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前,「委員通道」集中採訪活動開啟,來自洛陽的省政協委員郭愛和亮相,講述了如何通過藝術賦能讓洛陽小鄉村美出氣質,更好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生動故事。
今日上午,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開幕前,「委員通道」集中採訪活動開啟,來自洛陽的省政協委員郭愛和亮相,講述了如何通過藝術賦能讓洛陽小鄉村美出氣質,更好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生動故事。
郭愛和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說,為了讓三彩技藝能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2015年,他帶領團隊走進洛寧縣羅嶺鄉花樹凹村,看到這裡自然風光得天獨厚、美倫美幻,但村民生活品質並不高。於是,他和團隊開始了三彩國際陶藝村——愛和小鎮的建設和探索,改造殘垣斷壁的破窯洞、缺乏美感的老房子,用三彩藝術激活鄉村旅遊。
為帶動當地旅遊,郭愛和帶著他的團隊在豫西鄉村收集到的上萬口陶瓷大缸,在花樹凹村村口做了陶藝裝置作品《容》。同時,他們為羅嶺全鄉設計製作三彩村標,在花樹凹村規劃藝術農宿,每年推出「油菜花」「向陽花」「三彩中國年」等各種大地藝術節,逐步帶火當地的農家樂和農產品文創銷售,讓村民足不出戶就得到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郭愛和介紹,在洛陽、洛寧等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愛和小鎮成功舉辦了六屆中國《當日》藝術展,啟動了「美育中國」計劃,讓村民和孩子們在自家門口就可以看到高水平的藝術作品,並為當地脫貧事業募集到善款124.8萬元。他們用這些愛心款在洛寧縣86所中小學掛牌設立「美育教室」,資助洛寧縣上千名師生到洛陽市區進行藝術、美育研學,邀請藝術家給洛寧縣的美術、音樂老師培訓上課。
「藝術的力量是潛移默化的,2020年洛寧縣進入高校的藝術生達122人,其中不少學生來自貧困山區。」郭愛和說,實踐證明,用藝術破題,通過美麗鄉村、特色小鎮、溝域生態經濟、鄉村旅遊等一體化綜合發展來推動鄉村振興,是一條值得探索和推廣的道路。
「未來,期望更多的藝術家走進鄉村,為鄉村振興添彩、增彩、出彩。」郭愛和最後說,當藝術「豫」見鄉村,河南的鄉村一定會美出氣質、美出內涵。
今日上午的「委員通道」集中採訪活動中,共有郭愛和等10位省政協委員講述了自己的履職故事,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洛報融媒記者 李東慧 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