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如何正確搶救?專家:心源性猝死並非毫無徵兆

2021-01-18 北晚新視覺網

藝人高以翔昨天在錄製一檔綜藝節目時因「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年僅35歲,此事引發了大家對於健康的巨大關注。北京大學醫學部、首都醫科大學的心血管和重症醫學領域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對於網上流傳的「心源性猝死救治無招可施」說法,專家們一致表示猝死並非毫無徵兆,要高度警惕身體反饋的一些預警,另外發生猝死時,快速積極有效的治療可明顯降低死亡率。

專家表示,AED設備的及早介入對於搶救成功率極為重要,每提早一分鐘除顫,心肺復甦的成活率可以提高7%至10%,另外及時進行人工按壓心肺體外復甦,也是有效手段。總之,急救越早,救治成功率就越高。記者走訪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商場、高校都已經在醒目的位置,安裝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設備,例如清華大學今年就有341臺AED設備在校園內安裝到位。

問答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據介紹,心源性猝死又名心臟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狀發作後突然發生的以意識驟然喪失為特徵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心臟驟停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在發達國家,心源性猝死是一種常見的死亡原因,以美國為例,每年約有25萬至40萬人死於心源性猝死。在我國,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也在明顯增加。並且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猝死總人數也高居全球各國前列。

「心源性猝死」有無徵兆?

專家們表示,「突發性」和「高進展速率」的確是心源性猝死兇險的重要原因。許多心源性猝死沒有預警症狀,一旦發生,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最快3至5分鐘即可導致死亡,但也有不少心源性猝死在發病前,身體就已經給出了預警:比如出現氣短、胸悶、胸部壓榨性疼痛、疲憊、心悸等症狀,就要引起高度警惕。

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辦法能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呢?

也有。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教授劉健就表示要避免暴飲暴食,冠心病患者和中老年人要忌酒;排便時不要過於用力;不要在餐後或飢餓的情況下洗澡;在運動前要做好熱身,老年人和心臟不好者避免參加競技性運動,若運動中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坐下休息;要保持心態平和,正確對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避免過度悲傷、過度驚喜等容易導致情緒大起大落的情形。另外,冬季氣溫出現大幅變化也要及時添衣,降低氣溫對心血管的影響。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航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心源性猝死搶救黃金4分鐘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11月27日,演員高以翔去世。追我吧聲明稱高以翔死因為繫心源性猝死。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居全球之首,但目前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僅4分鐘!
  • 速效救心丸可有效救治心源性猝死?假的​!
    近年來,中青年猝死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由心臟驟停引發的心源性猝死,時常發生在有些平時看起來身體不錯的人身上。所以,很多人為了防範於未然,會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覺得在關鍵時刻,服用速效救心丸就能有效的救治心源性猝死。那麼,這樣的急救方式真的有效嗎?
  • 心源性猝死並非全無徵兆,這幾個信號最關鍵,學會這些能救命!
    11月27日凌晨,臺灣藝人高以翔在錄製《追我吧》時暈倒,經搶救後送往醫院。稍後經浙江新聞客戶端證實,高以翔在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去世,享年35歲。心源性猝死是最常見的意外死亡原因,我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數為54.4萬,為全球首位,發病患者的生存率通常低於1%。
  • 「心源性猝死」低齡化,身體上並非沒有徵兆,該怎樣預防?
    而絕大部分的猝死都屬於心源性猝死,而心源性猝死大多是外表健康無徵兆的人,少數伴有胸痛史,或者家族猝死史。近幾年因為心源性疾病被送醫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年輕人,而年輕人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中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工作或者運動中突然倒下,如果身邊沒有會心肺復甦術的專業人士,送到醫院後往往很難搶救回來,而有的患者雖然搶救回來了,但是因為大腦長時間缺血缺氧導致嚴重的後遺症,有的甚至變成了植物人。
  • 心源性猝死應該咋預防? 專家:別熬夜常備速效救心丸
    專家警示,冬季天冷突然增加活動時,心臟負荷大大增加,全身血液心血管循環系統超過負荷,容易發生心臟性猝死。  重點一:猝死主要發生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大體力透支人群  猝死顧名思義就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因為自然疾病而出乎意料地突然死亡。
  • 35歲藝人高以翔離世,心源性猝死離我們並不遠
    有現場網友稱,高以翔曾心跳停止3分鐘,經過十多分鐘的心肺復甦搶救後,送往醫院進一步救治。後經紀公司證實,高以翔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5歲。節目組的公開聲明稱,高以翔屬於心源性猝死。 一個鮮活的年輕的生命就這樣轉瞬消逝了,留給大家的除了唏噓,更多的應該是警醒。
  • 遠離心源性猝死,我們該做些什麼?
    ,「心源性猝死」這個詞也反覆出鏡,刺激人們的神經,引發了不少人的焦慮。  心血管系統問題導致的猝死被稱為「心源性猝死」,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我國心源性猝死的年發病率為41.84/10萬,每年的心源性猝死約54.4萬例,相當於我國每天約有1500人發生猝死。  人們往往覺得猝死的高危人群是老年人,但專家表示,目前中年人乃至年輕人也成為猝死的高發人群。
  • 高以翔錯過的心臟驟停搶救「黃金四分鐘」
    經過近三小時的搶救,醫院最終宣布的高以翔死因為「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是什麼猝死是指沒有創傷的情況下,看似健康的人出現不舒服感覺後,1小時內意外死亡。在這種突如其來的死亡中,多數都是高以翔經歷的心源性猝死,也就是因心臟問題導致的突然死亡。
  •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最有效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最有效 2019-11-28 09:59:19 來源:重慶晨報  |  作者:包靖 | 字號:A+ | A- 高以翔【心臟驟停正確搶救】11月27日,臺灣藝人高以翔在節目錄製過程中意外去世,節目組聲明,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步驟 心臟驟停如何正確搶救方法怎麼做
    今日因為高以翔的突然離世原因繫心髒驟停,因而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被提上熱搜,中國平均每年約有54.4萬人猝死,而猝死主要原因是心臟驟停。研究表明90%以上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之外,心肺復甦是搶救心臟驟停最有效方法。遇到有人暈倒,我們如何判斷他是否為心臟驟停?正確的心肺復甦該怎麼做?
  • 心源性猝死值得警醒 專家:年輕人更不能大意!
    事實上年輕人發生心源性猝死並不少見,今年7月,浙江嘉興一名27歲年輕男子打籃球時突然倒地不起,最後也是心源性猝死。 年輕人為什麼會發生心源性猝死?遇到心源性疾病如何自救?如何預防心源性疾病?帶著這些問題,今天(12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採訪了市急救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駿和急診部醫生趙勇。
  • 足壇傳奇「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去世,如何預防心臟驟停?
    說到足壇傳奇馬拉度納經歷的心臟驟停,就不得不說「心源性猝死」,即使是在權威的醫學教科書上,心臟驟停和心源性猝死都是一個章節介紹的。就是因為心臟驟停它是心源性猝死最直接的死因。下面咱們就說說這方面的知識。
  • 心臟驟停如何緊急救命 最佳方式是這個
    今天(26日)凌晨,世界足壇的一則不幸消息從阿根廷傳來,一代「球王」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不幸去世,全世界球迷陷入悲傷。什麼是心臟驟停?常見引發心臟驟停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悲劇發生?11月26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專家進行了詳細解答。
  • 專家:心源性猝死年輕化呈上升趨勢
    1月7日,記者採訪到這場「生命戰」的救治專家——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餘紅,了解驚心動魄的戰鬥故事。須臾之間,皆為生死。搶救文和餘紅的回憶,有一種爭分奪秒的緊迫感,「患者是個小夥子,屬於創業者,聽他愛人說,平時很拼。上上周日,他開車帶全家來貴陽玩,給緊繃的神經松弦。」這天,文和很開心,唯一美中不足的,他總覺得不舒服,一會肚子脹,一會想吐,但症狀很快消失。
  • 心源性猝死什麼意思名詞解釋 最主要原因及黃金搶救時間方法
    11月27日中午,浙江衛視綜藝類節目《追我吧》發布聲明,男星高以翔在參加節目錄製的時候,在奔跑中倒地昏迷不醒,最後在醫院經過兩個小時的搶救無效,因心源性猝死。  消息一出震驚了廣大網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心源性猝死,造成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以及抓住搶救的黃金時間。
  • 我國心源性猝死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專家呼籲:心律失常需要防治
    中國網財經9月21日訊 近年來我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日前在「『停不下來的心動』心律失常防與控的公眾健康教育」科普活動上,專家們呼籲:心律失常需要防治,首先,要提高健康意識,加強檢查和預防;其次,提倡科學治療,合理利用醫療科技手段。
  • 63秒丨心臟驟停如何急救?一分鐘視頻教你使用體外除顫器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年僅35歲的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時心源性猝死,讓大家都非常痛心。白巖松表示,「黃金四分鐘」出現一臺除顫器,35歲的他能活下來!
  • 28歲男子心源性猝死 一群廣州醫生堅持1.5萬次胸外按壓
    對於急性心源性猝死帶來的那種瀕死感,年僅28歲的廣東青年李燦有了一次切身的體會。11天前,2月24日下午,作為陪護人員的他,本坐在暨大附一院脊柱骨科的病床旁照顧住院的父親。再醒過來時,人已經躺在了醫院重症監護室內。期間發生了什麼,年輕人完全不知情。
  • 高以翔死因公布,專家解析心源性猝死為何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浙江衛視《追我吧》節目組微博圖浙江衛視《追我吧》節目組通過微博證實,11月27日在《追我吧》第九期節目的錄製過程中,當期參與嘉賓高以翔奔跑時突然減速倒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1984年出生的高以翔,今年僅35歲。當日,關於心源性猝死的話題也引起了公眾討論。
  • 又一民警心臟驟停去世,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12月17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安局獲悉,12月10日,為即將深入一線參與疫情流調工作的同事統計發放防疫物資後,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區分局民警彭志剛突發「心臟驟停」,倒在了辦公室內,最終因搶救無效,不幸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