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明朝小說,為什麼西遊記當中有哪吒,封神榜裡卻沒有孫悟空?

2021-01-09 松月文史

我國的古代文學向來都是群星薈萃,不管放在哪個朝代,人們能列舉出的文學佳作都不勝枚舉。從詩經到楚辭,從樂府詩到漢賦,從唐詩到宋詞,從元曲到明清小說,數不勝數的文學佳作將我國的古代文化史裝點得光彩奪目。而在明清小說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更是出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

在這些小說中,有這麼兩部作品,它們的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了兩個奇幻紛呈的世界,這兩部作品便是許仲琳先生所著的《封神演義》和吳承恩先生所著的《西遊記》。我們都知道,在這兩部作品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當中出現了很多相同的人物,例如李靖父子、二郎神楊戩,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

封神演義

細心的人會注意到,有一個人物不僅在兩部作品中都有出現,而且在《封神演義》中更是佔據了大量的篇幅,大有整部作品男一號之勢,這個人物便是哪吒。而在《西遊記》中,哪吒只是天兵天將中的一員,雖然僅僅在討伐花果山時和之後幫助孫悟空降妖時有過出場,但是仍然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反觀《西遊記》,這部作品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受人們喜愛的角色,便是孫悟空了,可是,就是這麼一隻神通廣大、極具個性的猴子,卻沒有在《封神演義》中出現過,這是為什麼呢?

孫悟空與哪吒

原因一:孫悟空和哪吒不在同一個時代

貞觀二年(公元627年),時年二十九歲的高僧玄奘踏上了西行求經的旅程,當他在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走到五行山遇到孫悟空時,此時的孫悟空已經因為觸犯天規被壓在這裡五百多年,根據《西遊記》的記載,孫悟空是在王莽執政期間(公元8年至公元二十三年)被天上掉下來的山壓住的。而在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孫悟空曾經闖入閻羅地府,擅自更改了生死簿上的內容,而被他所改的,正是自己的陽壽三百四十二歲,之後孫悟空又被太上老君的金剛圈擊倒,被放入煉丹爐燒了七七四十九天,加上在天庭擔任弼馬溫的半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這樣一來,人間又過了二百多年。由此往上追溯,孫悟空出生的時間,大致是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

而《封神榜》講述的,是以商朝末年武王伐紂為背景,且不說這個時期比唐朝早了一千多年,就算是跟孫悟空出生的時間比,也是早了幾百年。雖然在我們的印象中,哪吒常常以小孩子的形象出現,但是事實上,當孫悟空從一塊神石化為石猴的時候,哪吒已經在協助完周武王伐紂之後當了幾百年神仙了。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

原因二:《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作書時間不同

我們來看這兩部著作的作者,《封神演義》的作者是明朝小說家許仲琳,他生於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卒於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而《封神演義》大概是在萬曆年間完成,至於吳承恩,要比許仲琳早出生幾十年,因而《西遊記》這部作品出現得要比《封神演義》更早一些。許仲琳在創作《封神演義》的時候,《西遊記》已經廣為流傳,他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借鑑《西遊記》所創造的世界觀,但是相較於《西遊記》龐大的世界觀,《封神演義》所塑造的世界觀更小,因此沒有必要全部去借鑑,而作為《西遊記》主角而已經大火的孫悟空顯然沒有再出現在《封神演義》當中的必要了。

《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

原因三:封神榜的始末

在《封神演義》中提到,天上帝和鴻鈞道人想要封神,主要是因為天庭缺人,而此時人間商紂王昏庸無道,正好可以藉助西周滅商來選出新神的人選。當所有的一切都塵埃落定,姜子牙在封神臺封神時,不難看出,這些新神在受封之前幾乎都是肉體凡胎的凡人,就算是有哪吒、楊戩這等奇人,終究來講他們也不是「神仙」。而孫悟空是女媧補天之時的神石,在吸收了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之後化成了石猴,其天生就具備神性,不可能再經歷一次「封神」,因而也就不可能出現在《封神演義》之中了。

姜子牙

也有人認為,在《封神演義》中出現的梅山七怪之首袁洪便是孫悟空,袁洪和孫悟空,一個是白猿,一個是石猴,兩人都以棍棒為武器,也都會七十二變之術,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由此看來,說袁洪就是孫悟空也不是沒有道理。

《封神演義》中的袁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西遊記》裡面有哪吒,但《封神榜》裡面卻沒有孫悟空?
    然而,早出現的《西遊記》裡有哪吒,哪吒還與孫悟空打過架,但是後出現的《封神榜》裡只有哪吒,卻沒有孫悟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不過,在《西遊記》當中,哪吒成為三壇海會大神,與父親託塔天王李靖一起率領天兵天將討伐妖猴,哪吒也成為少有的幾個能與孫悟空一較高下的猛將。別看哪吒以一副小正太的形象出現,但是人家的年齡要比孫悟空至少大900年左右。跟哪吒比起來,孫悟空才是真正的小孩。從邏輯上來看,哪吒出生比孫悟空早,成為神仙的時間也早,因此在《西遊記》裡出現很正常。
  • 封神榜的準提道人,是西遊記的菩提老祖嗎?孫悟空說出真相!
    我們都知道,《封神演義》是創作在《西遊記》之後的神話小說,但是故事情節卻是在西遊記故事情節之前,所以很多人會想當然的認為,封神榜裡面的角色,就是西遊記裡面角色的前傳
  • 難怪封神榜中孫悟空沒有出現,你看他的前世是誰?少有人知
    西遊記裡有孫悟空,封神榜裡有沒?如果你說沒有那就大錯特錯了 相信看過《封神榜》和《西遊記》的朋友們都了解,兩部著作當中都出現了大量的神仙和妖怪,因此,都屬於神魔小說。
  •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哪吒很壞?你看《西遊記》裡孫悟空幹了啥?
    原著《封神演義》的話,魅力視野之前的文章已經對比過,《封神演義》裡的哪吒的確比電影的兇頑許多,一比就知道高下。可《封神演義》裡的哪吒,就算再兇頑,也只是性格上,他本質上還是一個伐紂的戰士,並不算妖魔、雖然行為上比電影裡的哪吒顯得出格,但出身上卻比電影裡的哪吒高貴。我們今天另外找一個熟悉的神話人物比一比,魅力視野發現《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十分適合做比較。
  • 封神演義與西遊記的裡都有哪吒,那麼這兩個哪吒有何不同?
    在封神演義與西遊記裡的小說裡,有兩個一樣的人物,哪吒!他們的父親都是李靖,都是天庭的託塔天王!
  • 《封神演義》為什麼會出現「陳塘關總兵」明朝才有的官職?
    《封神演義》又稱《商周列國全傳》、《封神榜》、《封神傳》、《武王伐紂外史》。而「總兵」是明朝才有的官職,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bug呢?一、《封神演義》作者《封神演義》的作者是誰?可能大家會說,許仲琳就是《封神演義》的作者,其實不然,這裡面有疑問的!根據清朝道光時期梁章鉅的著作《歸田瑣記》中記載,《封神演義》的作者是明朝一個飽讀詩書的儒者所做,並且還有一個故事。這個儒生(並未指許仲琳),有兩個女兒,為了大女兒出嫁耗盡了家財。
  • 同樣是國產神話題材電視劇,《封神榜》卻沒有《西遊記》有名
    同樣的神話題材,《封神榜》與《西遊記》都是經久不衰的話題,但具象到電視劇上的話,明顯《西遊記》佔優,提起來就是86版的《西遊記》,但是提《封神榜》的話,你想到的是哪一版呢?傅藝偉?溫碧霞?範冰冰?還是TVB版?陳浩民版的?
  • 起底《封神榜》:哪吒是歪果仁?二郎神名字源於太監?
    土行孫為什麼不叫土行趙、土行李?《封神演義》作為古代著名神魔小說,流傳之廣僅次於四大名著。其實它還是一本穿越文,跨越千年時間,融合佛教、道教大亂鬥,每個人物都不是沒有故事的女(男)同學。/90版魔性特效的《封神榜》是童年回憶的經典/今天我們就來一個封神人物大起底,從文化和娛樂的角度考證一下。
  • 封神榜裡,肉身成聖的7人小組,《西遊記》中為何獨不見雷震子?
    封神榜裡,肉身成聖的7人小組,《西遊記》中為何獨不見雷震子?
  • 同為神話小說,西遊記是四大名著,封神演義卻不是,究竟差在哪?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前段時間看到過這樣一個問答: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神話小說是哪本?《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霸佔了前兩名。不過最後的評選結果也為《西遊記》,很大程度上因為它入選了四大名著,很多人只看過《西遊記》,並沒有看過《封神演義》。
  • 《哪吒之魔童降世》:與《封神榜》很遠,離《魔戒》很近
    這樣一來,哪吒從印度人變成中國人之後,又從佛教神祗皈依道家,算是完成了徹底的本土化。《西遊記》裡吳承恩筆下的哪吒,「龍種自然非俗像,妙齡端不類凡塵」,其形象也從鬼王搖身一變為翩翩美少年。就連「哪吒」這個名字,也被吳承恩進行了本土化改造。《西遊記》在第八十三回中這樣闡述哪吒名字的由來:「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
  • 重溫《封神演義》中的哪吒
    一些觀眾看完之後,還忍不住二刷三刷,有的是被哪吒不認命的精神打動,有的是被精緻的畫面和設計吸引,有的被敖丙和哪吒的友誼動容,也有人為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愛感慨不已。《封神演義》是明代的神話故事小說,也叫作《封神榜》《武王伐紂外史》等名稱。這部書的作者據說是許仲琳,但是這一說法至今存在爭議,因為當時寫小說的作家地位很低甚至會被人瞧不起,導致那個時期有很多作品都沒有留下創作人的名字,《封神演義》裡面主要以奇幻和天馬行空的思想聞名於世,是中國古代著名神魔小說之一。
  • 看完哪吒,來吸一波劍走偏鋒的封神榜
    《封神榜》和《西遊記》在80後的童年裡是兩大神話史詩,每年暑假在衛視循環播放,酷炫帶勁、藿香正氣。長大後再看,簡直是一部亞文化寶藏神劇。封神界的聖鬥士們《魔童降世》裡的哪吒是朋克的,《大鬧龍宮》裡的哪吒是為痛苦信仰自刎的少年,90版《封神榜》的哪吒,是獨屬於那個年代的清新草系男子。
  • 哪吒故事,《西遊記》和《封神榜》究竟誰抄誰的?
    《西遊記》八十三回《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其中的哪吒描述與《封神演義》的哪吒出身十分相似,包括鬧海、抽龍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蓮花復生、弒父報仇、以塔解冤的主要情節。但內容較為簡潔,遠不如《封神》的詳細。這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兩部作品之間的關係。是《西遊記》「縮寫了」《封神演義》的三回書?還是《封神演義》「擴寫」了《西遊記》的這一段?
  • 從《大鬧天宮》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銀幕變遷史
    西遊記》中的哪吒也只是一個出場時間不多的配角,對於這一角色的來龍去脈並沒有詳細交代,而《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則有著完整的劇情主線,是整部作品的主角之一。「齊天大聖」的孫悟空;在這之後,哪吒又多次出現在孫悟空師徒四人的取經路上,為其解除磨難,在這版《西遊記》中,哪吒分別由兩人出演,但形象一致,在與孫悟空的大戰中,哪吒手持乾坤圈,腳踩風火輪,扎著丸子頭,雖然最終敗給孫悟空,但仍被認為是最經典的哪吒形象之一。
  • 哪吒是個印度人?「封神體系」中的哪吒究竟什麼樣
    繼《大聖歸來》之後,《哪吒之魔童降世》創造了國產動漫票房的新輝煌,可以想像,在未來的幾天裡,將問鼎中國動漫票房之最。  電影的熱播,也讓不少人開始對哪吒產生了興趣,一萬個人眼裡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也有一萬個哪吒。作為一個並非中國本土的傳說人物轉化為幾乎與孫悟空一樣家喻戶曉的中國神靈,無縫連接到了中國的神話世界。
  • 什麼是「斬將封神」和?為啥眾仙不願上「封神榜」?
    1、什麼是封神榜和斬將封神?首先,《封神榜》或《封神演義》是一部明朝的小說,不是史書,也不是經書。小說依託於商末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講述了道門截闡兩教應劫廝殺,最終闡教幫助的周武王打敗了截教支持的商紂王,姜子牙完成斬將封神的故事。(吐個槽,原著情節描述其實很粗糙,裡面明朝元素也很多,讀著有些出戲……)其次,封神榜本身是個靈寶,由姜子牙執掌,用以分封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來自百度百科呵呵)。
  • 《封神榜裡的哪吒》——讀後初感
    選購良久,一本小說集《哪吒》入手。    這小說的作者對我來說很是陌生——奚淞,臺灣作家。出於好奇,我想看看,流傳千百年的哪吒傳說在他筆下又有怎樣的構建。    讀罷第一篇小說,心酸難忍。小說名字是《封神榜裡的哪吒》,內容也是哪吒「削肉換母,剔骨還父」的老故事,但本文塑造的哪吒更貼近現實,更讓人心疼。    哪吒,生而不凡,三年出世,且力大無窮,深不可測。
  • 誰說孫悟空是混世四猴裡最弱的一個?西遊記裡其它三個都只是他手下和敗將
    於是又認真啃了一遍《西遊記》原著,發現其實其它三類猴子在吳承恩的西遊記裡出現過,而且他們要麼就是孫悟空的手下,要麼就是孫悟空的手下敗將。總之說孫悟空是混世四猴裡最弱的一個,純屬是「張飛殺嶽飛」般胡扯。江湖哥評說西遊記時一直反覆重申這樣一個理念,那就是不管你怎麼胡扯,重要的論點和論據必須要來源原著,因為小說原著是我們評說小說時唯一根據和起點。
  • 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在《封神演義》裡面也有哪吒,名字一樣,也是腳踏風火輪,手拿長槍,身披混天綾,脖子帶個金光圈,這時候他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兒子,並且把哪吒的前世今生都給說的清清楚楚,生下來是個肉球,李靖一劍劈開肉球從裡面出來個漂亮的小孩就是小哪吒,結果在哪吒7歲的時候把龍王三太子殺死剝皮抽筋,被龍王以水淹陳塘關為要挾,沒辦法自殺,結果哪吒師傅元始天尊座下弟子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用蓮藕化身復活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