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真正的藝術家都是在苦難中成長的

2021-02-07 像藝術

據統計,吳冠中作品的總成交額數百億元。

1991年,吳冠中在家整理藏畫的時候,把三百多幅不滿意的畫作全部燒毀,令收藏界一陣痛惜,海外人士稱之為「燒豪華房子」的毀畫行動,但他目的只有一個:「保留讓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畫」。

吳冠中認為:「燒畫是很平常的,因為我的畫唯一的標準是藝術質量,作品如果表達不好,一定要毀,古有「毀畫三千」的說法,但我認為那還是少的,這也說明真正的藝術是不易成功的。」

外人眼中的吳冠中,是一個敢於直言,敢於拆穿,始終保持稜角和態度的藝術家。

他不想對業界的不良現象和不良風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要講出來,這是他的專業態度,也是他對藝術的敬畏。

2005年11月,吳冠中巨幅水墨畫《鸚鵡天堂》在北京保利首屆拍賣會上以2750萬元的價格落槌。

吳冠中卻對此「天價」不以為然,他說這幅畫合收藏家口味,自己並不認為這張作品有多好,因為內心流露得不夠。

他認為:「藝術家沒有吃過苦,沒有感情和心靈的波動,是成長不起來的,真正的藝術家都是在苦難中成長的。」所以他的每幅畫都沉澱著他的人生觀、藝術觀,以及生活感悟。

為了避免讓自己的畫作成為別人牟取暴利的賺錢工具,也為了避免自己的作品流入不懂欣賞的人手裡。

2006年,86歲的吳冠中將自己所藏畫作,陸續無償捐贈給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江蘇美術館、香港藝術館、新加坡美術館等,共計四百餘幅。

他曾說:「我自己滿意的作品,不賣給收藏家,他們不是愛藝術,而是做商業投資,等著股票升值。」

吳冠中把自己得意作品比作女兒,他表示:「我的藝術是屬於人民的,我把『女兒』都嫁掉了,我希望普通人能夠在各大美術館裡看到我的畫,我不希望我的畫藏在收藏家和銀行的倉庫保險箱裡。」

2009年,吳冠中在上海聽聞曾經充斥著炒作的藝術品市場大幅度降溫,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笑道:「好!藝術品市場冷下來了,畫賣不出去了,好!」

在吳冠中看來,畫壇充斥著浮躁焦慮的風氣,只有藝術品市場降溫,畫家們才能安心靜心作畫。

外界大眾時刻關注畫作價格的變動,他卻完全不為所動,他曾說:「藝術是自然形成的,時代一定會有真誠的挽留和無情的淘汰。

藝術市場是一面鏡子,但上帝只會關照一心去創作的畫家,而不是光照鏡子的人。」

吳冠中一生淡泊名利,就算已經成為身價過億的畫家,他依然一心專注創作,始終保持簡樸的生活。

晚年好友上門拜訪,卻發現吳冠中住在上世紀末建的老式居民樓裡,沒有廁所,房間非常小,而此時的吳冠中在國際上已是大師級別。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畫畫,才能畫出如此讓人感動、讓人驚豔的畫,就像他的人,真誠,真實, 純粹。

吳冠中10大天價作品

TOP1

《周莊》布面油畫

150x300cm  1997年作

保利香港2016年春季拍賣會 Lot0121

成交價:HKD 236,000,000

TOP2

《獅子林》紙本設色

144×297cm,1988年作

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賣會 Lot2961

成交價:RMB 115,000,000

TOP3

《荷塘》紙本設色

1997年作,144×368.5cm

保利香港2016年秋季拍賣會 Lot0139

成交價:HKD 106,200,000

TOP4

《秋瑾故居》布面油畫

70×140cm,2002年作

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賣會 Lot0380

成交價:RMB 74,750,000

TOP5

《灕江新篁》1975 年作

布面油畫  77×96cm

北京保利2018年春季拍賣會Lot4203

成交價:RMB74,175,000

TOP6

《木槿》布面油畫

120×80cm,1975年作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賣會 Lot4006

成交價:RMB 69,000,000

TOP7

《坦尚尼亞大瀑布》布面油畫

100.3×179.6cm,1975年作

保利香港2017年秋季拍賣會Lot0177

成交價:HKD 53,690,000

TOP8

《雙燕》紙本設色

69×137cm,1988年作

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賣會 Lot2985

成交價:RMB 46,000,000

TOP9

《竹海》布面油畫

75x75cm,1985年作

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賣會 Lot3722

成交價:RMB 43,700,000

TOP10

《交河故城》紙本設色

111×102cm,1981年作

北京保利2007春季拍賣會 Lot0704

成交價:RMB 40,700,000

相關焦點

  • 吳冠中:這幫流氓藝術家,我就是看不慣!
    吳冠中 水鄉吳冠中以親身經歷細數美協、畫院、文聯、作協等各種藝術家組織的「協會弊端」。吳冠中 風景看不慣藝術家被「圈養」凡是有親戚朋友的孩子想要報考美術學院,吳冠中一概勸阻。他認為美院教的那一套,是培養畫匠而不是藝術家的,一些美院大量招生,都是為了錢!
  • 吳冠中:這幫流氓美術家,我就是看不慣!
    他認為美院教的那一套,是培養畫匠而不是藝術家的,一些美院大量招生,都是為了錢!吳冠中說:「對報考美術學院的學生,老師和家長應該給他講明利害,學美術等於殉道,將來的前途、生活都沒有保障。學畫的衝動澆不死,這樣的人才可以學。」
  • 吳冠中語出驚人:藝術活動就跟妓院一樣
    吳冠中:當年我女兒在浙江大學學工程,後來轉到藝術學院,發現文化課要求想不到得低。文化水平低決定了大學只能培養出工匠,培養不出藝術家。美術界大部分畫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們的作品情懷和境界上不來,這是我的心裡話。
  • 不遇朱德群,就沒有畫家吳冠中
    作者:劉震風今年是旅法藝術家朱德群誕辰100周年,恰巧去年也是吳冠中誕辰百年。對於這兩位藝術大師,許多人知道他們都畢業於杭州藝專,都留學法國,畫還都賣得很貴。但實際上,兩人的羈絆遠比這更深,甚至可以說,若不遇朱德群,就沒有畫家吳冠中。
  • 畫家吳冠中作品收藏鑑定 吳冠中油畫拍賣成交價交易出售價格
    90年代則達到藝術家所說的「水陸兼程」,在油畫(行陸路)及彩墨(走水路) 兩方面都達到創作的頂峰。自二十世紀初期以來他的老師林風眠、潘天壽等人篳路藍縷開創的中國現代藝術道路,可說至吳冠中拓展了嶄新的視野與氣魄,穿梭於油畫與水墨兩種媒材,中國與西方兩種美學價值的追尋,互為牽引,也使吳冠中在中國現代藝術歷程中達到少有的藝術高度。1990年代中期成為吳冠中成果極為豐碩的一段時間。
  • 我所認識的吳冠中 ——追憶吳冠中藝事
    我們在國外,吳冠中也好,我也好,都屬於左派,都被懷疑是共產黨,可是回到祖國,尤其是吳冠中,老是被批判是資產階級的文藝思想。我們覺得在國外是左派,回國後卻變成了右派了。但我們畢竟克服了許多外界的困難和心裡的矛盾,終於還回來了,並在工藝美院相會,成了同事。但是,當時的處境讓我們情緒都很低沉,究竟這個世界還有沒有我們生存的地方?所以說,我們那時的心情很矛盾啊……
  • 現代畫家吳冠中作品收藏行情價格 吳冠中作品鑑定拍賣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吳冠中(1919—2010),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194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隨蘇沸爾學校學習西洋美術史。吳冠中1950年秋返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 吳冠中:乞丐站著行乞,有些藝術家卻跪著要飯!
    吳冠中當即站起來反駁:「生活第一,藝術第二,這樣的第二,永遠是第二,藝術永遠上不去。我說,這個看法有問題,應該辯論。」會場一片寂靜,竟沒有人敢接他的話茬兒。 會議結束不到兩周,吳冠中就看到報紙上出現大量批判自己的文章,從藝術觀點到人身攻擊,什麼都有。
  • 吳冠中和朱碧琴的愛情故事
    點線迎春  油畫  73 ×54cm  1996 吳冠中他用苦難和才情醇就了他橫跨中西的藝術,用赤子之心為我們尋找到了這個時代的美。老牆 布面油畫 吳冠中他給她談起這個最最要緊的問題時,她回信說她不理解藝術,更不理解藝術家的創作道路。
  • 維港岸邊,屹立不倒的,還是吳冠中!|畫事
    但是在香港拍賣季中,真正一直屹立不倒的,還得是中國藝術家中,中西結合做的最好的那一波。遠有張大千潑彩屢創高價,近有吳冠中可謂中流砥柱,當然最祖師的徐悲鴻也不能忘記,一匹奔馬橫行世界。今年是吳冠中誕辰100周年,保利香港和保利藝術館、北京保利就做了一個吳冠中專場。
  • 吳冠中:風箏不斷線
    吳冠中筆下的江南水鄉吳冠中幼時的家庭並不富裕。到了晚年作為身價億萬聲望頗高的大師級人物,卻依然生活居住在簡陋的居民樓之中,相比他的同學趙無極的豪宅,他的屋子裡甚至連衛生間都沒有。以這樣的環境招待老同學,吳冠中在《我負丹青》自傳裡表示「有點尷尬」。
  • 吳冠中:美盲暴露得不是不懂藝術,而是虐殺藝術
    吳冠中  《春風又綠江南岸》因此,那些出不了名的且不安分的偽劣藝術家們,想方設法地去羅浮宮參加展覽,如果有機會可以在羅浮宮買個金獎什麼的,回到國內或在朋友圈裡一定是可以忽悠的,畢竟懂行的人不多。吳冠中  《太湖泊舟》曾經德國藝術家博伊斯的理想,人人都是藝術家的願望,今天差不多已經實現。你若有勇氣欺世盜名,你就是著名藝術家;藝術如此發展下去,門檻終將被踏破。
  • 【中古陶秋拍】吳冠中的民族藝術——水牛圖
    我們其實都清楚,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在面對共同的全球問題的時候,多元民族文化之間的衝突最終將不可避免的走向融合。形式語言具有超越國際、超越多元文化的通約性,人們在對不同民族形式語言的解讀上所付出的理解成本和學習代價,比理解和消化任何一種非形式語言都要低得多。吳冠中的藝術堅持,就像是從兩個方面做出的溝通中西文化的努力。
  • 吳冠中:2065萬港元十渡拒馬河高清作品鑑賞
    -吳冠中吳冠中 十渡拒馬河 局部吳冠中在他長期探索與實踐中,一直試圖將形式構成的理念引入他的繪畫創作,他充分運用點、線、面的造型語言和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裝飾色彩,因而開拓了中國現代藝術的嶄新境界。《十渡拒馬河》的獨特筆墨風格來自彩墨色點及排筆皴擦的色面,藝術家採用各式線條與筆觸描繪出北方嶙峋陡峭的山壁和崇山峻岭的壯闊氣勢,完整地呈現了雄渾豪邁的北方風光。中國傳統藝術強調藝術家的筆墨形式,認為它代表每一位藝術家的不同風格、情感與精神力量,筆墨形式使客觀風景提升至主觀心境,即藝術之美景,創作之價值。
  • 風箏不斷線——北京保利2017春拍吳冠中作品專題
    從我們眼前的這張《吉力馬札羅雪山》中不難看出,它的構圖是藝術家以敏感和理性的形式美加以處理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以高調的高級灰處理的色彩關係,而這種灰的選擇正是吳冠中在七十年代中期醞釀「油水」轉換過程的一個標誌,它成為溝通吳冠中七十年代之前的藝術探索與文革後新的創作道路之間的紐帶,它將吳冠中「帶進了一個明亮的銀灰世界」,按照剛剛故去的藝術評論家翟墨的話說,吳冠中的這一選擇是「具有戰略意義和戰術價值的
  • 如果吳冠中沒有認識他,或許我們就看不到這些大師佳作了
    陳光明在《吳冠中絕筆冊頁背後的故事》一文中紀錄了這段心酸的往事:「一位經常去江南收購蠶絲,與吳家很熟的東北大戶張恆榮,因他6歲的女兒出麻疹而夭折,看到活潑可愛、天真乖巧的吳爌北(吳冠中父親)6歲的小女兒吳菊英,長相酷似他死去的女兒,又聽說了吳冠中無錢學美術的窘境之後,想出一筆資金供吳冠中學美術,以收吳菊英做養女為代價。
  • 趙無極吳冠中稱他為師傅,一幅畫賣800萬,卻鮮為人知
    他被視作中國抽象藝術的宗師,門下弟子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等等畫室壓縮為僅10平方米的小閣樓,加之長期缺少顏料等畫材,只能偷偷畫小幅的畫,從此再無大的作品。更是名滿天下,而他自己的畫作人們卻極少有機會能看到,甚至一度淡出中國主流美術之外。留法三劍客的老師,值得被記住大名鼎鼎的「留法三劍客」都曾是吳大羽的學生,左起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
  • 吳冠中:我把四季用來等你
    樹上掛滿了白色的花朵,這樣的冬天,好像會魔法。後來我在巴黎學了3年,看遍了歐洲的藝術館,知道西方藝術好在哪裡;回來後結合國情,加以表現。我明白,傳統的東西過去了,強調也沒有用,魯迅早就點出來了。回到傳統是不可能的,抱著傳統死路一條。但中國有大量畫家不懂西方藝術,接受不了,有人連馬蒂斯都罵,對西方藝術一律排斥打擊,其實是束縛了自己,結果只會因襲古人,不會創新。中國畫家凡是有點創新的,都學過西畫。西方的大評論家對東方藝術不排斥,會欣賞。
  • 藝術個性對於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到底有多重要?
    一般來說,藝術家總是會有些個性的,或恃才傲物,或狂放不羈,或超然世外……大家總是習慣把那些不修邊幅、放浪形骸的人說成是有「藝術家氣質」,不管是羨慕還是嘲諷,都能從側面說明藝術家在大家心目中的確是應該有些個性的。梵谷是個繪畫天才,對藝術的痴迷程度無以復加。
  • 吳冠中丨春風又綠江南岸
    其中,封面拍品吳冠中《周莊》起拍價1.38億港元,隨後直接加價到1.5億港元,最終以2億港元落槌,加上佣金後成交價2.36億港元,創造吳冠中個人作品拍賣紀錄,同時刷新中國現當代油畫最高紀錄,再掀春拍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