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默解讀教育,用心得品讀人生。打油詩引題:閱讀理解有深意,讀者難以得真諦。難道作者意如此?還是我們太多疑。近日教育界出了一個烏龍事件,起因是一名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感覺太難,就聯繫了文章的原作者,並建議讓他做一下。而作者也慷慨地給出了答案,最後和標準答案一比對,二十分他只得了六分。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呢?
我們在學生時代確實遇到了很多的閱讀理解題,但我們總是get不到作者到底在說什麼?往往自以為得到了原意的真傳,和答案比對時卻總是我們錯或者是太片面,並且有時候更是和原意南轅北轍。我們也忍不住發問,作者真有答案中說的那麼深刻的意思嗎?還是我們過於「自作多情」。
這個問題傑出的代表就是魯迅先生: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答案給出的解讀是:1、認真體會,你會感受到一種孤獨. 院子外邊除了棗樹還是棗樹,這就有一種孤寂的感覺在裡面。 2 、對這種孤寂的不滿,魯迅很期待出現新鮮的社會現象。3、魯迅沒有直接說「我的後園有兩株棗樹」,而是重複加重了語氣。4、在語調上,這是魯迅沉重心態的反映。這還是比較權威的解讀,很多同學包括小編在做題時那種尷尬境地可想而知。
除了這些,我們經常背誦的古詩也是大有深意啊。就像戴教授對於陶淵明種田的解釋,讓我們對他的真正意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記得之前小編在解讀古詩時,總被教導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現在想來這點確實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李白和杜甫,所處時代不同,所寫風格和所表情感確實是天差地別!
不管怎麼說,我們所做的閱讀理解都是一些思想層次比我們更高的人的傑作,他們對於作者思想的剖析確實比我們全面一些,但我們也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主觀題就要有"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態度與信念,當遇到不懂的地方時,我們要認真聽取老師和答案的意見,並且仔細想想其中真意,這樣才能指導我們更好地賞析和寫作。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長期分享英語學習資料及個人學習心得,有興趣的同學關注不錯過每一次分享,大家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留在下方,我們一起在寒假中探討一些學習方面的知識,我們下次再聊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