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與進步,即便是身為普通老百姓的我們,也有了不少的機會和時間去接觸古玩藝術品這一行業。那麼在這一行業之中,身為收藏者的我們,第一要注意的應該是什麼呢?這一問題對於絕大多數的藏友們來講,其腦海中的反映一定是藏品真假的鑑賞。其實也的確沒錯,對於我國的古玩藝術品來講,不怕買貴,但是就怕買錯。因此古玩藝術品的鑑賞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對於古玩藝術品的鑑定,身為收藏的我們,到底是應該相信現代科學技術的檢測,還是應該相信千百年間所流傳下來的傳統眼學呢?其實在小編看來,這兩種鑑別古玩藝術品真偽的方法,是我國當下社會中所最為常用的兩種方法,我們並不能能夠憑藉單一的主觀臆斷說哪一個鑑別方法好,哪一個鑑別方法不好,而是要結合來看,畢竟這兩種方法都有利有弊。
首先對於傳統的眼學來講:這一鑑別古玩藝術品真偽的方法,就是指需要由專業的藝術品從業人員或者是專家們,去運用多年所積累的專業知識,對於藏品進行一個風格、胎土、釉面的分析及斷代。這一鑑別真偽方法的優勢在於,它是我國目前古玩藝術品市場中主流鑑定方式,受其大眾所喜愛,並且具有其快捷、方便等特性。這一鑑別方式尤其是以鑑別書法繪畫作品為主,在判別其作者風格上的精確度要遠遠的高於現代科學技術。
但是這一方法也有著一定的缺點,一是由於不同專家所積累的專業知識、文化素養的不同,就會直覺導致其鑑賞水平的不同,而且由專家進行辨別,會在其中摻雜一定的主觀意識,容易引起爭執。二來在利益的趨勢下,有極少數的「專家」們會不顧道德的譴責,或者是法律的制裁,為其不法公司提供虛假鑑定,指鹿為馬。
而使用現代科學技術來鑑別古玩藝術品的真偽,是指專業人員運用C14、拉曼光譜、螢光光譜等技術對收藏者們所持有的藏品,進行一個元素含量及其衰變的檢測和分析。U以其檢測的優勢在於失誤率小,而且它屬於二十一世紀的新型發明,比較新潮,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會成為流行趨勢。
但是使用儀器檢測藏品的真假,也具有不少的弊端。例如:在儀器檢查的過程中,不論是對元素含量的多少,還是元素衰變以及光譜分析,都對其環境有著十分高的要求,並且在檢查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數量的誤差,甚至有部分儀器檢測的方式還會對其藏品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傷。另外,儀器檢測的費用相對於傳統方法來講較高。
最後在小編看來,不論是機器檢測還是傳統眼學,只要是能夠鑑別出其藏品的真偽,並且不對其藏品造成損傷,都是好方法。任何一種鑑定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要適合即可。
古董精品賞析:
1:明銅錯金銀仿青銅壺,尺寸:高44釐米,估價:RMB 550,000 ~ 600,000,成交價:RMB 632,500 ,成交時間:2011-06-08 ,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撇口,粗頸,圓肩,下身微斂,高圈足。通體錦地上獸首銜環狀耳,並以環狀錯金銀紋間隔其中。該器物工藝複雜,紋飾華美,且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錯金銀工藝源於春秋時期,其目的是用兩種金屬不同的光澤顯現花紋麼,美化器物。錯金銀工藝在青銅飾件上的使用,始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戰國,西漢以後逐漸走向衰落。它的一般做法為,先在青銅器表面預先鑄出或鏨刻出圖案、銘文所需的凹槽,然後嵌入金銀絲、片,錘打牢固,再用蠟石將其打磨光滑,達到突出圖案和銘文的裝飾效果。
2:明萬曆戧金彩漆龍鳳紋鏡,尺寸:直徑263mm;重2660g,估價:RMB 400,000 ~ 800,000,成交價:RMB 632,500 ,成交時間:2011-11-17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1秋季郵品錢幣銅鏡拍賣會。
圓形,圓鈕,紋飾採用戧金彩漆的裝飾工藝,以黃漆「萬」字為錦地,巧妙地以鏡鈕為火球,兩側飾龍飛鳳舞,纏枝花卉穿插其中,下部飾海水江崖紋。銅鏡因時間久遠,部分戧金已脫落,但仔細觀察仍能看到金光閃爍的效果,從龍鳳的構圖風格、填漆的顏色、製作工藝來看都是典型的萬曆官造器物的特點,萬曆時期製作的戧金彩漆器流傳於世者以盤、盒、箱等為多見,而銅鏡採用戧金彩漆作為裝飾工藝者則極為少見。彌足珍貴。
3:清掐絲琺瑯嵌百寶太平有象,尺寸:高93釐米,估價:無底價,成交價:RMB 644,000 ,成交時間:2011-03-19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嘉德四季第二十五期拍賣會。
「大清乾隆年制」款、帶紫檀盒
4:清康熙墨地素三彩魚龍變化葵口洗,尺寸:直徑14釐米,估價:RMB 400,000 ~ 600,000,成交價:RMB 632,500 ,成交時間:2017-12-18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賣會。
「大清康熙年制」款。本品洗呈花口,造型別致新穎,直口直壁,口底相若,底部露胎,通體施墨彩,內底於其上以素三彩飾鯉魚祥雲和太陽紋飾,寓意:「鯉魚跳龍門,扶搖伴祥雲」, 設色清麗明快,靈動鮮活。底部露胎正中施白釉,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為康熙御窯文房雋品。
5:清早期埜邨寶玉款琺瑯出戟鼎,尺寸:長27.6釐米;高25.4釐米,估價:RMB 400,000 ~ 600,000,成交價:RMB 632,500 ,成交時間:2018-06-20 ,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款識:「埜邨寶玉」篆款。此件以銅胎掐絲琺瑯工藝,將春秋青銅鼎造型加以變化而成。方唇口沿,頸部下有兩附耳彎曲沖天。腹部圓扁,下有三獸蹄足。以湖藍色為地,頸腹之間有鎏金弦紋間隔。頸部有出脊,裝飾變體夔龍紋對稱分布。腹部作波曲紋,為變體獸紋的一種,常見於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腿根部裝飾獸面紋,五官分離,不著輪廓。器底有圓形開光,內有雙圈蝠紋,篆書寫「埜邨寶玉」四字橫款。鼎蓋半圓形,頂部有圓形抓手,紋飾繞抓手三環分布。內為袖帶花球,中為波曲紋,外為變體夔龍。波曲紋間置四圓環,可作倒置蓋的四足。夔龍紋中有出脊分隔排布。整器發色純正,乃清代仿古佳作。
6:明嘉靖掐絲琺瑯魚藻紋小罐,尺寸:11.8釐米,估價:HKD 500,000 ~ 700,000,成交價:HKD 625,000 ,成交時間:2018-04-03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年春季拍賣會。
7:清乾隆掐絲琺瑯纏枝蓮紋活環耳瓶,尺寸:高35釐米,估價:HKD 600,000 ~ 800,000,成交價:HKD 625,000 ,成交時間:2013-05-29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春季拍賣會(二)。
瓶盤口,長頸,折肩,直腹,束底,圈足。通體藍琺瑯釉為地。外壁飾纏枝蓮紋,肩上、口沿下環飾如意紋。頸部置寶藍釉雙夔活環耳,耳上飾紅釉簡化雲紋。此瓶應為宮廷陳設器,一件形制相若的例子展列於故宮漱芳齋多寶格中(圖一)。另見一件近似的乾隆款纏枝蓮紋活環瓶,腹部橢圓,置雙螭耳,耳上掐絲卷草紋,現藏於瀋陽故宮博物院。
8:清18世紀掐絲琺瑯麒麟香燻,尺寸:長47.5釐米,估價:HKD 150,000 ~ 250,000,成交價:HKD 625,000 ,成交時間:2015-06-03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年春季拍賣會。
古玩收藏鑑定交易,搜「芝麻開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