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真的和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一樣嗎?

2021-01-08 天文在線

提問:人們對太空旅行有什麼誤解的呢?

回答:不知道你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聽我解釋,但科幻小說已經向人們宣傳無數個錯誤的概念了。

太空真的很大,很多人似乎認為去火星就像去月球差不多,只是花費的時間長一點。然而去火星需要花費的時間長很多,方式和登月也是不同的。去月球就像一次時常一周的的野遊,途中你還能忍受沒有廁所,無法更換衣服或者是有限的食物選擇,對比起來去火星則更像是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圖解:電影《火星救援》的場景

星際旅行將不會在我們的生命期限內發生,甚至可能永遠不會發生。我們還不知道有任何技術可以允許星際旅行的發生。「曲速引擎」是一個違背物理學的幻想。無燃料引擎只是一個非常無力的推進器——如果它真的有作用的話。當你離太陽越遠,你就越需要一個自帶的電源。但是一個能夠續航世代的電池不是我們現在的技術能夠製造出來的。

範艾倫輻射帶不是固體的,也不是死亡地帶。你可以選擇一條能減小暴露的道路,特別是當你通過的速度很快。

近地軌道是外太空的另一部分。你並不需要很多輻射防護因為你處在地球的磁氣圈內。在外太空裡,一個太陽耀斑就能殺死你。雖然理論上有方法可以克服這一點,但是從來沒有被測試過。

微重力對你則沒有好處,雖然通過時間你可以恢復身體,但是你需要回到重力。這可不僅是骨質損失的問題,鈣質流失將會讓你得腎結石,它還會對你的視力產生影響,還有你的基礎代謝。即使是每天鍛鍊兩個半小時,你仍然會經歷肌萎縮。

你需要一個巨大的能夠旋轉到讓你眩暈的離心機來模仿一個單位的重力,就像2001年的電影太空奧德賽裡一樣巨大,這不是什麼你能在火箭上附加的工具。你也不能在飛機上越飛越高直到你達到太空,機翼需要空氣才能上升,而噴氣機需要空氣推進。

你不能帶著槍或者彈射器進入太空。你需要穩定的加速度一直上升,這意味著你要帶著引擎和燃料在身邊,軌道速度大概為八千米每秒,一支能夠達到該速度的槍則能夠將裡面所有的東西碾壓成果凍。

太空服既難使用穿著也不舒服,你也不能僅靠自己穿上或脫下。不論你多麼努力你都無法達到光的速度,你甚至不能達到接近光速度。即使你真的接近光速度,你的飛船也會被星際塵埃磨損到最終消失,就像黃油在砂紙上。

太空梭從來都不是為了登月而打造的,它也不能夠登月。然而有很多人顯然認為這是我們登月的方式。

太空是一個無限三維廣度,其物體與事件有相對的位置與方向,物理空間常常被設想在三個線性尺寸,雖然現代物理學家通常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將無限四維連續介質稱為時空。太空的概念被認為是理解物理宇宙的根本的重要性。然而,哲學家之間還在繼續爭論時空本身是否是實體。是實體之間的關係,還是基本概念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forbes-愛天文的Maddi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空之門和旅行]
    真正的強大不是與神對話,而是與身邊最親密的人連接。 真正的強大不是那些套在你身外的光環而是有勇氣呈現真真實實的你。 真正內心的強大不是我們把自己藏的多深而是勇於面對內心的陰暗面。 真正的強大不是我們從來沒有眼淚而是流著淚帶著傷痛還能微笑著堅定前行!我們通過我們的太空之門旅行我們的銀河系運作著一個巨大的整體系統,完全通過一個星際聯絡網絡互連。
  • 十部太空科幻電影,我們的太空夢想
    ,在這裡推薦十部太空科幻電影。所以,當羅伯遜一家駕駛太空船剛進入太空的預定軌道時,反對派史密斯博士暗中進行破壞,導致飛船脫離的正常的軌道迫降到了一顆不知名的星球上。飛船上邪惡勢力的阻撓,不知名星球上的種種危機,如何才能重新設定新的航線……各種問題困惑著羅伯遜一家,他們真的就此迷失太空,無法到達目的地了嗎?人類的命運將何去何從?
  • 《星際探索》片子和太空一樣悶
    導演詹姆斯·格雷是國際影展提名專業戶,處女作《小奧德薩》獲得威尼斯銀獅之後,之後的四部電影均止步於坎城金棕櫚提名,而最新的這部《星際探索》仍是威尼斯金獅提名。陪跑久了,就越想拔得頭籌,於是在創作中就不乏迎合影展評審的趣味。所以格雷在業內有個名號,叫「專門為影評人拍片的導演」,其作品專業評分和大眾評分差距不少。
  • 太空科幻電影發展簡史:從《月球旅行記》到《星際探索》
    《月球旅行記》是典型的默片喜劇風格,表演誇張、滑稽,動作幅度大,情節有趣、引人入勝。這部電影反映出了太空探索早期人們對太空的態度:好奇、嚮往、充滿童趣的想像。就像我們在童年時期總幻想登上月球、火星,發現一個與眾不同的奇妙世界,人類探索太空的童年時期同樣充滿了這些天真的幻想。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這塊黑色巨石賦予了類人猿與人類相似的智能——推理和使用工具,從而導致最終的太空之旅。這就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哲學問題——我們從何而來?電影中探討的第二個哲學問題是,是什麼讓人類成為人類?通過哈爾的自我意識,這部電影想知道人格的界限在哪裡。
  • 生態棉和太空棉一樣嗎?
    生態棉和太空棉一樣嗎? 2017-07-14 17:07:07 來源:全球紡織網 生態棉和太空棉一樣嗎?生態棉和太空棉是不一樣的。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太空旅客》,休眠是人類太空旅行的關鍵技術
    《太空旅客》是由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愛情片,上映於2017年,由於本片過於強調愛情,探討人類的孤獨,對本該加分的宇宙和太空飛船等表述的過於平淡,使得影片表現平平。,喚醒了女主與他作伴,密室愛情產生了,而後當女主得知了是男主故意破壞了她的休眠倉,這時候飛船也發生了故障,男主和女主為了船上5000個生命,奮不顧身的修好了飛船, 之後女主原諒了男主,兩人共同度過了餘下的歲月。
  • 如何不花一分錢來一次太空旅行?
    儘管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曾未抵達大氣層外的太空,但也曾被璀璨的銀河系所震撼。在諾蘭的《星際穿越》中,我們跟著鏡頭穿越神秘的蟲洞、米勒星上的驚濤巨浪,利用黑洞的引力彈弓效應為飛船加速,掉落到卡岡圖雅那個震撼到令人窒息的五維空間……
  • 這部關於太空旅行的電影,講的其實是「孤獨與愛」
    這樣一個似乎只存在於幻想中的情景,在電影裡實現了。不過不是在荒島,比這還浪漫,還危險,還更加極端,是在茫茫太空中的一艘巨大無比的宇宙飛船上。新上映的《太空旅客》中,星爵克裡斯·普拉特飾演的吉姆和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飾演的奧羅拉,就在這艘宇宙飛船上相遇了,其他幾千名太空旅客都在漫長的休眠中,而他們兩個將面臨數十年的孤獨。
  • 未來人類可以任意太空旅行,近距離欣賞宇宙星空嗎?
    近年來,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的眼光早已從「地球村」望到了太陽系,雖然人類沒有翅膀,無法像鳥兒一樣翱翔藍天,但我們製造出了宇宙飛船,因此人類成為了第一批能夠移居外太空的地球生物。那麼你有沒有想過未來某天可以去進行一次太空旅行呢?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休眠是人類太空旅行的關鍵技術
    《太空旅客》是由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製作的科幻愛情片。它於2017年發布。由於過分強調愛情,對人類孤獨的討論,以及對宇宙和宇宙飛船本應獲得分數的平淡表達,電影表現顯得平淡無奇。這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一艘飛向人類殖民星球的宇宙飛船上。
  • 海王星太空氣球,終極奢華的太空旅行,鳥瞰地球全景,秒殺朋友圈
    現在,地球上的居民有機會親身體驗漂浮到太空邊緣,您敢嘗試嗎?海王星太空氣球從那裡,遊客將漂浮在地球上方,欣賞我們的家園星球,恆星以及周圍環繞的廣闊黑暗,同時可以享用機上的茶點吧和廁所通過太空氣球在安全的軌道上飛行,將使您平穩地飛向太空邊緣。在我們美麗的星球的弧度與太空的黑度之間浸泡,同時在革命性的,接近零排放的海王星太空艙內部輕輕航行,鳥瞰地球豐富的色彩。該公司首次以安全,舒適的方式為您(我們的探險家)提供了太空飛行的快感,其對身體的要求極低,而且登機也很簡單。
  • 賈斯汀比伯和萊昂納多要太空旅行,天價機票OK,這事卻讓倆人傻眼
    在您的旅行清單中,哪個目的地是您最想去的?加拿大音樂天才賈斯汀·比伯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是太空。他告訴自己的4000萬追隨者:「我想在太空舉行一場音樂會。」 這個在普通人看來十分荒謬的想法,很快就要實現了。美國宇航局對此回答:「也許我們可以幫助您。」不過賈斯汀·比伯最終選擇了搭乘維珍銀河前往太空。
  • 9部太空電影,讓我們一起登月再回顧
    在地球上,大約有5億人觀看了著陸的廣播,這一時刻在未來的幾年裡激發了電影和電視界幾十個虛構的故事和事實的再現。2019年,我們不禁又回想起這令人敬畏的時刻。為了紀念登月50周年,我們挑選了9部最好的太空人和科幻電影(排名沒有特別的順序)來慶祝人類邁出的這歷史性一大步。9.
  • 太空電影篇——即使身處陰溝,仍要仰望星空
    由於本片出現之早,影響之大《月球旅行記》被後世視作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開創了繁榮至今的「太空題材」電影;揭開了科幻電影的序幕。◎「幻想」的百花齊放《月球旅行記》之後,科幻電影走入了觀眾和創作者們的眼中。
  • 太空電影的12座裡程碑
    星球大戰  推薦理由:【太空史詩交響樂】《星球大戰》可說是生逢其時,70年代佔據好萊塢的仍是粗糲的現實主義風格,為數不多的科幻電影多走悲觀厭世和恐懼反思路線。影片不僅深刻影響了後來拍攝的一系列科幻電影,而且對整個美國和世界流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電影《太空旅客》像青蛙一樣冬眠,人類可以實現星際旅行嗎
    看過星際類電影的朋友應該也幻想過自己可以去別的星球生活,地球的資源總有一天會被消耗完,所以我們得儘快找到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過現在面臨的問題,就算找到了這樣的星球,我們應該怎麼過去?
  • 探索太空究竟帶來了什麼?真的是「亂花錢」嗎?
    凍幹水果是一種常見零食。這位善良的修女無法理解,地球上還有很多孩子需要忍受飢餓煎熬,為什麼美國還要耗費數十億美元嘗試把人送到宇宙裡去?NASA一名科學家恩斯特·史都林格給她回信,他寫道:「……登月飛船需要擁有極高的精確性和可靠性,在工程學發展史上,登月計劃在這兩方面取得的成就都是空前的。
  • 無盡的孤獨消散在太空
    長久以來,我們總是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情去看地球以外的世界,外太空裡是不是有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和星系,是不是有更高等的智慧生命,這一切都在我們的科幻小說,科幻電影裡描繪的形形色色,林林總總。但,就我們普通人而言,目前看來外太空除了一片深邃的虛無,也沒有什麼東西了,而去太空探索這件事,還是交給有更高使命的人去做吧。
  • 太空旅行給人帶來什麼?新片《天空中的露西》深層剖析太空人內心
    儘管這部電影是對極端行為的戲劇性演繹,但它的確觸及了一個非常真實的觀念:太空旅行可以從很多方面改變一個人,而且在他回到地球之後這些影響還會持續很久。露西在宇宙中和回到家後經歷了一系列強烈的情感:敬畏、渴望、判斷力受損、焦慮,以及最終經歷了一個暴力事件。儘管太空人們可能不會受到露西他們返航時遭受的嚴重心理創傷,但是專家說,太空旅行確實會造成心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