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真正理解了書中作者原文的意思呢?

2021-01-18 雨縫

讀到一則關於「洗稿」的消息,讓人大跌眼鏡。說是目前市面上的「洗稿」軟體和一些做「偽原創」的網站,可以在不改變語意的情況下對文章進行拆解,自動對段落中的文字順序進行調整、對詞語進行刪減替換,實現「洗稿」。這不就是典型的玩弄文字嗎?而且還被玩成了機器「智能原創」洗稿的程度。

這與想要通過閱讀和寫作提升自己的方法和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千萬不要去做這種傻事。

就像《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所說,讀者在分析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需要判斷作者的主旨時,首先要求讀者能讀懂那些包含主旨的複雜句子。但怎麼才能知道你讀懂了這個句子呢?「用你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也是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每當讀到觸動自己的地方,需要就此寫讀書筆記的時候,首先需要做的——用自己的語言重述作者的話。需要注意的是,用自己的話重述,並不是僅僅在前後順序,或者用詞上做一些小小的改變,如同上文的「洗稿」所做的那樣;也不是用一些個人風格化的口語來改寫。這一點我自己就曾陷入過誤區,但其實這也只是玩弄文字的一種而已。

為什麼能真正用自己的話重述就是理解了作者的意思呢?

因為,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來重述,意味著你真正地接收到了作者想要傳達給你的思想;更意味著你不僅讀懂了作者字面的含義,還理解了作者的言外之意、潛臺詞;甚至意味著你能夠舉一反三地加以運用,或舉出例證。

比如,「除了實際存在的事物,沒有任何東西能發生作用。」對這句話進行重述,就可能是:「如果某個東西不存在,就不能有任何作用。」它的潛臺詞可能是:「如果發生了某種作用,這個事物一定真實地存在。」。再進一步舉一反三:「只靠可能會下的雨,青草是不會生長的」。這才是真正地理解了作者的意思。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真正地理解書上的複雜句子並找出它的主旨呢?

那就是運用你現有的文法和修辭知識去理解一個句子,如果文法和修辭都不能讓你徹底地理解它,就可以用上拆分的方法。把一個複雜的句子拆分成儘可能多的短句子,就能看清它到底包含著幾層意思,再套用上關係詞,就能徹底地理解了。

比如,還是舉上面那句話為例,「除了實際存在的事物,沒有任何東西能發生作用。」這句話拆分開來就是:

①有實際存在的事物。

②實際不存在的事物。

③有東西發生作用。

④沒有東西發生作用。

套上關係詞:除了……沒有……

這就推導出了如下幾個層次的句子:

①有實際存在的事物——有東西發生作用。

②實際不存在的事物——沒有東西發生作用。

③有東西發生作用——有實際存在的事物。

④沒有東西發生作用——實際不存在的事物。

句子理解到這一步,還可以進一步聯繫實際,舉一反三地理解這句話包含的主旨。如:「只靠可能有的儲蓄,一個人的存款帳目是不會增加的」;「只靠可能會下的雨,青草是不會生長的」等等。

總之,對書中重要的句子,進行重述時,僅僅在前後順序,或者用詞上做一些小小的改變並不是真正地理解了作者的思想,要想盡辦法去真正地理解作者原句子意思,才能真正地找到句子裡面包含的主旨。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撒迦利亞書 這個作者生活在什麼年代呢(下)
    原文應該是發口哨聲、發信號的意思。在以色列人盼望歸回的時候,他們都編耶和華到時會聚集他們,使被擄之人聚集起來一起歸回,實際上因為並沒有神來聚集他們,所以他們歸回是分散的。撒迦利亞書上一作者還在呼籲沒有歸回的以色列人歸回,並想上非利士人加入他們,說明在猶大滅亡兩百多年後,歸回的人數量還是不如人意。這句話後半句說歸回的人數要增加到跟以前一樣,明顯這個目標在很長時間都沒有達成。
  • 記住:open book 可不是讓你「打開書」!真正的意思差遠了!
    很顯然,同事誤會了老外的意思。那麼,在這裡,「open book」,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在英語中,「open book」的真正意思,是:「極坦率的人;很容易看透的人;一目了然的事物」。所以,老外說的「You are an open book」,就是在誇獎對方「你是一個極其坦率的人」,可不要再理解為讓你打開書哦~Her life is an open book.她的生活毫無秘密可言。
  • 聖經揭秘 以賽亞書 這裡的以馬內利又是什麼意思呢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解讀了以賽亞書中的處女懷孕生子這件事情,讀懂的朋友們就應該知道,作者寫處女懷孕生子根本不是預言彌賽亞的到來,新約的馬太福音與這裡強扯上關係其實是不對的。我們從解經家們都不知道如果解讀這件事可知,恐怕後來大部分的基督教徒都不理解作者寫這章書的本身用意,他們舍本取末,預言不當預言,不是預言的兆頭卻當作預言,所以搞出各種奇奇怪怪的分析出來。當然,這和新約有意朝他們理論的方向引導也有關係。
  • 聖經揭秘 阿摩司書 指著雅各的榮耀起誓是什麼意思
    這段話前面以富人權貴欺壓窮人為由懲罰以色列,最後卻又變成指責拜偶像的人,作者寫著寫著,寫跑題了還不自知,不過那些被擄的以色列人不會聽那麼仔細,他們可能還會誇讚作者(神),既為窮人考慮,又批評了拋棄民族信仰的人。他們就是沒想到,神既然那麼憐憫窮人,為何在懲罰富人權貴的時候都要帶上窮人當炮灰呢。
  • 閱讀中如何理解詞語呢?竭誠為大家答疑解惑!
    孩子在做閱讀中詞語的理解這類型題時,總是詞不達意,看看接下來的解答中能否觸動你呢?詞語知識的主要考點:理解詞語意思;詞語的替換與刪除;加點詞的使用好處;詞語的表達作用等。(三)引申理解法一般源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或典故的成語、俗語、熟語,是不能按詞語字面意思理解的,這樣的詞語往往是通過一個故事來闡明一個道理。例如:「掩耳盜鈴」不能解釋為捂著耳朵偷鈴鐺,而是原指捂著耳朵偷鈴,現常比喻自欺欺人,明明不能掩蓋的事實還要去掩蓋。
  • 讀書連載〡詹宏志: 我是為書所造也為書所毀 (二)
    這個習慣到今天還是一樣,每當遇到困難,或者新做一件事,比方說電子出版,要了解跟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相關的東西,就是找書來讀。當然現在工具更多,不一定是書,可能通過網際網路就能搜索到很多文章。很多人書讀得很好,但是並不真正相信書,沒有跟書反覆交談。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只按照表面來理解,而是必須反芻,扣問作者。郝:你剛提到很多人書讀得很好,但是並不真正相信書。請就這一點再多談一談。
  • 何老師的秘密寫作課(10)——真正理解英語的時態
    想熟練運用正確的時態寫英語句子,我們首先得理解老外時態的觀念形成的方式;然後抓住寫英語句子最重要的幾個時態反覆練習熟練領悟;最後達到充分理解英語時態的目的。英語中有4種態的方式。不過,很多同學都沒有真正理解一般現在時。形式上一般現在時特別簡單,通常是用動詞原形。如果遇到主語是第3人稱單數時會使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在動詞後面加s或es)。這個方面的問題不是很難。
  • 傳道書(中)音頻+文稿
    是不是祂已經充分地給了我我所需要的呢?為了讓我得救進入永生,在地上所需要的一切,主是不是都給了我呢?如果對這點沒有確信的話,人就總是有一種不平、有一種不滿、有一種害怕、有一種疑惑,就會產生一種虛空。 如果人對上帝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一個感謝的心,有一種知足感,就不會虛空了。我們存一種敬畏上帝的心,就是「主啊!沒有人像你那樣:行使公義、那樣仁慈!
  • 穀雨是什麼意思 何為穀雨
    穀雨是什麼意思 何為穀雨時間:2020-04-19 14:43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穀雨是什麼意思 何為穀雨 穀雨是我們國家24節氣之一,那麼穀雨具體是在什麼時間呢?穀雨又有何氣候特點呢?
  • 如何理解圖畫書中的兒童觀?從童似走向童年
    重視幼兒主體性的作品和其他書有何不同? 本文為兒童教育專家李坤珊博士專題演講的菁華摘要。不同兒童圖畫書中有相異的兒童觀,我們如何思考童年?童書如何成為兒童的知音?本文有相當精彩的分析。 什麼叫做「童似」(childlike)?什麼是「童年」(Childhood)?
  • 湘雲「咬舌」是什麼意思?「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
    湘雲「咬舌」是什麼意思?「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第20回,《林黛玉俏語謔嬌音》有這麼一段文字:(寶玉、黛玉)二人正說著,只見湘雲走來,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們天天一處頑,我好容易來了,也不理我一理兒。」
  • 聖經揭秘 何西阿書 以法蓮死去活來又死去活來 過上好日子了嗎
    在各先知書裡,神對以色列的審判是審了一次又一次、判了一次又一次,不知要審判多少次。反正只要不是太短的先知書,都要審判很多次,然後換不同的先知書,繼續審判很多次。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各作者自己編出來的,要是真的有神的審判,他怎麼可能這麼不厭其煩、不停地批評、勸誡、責罵和審判呢。真正有權威的人話是不多的,說一句話就要起一句話的作用,何況是神,更何況是天上地上唯一的創世之神。
  • 1000個人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其實只是閱讀理解不及格
    而解讀的前提是,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之上,結合自己的經歷進行有關聯的解讀。而事實上,更常見的情況是在閱讀理解不合格的基礎上的雞同鴨講。《高分閱讀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這本書提供了從閱讀到理解再到運用的一整套方法。作者西岡一誠,是個日本人,原本是一個成績很差的學生,在全國的高考考生中,排在倒數的10%的行列。某一天開始有了動力,想要去考東京大學。
  •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中,運交華蓋是什麼意思?
    1932年,魯迅先生在白色恐怖下飽受壓迫,寫了一首七言律詩《自嘲》發洩心中憤懣: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其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句,可謂家喻戶曉。但「運交華蓋」,許多人都不解其意。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我上中學的時候,當時流行一本小說,裡面就有這麼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從那之後,就經常聽到一些中二的男同學在欺負人的時候說這句話,理由是天地都不仁,我為什麼要對他(被欺負的同學)仁?這樣理解顯然是望文生義了,違背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會傷心的。在這裡我來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本意吧。
  • 閱讀理解是我們理解的太多?還是作者用意如此?
    打油詩引題:閱讀理解有深意,讀者難以得真諦。難道作者意如此?還是我們太多疑。近日教育界出了一個烏龍事件,起因是一名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感覺太難,就聯繫了文章的原作者,並建議讓他做一下。而作者也慷慨地給出了答案,最後和標準答案一比對,二十分他只得了六分。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呢?我們在學生時代確實遇到了很多的閱讀理解題,但我們總是get不到作者到底在說什麼?
  • 紅樓夢作者為啥推崇《四書》?背後竟暗藏作者真正的身份
    題:紅樓夢作者為啥推崇《四書》?背後竟暗藏作者真正的身份?作者所屬陣營的屬性如此!
  • 紅樓夢作者是誰?雪芹舊有《風月寶鑑》之書什麼意思?
    研究《紅樓夢》的目的,是為了還原歷史真相,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姜子認為,《紅樓夢》就是朱明遺老寫的《明史》,也可以說是《清風明月史》,作者的寫作意圖就是揭露清修《明史》的謊言,還原歷史真相。《紅樓夢》原著首回指出:空空道人改《石頭記》為《情僧錄》、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鑑》、曹雪芹題曰《金陵十二釵》。姜子認為,《紅樓夢》首回提到的諸多疑似作者及題名作品另有所指,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石頭記》,即《明史》。沒錯,所有的朱明遺老都是曹雪芹,所有朱明遺老的相關作品都是《石頭記》或者《清風明月史》。
  •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誰騙得了誰呢?再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人,哪一個不都是煩惱重重,問題一大堆?有錢的比沒錢的更累!他認為:每個人都想逃避苦追求樂,我卻沒見一個人真正做到過。就像我們的身體有病要吃藥,我們的心靈疾病也需要吃藥,這個(藥)就是佛法啊!藥的功效很厲害,他認為。
  • 這樣讀書就夠了:拆為已用,才是真正的學
    那是什麼方法呢?1.必須專一。很多人看書,可以同時看好幾本書,但是曾國藩一本書沒讀完,是不會讀第二本。2.必須理解。曾國藩讀書是一句一句讀,並且必須理解,如果一個句子沒有理解,是不會看下一句的。在晚年,身體不好,但卻依然每天讀八十頁書。4.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曾國藩讀書,不只看字面的意思,而是聯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實踐中體會,在跟皇上匯報工作時,每次有自己的見解,得到皇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