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茂松:美國正在失去自我調節能力?

2020-12-23 瀟湘晨報

新冠疫情在美國的第二波感染高峰,讓這個國家的政府治理和醫療衛生能力受到更嚴峻的挑戰。迄今為止,疫情在美國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突破30萬,近段時間單日新增感染人數平均在10萬以上。半年多以來,面對持續不斷的疫情,對於是抗疫、保全生命優先,還是維持經濟優先,美國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矛盾不斷,而這中間又摻雜著民主與共和兩黨之間的不合作。

當前,美國社會內部種族之間裂痕加深,大選暴露出空前的社會撕裂,所有這些疊加在一起,加劇了美國在面對疫情時的政治失能。這種在疫情中的政治失能是一時的現象,還是美國體制開始失去它一直炫耀的自我調節能力?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分短期、中期來看,另一方面又要對大趨勢做出判斷。

三個邏輯決定疫情應對

從短期來看,美國在疫情中的政治失能,的確暴露出美國體制失去自我調節能力的徵象,尤其體現在作為美國體制核心的聯邦制、兩黨制在面對疫情時的混亂與互相指責、互相推諉。需要進一步深思的是,為何美國政府對於疫情的不斷惡化無所作為?這本質上是自由資本主義的邏輯所決定的。在對生命優先與經濟優先做出排序時,自由資本主義的邏輯無疑選擇後者。但它沒有想到選擇後者的結果卻是當不能切實採取隔離等措施有效抗疫,而讓疫情不斷蔓延、惡化時,經濟也無法保全、不得不面臨停工。更準確地說,它不是沒想到,而是按其徹底的自由資本主義邏輯以及按其聯邦制的體制,二者實際都難以實現。美國難以做到舉國動員、百姓自覺居家隔離。

除了資本的經濟邏輯,還有文明底層結構的邏輯以及宗教的邏輯,都使得美國的政治、經濟精英在骨子裡其實是漠視甚至無視疫情的。西方一些國家在疫情發生時不約而同地拋出「群體免疫論」,其在面臨醫療資源緊缺時優先救助的原則是救助年輕人而非老年人。「群體免疫論」的文明底色是殘忍的、適者生存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西方文明史上每一次大災疫活下來的多是身強體壯者,老弱病殘者則被無情淘汰。在這次疫情中,美國精英有充足的條件得到更好的保護,而弱勢群體、收入水平較低的少數族裔以及老人則更容易被「自然」淘汰。這在西方文明的底色裡並不令人驚訝,所以新冠疫情一開始川普就說這不過是「大號流感」,死亡控制在10萬至20萬人意味著「做得很好」。而中國的抗疫表現以及背後的制度和文明,凸顯了美國抗疫的低效,暴露其制度的失靈。沒有這種對比,美國政府對於抗疫的無所作為可以很自然被民眾接受。

就美國新教的宗教邏輯而言,有些人覺得疫情就是「上帝的審判」,上帝已經註定了,自然接受就是了。所以,我們看到以上各種合力造成了美國政府對於疫情防控在根本上的懈怠。

如果不是抗疫戰爭,而是面對真實戰爭,美國還會這樣漠視嗎?當然不會,只不過當美國淡漠疫情而無所作為,任疫情自然淘汰弱勢群體時,卻造成了社會的巨大撕裂。而這一切也極大地破壞了美國的自我調節能力,這大概是美國的政治、經濟精英始料未及的。但除卻疫情,世界也看到當處於疫情第一波嚴重期時,在幾艘航母出現大量人員感染病毒的狀況下,美國的軍機、軍艦卻還在世界各重要區域巡邏,以顯示維持軍事威懾的存在。因此,如果美國真的面臨戰爭時,切不可低估其戰爭動員力。我們要把疫情考驗下與真正的戰爭考驗下美國是否有自我調節能力區分開來。這就是短期來看美國是否失去自我調節能力的答案:既是,又不是。

霸權未來難以為繼

就中期而言,至少接下來的十年,美國會進入內部調整期,會對其國內經濟、社會政策以及國際外交政策做出調整。在調整之後的第二個十年,美國的經濟會有一輪發展,顯示出調整的效果。但在更長期,或許是接下來的第三個、第四個十年,美國的問題會再度集中暴露,這是其自由資本主義內部不可避免的危機。美國的自我調節能力在一再受挫之下,尤其是其作為帝國霸權的自我調節能力將捉襟見肘、難以修復。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很可能是那時世界已走向多極化,令美國無法再享受獨有的世界霸權帶來的超額利益。而到那時,美國內部的分裂會進一步加劇。

美國在一戰後,實力已超越當時的英國,而在二戰之後則真正接管了英國的霸權。近百年的霸權已然不短,而美國在佔據霸權百年之久後,由於霸權長期運行本身所具有的內在不可克服的弱點,將使得其難以解決內外危機。

最終,美國將難以維持獨自享有的全球霸權。在此之後,美國還是會保留作為一個大國而非霸權國家所需要的自我調節能力,這與後者所要求的自我調節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

何為真正的大國

綜合短、中期而言,百年未遇的這場重大疫情,很可能會成為文明及大國興衰的加速器,疫情也許會成為美國失去自我調節能力的破口。雖然接下來的十年美國會做出自我調整,但這只是自我調整能力下降大趨勢下的短期反彈,而大的趨勢或許難以改變。不過,同時也要看到,一個維持了近百年的帝國霸權退出歷史舞臺,也要經歷一段較長的時間。

從人類文明長河來看,真正的大國都需要有歷史積澱,需要有歷史的縱深,需要經歷起落。中華文明作為唯一連續未斷裂的原生道路,經歷了一次次的興衰起落,但總是能衰而復興,就是因為其深厚的歷史憂患意識背後有著憂患中對於德性的鍛鍊與堅持,這造就了中華文明的可大可久之道。(作者是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文明和中國道路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環球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認慫,是一種高級的自我調節能力
    02 坦然接受失敗,需要有效的自我調節在比不過哥哥的位置,弟弟其實啟動了一個微小的自我調節功能,他把失敗的結果暫時對外歸因:因為奶奶抓住了我,我才比不過!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自我調節的功能太弱了,所以需要我幫幫他,暫時借給他這個功能。如果在眼前看來失敗了,未來仍然存在成功的可能,那麼我們就可以坦然接受失敗,繼續往前走去。否則,我們就會想要立刻改變結果來證明自己,如此就會陷入偏執的糾纏,或者是自我放棄。
  • 專訪| 蕢綱:當傷口失去自我癒合的能力
    蔣美琴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生命有神奇而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當我們不小心受傷,身上出現小傷口的時候,機體會自己慢慢將傷口修復,逐漸癒合。大而嚴重的創傷,經過手術縫合之後,也能自己慢慢癒合。
  • 失去自我,才能找回自我
    自從我踏入社會,尤其是人到中年,不知道曾經失去了多少自我,還有多少不知道的自我仍要失去。這個問題在我近幾年的工作生活中一直困擾著我甚至有時怨天尤人。直到今年疫情期間讓我有更多的時間沉澱自己,反省吾身方茅塞頓開。
  • 專家訪談 | 蕢綱:當傷口失去自我癒合的能力
    生命有神奇而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當我們不小心受傷,身上出現小傷口的時候,機體會自己慢慢將傷口修復,逐漸癒合。大而嚴重的創傷,經過手術縫合之後,也能自己慢慢癒合。 但是,某些疾病或其他一些特殊原因會導致傷口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難以癒合,從而成為慢性傷口。
  • 用第三人稱視角進行自我交談有助於調節情緒
    還會回來找陽陽嗎……這樣的自我交談之下,陽陽內心的悲傷或許會被自述自身故事所驅散。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相比於使用「我」進行自我交談時,使用自己的名字進行自我交談的的人能夠更好地調控自己的情緒。第三人稱視角在情緒調節中的關鍵作用2017年,Jason S.
  • 外媒:美國正在失去「蘋果派」時尚文化的潮流!
    賈伯斯開創智慧型手機先河的那段時間,美國的軟實力達到了史上的巔峰。很多中國窮人都嚮往蘋果手機,這一點印度人似乎比中國人更現實。但也有人認為,正是當年中國普通年輕人對蘋果的瘋狂崇拜,才催生了中國本土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崛起。雷軍對賈伯斯的崇拜也算是五體投地,他甚至公開表達自己想做「中國的賈伯斯」。
  • 濟南男科醫院告訴你男人早洩如何自我調節
    濟南男科醫院告訴你男人早洩如何自我調節 時間:2021-01-14 10:03:57 山東東方男科醫院 濟南男科醫院告訴你男人早洩如何自我調節?早洩是大部分男性都患有的疾病,早洩給男性精神和心理帶來雙重打擊,不能享受性生活帶來的愉悅,同時也影響了夫妻之間的感情,那麼,男人早洩如何自我調節的呢?
  • 關注他人而喪失自我,就會失去療愈能力《活的教導》13
    音頻,是我自己錄的本章全部文字文字,是我看完打出來的讀書筆記《活的教導》第十三章成為一個治療者路上的幾個陷阱下心靈可以讓你超越二元性,心靈是感受的能力之所在你如此強烈地吸收了對方的能量以致於你喪失了自我感,你會不自覺地開始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負擔。 當你因別人的受苦而轉移了中心,並且開始使用過多力氣想幫助他們時,你就拿起了自己的邊界。你所給出的過多的能量會給你造成麻煩。這些多餘的能量被投向別人,然而卻沒有對他們的問題起到任何作用。
  • 高中生如何「自我調節」?想要克服考試恐懼心理,可以試試這3招
    2020屆高考已落下帷幕,和2020屆高中畢業生放鬆而期待的狀態完全相反的是,2021屆畢業生現在正在抓緊時間準備高三學年的緊張複習。很多在高一、高二階段狀態平穩、學習成績維持較好的同學,到了高三期間就開始有點「心態爆炸」了。
  • 糖尿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糖尿病患者怎麼進行心理調節相信大家都知道,持續惡劣的情緒有損健康,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長期的心理壓力、不良的心理刺激有關。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甚至這種損害更大,因為不良的情緒對血糖有很大的影響。可能會造成血糖居高不下,難以控制。
  • 在戀愛中失去自我,是不是太可怕了?
    我覺得有一位答友"讓心理學走入生活"說得很好:」不用擔心迷失自我 關注點在對方身上那是愛情發生的必經階段會隨著荷爾蒙的消退逐漸變回理性"這個觀點,我非常同意。什麼是失去自我?戀人之間的相處磨合,必定會讓原本的自我有所妥協,有所改變,畢竟人無完人。只有失去一小部分、改變一小部分,兩個相愛的人,才能真正磨合,共同走向幸福。「如果你真的愛我,就要全部接受我。」這種想法,實在過於自私。你以為你是巨嬰,你以為你是在找媽呢?你何德何能,能夠讓別人來全然包容你,完全順著你、依著你。別人若做到這樣,他或她自己不就失去自我了嗎?
  • 這幾個星座沒主見,失去別人的助力,很可能失去自我
    這幾個星座沒主見,失去別人的助力,很可能失去自我 生活中你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嗎?有些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會依賴別人總是靠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並不斷的摸索實踐,最後成為一個有實力的人。但是也有一種人,他們遇到事情習慣先聽別人的看法,依賴別人的觀點。
  • 西天取經讓孫悟空找到自我/失去自我正方一辯稿
    在此問候主席及到場各位,今天我方觀點為西天取經讓孫悟空找到自我。開宗明義,定義先行,自我亦稱自我意識,主要是指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的認知,找到自我,則是以本性為基礎在社會規範下追求自我,進行自我覺悟的過程。自我不同於天性的地方在於自我是經過後天的實踐和約束找到的自然本我。
  • 40歲之後,她們正在逐漸失去月經
    在貼吧有18萬的帖子,是關於更年期的求助與分享;在知乎瀏覽、參與該話題的,也超過200萬人次; 裡面有為人兒女、有為人丈夫……更多的是正在經歷其中的中年女性本人
  • 演員的自我感知能力
    自我感覺過度良好,或是過度缺乏自信都是演員自我感知能力不足而導致的十分常見的病症。試問,演員在沒有了解自己之前又怎敢開始扮演別人呢?不知各位演員朋友們會不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自己在表演時的感受與旁觀者給與的反饋出現差異;又或者某一天通過錄像回看自己之前的表演時發現與想像中完全不同,甚至心想「我居然會演成這個樣子」……這種對自我認知的差異是因為演員從來沒有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考慮過自己的表演,又或者說演員的自我感知能力還有所欠缺。
  • ...陽光——桂林市龍隱小學開展低年級教師自我調節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2020年 4月30日上午,桂林市龍隱小學低年級的老師們在學校視頻會議室開展了一次有趣的自我調節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沈克虹校長還親自參與到活動中,與老師們互動分享。  龍隱小學校領導們,希望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營造一個真誠、理解、支持的團隊氛圍,使老師們通過活動和分享,學會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調節自我,學會面對現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心理健康,以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幫助每個學生得以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教給孩子們做一個有大愛、有大義、有專業、有奉獻的人。
  • 羊棲菜可以調節小龍蝦的先天免疫、增強抗病毒能力
    小龍蝦因其食性雜、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殖品種。小龍蝦適應環境能力很強,在路邊的小溝裡都能長得很好,但它也很怕各種病毒,一旦病毒入侵,小龍蝦就會出現各種病症導致損兵折將。如每年4月下旬至5月份,經常爆發的小龍蝦「五月瘟」,就很容易給蝦農造成巨大的損失,影響養殖收益。
  • 致女孩:失去自我有多可怕?
    我一直很喜歡這句話:「有能力愛自己,有餘力愛他人」作家笛安也說過:「一個女人,隨著時間,總有一天所有的人都會要求你去做妻子做媽媽,可你不能忘了提醒自己,你還有才華。」小編以前是一個不懂拒絕的人,剛上大學時,有個室友叫我幫忙我都會答應,有時候甚至不想做也不好拒絕,漸漸地她一有事就找我,我仿佛成為了她的苦力助手。
  • 科普:廣州第三代試管嬰兒期間,怎麼調節心情提高成功率?
    表現為承受能力弱,謹小慎微,瞻前顧後,多愁善感,常產生猜疑心理等等,在這樣自怨自艾的心態下,往往將給自己加上沉重的精神枷鎖。從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開始,向自我消沉發展,陷入悲觀消極的惡性循環。 應對方式:肯定自己,重建社交! 1、肯定自己:廣州第三代試管嬰兒期間,怎麼調節心情提高成功率?
  • 12.20提升覺知能力的十八個自我覺醒、自我溝通的方法
    ,籍此提升自我的覺知能力。 3 當我與別人斤斤計較而且絕不退讓時 先讓那個愛計較的自我抽離出來後,去看看兩方的行為?再看看如此的行為後果將會如何!一個結果是你[贏]了,得到比較多。在此結果下你能否洞察到:其實是你輸了!因為日後你將會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