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在京城做了什麼?短短40天至暗人性展露無遺

2020-12-27 騰訊網

文/洛博陽

提及「李自成」這個名字,不知道大家所想到的是怎樣的一個形象?是一個自我、自負、卻又有著江湖草莽氣息的義軍頭子,還是說是一個離經叛道的亂世梟雄?

一般來說這樣的人物,大家對他更多的是一個不斷爭議的狀態,但是,我們所看到的一些典籍上,對李自成更多的是一股腦的鄙夷嘲諷,這就讓我們有去探究的興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真正的李自成,了解一下他不被人所稱道的原因。

李自成(1606.9.22-1645.5.17),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本為闖王高迎祥手下的一員大將,為人勇猛、富有韜略,在軍中有著一定的威信。滎陽大會之時,李自成曾提出的「分兵定向、四路攻戰」方案,就曾立下了赫赫軍功,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這也為他在高迎祥身亡之後繼任闖王之名打下了基礎。

按理說,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統帥,應該是人人敬仰的存在,只是為何正史也好、野史也罷,對李自成都是表達了不屑、嘲諷,甚至是鄙夷的情緒呢?這個就得從李自成起義功成、入主京城的那段時間來說了。

現時的一句話說得好,「人性經不得考驗」,於李自成這種本應該受人敬仰的統帥而言,也是如此啊。說道,李自成入主京城,其實也是不過入了京城短短的40餘日,但就是這短短的數十天,不但毀了李自成以往累積的赫赫聲名,更是讓他自己走上了絕路,讓他自己在史書上也成了一個為人所難以稱道的所謂「義軍統帥」。

《罪惟錄》有記載,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入主北京城。而北京城,也遭遇了所謂的「至暗時刻」,何為至暗?聽我訴來。

李自成入主京城,本來受到了民眾的夾道歡迎。

原因無他,身逢亂世,王侯將相尚且難以自保,更何況那本就貧窮難堪、自顧不得的黎明百姓呢?李自成繼位「闖王」之後,重用李巖,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也實實在在的作出了政績,不僅緩和了中原地區的災荒,更是對當時極度尖銳的社會階級矛盾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可謂是功不可沒。

只是此時,徵戰多年的李自成初入京城,正是志得意滿之時,早已將起義的目的、民眾的期盼拋在腦後,所思所想的,皆是自己的利得。

幹的第一件敗好感的事兒,便是搶錢又搶糧,錯把搶匪當!

初入北京城的時候,李自成的大軍已經徵戰多時,不僅是疲累不堪,軍餉軍糧更是難以為繼,生財無道的李自成便把想法打到了達官顯貴的頭上。

首先是王公大臣,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眾位大臣,必須交錢,若是不交錢、或者交的數目不夠,基本上會被拉出門外打的半死不活,甚至於,有一些公卿勳貴,直接被處以滿門抄斬的極刑!這還沒完呢,禍禍完了王侯將相、公卿勳貴,那些個富甲一方的商賈大戶也是難以倖免!還是那句話,交錢,還則罷了,若是不交、或者交的錢不夠數,直接就是個杖斃。

最後,本著「蒼蠅再小也是肉」的原則,李自成連尋常百姓也沒放過,縱容麾下軍士,搶掠民眾家財,這一行徑,使得李自成徹底斷送了自己好不容易聚起的民心。

談遷所著的《棗林雜俎》中,就有說道: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奪民財者也。

李自成入主京城幹的第二件事,便是為人所不齒的「搶女人」!

崇禎皇帝在眉山上吊死了,留下了那些個苦無去處的宮女,其人數以萬計。李自成入宮以後,不僅縱容下屬強搶宮女,甚至屬下為了宮女而爭鬥,他也只是當成小兒鬧劇,不以為意。這造成的結果就是農民軍將領們沉醉於溫柔鄉,漸漸失去了鬥志,所謂的強軍,也就成了土雞瓦狗。

回頭看看我們的「闖王」李自成,他也是沒閒著,親自挑了幾個宮女侍奉自己,做起了成功人士,再談什麼起義之勇、為民之心,估計他能跟你急。

錢有了,女人也有了,接下來就得想想怎麼著才能做皇帝了。

李自成進得北京城,又坐擁數十萬大軍,怎能不對這天下的歸屬動心?他未等塵埃落定,開始忙著登基為帝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派人去山東河北等地去宣旨,要求這些個本來大明朝的屬地向自己歸附。

當時,礙於李自成的數十萬大軍,各地的官員口頭上應允了,但是細細分析,也只是強勢之下的明哲保身,具體服不服還得另說。

另一個,便是招賢吳三桂,讓他為自己辦事。只是人家也不傻,一直打著太極,其實際也就是在待價而沽。老話說的是「良禽擇木而棲」,吳三桂對李自成可謂是口頭上答應沒有,具體的舉措也沒有,甚至於對他有沒有上心還兩說。

最後的便是準備登基大典了。

登基,放哪個朝代都是個天大的事情啊,李自成這邊也沒有懈怠。龍袍得備著了,妃子也得先選好,後宮不能空著!此外,最重要的當然是登基的大典,李自成更是無比看重,最是在意。

只是他忘了,他的軍隊在這短短的數十日,早已變了樣子,脫了鎧甲換了官服,扔了刀槍拾起了酒杯。

只是他忘了,天下初定,百廢待興不說,更是危機四伏,吳三桂等人豈肯居於一莽夫之下。

只是他忘了,這王朝之外,多爾袞所率領的雄師正虎視眈眈,隨時準備著策馬拔刀,揮軍破國門。

只是他忘了,他能走到今天,靠的是一股子民心,如今這民心早已被他自己敗光了。

據《清史稿》載,在崇禎十七年四月,多爾袞已經是率軍與吳三桂兵合一處,於山海關會戰李自成。結果就是,李自成潰不成軍,只得敗退,此後,李自成雖然又組織了軍隊對清軍予以抗爭,但是終究不敵,最終於數年後死於非命。

李自成無疑是一個梟雄,但是梟雄終究是亂世梟雄,黎民百姓所渴望的卻是盛世長安。從這個角度,從這一個歷史的潮流來說,李自成的失敗其實是必然的,他並不是黎民所需要的那種君主,不然踏進京城之時,他也不至於敗掉了所有的來之不易的民心……

所以,史學家對於李自成的看法,確實有著實打實的根據,站在了老百姓的角度來看當時的世道。也正因如此,我們才知道李自成失敗的真相,是因為他忘了老百姓是他起家的根源,根源一失,縱使亂世梟雄,又怎麼立足於天下呢?

相關焦點

  • 吳三桂為何要聯合滿族多爾袞,抗擊漢民支持的李自成?
    隨後四年間,李自成率軍先後破開封、下承天、攻襄陽、克武昌、攻陷陝西,接連攻殺傅宗龍、汪喬年、孫傳庭等明朝總督、督師。至此,李自成佔據陝西、河南、湖北等省,成為明朝第一大地方割據勢力。靠均田免糧口號劫富濟貧、得民擁戴的闖王李自成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改元永昌,同時李自成統領大順軍向東北方的北京進軍,意欲滅亡明朝再造乾坤。
  • 推翻明朝統治的李自成,42天當皇帝期間,做了哪些事導致滅朝
    在歷史的長河裡,還有很多持續時間更短的朝代,比如今天咱們要講的大順王朝:持續時間才40多天!這就要從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說起了。明朝末年,社會發生動蕩,陝北地區災荒連年,萬曆三十四年,李自成出生了。
  • 李自成有一百萬大軍,為什麼突然就被消滅殆盡了?原來是天要亡他
    而且,能夠攻破京城的隊伍,其失敗的原因肯定不能用簡簡單單的驕傲腐化來概括。《明史》中稱,李自成身邊的起義軍,在佔據城池之後往往召妻納妾,醉心歌舞,李自成看到這種現象後很是鄙夷。 並且,他在隊伍逐漸壯大後,仍然身先士卒地作戰,並與軍士同吃同住,絕不搞特殊。《明史》中白紙黑字的「自成不好酒色」,以官方的角度稱讚了他的艱苦精神。
  • 李自成在九宮山消失後,他的十幾萬大軍去向哪裡?
    1643年冬,明兵部尚書孫傳庭在潼關之戰中戰死,李自成率部攻陷潼關。此後李自成軍揮師西安,西安城守將王根子打開城東門迎接闖王。李自成佔領西安後,於次年正月建立了大順政權,接著論功行賞,封牛金星為天佑殿大學士;劉宗敏、劉體仁等分別封為侯爵、伯爵。一切就緒,李自成指揮大軍東下,直逼北京。至三月中旬,大順軍已攻進北京城。十八日,李自成的軍隊已打到了彰義門。
  • 李自成進京42天就被迫逃走,原因有四,最致命的卻是「農民眼界」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從西柏坡前往北京,路上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李自成進京之後都幹了些什麼呢?李自成出生在公元1606年,也就是萬曆三十四年,當時誰也不曾想到一個農民竟然會是掀翻明朝百年統治的人。
  • 剛攻下山海關,又把京城輕鬆取,多爾袞究竟用的什麼戰略?
    新的便是拿下中原王朝的心臟一一北京。過程驚人的順利,他究竟用的什麼戰略?想那崇禎後期,即使衰敗不堪了,也未讓滿洲人攻下過京城,可戰鬥力超過明軍的新生力量大順之師,入得京城一個半月不到,便被滿洲人攆走了。猛一看,還真讓人難以理解,細思量,原來是吳三桂與李自成再次聯手送大禮罷了。當初山海關戰敗,確實給了李自成以沉重一擊,但絕不是致命性的。
  • 為何李自成只在北京待了42天就狼狽退出?只因他犯了三大錯誤
    公元1644年(崇禎十七年)3月18日,大順軍隊攻至北京城內,到了19日,徹底攻克北京全城,崇禎帝也自縊身亡,李自成在當時可謂是如日中天,但是沒多久李自成在山海關遭遇大敗,到了4月30日大順政權徹底退出北京,使得清軍不費吹灰之力進入北京
  • 李自成當了42天皇帝,清楚他在這期間做的事,誰都會說活該!
    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地開始爆發農民起義,李自成是來自陝北的一支隊伍。 出乎意料的是,北京的警衛已經很脆弱了,所以李自成帶領隊伍迅速殺死了他們。城市裡的人們迎著臉歡呼。這不是因為明朝作孽嗎? 然而,這位得到支持的英雄僅僅在皇帝的位置上呆了一個多月,就被趕了出去。一方面,這是清軍的實力,另一方面,讓我們看看李自成是如何作死的。李自成當了42天皇帝,知道他在這期間做的事,誰都會說活該!
  • 李自成把吳三桂推向多爾袞懷抱?
    陳圓圓又回到田府,後被吳三桂納為妾。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詩人吳梅村為她作《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今人普遍認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之時已經投降了清朝。但也有一些人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李自成被「妖魔化」時,崇禎不怕,但宮女一番話,卻讓他癱坐在地
    這幾天咱京城的天象怎麼這麼不好哇,星象師都說了,這幾天星入月中,是國破君亡的徵兆啊!你說這李自成把西安改成了長安,他要是打進了北京,得把北京改成什麼名兒?又一個大臣驚慌失措地說,聽說李自成是個妖孽,不僅愛好殺人烹肉,還愛好搶銀子呢。天啊,我這一生的積蓄啊,皇上讓捐出來給吳三桂的兵當軍餉,我都沒吐出來,這要是李自成來了京城,還不得給我搶了啊?
  • 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太監曹化淳怒喊10個字,道出明朝滅亡的原因
    漢朝在鼎盛時期,把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打的潰不成軍,因此被稱為「強漢」;唐朝最繁榮的時候,周邊國家無不俯首稱臣,仰慕大唐國威;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明朝的滅亡感到惋惜,稱其為「剛明」。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時候,那是相當的不容易,一方面要對付元朝廷的軍隊,另一方面還要與陳友諒等人搶地盤,但他卻堅持了下來,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 闖王李自成是如何攻克北京?逼死崇禎帝的?
    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巖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
  • 李自成能打到北京,不是靠宋獻策和牛金星,而靠此人獻計先取關中
    李自成雖然被清軍擊敗,從北京趕出來,但是李自成在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領袖中也算比較成功,或者說離成功比較接近的一位了,而李自成出身驛卒,並沒有多大的雄心壯志
  • 李自成破北京 劉宗敏拷掠群臣
    崇禎帝再財迷,也知道金銀在國亡時只徒為賊軍當賞金,他的「覺悟」不會低到那份上。可就這份類似「小說」的記載,被後世無數學者當「口實」,攻訐明廷國亡之際仍吝嗇守財。 最早向大順軍「獻財」的,乃大太監曹化淳,他一出手就是五萬兩白銀,很讓李自成高興了一把。三月二十日,新朝「宰相」牛金星發布文告:「各官俱有次日朝見。朝見後,願去者,聽之。敢有抗違逆令者,斬!」
  • 作為大順政權謀士之一,李巖為何會被殺死,是李自成容不下他?
    信王朱由檢繼位後,李精白捲入魏忠賢的閹黨逆案,被定以「交結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為民」的處罰,被削職為民,不過,這樣的事,在明末官場根本算不得什麼,李家在杞縣依然享受著無比尊崇的待遇,畢竟,能在朝廷當上一方大員,都是為老家增光的事兒,因此,李家在杞縣始終名聲很好,是數一數二的鄉紳財主。
  • 洪秀全和李自成曾是「英雄」,人設崩塌背後,是何不可告人的秘密
    諸如,明朝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和清朝的洪秀全,很多百姓曾奉他們為豪傑,可隨著歷史的推進,這兩位人物的好壞,都有人爭論,甚至他們當初的英雄形象真正慢慢被顛覆,這究竟是為何呢?首先是明朝的李自成,當初明朝末期天下大亂,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勢力眾多,李自成是較早的一批起義軍,慢慢積沙成山,成為一方霸主,人稱「闖王」。
  • 李自成把財寶藏在了張家界六塊巖?
    還問六塊巖那裡熱不熱鬧,這其中是不是隱藏著什麼秘密?看來我得去找這些老人,從他們身上尋到些什麼。於是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邀約住在石門夾山的一個老人,在澧蘭酒家,我們坐在二樓一個臨窗的房中,就著三鶴園的茶水中飄出的氤氳,慢慢的攀扯了起來。二只是這個老人不僅從未到過西蓮,對西蓮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
  • 《雪山飛狐》:金庸道出了李自成寶藏的秘密
    李自成取得的成就要比張獻忠大的多,雖然也有運氣成分,但是李自成的確攻進了北京城,在北京城就待了40多天,還在倒數第二天稱帝。李自成剛進城的時候,還能安撫百姓,嚴令士兵秋毫無犯,與北京城的老百姓相安無事,但是大概過了十多天,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大順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可見李自成的軍隊貪婪到什麼程度了。
  •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明朝最厲害的三大營都去了哪裡?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因為無力阻擋闖王李自成的進攻,在煤山自縊,宣告明朝滅亡,但是據史料記載,當時守衛北京的只有幾千個太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明朝最厲害的三大營去哪裡?
  • 帝業夢碎:闖王李自成的悲劇
    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後,年底,殺死債主艾詔。接著,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吃官司不能不死,於是,就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二月到甘肅甘州投軍。當時,楊肇基任甘州總兵,王國任參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