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與西遊記的裡都有哪吒,那麼這兩個哪吒有何不同?

2021-02-07 小劉侃封神

  在封神演義與西遊記裡的小說裡,有兩個一樣的人物,哪吒!他們的父親都是李靖,都是天庭的託塔天王!

  很顯然,這兩個哪吒是同一個人!

  既然是同一個人,那麼這兩本書小說裡的哪吒有什麼不同的呢?

  一,出生不同!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是金光洞裡的奇珍靈珠子轉世,出生之時更是個肉球,而他更是母親懷胎三年零六個月才生下來的!

  西遊記裡哪吒的出生就沒有什麼驚天地之處了,他出生的沒什麼特殊之處!

  

  二,名字來歷不同!

  封神演義裡哪吒之所以叫哪吒,是因為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給他起的名字!

  而西遊記裡,哪吒出生之時左手中有哪字,右手有吒字,於是李靖便給他起名哪吒!

  三,師傅不同

  封神演義裡,哪吒的師傅是太乙真人!

  西遊記裡,哪吒可以說是沒有師傅。因為當時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死了之後,靈魂去找如來救命,但是沒拜他為師!

  四,門派不同!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是奉了玉虛宮法旨轉世投胎。所以,他的門派是闡教。而闡教又是道門一派。所以,封神演義裡的哪吒屬於道。

  

  但是西遊記裡的哪吒,因為給他蓮花化身的是如來佛祖。所以哪吒屬於佛門一派!

  五,目的不同!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他是伐紂先行官,是帶著任務投生人間的。

  而西遊記裡的哪吒,出生沒有目的,只是說他曾降九十六洞妖魔,被玉帝封為三壇海會大神!

  六,給哪吒蓮花化身的人不同!

  封神演義是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西遊記裡是如來佛祖!

  七,作惡不同!

  西遊記裡的哪吒,他殺龍王三太子的惡就是惡。是天生本性如此!

  

  但封神演義裡哪吒的惡,卻多了一些理由。比如哪吒降生時便是逢殺劫之時,還有他殺龍王三太子並剝皮抽筋,目的是為了給李靖做腰帶。

  還有哪吒拿混天綾攪動海水才引來了夜叉,之後打死了夜叉。雖然哪吒是不講理打死了夜叉和龍王三太子。但哪吒攪動龍宮,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並不是主觀目的要去惹事。

  但西遊記裡則不是這麼回事,描述哪吒,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淨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筋!

  八,死的不同!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還充斥著一些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因為四海龍王以水淹陳塘關要挾李靖和哪吒。為了陳塘關百姓和父母,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而死!

  

  但是西遊記裡的哪吒,李靖恐生後患,想要殺他。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可以說是被逼死的,他身上還充斥著一些美好。比如孝順父母、敢作敢當。

  但西遊記裡的哪吒,卻比封神演義裡的哪吒還要不堪。濫殺無辜做了錯事不知悔改。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是被龍王逼死,西遊記裡的哪吒是憤怒的自願而死!

  九,仇恨李靖的不同!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雖然削骨還父削肉還母而死,但起初他是不恨李靖的,後來他讓母親建了一座哪吒廟,想要利用人們香火的力量重生,但李靖卻燒毀了哪吒廟和哪吒金身。

  

  李靖也是無奈燒毀了哪吒廟,因為哪吒一個三歲孩童,哪有資格建廟,這要是有人在紂王面前參李靖一本,他是吃不了兜著走。但李靖燒毀哪吒廟,害的哪吒無法重生,還是得罪了他!

  而西遊記裡的哪吒,就是因為李靖要殺他,所以他要殺李靖!

  十,皈依不同!一個是被迫,一個是順從!

  封神演義裡,哪吒之所以不能殺死李靖,又無奈叫他父親,是因為燃燈道人給了李靖黃金玲瓏塔,用塔內火燒的哪吒不得不低頭!這是被迫的。

  

  但西遊記裡,如來以和為尚,賜李靖一座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塔上層層有佛。喚哪吒以佛為父,釋解了冤讎。

  如來給李靖的黃金玲瓏塔中,每層都有佛,並讓哪吒以佛為父!所以,這哪吒是歸順了佛!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重溫《封神演義》中的哪吒
    再讓我們一起回顧《封神演義》的原著!《封神演義》是明代的神話故事小說,也叫作《封神榜》《武王伐紂外史》等名稱。這部書的作者據說是許仲琳,但是這一說法至今存在爭議,因為當時寫小說的作家地位很低甚至會被人瞧不起,導致那個時期有很多作品都沒有留下創作人的名字,《封神演義》裡面主要以奇幻和天馬行空的思想聞名於世,是中國古代著名神魔小說之一。
  • 同為明朝小說,為什麼西遊記當中有哪吒,封神榜裡卻沒有孫悟空?
    四大名著在這些小說中,有這麼兩部作品,它們的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了兩個奇幻紛呈的世界,這兩部作品便是許仲琳先生所著的《封神演義》和吳承恩先生所著的《西遊記》。封神演義細心的人會注意到,有一個人物不僅在兩部作品中都有出現,而且在《封神演義》中更是佔據了大量的篇幅,大有整部作品男一號之勢,這個人物便是哪吒。
  • 為什麼《西遊記》裡面有哪吒,但《封神榜》裡面卻沒有孫悟空?
    然而,早出現的《西遊記》裡有哪吒,哪吒還與孫悟空打過架,但是後出現的《封神榜》裡只有哪吒,卻沒有孫悟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封神演義》中的哪吒,是由闡教的鎮教之寶「靈珠子」所化的神孩,領玉虛法旨投胎於李靖之家,轉世成為陳塘關總兵官的三少爺。後來,哪吒成為玉虛弟子,下山幫助姜子牙伐紂,為滅商之戰立下汗馬功勞。姜子牙封神之時,哪吒拒絕當官、棄位求返,功成身退後歸入仙道,肉身成聖,一家子全成了活神仙。也就是說,哪吒和他的父親、兄弟都沒有進入天庭,而是成為逍遙自在的民間人士。
  • 《哪吒傳奇》也算「封神演義」?來看那些動畫版《封神榜》
    看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後的糖妹成功認了一個兒子吒兒和老公藕霸,抱著愛屋及烏的心態把哪吒的老底翻了個遍,這才發現咱吒兒也是二次元中的大勢偶像呢!(有哪吒的動畫實在太多啦)哪吒其實是神話中的人物,但廣泛存在於古典名著中,《西遊記》、《封神演義》這兩大IP中都有吒兒身影,而根據這兩部著作改編的文學影視作品也是多得數不過來。這期跟著糖妹一起來看看那些動畫版的《封神演義》吧!(《西遊記》以前講過了嘛~)《口水封神》殷商末年,商紂王殷受荒淫無道,褻瀆女媧,國家動蕩,妖魔鬼怪趁機興風作浪,天下大亂。
  • 哪吒是個印度人?「封神體系」中的哪吒究竟什麼樣
    從《封神演義》到《西遊記》,從《哪吒鬧海》到《魔童降世》,不同的時代賦予哪吒不同的含義。  所有的歷史其實都是當代史,電影同樣也是。《魔童降世》表面上講的是一個封神時代的故事,折射的卻是當下人群的喜好和價值觀,否則也不會受到追捧。
  • 封神演義:哪吒是西方的印度神?李靖:孽障,你果真不是李家血脈
    而哪吒一家子,就讓人有些不能理解。哪吒、木吒、金吒,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根據原文理解,哪吒的名字是根據兩位兄長取的,都佔一個吒字。自古至今,將這個字用在名字中的,怕是只有哪吒三兄弟。那麼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康熙字典》中有叱吒一詞,形容大人物的氣勢非凡。但哪吒中的吒,並非是這個意思。
  • 哪吒故事,《西遊記》和《封神榜》究竟誰抄誰的?
    《西遊記》八十三回《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其中的哪吒描述與《封神演義》的哪吒出身十分相似,包括鬧海、抽龍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蓮花復生、弒父報仇、以塔解冤的主要情節。但內容較為簡潔,遠不如《封神》的詳細。這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兩部作品之間的關係。是《西遊記》「縮寫了」《封神演義》的三回書?還是《封神演義》「擴寫」了《西遊記》的這一段?
  •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哪吒很壞?你看《西遊記》裡孫悟空幹了啥?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哪吒似乎爭議很大,因為他的定位是「魔童」,是屬於先天就壞的那種。事實上,如果我們對比一下旁的作品,就會發現電影裡的哪吒根本不能算壞,最多就能叫淘氣。那麼,我們需要對比什麼作品?原著《封神演義》的話,魅力視野之前的文章已經對比過,《封神演義》裡的哪吒的確比電影的兇頑許多,一比就知道高下。可《封神演義》裡的哪吒,就算再兇頑,也只是性格上,他本質上還是一個伐紂的戰士,並不算妖魔、雖然行為上比電影裡的哪吒顯得出格,但出身上卻比電影裡的哪吒高貴。我們今天另外找一個熟悉的神話人物比一比,魅力視野發現《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十分適合做比較。
  • 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但是在《西遊記》裡面這一段不是這麼說的,《西遊記》裡面這段說的是如來佛祖復活的哪吒。到底哪個說法更為準確呢?同一個事件,同一個結果,就是操縱這個結果的人不同,《封神演義》是太乙真人復活哪吒,《西遊記》是如來佛祖復活哪吒。要想搞清楚到底哪個更為準確,就要從《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這兩本書的骨子裡根本精髓來說。《封神演義》主題中心思想是「尊道抑佛」。
  • 把「哪吒」寫成「熊孩子」,《封神演義》作者竟是位南京老人?
    近期,刷爆全網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廣受好評,截至7月30日,票房已經超過《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9.56億,被眾多網友稱為「國產動畫最優秀的作品」、「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電影中黑眼圈、大牙縫、不屑一顧的哪吒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網友們開始熱議哪吒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原型形象與電影中的不同。
  •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是什麼樣的?封神人物圖譜來襲,請收好!
    大家的求知慾都很強有朋友們留言特別想了解《封神演義》中的人物希望小壹能好好講講肩負重任的小壹今天就推出這篇《封神演義》核心人物講解>《封神演義》等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都有哪些特點呢?文王見到了,覺得這是奇人(古代人對奇人都很尊敬的),於是主動跟他交談,發現這真是個大有用之才,招入帳下。後來姜子牙幫助文王和他的兒子推翻商紂統治,建立了周朝。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形象:身穿鎧甲,頭戴金冠,左手託塔,右手持三叉戟,腰系寶劍,騎戰馬。
  • 《封神演義》原著裡的哪吒竟然是一個冷血小魔王!
    關於哪吒的事跡,在人們的印象裡,他是一個為民除害,勇敢與惡勢力三太子敖丙、老龍王抗衡,同時為了整個陳塘關的百姓,捨己為人,割肉還母,拆骨還父的小英雄。這樣的哪吒自然是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但是當我們讀回《封神榜》原著後,卻發現裡面的哪吒簡直是一個混世魔王,那麼原著裡的哪吒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同樣是改編,為何《封神演義》遭人唾罵,《哪吒》卻被獲高分評價
    哪吒的神話故事在《封神榜》和《西遊記》中均有涉獵,那一段「割肉還母剔骨還父」更是為人所熟知,聽過這一段的估計都覺得李靖對哪吒太過嚴苛和殘忍。不過在《哪吒之魔童轉世》中李靖卻被改成了一個慈父形象,不但為哪吒前去求天尊,而且還為了讓哪吒過好三歲生日寧可磕頭也要把村民們求來,最後更是想用換命符讓自己頂替哪吒受天雷劫,這一段看得很多在場的觀眾都眼淚橫流。
  • 西遊記裡的哪吒,師傅為何是如來佛祖?而太乙真人為何消失不見
    神魔小說的「市場」開闢的時間並不久遠,涉獵神魔的兩部最最經典的作品便是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了,這兩部經典著作中擁有著很多共同的人物,哪吒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在封神演義之中擁有著不小的重要性,從我們涉獵的動畫片中有一部叫做哪吒傳奇的,我們對於哪吒的了解大致是從那中間知道的。
  • 臺灣臺南新田裡池王宮三太子哪吒,是鴻門(洪門)裡的令公哪吒
    有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尊號。至於,哪吒在道教中出現於何年,應從《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小說誕生時間來推算。  有研究者認為:《西遊記》問世於萬曆中期,也就是公元1580年至公元1600年之間;《封神演義》則於天啟年間問世,即公元1621年至公元1627年間。由此可見,兩部古典小說的誕生時間,都是在明朝末年。
  • 封神演義中,哪吒竟然是個混世大魔王,到底是誰把他寵壞了?
    哪吒這個人物形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在《西遊記》中還是《封神演義》中,哪吒這個角色都有出場,且對劇情有不小的推動作用。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在《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開始描寫哪吒的出場。
  • 哪吒究竟是誰的兒子?從《魔童降世》扒一扒哪吒的身世之謎
    不少網友認為影片對哪吒時「魔童」的設定是一種顛覆,從情節到人物關係幾乎都與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不同,一時之間難以接受。畢竟現在網絡發達,連哪吒是太乙真人的私生子這種怪論都會出現。那麼,「三頭六臂」的哪吒三太子真正的歷史形象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又是怎麼來的呢?
  • 還原《封神演義》裡的哪吒的本來面目
    包括本片的導演號稱打磨了兩年的劇本,也感覺只是使用了神話裡面部分人物設定,劇情和我們耳熟能詳的的哪吒出入很大,甚至我覺得主人公不叫「哪吒和敖丙」,改成「小魚兒和花無缺」「漩渦鳴人和宇智波佐助」……使用這個劇本都完全沒有問題。不過話說片中哪吒全新的人物形象,我倒覺得是最接近原著的。這些形象在我眼裡都不夠接近《封神演義》中那個哪吒的形象。
  • 哪吒從何而來?
    哪吒(nézhā),為中國神話人物,有一說源於佛教護法神。哪吒信仰興盛於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
  • 《哪吒之魔童降世》:與《封神榜》很遠,離《魔戒》很近
    對於當代觀眾而言,儘管《西遊記》與《封神演義》均進行過不止一次的影視化改編,但最為深入人心的哪吒形象,恐怕還是來自動畫片《哪吒鬧海》。該片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封神演義》中的故事,但與此同時也做出了極為重要的改編。談到動畫片中的「改編」,不能不先提到《封神演義》中的原始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