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進入大寒節氣
小編所在的小城卻一點也不寒
暖陽當空
最高氣溫已經升到20℃左右
體感溫暖如春天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至此,節氣輪迴,下一個節氣就是立春,新一輪的循環往復即將到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大寒,十二月中。水澤腹堅。陳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則徹,上下皆凝。」
蔣勳曾在文章中寫道:「自愛是傳統文學裡的詞彙,就是要好好珍重自己。蘇東坡晚年給朋友寫信也用到這個詞,『惟晚景宜倍萬自愛』。」
今日大寒,刊發蔣勳《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中的一篇文章,隨蘇東坡走一段,倍萬自愛!
(來源:花瓣網)
隨蘇東坡走一段
過了大寒了,上一年的最後一個節氣,接下來就是等待立春了。池上的田也都翻土細耕,等待放水養田,等待插秧了。
清晨大霧,在大坡池繞了一圈,且行且走,看雲升霧卷,聽曙光乍現時鳥聲啁啾。這池畔的水光雲影也有一時的緣分,仿佛走了一段蘇堤,卻比走蘇堤還要輕鬆自在,沒有掛礙。
東坡只是做了一段堤防,原是為疏浚水患,無意成為名勝,踏實生活。來過,指點江山;走了,就留下了風景。
歷史裡有人做偉大的事,有人就過平凡安靜的日子,願隨東坡走一段天涯海角,用他的句子祝福他——倍萬自愛。
石頭的生命密碼
有時候在漫長的旅行途中,風景都遺忘了。沒有山的崢嶸奇偉形狀,沒有河海的澎湃洶湧波濤。
只記得一塊石頭,上面都是洪荒以來歲月的皴皺斑駁。那是沒有人類紀年紀月之前的時間,所以,它記得的日月星辰,是人類沒有的記憶。
沒有是非,沒有愛恨,沒有存亡,沒有毀譽,沒有人類斤斤計較牽掛的得失榮辱的瑣碎,不以「情」而內傷其身。
這塊皴皺巨石讓我想到莊子《德充符》裡提到好幾個殘疾的身體。
兀者王駘、申徒嘉、叔山無趾,長相醜惡不堪的哀駘它,肢體殘疾扭曲怪異沒有嘴唇的「闉跂支離無脤」,脖子長了大腫瘤的「甕大癭」……
莊子講「德」,講充足飽滿可以實踐驗證的「德」,竟然舉證的都是受刑殘疾異變或不全的形體。
莊子的「德」是什麼?
冬烘先生人云亦云的「道德」解說太多了,多到讓一個民族早已老朽偽善,腐敗不堪。
莊子為何用受刑殘疾的身體講「德」?莊子要老朽腐敗的民族從心靈深處劇痛起來嗎?
莊子也曾經長時間觀看一塊洪荒以來的石頭吧!他也嘗試細細閱讀石頭上像生命密碼一樣的皴皺紋理嗎?
等待立春
淡水河口沿岸有大片的紅樹林,在我散步的一個小時許的步行範圍。這些紅樹林的生長、繁殖、蔓延成為一個散步者不同季節的美好記憶。
夏天的時候紅樹林開滿一片一片的小白花,有點像柑橘類植物的花,純淨的白,也仿佛有淡淡的香氣。植物開花、授粉都很安靜,花落後,花蒂就結了一枝慢慢變長的水筆仔。
水筆仔是很特殊的生態,因為紅樹林生長在海河交界,潮汐來去,爛泥灘上種子不容易附著,紅樹就形成胎生苗。一枝枝的水筆仔,懸吊在母樹上,下端尖尖的,等小樹成熟,水筆脫落墜下,插進泥濘土中,就可以生根成長了。
大寒過後,正是水筆仔成熟的時候,看到一枝枝像筆一樣的胎生苗,仿佛看到許多新的生命,被母樹呵護得如此好,等待立春前後,一一告別母樹,尋找自己成長的機緣。
除夕前一日,剛抄完第三卷《金剛經》,走到河岸看紅樹林水筆仔,像是天地為迎接立春預告的喜訊。
l 本文為《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內文文章
l 圖片版權所有:Vassilis Tangoulis
在二十節氣中做日常的功課,我們身體與精神的秘密,藏在節氣中《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是蔣勳2021全新散文集以二十四節氣為時序,書寫日常生活中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面對大自然的省思。
二十四節氣不僅蘊藏著自然流變的節奏
也提醒著我們在時序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立春聆聽春天的聲音,驚蟄使孤獨者從夢裡醒來,清明安靜等待自己花季的時刻,在芒種相遇和告別,立秋專心凝視一朵花,小雪儲存隱忍……
二十四節氣周而復始,不動聲色,靜看山靜雲閒,靜聽鳥啼花開,山河歲月長,隨著萬物生長的頻率,內觀自己,默默記錄生命的處變不驚。
這是蔣勳自己的功課,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功課。
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