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汽車&電動汽車」之爭:在兩個百年中有出現哪些變化?

2020-12-24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兩個問題:

想不想要一臺節油的汽車?想不想要一臺節油性能車?相信沒有汽車用戶會和省油過不去,然而在燃油動力汽車陣營中,想要達到相對高性能的標準,車輛的油耗總是難以控制的。比如百公裡加速成績6/8秒區間的轎車與SUV,發動機排量標準普遍在≥2.0T的範圍內,排量基數決定了油耗必然高,不過這並不是核心因素。

「內燃機是最差的發動機」!這種說法是否認同?不論是否認同,對於汽車而言這種機器都是最差的選項。

在討論內燃機時總會提及一個關鍵詞:熱效率。一般柴油機可以達到50%,汽油機能超過40%已經是鳳毛麟角,這裡的百分比是什麼概念呢?簡而言之為燃燒產生熱能的有效利用率。

內燃機是一種通過燃燒燃油產生熱能,通過熱能推動活塞連杆曲軸運轉,從而轉化出機械能(動力)的發動機。在轉化過程中熱能會因為進排氣、冷卻吸收、運動磨損等諸多因素而轉化為其他能量,但不論是哪種能量都不是動力-有效功。

總熱能-損耗熱能=熱效率(有效轉化部分),由此可見燃油汽車在運行過程中,究竟浪費了多少能量。所以才會說這種發動機真的是最差的選項,而之所以能夠風靡超百年,原因無非是能量補充的方式便捷,也就是加油方便一些,但與電動汽車相比究竟哪種更方便呢?

答案顯然是充電更方便!不要以今天的視角來分析汽車,在歷史中是電動汽車更早普及,而且認可度是高於燃油汽車的。因為電機與內燃機相比幾乎沒有噪音,從馬車過渡到汽車總不能降低用車體驗,所以吵鬧的內燃機初期並不被看好。

在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電力革命),任何用電能解決的問題都被視為「No problem」,汽車自然也不例外。能夠在家裡充電而不需要去加油站,似乎這是很方便的。那麼再加上良好的NVH體驗,為何電動汽車的技術升級出現了斷代呢?

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應當了解「塞拉耶佛的槍聲」,斐迪南大公夫婦被槍殺直接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隨即而來的是又是二戰。戰爭需要的是機動性良好且能源補充更便捷的車輛,無法在戰場建立充電站「一票否決」了電動汽車。

其次還有同期石油開採技術突飛猛進,相比動力電池的技術升級速度更快;同時以美國為核心的石油大亨本就不太文明,同期熱衷於研發電動汽車的愛迪生和亨利福特(福特汽車創始人)被擺了一道。

文獻中說明的是愛迪生的研發資料被「付之一炬」,技術斷代從此開始,隨後數十年的戰爭使人們忘記了這種車的存在,那麼為何百年後電動汽車復甦了呢?

「電機是最優秀的發動機」——至少對於汽車而言可以這樣評價。這種說法能認同嗎?不論是否認同,這就是事實。

電機的結構非常簡單,通過動力電池將電流輸入到機器內部的繞組(電磁線圈)型號才能電磁場,由兩組線圈的N/S磁極互斥,或者由電磁場與永磁體的磁極互斥,這種簡單的原理就能推動電機的轉子運轉。

沒有負責的活塞連杆結構則沒有運動損耗與磨損問題,轉子懸浮固定更是減少了磨損與振動;電磁轉化過程不需要藉助空氣與燃料,對於熱能沒有要求則無需考慮冷卻損耗問題。所以電機的「熱效率」非常之高,優秀的永磁同步電機可以達到97%。

也就是說消耗等量的能量,電動機可以轉化出超過內燃機平均三倍的動力;在動力需求相同的前提下,電機以燃油汽車的能耗即可實現正常駕駛——不想節能則有高性能,但能耗也不會高於燃油汽車正常駕駛的標準;想要按照燃油汽車的正常代步標準駕駛,能耗可以降低三倍,這就是電動汽車二次被重視的核心因素之一。

重點:燃油汽車真正的風靡不過百年,工業革命至今已經有三百年;但就是在短短的20世紀中,石油已經被汽車們消耗到儲能不足2000億噸(海外機構數據)。以目前年均超過57億噸的消耗量,還能折騰多少年呢?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傳統常規能源,即使頁巖油也不例外;那麼如果石油被消耗完,結果會怎樣呢?船舶艦艇飛機汽車都在用石油,其中國內的貨車承載了陸運超70%的份額,這些車一旦「停車」則後果不可想像。

所以尋找替代能源已經迫在眉睫了,而能夠再生的資源諸如風、光、水、熱、海洋能等,其共同特點是都能用來發電——電機的綜合水平又遠超內燃機,問題也就得以解決了。這就是非產油國或石油大國都將研發重心放在新能源領域的原因,不論中國還是歐盟都不例外。

(中國汽車保有量即將成為全球第一,石油接近70%依賴進口,轉型是有剛需的)

「兩個階段·三種技術」——電動汽車還需要時間,但混動汽車已經足夠成熟。

1:既能做到省油,又能實現高性能的汽車即將出現。這種車會使用「REEV·增程式系統」,相信知名度較高的品牌應當都是有所了解的;不過現階段的增程汽車存在「錯誤定位」的問題,說白了就是價格虛高。

增程系統是利用內燃機以恆定轉速(中低標準)發電,狀態等同於燃油汽車低速定速巡航,油耗當然會很低。而低轉速低功率運行轉化出的電能雖然不多,但已經足夠電動汽車增程的代步駕駛,這不就做到了節油了嗎?

所以增程技術的未來前景很廣闊,只是這種技術應當用於打造≤15萬區間的車輛,也就是替代保有量最大的那部分燃油動力汽車。要知道增程汽車不需要高成本的變速箱,使用中等功率的電機即可實現性能的整體提升;車輛也無需裝備大容量的動力電池組,那麼這種車的製造成本顯然會比較低,只要各大車企不拿噱頭當做溢價的資本,純燃油動力汽車很快就會消失。

2:PHEV並聯式插電混動汽車可以定位中高端。車輛保留內燃機驅動系統,同時增加三電系統;日常代步駕駛時,車輛可以用電驅行駛上百公裡,這就保證了大部分汽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當作電動汽車使用,偶爾的長途通勤才需要消耗一點燃油。

在性能方面能夠實現「1+1>2」,這是電機與內燃機運行原理差異的結果;而且電機有恆扭矩的特點,只要起步時輸出最大的電流,起步第一轉就能爆發最大扭矩,這就是電動汽車性能總會更強的原因。所以插電混動系統適合追求駕駛樂趣的中高端車,保留一定程度的純電駕駛,能夠實現的節油減排效果是不輸REEV的。

3:新能源汽車最終還是要成為純電動,上述兩種技術都只是過渡,是在動力電池的製造成本偏高的階段,以內燃機系統作為輔助,在降低能耗的前提下保證續航的無奈之舉。

不過在磷酸鐵鋰電池重新回到第一陣線,並且能量密度有大幅提升後,續航問題似乎已經解決;因為這種電池的製造成本可以平均下探,最貴的動力電池組變得廉價,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自然可以提升。

總結:燃油汽車經歷的百年帶來了太多問題,不論是石油儲能的捉襟見肘,還是石油開採運輸對環境的破壞,以及燃燒石油產生的排放汙染,這些都是需要正視的問題。

所以下一個百年應當轉型電動汽車,而轉型節點正是這幾年;且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動力電池開始有效地梯次利用循環,清潔發電的增長、火力發電的縮減,最終能夠實現的一定是源頭與終端的準零排放吧。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汽車動力系統:內燃機緣何「大勢已去」,電動汽車有什麼魅力呢?
    電動汽車在百餘年前是被高階消費層級的汽車用戶青睞有加的車型,內外燃機汽車則主要作為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工具使用,可以說電動汽車才是最理想的家用車,那麼為什麼會被燃油車最終取代呢?NVH-電動汽車核心優勢1電動汽車的普及有兩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分別是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與享利福特。
  • 電動與燃油汽車的駕駛感受有什麼不同,電驅動是好還是差呢?
    #內容概述:電機運行原理動力曲線特點對於電動汽車的評價往往是兩個極端,真正的用戶總會給出好評,反而是可能完全沒有用車經驗的人會給出差評;重點是好評的程度又比較誇張,很多司機都表示開慣了電車無法再接受油車
  • 純電動汽車的「新潮流」之下,寶馬「可靠」哲學
    智能電動汽車如今成為了一股新潮流,不論在股市,還是消費者心中。不同的是,這一群早期電動汽車的嘗鮮者,也逐漸成為了電動汽車的推動者。他們在告訴更多的消費者,電動汽車是什麼樣的,電動汽車的不同是什麼。如今,「輕鬆高效」+「體驗出發」+「值得信任」成為了眾多消費者去嘗試一輛電動汽車的「初始動力」。
  • 純電動汽車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純電動汽車優點和缺點:優點:1、電動汽車的優點首要任務是節省能源,由於電動汽車的關鍵能源是電力,所以說根本不會用到汽油,這樣子的話的狀況下電動汽車的汙染排放量差不多是零,對保障環境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是環保出行工具;2、中國政府現在對電動汽車法規政策方面有一些扶持,雖然力度已經減小
  • 當我們在討論電動汽車時,到底在討論什麼?
    有外媒統計,在去年11月份,全球新能源汽車共計售出41.3萬輛,創造了全新的記錄。其中,純電動汽車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二的銷量,約為28.9萬輛,遠超插混等新能源車型。伴隨著汽車電動潮的興起,在各大媒體論壇及車主群內似乎都在討論著與電動汽車相關的問題。為什麼人們熱衷於討論電動汽車?僅僅是因為電動車的設計、性能嗎?今天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二。
  • 大陽電動汽車有哪些?大陽電動汽車介紹
    導讀:大陽電動汽車有哪些?大陽電動汽車介紹大陽是一個有很長歷史的品牌,大陽的產品涉及的範圍也是非常廣泛的,有兩輪的電動車也有四輪的電動汽車,並且在電動汽車領域發展的很不錯,已經上市的車型也是挺多的,很多消費者在想購買微型的電動汽車的時候都會首先想到大陽電動汽車,可見這個品牌帶給人們生活的影響,所以啊,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幾款大陽買的很好的電動汽車,對這個品牌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
  • 現在出現很多電動汽車實用性如何?跑長途優缺點有哪些?
    電動汽車其實就是我們在市場上普遍見到的新能源車之中的一種。新能源車主要包含幾種類型:第一種,電池動力汽車(BEV),這應該就是你所說的電動汽車。它的工作原理是只有電池提供能源供給,只有電動機提供動力。驅動汽車前行。這類車型的優點是汙染小、更環保、有貼補、省錢、噪音小。
  • 電動汽車興起,潤滑油行業面臨衰退?
    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電動汽車的興起,規模達1460億美元的潤滑油行業正面臨著和柯達一樣的命運。以下是翻譯內容:從大眾到日產,汽車製造商們都在轉向使用電池驅動的車型,而這種車型對潤滑油的需求比燃油型汽車更少。
  • 為什麼開慣電動汽車的人,再也不想換回燃油車了?
    2000名接受調查的電動車主中,大多數都是第一次開上電動汽車。被問到是否願意把電車換回油車時,91%的受訪者回答「不,謝謝!」。2020年1月,美國汽車協會(AAA)調查了40000名電動車主,其中71%的受訪者為首次購買電動汽車,78%的人擁有電動汽車的同時也擁有燃油汽車。調研結果顯示,車主們一邊倒地偏愛電動汽車。
  • 成為汽車領域「老司機」的第一課:20分鐘掌握汽車基礎知識
    ,想要從完全不同汽車到掌握基礎知識,理論上至少需要以「10000小時法則」去深度學習。01底盤概念汽車五大總成中最基礎的正時所謂的「底盤」,準確的定義應當是「車架」。汽車想要有舒適的駕乘體驗總離不開這套系統,如果車架直接與車橋剛性連接,那麼路面細碎的起伏就會通過鋼材結構悉數傳遞到車身,駕駛乘坐就會感覺到非常的顛簸。懸架結構中的核心是「彈性元件·減振器」,彈性件多為螺旋彈簧、鋼板彈簧、扭杆彈簧三類,車輪因路面的起伏會主要壓縮彈簧是,車身不會高頻率的顫動則會平穩舒適的運行了。
  • 易咖有哪些電動汽車,易咖電動汽車車型推薦
    小編相信現在很多的朋友們是很喜歡電動汽車的因為電動汽車和我們的汽車作對比他的優點就是沒有排放氣體和不汙染環境,因為現在我們的環境汙染是比較嚴重的而且我們的郭建還大力支持了我們電動汽車的生產所以就造成了我們電動汽車的崛起,那大家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易咖有哪些電動汽車吧。
  • 電動汽車幾種類型介紹
    幾種類型電動汽車的介紹電動汽車是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車型,很多對汽車並不是很了解的朋友都會認為電動汽車都是單獨的一個汽車種類,其實不是,電動汽車也是分為不同的種類的。電動汽車是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車型,很多對汽車並不是很了解的朋友都會認為電動汽車都是單獨的一個汽車種類,其實不是,電動汽車也是分為不同的種類的,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三種,相信小編說到這裡的大家都會很驚訝,所以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電動汽車的類型。電動汽車類型介紹:純電動汽車
  • VOA英語:汽車製造商競相提升電動汽車
    VOA即美國之音(The Voice of America,簡稱VOA)。美國之音是一家提供45種語言服務的動態的國際多媒體廣播電臺。電動車橋或電動傳動系統連接著電動汽車的齒輪、電動機和功率控制設備。它是控制車輛如何使用電池中所存儲能量的「大腦。」這個「大腦」將電能轉換為動力。它還有助於電動汽車在剎車時回收能量。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行業篇:智能電動汽車大勢已成,百舸爭流推動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演變
    有觀點就說特斯拉將大殺四方,一統江湖。我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對智能電動汽車各玩家來說,現在只是上半場剛拉開序幕,還是熱身階段,處於行業紅利期,誰都有機會。現在是智能電動汽車各路玩家,一起搶佔燃油車市場份額階段,我們判斷未來10年,都將處於上半場;當然競爭程度會加劇,電動化還不會讓各家出現分化,真正的挑戰是後續的網聯化、智能化,特別是自動駕駛,將會使各家出現明顯分化,這場排位賽之爭,只會有少數玩家最終留在牌桌上。智能電動汽車重新定義汽車,將是未來改變世界最重要的終端。
  • 陳根:百年汽車面臨變局,中國車企走向超車
    文/陳根  1885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臺現代汽車,成為了百年汽車行業的起點。回顧汽車行業的百年歷史,從誕生到普及,汽車都以一種持續且緩慢的態勢發展著。  然而,隨著技術更迭的加快,汽車行業得以迎來歷史性變化。
  • 電動汽車啟示錄之選車:從佔號神器到性能怪獸,安全是第一原則
    策劃丨AutoR智駕編輯部文丨AutoR智駕 李東南繼昨日我們發布《電動汽車啟示錄》的首篇報導《駕駛電動汽車的22條軍規》之後,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市場上的電動汽車車型,哪些值得我們掏錢來購買。選購一輛電動汽車可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對車輛的品牌,尺寸,設計,舒適程度甚至顏色都有直覺反應,但是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電動汽車的數據規格,或者說對電動汽車的數據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無法判斷一輛車是否適合自己。其實了解傳統燃油車輛的性能數字已經夠讓人頭大了,對現在新興的電動汽車來說更是如此。
  • 直擊2021電動汽車百人會丨新發展格局下,電動汽車變革在即
    歷時3天,電動汽車行業最具代表性的盛會之一——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落下帷幕,來自相關主管部門、主流車企、研究機構代表及行業專家,共議新發展格局與汽車行業變革。本網記者摘錄相關觀點以饗讀者。
  • 純電動汽車架構設計(二):電池布局與造型變化
    例如奔馳SLS amg 跑車電動款是在燃油款基礎上改的,為匹配原車型設計,將電池布置在前艙,如圖19所示。這種布置方案要求車輛有非常長的前艙,且在正面碰撞時安全性極差,所以不具有參考價值。再比如蔚來EP9,將電池布置在左右門檻上,如圖20所示,在側碰時門檻的電池極不安全,還嚴重影響進出便利性,所以也沒有參考價值。
  • 汽車排放標準取決於哪些因素-「升級排氣系統」方式是否可行?
    這種說法實在是有些片面了,理論上只有極少數低於國五標準代步汽車有升級空間,絕大多數使用「多點電噴」技術的車輛其實很難升級。重點:即使開放升級催化器以提升尾氣淨化程度,對於用戶而言可能也難以接受,這裡涉及到兩個知識點。
  • 純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新能源電動汽車價格表
    純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新能源電動汽車價格表。新能源汽車有哪些?新能源汽車其實有太多了,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純電動汽車,還有新能源電動汽車價格表,為了滿足大家對熱門電動汽車的了解欲望,小編整理了綜合續航裡程、顏值、消費者關注熱度等純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