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日前表示,在全球疫情逐步穩定地朝著良好可控的態勢發展下,世界多地都在逐漸開放旅遊。
01
全球40%的國家 逐步開放邊境
截止7月下旬,全球已有87個旅遊目的地開放了國際旅行限制[1],佔總數的40%。全球旅遊業正在緩慢重啟,逐步適應「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
從6月15日開始,歐洲地區根據各國情況開始實施「解封」措施,7月1日,歐盟27個國家聯合發布「重新開放外部邊界」獲準通行國家名單,共有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8月7日,此名單再次更新。
7月30日,肯亞公布了從8月1日起可通過國際航班入境的11國名單,包括中國、烏幹達、盧安達、韓國、辛巴威、摩洛哥、衣索比亞、瑞士、納米比亞、日本和加拿大。
8月5日,約旦向包括中國在內的22個國家重新開放了旅遊,成為中東地區第一個開放國際旅遊的國家。
與此同時,境外航司也相繼迎來了復甦的信號。隨著旅行限制的放開,多國航空公司開啟了航線恢復計劃。
02
中國成為 許多國家解封後的首選
在增加航線方面,許多國家的航司紛紛「官宣」將第一批覆航中國。
據環球時報7月29日報導數據顯示,中國國內航班起降量距離疫情前水平僅差約10%[2],航班數量位居全球首位,復甦情況領跑全球。
在我國疫情形勢發展向好、旅遊需求持續反彈的情況下,全球多國航司優先計劃加入復航中國的隊列。
近期,我國國際航班量增幅明顯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上月,已有至少35家國內外航司獲批覆航、加密中外國際航線,其中25家航司為中斷航線後首次復航的外航[3]。其中,上海、廣州等城市成為熱門目的地城市。
瑞士航空
7月19日起,瑞士航空恢復「蘇黎世-上海」航線,蘇黎世周日起飛,上海周二起飛。
土耳其航空
自7月21日起,復飛首個飛往中國大陸的航班「伊斯坦堡-廣州」的定期航線,每周執飛一班。
荷蘭皇家航空
從一季度就開始停飛的荷蘭航空,自7月21日起恢復「阿姆斯特丹-上海浦東」的中國國際航線,每周一班,並且往返都將經停韓國首爾。
埃及航空
埃及航空自7月23日起復航「開羅-廣州」航班。
阿聯航空
7月25日起,杜拜的定期客運服務恢復,「杜拜-廣州」每周一班,於每周六運營。
新加坡酷航
新加坡酷航也於7月底正式恢復了「南京-新加坡」航線,這是繼6月初恢復了首條「廣州-新加坡」航線並平穩運營後,酷航恢復的第二條中國與新加坡之間的航線。
卡達航空
7月26日,卡達航空公司恢復「多哈-廣州」航線,雙向均為周日起飛。
德國漢莎航空
漢莎航空宣布從7月27日開始,每周增加一班LH728/729法蘭克福-上海航班。
阿提哈德航空
7月27日起,阿提哈德航空恢復阿聯首都「阿布達比-上海」的客運航線,每周一班,由波音777-300ER執飛,提供商務艙和經濟艙服務。
維珍航空
維珍航空已於8月5日完成「倫敦-上海」航班復航。這是自今年2月因為疫情原因暫時停航後,維珍航空首次執飛上海。
加拿大航空
加航自今年1月底開始大幅削減國際航班。8月7日,加拿大航空率先復航「」溫哥華-上海」航線,每周一班,採用波音777客機執飛運營。
英國航空
7月中旬,英國航空宣布將於2020年8月9日正式復航中國大陸地區。首先復航的是「倫敦希思羅機場-上海浦東機場」的航班,每周四和周日直飛。需要注意的是,該復航航班為單向航班。
上海浦東、廣州白雲、廈門高崎
成為入境航班最多的機場
從機場統計數據來看,截止7月末,上海浦東、廣州白雲、廈門高崎三個機場成為入境航班最多的三大機場,共接受了1699架次航班[4],佔總體的57.81%。
從國內機場的日均入境航班量來看,「五個一」政策實施後,我國每日的入境航班維持在10~20架次左右。上月,在多家外國航司公布復航中國的計劃後,每日航班量提升到20~25架次[4]。
按此趨勢,未來,更多航司將快馬加鞭恢復與中國之間的航班,國際客運航班維持較低水平的局面或將被打破,下半年,國際航班數據將迎來新的增長,機場入境防控工作還將持續加大力度。
03
「五個一」更新,「一國一策」擴容
為迎接更大的復航潮做準備?
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航班支持政策也迎來了進一步調整,國際航線數量在逐步擴大。
6月4日,民航局根據疫情形勢及時調整了疫情嚴峻期間的「五個一」政策,發布了《民航局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
所有未列入民航局3月12日官網發布的「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5期)」航班計劃的外國航司可在本公司經營許可範圍內,選擇1個具備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運營1班國際客運航線航班。
除此之外,在「五個一」政策的基礎上,對入境航班實施了熔斷和獎勵措施。
6月,民航局發布通知,規定航司同一航線航班,入境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旅客人數連續3周為零的,可在航線經營許可規定的航班量範圍內增加每周1班,最多達到每周2班。
目前,民航局已陸續批准了多個獎勵航班。
7月14日,民航局批准第一批國際客運獎勵航班:
東航MU2573/4航班(昆明—寮國萬象—昆明)每周從1班增至2班。
[新增] MU593/4航班(西安—日本東京—西安)每周1班。
7月17日,民航局批准第二批國際客運獎勵航班:
[新增] 日本航空JL829/0(東京-大連-東京)每周二的往返客運航班。
[新增] 寮國航空QV815/6(萬象-昆明-萬象)每周四的往返客運航班。
[新增] 海南航空HU491/2(北京-布魯塞爾-北京,第一入境點為西安)每周五(去程)、每周日(回程)的往返客運航班。
[新增] 海南航空HU7975/6(北京-多倫多-北京,第一入境點為西安)每周六(去程)、每周一(回程)的往返客運航班。
除了「五個一」政策的調整,專業人士介紹,目前,根據不同國家防疫態勢的變化,對每個國家的出入境航班政策也略有不同。
此前,民航局曾公布後續增加國際航線的標準是:
一是迄今向我輸入病例較少且同我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
二是綜合考慮我海外公民較多、剛性回國需求強烈的國家;
三是滿足遠端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前端疫情輸入風險的國家;
四是境內外有復工復產需要、已同我國建立「快捷通道」的國家。
在此標準之下,來往東亞、東南亞等國家的國際航班成為首批受益者。
根據媒體報導,在「一國一策」的協商下,7月已有多個往返中韓的航班恢復;此外,深航也於7月26日新增恢復了「深圳-東京」航班;杭州機場也曾表示長龍航空預計將恢復「杭州-日韓」的國際航線。
「五個一」與「一國一策」並存,進一步滿足了國內外旅客的需求。同時也為迎接更大的復航潮做好了彈性調整的準備。
04
除了復航,外航還有新動作
近日,為給回國旅客提供更多的航班選擇,美聯航與深圳航空開展接駁合作。
自7月底起,旅客於當地時間每周六搭乘美聯航由舊金山和紐約到抵達東京成田機場的航班,可於次日接駁深圳航空到達深圳。據介紹,旅客辦理值機時出示後段機票,行李即可直達深圳。
業內人士預測,接駁合作將是未來外航開展國內合作的熱門方案。
05
嚴控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是增加國際客運航班的重要前提
隨著國際航班復航規模不斷擴大,我國防控境外輸入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高度重視「境外疫情輸入」防範工作,仍然是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的重中之重。
7月20日,民航局、海關總署、外交部聯合發文,為確保國際旅行健康安全,降低疫情跨境傳播風險,將對來華航班乘客實行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做法。
通知指出,要求搭乘來華航班的中、外籍乘客在登機前5天內完成核酸檢測,且檢測應在中國駐外使館指定或認可的機構進行。
中國籍乘客通過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小程序拍照上傳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外國籍乘客憑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向中國使領館申辦健康狀況聲明書。
當前,我國航班政策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而動態調整,為了在動態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過程中確保風險可控,特建立了航班「熔斷和獎勵」機制。同時,各個機場入境檢疫程序不斷加強防疫力度,優化檢疫措施,以此來嚴控輸入性風險。
「嚴防境外輸入」這根弦,切記要時刻繃緊。
最後
自「五個一」政策調整以來,越來越多的國際航司宣布增加飛往中國的航班,外航規模化復航將是大勢所趨。
未來,在確保疫情安全防控的前提下,國內將穩妥有序地恢復部分國際航班,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留學生和海外華人華僑回家,同時也能為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的復甦做出積極的努力。
內容來自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