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不願意管公婆叫爸媽?聽聽婆婆媳婦們都怎麼說

2021-01-18 桃小毛

男女準備結婚的過程中,都會涉及到「改口」這件事,就是男女雙方互相稱對方父母為「爸媽」,這是我國婚嫁習俗中的一個慣例,通常情況下,改口的小夫妻都還會收到雙方父母的「改口費」。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媳婦卻對管公婆叫爸媽這件事漸漸有了意見,發展到最後,公婆直接變成了「孩子爺爺」和「孩子奶奶」。其實,每段關係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事兒,關於稱呼這件事,婆說婆的理,媳說媳的理。

媳婦說不是親媽叫不出口

小麗只在「改口」那天叫過公婆一次爸媽,此後再也沒叫過,她說自己那天就是為了完成婚禮程序,當時喊完了也覺得特別彆扭,畢竟公婆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好像叫了他們就是對自己父母的背叛一樣。

而且,爸媽在小麗的心目中是非常特別,甚至有些神聖的稱呼,自從15歲那年親生母親去世之後,小麗覺得自己再也沒有媽媽了。

後來父親娶了繼母,小麗一直以「阿姨」稱呼她,從來沒想過要改口。

雖然婆婆對她態度非常好,但是小麗還是無法將她跟「媽」這個稱謂等同起來,丈夫對她當然也沒得說,但是小麗說那是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畢竟和婆婆沒見過幾面,讓她愛屋及烏還真是一下子做不到。

就是婚禮那天叫了一次媽,都讓小麗特別感傷,因為她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已經逝去的親媽,小麗說自己無法對一個沒有感情的人用這麼親暱的稱呼,也許以後她會改變,但是暫時實在叫不出口。

我特別能理解小麗的感覺,我老公家裡姊妹多,他的父母要比我父母大20多歲,我也無法接受自己要管和爺爺奶奶年齡差不多的人叫爸爸媽媽,但好在他家的孩子都管父母叫「大爺」和「娘」,據說是因為家裡孩子多為了好養活,當時我就覺得這稱呼簡直是拯救我那脆弱的小心靈啊!

但是,將心比心,如果要求老公叫自己父母為「爸媽」,那理所當然作為媳婦也應該如此稱呼公婆,否則一旦因為這點小事雙方心裡種下隔閡,最後影響了夫妻感情,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婚後婆媳間鬧了矛盾,媳婦從此再不叫「爸媽」

淑清婚後與公婆同住,剛開始她是管公婆叫「爸媽」的,可是自從發生了隨後的一系列事情,她就再也叫不出口了。

婆婆是個處處佔尖的女人,而且特偏愛自己的親閨女,當媽的疼自己的女兒,淑清能理解,她心裡也沒有意見,因為自己的媽也同樣如此。

可是,讓淑清受不了的是,婆婆不知為什麼總是看她不順眼,一直拿她當外人,暗裡經常跟兒子告媳婦的不是,甚至幫兒子出主意來收拾淑清。

不僅如此,婆婆經常向兒子媳婦要錢買這買那,而且一買就故意多買,然後以吃不完用不完為由,打電話讓自己閨女過來連吃帶拿的。

結婚一年多,淑清一直沒懷孕,婆婆就冷言冷語地刺激她,還陰陽怪氣地說要不是後來她的出現,她兒子就跟前女友結婚了,肯定自己早就抱上孫子了。

淑清氣急,跟婆婆辯駁了兩句,婆婆哪受過這種委屈,伸手過來要打淑清,淑清一躲,婆婆一屁股坐到地上就撒起潑來,說媳婦打她。

那次,淑清堅持不向婆婆道歉,她給了老公兩個選擇,要麼搬出婆婆家,自己租房住,要麼就離婚。

她老公還算清醒,最後選擇站在了淑清這邊。從此之後,淑清和婆婆之間就橫著一道大裂痕,雖然逢年過節淑清也會和老公買了東西回去,婆媳之間難得地維持著客氣,但是淑清再也叫不出那聲「媽」來。

有了孩子之後,淑清就適時的將對公婆的稱呼換成了「孩子爺爺,孩子奶奶」。

淑清說,尊重應該是互相的,在婆婆眼裡,全家都是她的家人,只有媳婦是外人,我也明白了,婆婆不是媽,她不可能把我當閨女待,那我還憑什麼還要別彆扭扭地叫她媽。

有時候就是這樣,親媽和親閨女之間打一頓罵一頓都不會有隔心的仇,但是婆婆不是媽,媳婦也不是女兒,有矛盾是會記仇的,不是誰怕誰,而是矛盾過後互相都心存芥蒂,再也沒辦法自然相處了。

做一個想得開的婆婆很重要

王姨自從兒子結婚後,對兒子媳婦都特別好,可以說,用錢給錢,需要出力就出力,從來都沒用媳婦主動張口過。

即使這樣,媳婦和兒子一吵架,就會遷怒到公婆身上,連帶著將稱呼也免了,而是換成了「你爸,你媽」。

王姨就特別會自我開解,她說,媳婦脾氣是不好,但是能力強,能掙錢養家啊,這點正好跟自己兒子互補,她叫不叫我一聲「媽」我又不能多塊肉、少塊肉,不叫就不叫,反正兒子是親的,孫子也是親的,媳婦也不容易,看到她把小家照顧得很好,我就謝天謝地了。

張嬸就沒有王姨這麼想得開,她一邊看著孫女一邊跟外人埋怨媳婦,在家裡不幹活,別看出門打扮得溜光水滑的,其實在家裡連衣服都不洗,吃飯還竟挑食,把孫女扔給我帶,連句「媽」都不喊,還直接對我講,你家的孩子,管你叫奶奶,你不看誰看啊!

王姨經常開導張嬸,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人家媳婦說的也沒錯,你孫女,你兒子的孩子,你帶著也沒毛病啊!不喊媽就不喊,你兒子閨女喊就行唄!對媳婦不能要求太多,咱們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不是!

王姨說得沒錯,做婆婆要學會推己及人,千萬不要認為你對自己兒子好,媳婦就欠你的,如果你希望媳婦孝順你、關心你,也要學著多對媳婦好,用真心去換真心。

至於媳婦願不願意管公婆叫爸媽,就是一個稱呼問題,實在沒有必要深究,婆婆也是由媳婦熬過來的,很多媳婦終有一天也會變成婆婆,生命有時候就是一場輪迴,某些稱呼也一樣,你在意這些,就註定為其所累!

再好聽的稱呼,也比不上兒子媳婦日子過得好,孩子教育得好更重要!

相關焦點

  • 婚後不喊公婆「爸媽」,她被丈夫告上法庭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對夫妻已經結婚兩年,但女方結婚後一直沒有改口叫公婆為「爸媽」,公婆對她意見很大,也不允許兒子叫女方的爸爸媽媽。甚至男方一紙訴狀,將妻子告上法庭。最後女法官勸女方妥協,小夫妻倆現場改口認親,故事以大團圓結束。
  • 公婆到底應該什麼時候開始養老?聽聽這3個兒媳婦都怎麼說
    當代社會,中年女人是最累的一批人,她們大部分上有老、下有小,有的還和丈夫一起背著房貸、車貸,在生活的壓力下,很多女人都有焦慮傾向,不敢生病,也不敢辭與此同時, 中年女人家裡的公婆大多到了退休的年齡,在這種情況下,公婆到底應該欣然養老、安度晚年呢?還是繼續發揮餘熱,為支持兒子媳婦的小家再貢獻一份力量呢?聽聽下面這3位媳婦都怎麼說。
  • 公婆太偏心怎麼辦,這位媳婦的回答大氣又幽默
    文|文兒小美結婚這幾年,明顯感覺出公婆對小叔子家的偏心。雖然公婆嘴上說「一碗水端平」,但其實那碗水還是斜向了他們小兒子那裡。老公不在意,說哪怕再偏向老二,那也是他爸媽,隨他們去。可小美總是心裡不順暢,為老公抱不平。
  • 公婆既不出錢也不出力,你還會給他們養老嗎?聽聽60歲大媽怎麼說
    再後來我和丈夫要買車,資金不足,想借點公婆的錢,公婆又說自己沒錢。小楊你說,公婆對於我們的生活,既不出錢也不賣力,我還要給他們養老嗎?以上就是這條私信的全部內容了。針對這位粉絲的問題,小楊也採訪了一位60歲的大媽。在本期節目當中,咱們不妨聽聽這位大媽是怎麼說的。我覺得兒子和兒媳在生活上有困難,公婆是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的。
  • 結婚7年媳婦未叫婆婆一聲媽 稱心裡尊敬才最關鍵
    :跟你們說一件毛結棍的事,我們這裡有家人,兒子媳婦結婚7年了,媳婦都沒管婆婆叫過一聲媽。提起這事,陸阿姨嗓門忽然大了起來,「結婚的日子也是他們自己定的,肯定也都是媳婦的主意。然後我兒子就問我們要鈔票辦喜酒,28桌一家出一半的錢。紅包是新娘子自己拿進的,我們只管出鈔票。哪怕在酒席上,小邱也沒有叫我們一聲爸媽!」  因為媳婦上班的地方離家遠,每天早上六點多兒子還得起床給老婆燒早點。媳婦晚上回家已經9點多,所以家務事都是老兩口做的。「不怕你笑話,連媳婦的內褲都是我洗的。
  • 媳婦不樂意跟公婆一起住,是不孝嗎?有些不方便,真不是因為矯情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過去媳婦娶進門,從此就成了一家人。上上下下一家老小住在一起,很多時候都是四世同堂,媳婦上要照顧老人,下要撫養孩子,操持著所有的家務。現在時代不同了,很多老人都有退休金、養老保險,不再需要後輩贍養,甚至還願意主動幫忙帶孩子。可即便是這樣,很多兒媳還是不願意和公婆住一起。在一些人眼裡,這樣的兒媳就是「不孝」,事實是這樣嗎?兩代人住在一起確實很不方便,真的不是矯情。
  • 未婚妻不想婚後改口叫爸媽,未婚夫憤怒:誰能接受你就嫁給誰吧
    可是就在前不久,因為在一件事情上看法不一樣差點分手。起因是曉雨看到一篇文章探討新型婆媳關係,於是問未婚夫小寧結婚後可不可以不改口,不管公婆叫爸媽。小寧很生氣,一開始說她不懂事,不該問這個問題,曉雨一再爭辯,小寧最後憤怒回應:誰能接受你就嫁給誰吧!曉雨很委屈,她不想改口是因為只認定一個媽媽,是沒有人能超越的。
  • 公婆為何不愛兒媳?
    先說結論:公婆不愛兒媳極為正常。人與人之間的喜愛,從朋友之間到作者與讀者,種種交集,愛都是易碎品。有一位讀者因為我支持安樂死,在昨天憤怒指責我是魔鬼,取消關注。也就是說,從那刻起,他是恨我的,至少不可能愛了。
  • 老大難哥哥結婚娶了個漂亮媳婦,可是不到一年,親朋好友都勸離婚
    但我爺爺奶奶不滿意,說兒子多,以後福氣才會多,自己當初就是只有一個兒子,所以現在才沒別人享福。我爸爸哭笑不得,也懶得和我爺爺奶奶扯皮。再說了,我媽媽身體不好,我爸死活都不樂意再要孩子了,所以爺爺奶奶滿腔愛意無處安放,直接慣壞了我哥哥。圖|網絡我哥哥從小就不聽話,也不好好念書,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不願意復讀,也不願意聽家裡人話,去技術學校學技術,非要去大城市打工賺錢。
  • 聽聽做媳婦的怎麼說
    有人說,婆婆不是親媽,媳婦不是閨女,婆媳是天敵,總要有一方勝,一方敗才罷休。明一認為,天敵談不上,但至少「婆婆不是親媽,媳婦不是閨女」這句話還是蠻有道理的。把婆婆當親媽的媳婦,最後都成了婆婆眼裡的「不懂事」。
  • 公婆不管孩子不出錢,合情合理嗎?3個兒媳說了心裡話
    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甚至一開始時,連普通朋友都不如,儘管如此,會做人的婆婆和兒媳還是會相處的不錯。但有些婆婆和兒媳,往往剛接觸時不錯,長時間的相處中,便會產生矛盾,發生最多的事情,莫過於婆婆伺候月子,是否幫忙帶孩子,還有就是金錢。那麼公婆不幫忙帶孩子,也不出一分錢,合情合理嗎?看看這三個兒媳怎麼說?
  • 你一句話引起了公婆、老公的不滿卻不自知:界限對婆媳雙方都重要
    而為什麼大多數上門女婿,都覺得自己抬不起頭來,嶽父嶽母很是欺負他,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你認為的投名狀在嶽父嶽母眼裡不算那麼一回事。那回到正題來,新媳婦嫁進門來,就想著公婆把自己當一家人?當然,公婆再往家娶兒媳的時候,說的肯定是: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姑娘們,明白了嗎?
  • 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都說戀愛中的女人智商都為零,很容易被愛情衝昏頭腦。尤其是女人,只要她夠愛這個男人,缺點也會變優點,就算那個男人什麼都沒有,也會不顧家人反對就嫁給他。都說物質是婚姻的基礎,是生活的根本,可是在裸婚的人眼中,這些都不算什麼,只要兩個人夠相愛,物質早晚會有的。
  • 結婚爸媽陪嫁房子,婚後一個月爸媽順路來看我,卻把房子收了回去
    我叫陳潔,今年26歲,大學畢業後我就進了一家公司上班,也就是在公司認識了現在的老公,他比我大兩歲先來的公司,我剛來公司很多都不懂,都是他耐心教我,一來二去我們就有了感情,並確認了關係,因為男友是農村人,而且家庭條件也不好,而我家確實城裡的,爸媽都是企業員工。
  • 王斯然產後和公婆同住,第一天就委屈哭,GAI最害怕的事情發生
    柚柚出生頭一天,公公婆婆才露面,之後一直等到孩子出生才走,所以王斯然坐月子的一個月,是爸媽照顧的,外公外婆為小寶寶操心很多,尤其外公,連抱寶寶的姿勢都要管,把柚柚看得很珍貴。但是出了月子中心,王斯然的爸媽就有事離開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由公婆來照顧。但是才相處第一天,王斯然就委屈哭了,獨自躲在房間。
  • 絕世好爸媽
    我覺得我的公婆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婆,當然,也覺得爸媽是最好的爸媽。之前為爸媽分別寫過專題,就是《記我的父親》和《致母親大人》,也為公婆寫過專題《【我和長輩一起住】絕世好公婆》,現在也想給爸媽放一起寫篇文章。先來說說我的爸爸,我爸這人很老實,話不多,但卻是我的偶像。看著爸爸年輕時的照片,很帥氣哦,那會還瘦瘦的,眉清目秀。
  • 把孩子培養得太優秀也不是什麼好事?聽聽這3位老人都怎麼說
    然而,也有的人說,把孩子培養得太優秀也不是什麼好事,笨一點的孩子才是來報恩的,以後他飛不遠,能在你身邊照顧你;優秀的孩子都飛到了天邊,別說床前盡孝了,到時候你夠都夠不著啊!孩子太優秀真的不是好事嗎?讓我們聽聽這3位老人都怎麼說。
  • 挖機師傅為何不收徒弟了?聽聽老司機都怎麼說
    聽聽老司機都怎麼說 2018年01月02日 08:30 鐵甲工程機械網 責編:葛瀟
  • 50多歲公婆身體健康,不工作專業啃小,兒子媳婦該出錢贍養嗎?
    文/喬治麻麻01同事小蔡和老公是大學同學,兩人畢業後就結婚了,因為雙方父母都是農村的,並不能給予小兩口經濟上的支持,而他們倆又剛工作,沒有存款,所以生活比較拮据。目前兩人在偌大的城市租房住,因為城市生活壓力大,連孩子都不敢要,就想著先存錢,買套小房子穩定下來,再想生孩子的事情。小蔡的公婆在兒子結婚後就不願意出去工作了,天天在老家吃喝玩樂打麻將,還經常問兒子媳婦要錢用。小蔡公婆的理念是兒子都結婚了,他們給兒子結婚成家的任務也完成了,就應該等著兒子給自己養老。
  • 公婆說沒錢不準備婚房,我花150萬買了房子,他們卻要搬來一起住
    用老兩口的話說,誰知道這個女人能不能在生活上很好地照顧我的兒子,所以為了考驗她是否是個合格的兒媳,公婆決定搬到兒媳的房子裡,跟他們一起住。公婆來的事,就連讀者丈夫都不知道,讀者更不可能知情,所以當她下班回家,看到拿著大包小包坐在門口的公婆,驚呆了。看這陣勢,大概是要長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