說劉老師,你真不懂?我說那你說什麼叫真懂,什麼叫真不懂?她說我告訴你,發那個褲子是菩薩給你發的,你是看不見的,無形的褲子。我說那有啥用?你說我還說人沒啥用,那我以為這褲子,就像咱們穿著的真實褲子,沒找著。人家告訴我,是無形的褲子,但是那個褲子的作用,比你自己真褲子作用要大得多。

我記著還有一個好朋友,我倆特別要好的一個好朋友,她跟我倆一起去,一聽說給我發了個褲子,辦完這個法會,就撅大嘴。因為我倆特別好,她比我還大兩歲,我說你咋的?你今天怎麼老撅嘴?她說素雲,你來了,你看你又得褲子,佛菩薩又都喜歡你,我來了啥也沒有得著。我說得了得了,好說、好說,我那褲子給你,反正就看不著,我給你了,我給你要接著那就是你的。這個才把她說好不生氣了,我也不知道這怎麼回事。那就是前十年,就這方面的事我真是跑了好多好多。

比如說我們到師父家裡去,坐的位置都要分別,讓我坐哪我就得坐哪,讓我吃飯我就得吃飯,不吃還不行,讓你吃幾碗你就得吃幾碗,你撐得慌你也得吃。我也不知道都啥規矩,我尋思就是這樣的,那要是佛菩薩給的,必須得吃。我記著烙那個帶糊鍋巴那個大餅子,他家是大鐵鍋,整那個手這麼搗搗搗就搗出來一個,啪一貼,底下一燒火出來就是那個橢圓形的大餅子,一面帶糊鍋巴的,非常好吃,可香了。你不是說香嗎?那就讓你吃一個、再吃一個,再吃第三個就撐得慌了,吃不進去了。師父說再吃一個、再吃一個,怎麼噎我也得把這大餅噎進去。

所以那想起頭十年我都覺得太可笑,不知道自己都幹了些啥、學了些啥,啥也沒學著。


歡迎轉載,感恩!


點擊閱讀原文:怎樣吃素才能健康?

相關焦點

  • 常識 | 戒定慧三學
    佛法的修證概括來說,即是戒定慧三學,也叫戒定慧三無漏學。
  • 神秀弟子志誠與六祖論戒定慧
    如你的老師所說的戒定慧三學,本是諸佛教誡偈言,依之修持,實在是不可思議。但是我吾所見解的戒定慧,與你是老師有所差別。志誠說:戒定慧只應該是一種,怎麼會有差別呢?六祖說:你的老師說戒定慧,是接大乘人,雖接引大乘人,但在見解理義方面,還不怎樣圓滿。我說的戒定慧,是接最上乘人,若教若機都極其圓滿。為什麼?
  • 改變命運從哪裡下手?
    俞都先生聽到張先生講的,馬上就說,我這麼多年來,都是奉行《文昌帝君陰騭文》,做了這麼多善事,怎麼可以說都是虛名呢?從這裡我們就感覺得到,當別人指出我們缺點的時候,能馬上認錯,也是不簡單的修養。《弟子規》講,「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人家指出我們的問題,可能我們會不經意地,好像一種條件反射,首先就辯解。
  • 【法相】戒定慧三學
    修學佛法必須息滅貪嗔痴三毒,要滅除貪嗔痴三毒,必定要勤修戒定慧三學。 第一,戒學:通稱戒律,能防止惡業,生諸善法,是我們修身治心的規範。在日常生活中,我要嚴持戒律,遠離毀犯,奉行善法,使身心清淨,趣入禪定。
  • 戒定慧與人身體氣脈明點關係非常大
    學佛的人一定要持戒、修定、證慧,一定要以戒定慧三學為綱,一定要堅持這個綱。因為不有戒定慧就消除不了貪嗔痴。戒定慧與人身體氣脈明點關係很大。
  • 修學佛家戒定慧,應用到禪修打坐!
    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如何修學佛家「戒定慧,」來應用到禪修打坐中!佛教文化,並非有神學之說。它主要是佛陀證悟之後,教導人們如何離苦得樂的方法。佛說的每一部經典,都是佛弟子結集而成,都是佛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調伏其心,離苦得樂。所以,在我們誦持經典時,我們就可以觀照經典中佛陀教誡之意,來調伏我們的妄念思想。
  • 普陀講堂 | 戒定慧三學,學佛修行的基礎
    戒主要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等種類。戒學按內容可分為止持戒和作持戒兩大類。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惡的各種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這二者相輔相成,都是嚴防身、口、意三業,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事情。 定學,三學的第二個階段。定學指的是禪定、靜慮。六祖惠能大師雲「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
  • 戒定慧可以熄滅貪嗔痴
    戒定慧可以熄滅貪嗔痴。越有智慧的人越能聽到自己的聲音。知識使人複雜,智慧使人單純,你願意給自己的生活做做減法嗎?戒 戒 戒
  • 黑刀一斬 貪嗔痴 戒定慧
    黑刀斬 黑刀一斬,貪嗔痴,戒定慧!黑刀一斬,電光火石!題材為風!風起雲動!資金為勢!勢起圖紅!追風逐勢,黑刀一斬!斬在風起,斬在勢動!時機也!背景也! 信念堅定猶若磐石!心眼無礙無垢!猶如明鏡止水!則一斬!
  • 六祖大師所說的「戒定慧」法和神秀大師說的有什麼不同-宣化上人
    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說看。「師云: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六祖大師說,我聽見你的師父神秀大師,教示這一切學道的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我不知道你師父是怎樣講戒定慧,怎麼叫戒定慧的形相?戒定慧的道理如何?
  •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戒,就是自我克制,去除所有不良嗜好。思無邪,念無惡,行無錯。從而建立一種有道德的、有規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活行為標準,斬斷因為沾染喜愛外物而生起的執著貪心。定,因戒而顯現正思正見正行的定力。
  • 如何「六根互用」與「戒定慧」?萬物的體相用都只是一個體相用
    六合是︰戒和﹑身和、口和、意和、見和﹑利和;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六和敬是生活原則,是讓彼此能夠和樂相處的觀念,還是共同遵守的目標和宗旨。天地靈氣,一心一意。何為戒定慧?沙門即剃度的出家修道人,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出家人,是斷惡息心者。戒定慧是佛教用語,即戒律、禪定、智慧。戒是修行的行動;定是徹見自己本性;慧昰徹見自性而發成。戒是律;法是定;慧是僧(大沙門為智慧成就)。
  • baby終於對JK制服下手了,看清效果後,哪裡有當媽的樣子?
    baby終於對JK制服下手了,看清效果後,哪裡有當媽的樣子?說到Angelababy,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作為香港的一名藝人,最開始被眾人所熟知,也是一名平面模特,後來憑藉著高顏值進入到大家的視野當中。
  • 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戒定慧三無漏學
    戒定慧是六波羅密的濃縮,波羅密翻為「彼岸到」,華言就是到彼岸,也可譯為六度。迷惑與生死是此岸,覺悟與涅盤是彼岸,煩惱是中流。我們處在生死輪迴的此岸,若能超脫一切煩惱,便能到達覺悟成佛的彼岸,所以名之為「度」。六度代表萬行,濃縮便是三無漏學。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是前五度,第六度是般若,般若是特殊的重要。(一)、戒。至於戒呢?
  • 見添法師 | 戒定慧三無漏學
    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這段話就是告訴弟子,持戒不持心,就很難把戒持好,持戒清淨就能讓自己的心念安住下來,心念安住了就能生出定力,心在定中就能了解世間生滅的道理,如此精進修習禪定,就能開啟智慧之門。《佛遺教經》在禪定這一章也提及,「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
  • 專挑單身男女下手!千萬警惕!
    專挑單身男女下手!千萬警惕!>專挑單身女性下手近期,廣西來賓網安部門就打掉了一個針對離異單身女性下手的「殺豬盤」詐騙團夥。#專挑單身男女下手這夥不法分子下手的目標,都是經濟獨立的「成年單身男女」,特別是離異單身女性、單親媽媽等群體。
  • 日語中的「上手」「下手」到底怎麼來的?
    剛開始學日語時,當老師表揚你「日本語がお上手ですね」(你的日語說得真好)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謙虛地回答「いいえ、まだまだ下手です。」(不,我還差得遠呢,我說得不好。)那麼,上手(じょうず)和下手(へた)這兩個詞屬於我們最早接觸到的一批形容詞,大家對它們一定不陌生吧?但是細想起來又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兩個詞裡面都有「手」,但是它們的讀音卻完全不一樣呢?這兩個詞又是從何而來的呢?今天老師就想帶大家看一下這兩個詞的起源。
  • 定慧一體止觀雙修?定慧等持止觀雙運?你究竟還要歧途上走多久呢
    我們學佛,說白了就是學「戒定慧」。我們修行,說白了,就是修「戒定慧」。我們將來所謂的佛法成就,說白了,就是「戒定慧」的成就。六祖慧能大師教導我們,禪宗頓教法門,以定慧為本。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具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六祖慧能大師在此處諄諄教導我們無量的大眾,不要認為「先定發慧」或「先慧發定」此二者之間是有分別的。其實「先定發慧」也好,「先慧發定」也好。只是一種方便說法,落實到實際修行裡,也只是一種方便行法。
  • 《導演對我下手了》解壓又下飯的超短情景劇
    《導演對我下手了》的導演李亞飛的前作《生活對我下手了》兩部劇同樣都是手機操作起來非常爽的豎屏劇,每集5分鐘的泡麵番。但《導演對我下手了》從生活吐槽轉向專業吐槽,更明確主題來講述拍戲人自己的故事,所以從劇本到拍攝都更好使勁兒,做出來的東西也更成熟。我猜測這部劇靈感其實可能是劇組人員在片場裡碰撞出來的,「導演說戲→演員開槓→導演下手」,把各種拍戲套路中的互動揉碎了再精練出料和梗來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