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鑑定到底相信機器還是專家?

2021-02-19 芝麻開門收藏網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與進步,即便是身為普通老百姓的我們,也有了不少的機會和時間去接觸古玩藝術品這一行業。那麼在這一行業之中,身為收藏者的我們,第一要注意的應該是什麼呢?這一問題對於絕大多數的藏友們來講,其腦海中的反映一定是藏品真假的鑑賞。其實也的確沒錯,對於我國的古玩藝術品來講,不怕買貴,但是就怕買錯。因此古玩藝術品的鑑賞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對於古玩藝術品的鑑定,身為收藏的我們,到底是應該相信現代科學技術的檢測,還是應該相信千百年間所流傳下來的傳統眼學呢?其實在小編看來,這兩種鑑別古玩藝術品真偽的方法,是我國當下社會中所最為常用的兩種方法,我們並不能能夠憑藉單一的主觀臆斷說哪一個鑑別方法好,哪一個鑑別方法不好,而是要結合來看,畢竟這兩種方法都有利有弊。

首先對於傳統的眼學來講:這一鑑別古玩藝術品真偽的方法,就是指需要由專業的藝術品從業人員或者是專家們,去運用多年所積累的專業知識,對於藏品進行一個風格、胎土、釉面的分析及斷代。這一鑑別真偽方法的優勢在於,它是我國目前古玩藝術品市場中主流鑑定方式,受其大眾所喜愛,並且具有其快捷、方便等特性。這一鑑別方式尤其是以鑑別書法繪畫作品為主,在判別其作者風格上的精確度要遠遠的高於現代科學技術。

但是這一方法也有著一定的缺點,一是由於不同專家所積累的專業知識、文化素養的不同,就會直覺導致其鑑賞水平的不同,而且由專家進行辨別,會在其中摻雜一定的主觀意識,容易引起爭執。二來在利益的趨勢下,有極少數的「專家」們會不顧道德的譴責,或者是法律的制裁,為其不法公司提供虛假鑑定,指鹿為馬。

而使用現代科學技術來鑑別古玩藝術品的真偽,是指專業人員運用C14、拉曼光譜、螢光光譜等技術對收藏者們所持有的藏品,進行一個元素含量及其衰變的檢測和分析。U以其檢測的優勢在於失誤率小,而且它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型發明,比較新潮,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會成為流行趨勢。

但是使用儀器檢測藏品的真假,也具有不少的弊端。例如:在儀器檢查的過程中,不論是對元素含量的多少,還是元素衰變以及光譜分析,都對其環境有著十分高的要求,並且在檢查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數量的誤差,甚至有部分儀器檢測的方式還會對其藏品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傷。另外,儀器檢測的費用相對於傳統方法來講較高。

最後在小編看來,不論是機器檢測還是傳統眼學,只要是能夠鑑別出其藏品的真偽,並且不對其藏品造成損傷,都是好方法。任何一種鑑定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要適合即可。

古董精品賞析:

1:明銅錯金銀仿青銅壺,尺寸:高44釐米,估價:RMB 550,000 ~ 600,000,成交價:RMB 632,500 ,成交時間:2011-06-08 ,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撇口,粗頸,圓肩,下身微斂,高圈足。通體錦地上獸首銜環狀耳,並以環狀錯金銀紋間隔其中。該器物工藝複雜,紋飾華美,且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錯金銀工藝源於春秋時期,其目的是用兩種金屬不同的光澤顯現花紋麼,美化器物。錯金銀工藝在青銅飾件上的使用,始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戰國,西漢以後逐漸走向衰落。它的一般做法為,先在青銅器表面預先鑄出或鏨刻出圖案、銘文所需的凹槽,然後嵌入金銀絲、片,錘打牢固,再用蠟石將其打磨光滑,達到突出圖案和銘文的裝飾效果。

2:明萬曆戧金彩漆龍鳳紋鏡,尺寸:直徑263mm;重2660g,估價:RMB 400,000 ~ 800,000,成交價:RMB 632,500 ,成交時間:2011-11-17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1秋季郵品錢幣銅鏡拍賣會。

圓形,圓鈕,紋飾採用戧金彩漆的裝飾工藝,以黃漆「萬」字為錦地,巧妙地以鏡鈕為火球,兩側飾龍飛鳳舞,纏枝花卉穿插其中,下部飾海水江崖紋。銅鏡因時間久遠,部分戧金已脫落,但仔細觀察仍能看到金光閃爍的效果,從龍鳳的構圖風格、填漆的顏色、製作工藝來看都是典型的萬曆官造器物的特點,萬曆時期製作的戧金彩漆器流傳於世者以盤、盒、箱等為多見,而銅鏡採用戧金彩漆作為裝飾工藝者則極為少見。彌足珍貴。

3:清掐絲琺瑯嵌百寶太平有象,尺寸:高93釐米,估價:無底價,成交價:RMB 644,000 ,成交時間:2011-03-19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嘉德四季第二十五期拍賣會。

「大清乾隆年制」款、帶紫檀盒

4:清康熙墨地素三彩魚龍變化葵口洗,尺寸:直徑14釐米,估價:RMB 400,000 ~ 600,000,成交價:RMB 632,500 ,成交時間:2017-12-18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賣會。

「大清康熙年制」款。本品洗呈花口,造型別致新穎,直口直壁,口底相若,底部露胎,通體施墨彩,內底於其上以素三彩飾鯉魚祥雲和太陽紋飾,寓意:「鯉魚跳龍門,扶搖伴祥雲」, 設色清麗明快,靈動鮮活。底部露胎正中施白釉,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為康熙御窯文房雋品。

5:清早期埜邨寶玉款琺瑯出戟鼎,尺寸:長27.6釐米;高25.4釐米,估價:RMB 400,000 ~ 600,000,成交價:RMB 632,500 ,成交時間:2018-06-20 ,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款識:「埜邨寶玉」篆款。此件以銅胎掐絲琺瑯工藝,將春秋青銅鼎造型加以變化而成。方唇口沿,頸部下有兩附耳彎曲沖天。腹部圓扁,下有三獸蹄足。以湖藍色為地,頸腹之間有鎏金弦紋間隔。頸部有出脊,裝飾變體夔龍紋對稱分布。腹部作波曲紋,為變體獸紋的一種,常見於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腿根部裝飾獸面紋,五官分離,不著輪廓。器底有圓形開光,內有雙圈蝠紋,篆書寫「埜邨寶玉」四字橫款。鼎蓋半圓形,頂部有圓形抓手,紋飾繞抓手三環分布。內為袖帶花球,中為波曲紋,外為變體夔龍。波曲紋間置四圓環,可作倒置蓋的四足。夔龍紋中有出脊分隔排布。整器發色純正,乃清代仿古佳作。

6:明嘉靖掐絲琺瑯魚藻紋小罐,尺寸:11.8釐米,估價:HKD 500,000 ~ 700,000,成交價:HKD 625,000 ,成交時間:2018-04-03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年春季拍賣會。

7:清乾隆掐絲琺瑯纏枝蓮紋活環耳瓶,尺寸:高35釐米,估價:HKD 600,000 ~ 800,000,成交價:HKD 625,000 ,成交時間:2013-05-29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春季拍賣會(二)。

瓶盤口,長頸,折肩,直腹,束底,圈足。通體藍琺瑯釉為地。外壁飾纏枝蓮紋,肩上、口沿下環飾如意紋。頸部置寶藍釉雙夔活環耳,耳上飾紅釉簡化雲紋。此瓶應為宮廷陳設器,一件形制相若的例子展列於故宮漱芳齋多寶格中(圖一)。另見一件近似的乾隆款纏枝蓮紋活環瓶,腹部橢圓,置雙螭耳,耳上掐絲卷草紋,現藏於瀋陽故宮博物院。

8:清18世紀掐絲琺瑯麒麟香燻,尺寸:長47.5釐米,估價:HKD 150,000 ~ 250,000,成交價:HKD 625,000 ,成交時間:2015-06-03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年春季拍賣會。 

古玩收藏鑑定交易,搜「芝麻開門收藏」

相關焦點

  • 古董收藏鑑定現狀是什麼?古董鑑定時要注意什麼?怎樣從善如流?
    二是:解放後培養出的一批知識分子,學歷都比較高,有的還與解放後第一代文物專家有著師承關係,現在大多分布在故宮和文博部門,也有一些在大學任教,在圈內也被稱為「學院派」。三是:從事一線考古的專業人員,近年來由於古董收藏的火熱,這些人也被頻繁請出「冥界」來到民間鑑寶,這類就被人們稱之為「考古派」。
  • 古董鑑定,高手在民間
    古玩交易必然伴隨古玩鑑定,買家買藏品要懂鑑定知識才會買吧,中國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是沒有拍賣公司的,買賣都是私下交易。應以方面古玩商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古玩經紀那都是在市場磨礪,練就一雙火眼晶晶。像仇炎之、翟建民、張宗憲等,這些堪稱骨灰級玩家,也是民間高手。他們挑選古董的眼光,和鑑別「功夫」不是一般專家可以比,就是國家頂 級專家也未必能比得上。  為什麼一些專家不如民間高手?
  • 上千萬的古董被專家鑑定成仿品,太荒唐了
    在古董收藏界有著很多的小故事,而大部分的故事是建立在人為的基礎之上。用馬未都的話來講就是只要是入了收藏界這一行,不管你的多大的能耐,都繞不開打眼這一個話題。包括自己也是一樣,年輕的時候可沒少打眼,也見過最荒唐的打眼記。
  • 11年古董鑑寶,227萬換回一堆古董鑑定證書,578萬交學費
    今年72歲,明年是坎年,不知能不能過得去,我收藏古董31年,自認為還算是老玩家,玩了一輩子古董,但最後想想,究竟是我玩古董,還是古董玩我,以下是我的古董收藏經歷,我不怕得罪人,因為這是事實。,207件瓷器和32件字畫,一共篩選出來168件真品,我是比較高興的,應該說是3位老師對我收藏古董的肯定,丘小君、蔡國聲、徐國喜三位老師主動給我開具了57本鑑定證書,花費了114萬元,一張證書2萬元,我都是轉帳給他們的,其實我當時的想法是有了3位老師的鑑定證書,就是有了身份證,容易賣出去,能得到買家認可,但接下來使我滿心歡喜的心情,變得越來越痛苦,應該說越鑑定越痛苦,越賣越痛苦,可以說我不知道我到底信誰
  • 您這清朝「古董」上,怎麼還有簡體字呢?
    歷代紋樣的畫法和當時動植物的長相,也是鑑定師判斷古董真偽的憑依。很多送鑑器物上都繪有鳥獸蟲魚,這給我的鑑定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就比如說魚。我現在讓你回憶金魚的樣子,你腦海裡首先出現的畫面多半是胖胖的身體,大大的尾巴,尾巴還是漂亮的飄逸的、分三四個叉的樣子。你現在這麼想完全沒有問題。
  • 假專家比假古董更多可怕!
    縱觀中國古董行業,歷經上下五千年千錘百鍊,孕育出無數的人才,奇才,大師,同時也造就了許多欺世盜名之徒,看今天的古玩市場,假專家比假古董更多更爛,偽學者比偽古玩更糟更賤
  • 2萬元造假的文物,因專家一張鑑定證書,變身24億
    迄今為止,全國出土的玉衣共有二十多件,其中年代最早的,就是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那兩件,同時,這兩件還是所有出土玉衣中最為精美的。就這樣,謝根榮拿了兩萬塊錢,從街上小商販手中買了一堆玉片,又找了當時北京某個文物鑑定中心委員會的主任,幫他做一件金縷玉衣。拿人錢財,吃人手短,這個主任就用金線和銀線將玉片縷了起來,做成了兩件玉衣。可光有玉衣不行,還得讓衣服變成真的,幫人幫到底,這個主任又幫謝根榮請來了五位專家,這五位專家還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連原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都請出來了。
  • 價值一個億的古董,被王剛失手砸碎,最後到底賠償了多少?
    鑑寶節目是國家開展的免費給民間老百姓鑑定文物的節目,節目中會有權威專家坐鎮,不僅幫你答疑解惑,而且還會告訴你文物在市場上的價值。這檔節目出現後瞬間引發熱潮,還在我國內吹起了一陣狂熱的「文物熱潮」。其實國家之所以會開展這一類節目鑑定文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想要呼籲全國人民一起關注歷史文物、保護我國的國寶。
  • 古董鑑定 古錢幣的造假與鑑定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希望你以後不要再被古董行業所騙。
  • 王剛誤砸價值2億古董被告上法庭,為何最終物主卻倒貼3300元
    毫不誇張地說,王剛只要一不拍戲,就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去淘古董上,他曾自己爆料說,他們家出了一套沙發不是古董,其他睡的、用的、玩的全部都是古董。因此王剛對古董也是深有研究,可以算得上半個專家。原來,按照節目規則,每個想要在節目中鑑定寶貝的收藏者,在上臺前都要籤一份協議,協議中的內容就是,如果專家鑑定的古董是假的
  • 古董鑑定中所謂的「神韻」是什麼?
    古董鑑定自古以來就有一種叫法做「神韻」,其實用這種鑑定的方法在古玩行內叫「望氣」。
  • 別爭了:這才是未來古董文物鑑定的方向
    當然,單純只推崇傳統實踐眼學鑑定方法,也面臨許多問題。比如發色法律糾紛和文物犯罪定案量刑就會遇到尷尬。法律是講實實在在證據的,具體要落到數據和物證對比上。傳統實踐眼學鑑定方法在法律應用方面,根據文物法規定:三個文物鑑定專家認可一件文物的真偽才可以作為依據。而我們要說的是「傳統實踐眼學鑑定方法」仍然不排除有文物專家的人為因素。那麼怎樣才能萬無一失的確定一件文物真假呢?
  • 文博專家鑑定古董十大通病,看完你還敢找專家嗎?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當今,文博專家在鑑定文物時,通常除了易見的普品之外,對一些稀罕的珍貴文物不認可。原因就是鑑定專家沒見到過,認為歷史上沒有這種東西,或認為這樣的東西不可能在民間等等,而且,這種不負責任的「鑑定方法」成了專家們較為默契的「通病」或「潛規則」。
  • 英國居民賣瓷碗被網友大幅加價,鑑定才知是中國古董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3日報導,英國一戶人家多年來一直用一個黃色底色的瓷碗當花盆,還一度想在網上賣掉,但近日專家鑑定,這個瓷碗是中國清朝嘉慶年間的古董,價值1.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3.63萬元)。這家人發現「事有蹊蹺」,於是停止拍賣,將瓷碗送到英國著名拍賣行——斯沃德拍賣行進行鑑定。專家表示,這個黃底粉彩的瓷碗是中國清朝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的稀有古董,直徑約20釐米,碗身繪有嘉慶六字印記和佛教紋飾。不願透露姓名的瓷碗所有者表示:「拍賣行告訴我們它的價值後,我感到非常驚訝。
  • 26元網購的「古董」,專家說是200萬的真品,希望趕緊繳納鑑定費
    26元網購的「古董」,專家說是200萬的真品,希望趕緊繳納鑑定費市場向來都是有風險的,無論是什麼市場,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亂象,而這樣的亂想,在古玩市場中最為常見。不少開始投資古玩的人,應該都有被騙過的經歷,時至今日,古玩市場的亂象已經不止出現在文物販子上,就連所謂的鑑定專家,也已經變成假的。人其實都保有僥倖心理,當某些鑑定公司打電話過來,或是自己主動打電話給鑑定公司,說自己手裡有價值百萬甚至千萬的收藏品時,每個人的心中就會不由自主地興奮。但世界上真的有這等好事?天上會白白掉下一個餡餅嗎?顯然不會。
  • 古董抵押貸款是騙局嗎?廣州信昶內幕曝光!!
    目前,古董抵押貸款服務對古董收藏者、投資者、愛好者還是存在一些疑慮。廣州市信昶銀藝術品審核中心對外宣稱可以拿古董抵押貸款,向收藏愛好者提供古董鑑定、古董評估、古董交易等服務,但是在鑑定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費用是合法嗎?在調查中,一名自稱是該公司的經理人回應:古董鑑定本身不收費用,但對審核期間的保管、保險及材料損耗、信息管理均按國家物價局規定收取合理的服務費。
  • 老人帶「玉米」參加鑑寶,專家鑑定是贗品,老人問:你可知我是誰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逐漸改善,許多家中比較富裕的人開始致力於收藏文物,從而古董市場再次火熱了起來。而有些購買文物的人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不小心就會上文物販子的當,所以一些鑑寶類節目也應用而生,為人們提供關於文物方面的建議以及諮詢。老人帶「玉米」參加鑑寶,專家鑑定是贗品,老人問:你可知我是誰。
  • 都別爭了:這才是未來古董文物鑑定的方向
    當然,單純只推崇傳統實踐眼學鑑定方法,也面臨許多問題。比如發色法律糾紛和文物犯罪定案量刑就會遇到尷尬。法律是講實實在在證據的,具體要落到數據和物證對比上。傳統實踐眼學鑑定方法在法律應用方面,根據文物法規定:三個文物鑑定專家認可一件文物的真偽才可以作為依據。而我們要說的是「傳統實踐眼學鑑定方法」仍然不排除有文物專家的人為因素。那麼怎樣才能萬無一失的確定一件文物真假呢?
  • 馬未都:把電視上的鑑定專家放到市場上,大部分專家都活不下去
    而他本人其實也是很厲害的作家、編劇,除此之外,他還是古董文玩收藏界數一數二的「大佬」。他參與創立的個人博物館至今仍然開放,他本人更是對古董文玩的鑑賞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讓人信服。熟悉他的人也知道,他是個很愛說實話的人,他的某些發言往往切中時弊,說著別人不敢說的話。
  • 男子偷拿60萬積蓄買茶壺,氣的妻子帶去鑑定,專家:辛虧沒離婚
    拿著水壺去鑑定,鑑定專家鑑定完後表示:辛虧沒有離婚。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前些年有一檔鑑寶節目特別火,這個節目當時請了很多非常著名的專家,而節目的宗旨就是鑑定平民百姓所帶來的珍貴物品,鑑定看看是否是真的,價值多高,這樣不僅可以讓很多古董重建天日,也能向大家普及中華歷史文化以及古董的知識,還能讓這些古董的擁有者們確認真假,價值的高低,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