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準備結婚的過程中,都會涉及到「改口」這件事,就是男女雙方互相稱對方父母為「爸媽」,這是我國婚嫁習俗中的一個慣例,通常情況下,改口的小夫妻都還會收到雙方父母的「改口費」。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媳婦卻對管公婆叫爸媽這件事漸漸有了意見,發展到最後,公婆直接變成了「孩子爺爺」和「孩子奶奶」。其實,每段關係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事兒,關於稱呼這件事,婆說婆的理,媳說媳的理。
媳婦說不是親媽叫不出口
小麗只在「改口」那天叫過公婆一次爸媽,此後再也沒叫過,她說自己那天就是為了完成婚禮程序,當時喊完了也覺得特別彆扭,畢竟公婆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好像叫了他們就是對自己父母的背叛一樣。
而且,爸媽在小麗的心目中是非常特別,甚至有些神聖的稱呼,自從15歲那年親生母親去世之後,小麗覺得自己再也沒有媽媽了。
後來父親娶了繼母,小麗一直以「阿姨」稱呼她,從來沒想過要改口。
雖然婆婆對她態度非常好,但是小麗還是無法將她跟「媽」這個稱謂等同起來,丈夫對她當然也沒得說,但是小麗說那是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畢竟和婆婆沒見過幾面,讓她愛屋及烏還真是一下子做不到。
就是婚禮那天叫了一次媽,都讓小麗特別感傷,因為她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已經逝去的親媽,小麗說自己無法對一個沒有感情的人用這麼親暱的稱呼,也許以後她會改變,但是暫時實在叫不出口。
我特別能理解小麗的感覺,我老公家裡姊妹多,他的父母要比我父母大20多歲,我也無法接受自己要管和爺爺奶奶年齡差不多的人叫爸爸媽媽,但好在他家的孩子都管父母叫「大爺」和「娘」,據說是因為家裡孩子多為了好養活,當時我就覺得這稱呼簡直是拯救我那脆弱的小心靈啊!
但是,將心比心,如果要求老公叫自己父母為「爸媽」,那理所當然作為媳婦也應該如此稱呼公婆,否則一旦因為這點小事雙方心裡種下隔閡,最後影響了夫妻感情,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婚後婆媳間鬧了矛盾,媳婦從此再不叫「爸媽」
淑清婚後與公婆同住,剛開始她是管公婆叫「爸媽」的,可是自從發生了隨後的一系列事情,她就再也叫不出口了。
婆婆是個處處佔尖的女人,而且特偏愛自己的親閨女,當媽的疼自己的女兒,淑清能理解,她心裡也沒有意見,因為自己的媽也同樣如此。
可是,讓淑清受不了的是,婆婆不知為什麼總是看她不順眼,一直拿她當外人,暗裡經常跟兒子告媳婦的不是,甚至幫兒子出主意來收拾淑清。
不僅如此,婆婆經常向兒子媳婦要錢買這買那,而且一買就故意多買,然後以吃不完用不完為由,打電話讓自己閨女過來連吃帶拿的。
結婚一年多,淑清一直沒懷孕,婆婆就冷言冷語地刺激她,還陰陽怪氣地說要不是後來她的出現,她兒子就跟前女友結婚了,肯定自己早就抱上孫子了。
淑清氣急,跟婆婆辯駁了兩句,婆婆哪受過這種委屈,伸手過來要打淑清,淑清一躲,婆婆一屁股坐到地上就撒起潑來,說媳婦打她。
那次,淑清堅持不向婆婆道歉,她給了老公兩個選擇,要麼搬出婆婆家,自己租房住,要麼就離婚。
她老公還算清醒,最後選擇站在了淑清這邊。從此之後,淑清和婆婆之間就橫著一道大裂痕,雖然逢年過節淑清也會和老公買了東西回去,婆媳之間難得地維持著客氣,但是淑清再也叫不出那聲「媽」來。
有了孩子之後,淑清就適時的將對公婆的稱呼換成了「孩子爺爺,孩子奶奶」。
淑清說,尊重應該是互相的,在婆婆眼裡,全家都是她的家人,只有媳婦是外人,我也明白了,婆婆不是媽,她不可能把我當閨女待,那我還憑什麼還要別彆扭扭地叫她媽。
有時候就是這樣,親媽和親閨女之間打一頓罵一頓都不會有隔心的仇,但是婆婆不是媽,媳婦也不是女兒,有矛盾是會記仇的,不是誰怕誰,而是矛盾過後互相都心存芥蒂,再也沒辦法自然相處了。
做一個想得開的婆婆很重要
王姨自從兒子結婚後,對兒子媳婦都特別好,可以說,用錢給錢,需要出力就出力,從來都沒用媳婦主動張口過。
即使這樣,媳婦和兒子一吵架,就會遷怒到公婆身上,連帶著將稱呼也免了,而是換成了「你爸,你媽」。
王姨就特別會自我開解,她說,媳婦脾氣是不好,但是能力強,能掙錢養家啊,這點正好跟自己兒子互補,她叫不叫我一聲「媽」我又不能多塊肉、少塊肉,不叫就不叫,反正兒子是親的,孫子也是親的,媳婦也不容易,看到她把小家照顧得很好,我就謝天謝地了。
張嬸就沒有王姨這麼想得開,她一邊看著孫女一邊跟外人埋怨媳婦,在家裡不幹活,別看出門打扮得溜光水滑的,其實在家裡連衣服都不洗,吃飯還竟挑食,把孫女扔給我帶,連句「媽」都不喊,還直接對我講,你家的孩子,管你叫奶奶,你不看誰看啊!
王姨經常開導張嬸,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人家媳婦說的也沒錯,你孫女,你兒子的孩子,你帶著也沒毛病啊!不喊媽就不喊,你兒子閨女喊就行唄!對媳婦不能要求太多,咱們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不是!
王姨說得沒錯,做婆婆要學會推己及人,千萬不要認為你對自己兒子好,媳婦就欠你的,如果你希望媳婦孝順你、關心你,也要學著多對媳婦好,用真心去換真心。
至於媳婦願不願意管公婆叫爸媽,就是一個稱呼問題,實在沒有必要深究,婆婆也是由媳婦熬過來的,很多媳婦終有一天也會變成婆婆,生命有時候就是一場輪迴,某些稱呼也一樣,你在意這些,就註定為其所累!
再好聽的稱呼,也比不上兒子媳婦日子過得好,孩子教育得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