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第14期:2015,與遊戲有關的那些逝者丨觸樂

2021-02-07 觸樂

作者丨大狗

記錄一些人,一些事。


又一年過去了。記錄下這些逝去的名字,和他們為這個世界、為我們熱愛的遊戲所作的貢獻。


 林保全,1月2日去世,終年63歲

19歲加入香港無線電視配音組,30歲開始為粵語版《哆啦A夢》的「藍胖子」配音,三十多年來,林保全的聲音陪伴過數代粵語觀眾的童年。除「哆啦A夢」,他還曾為《足球小將》的林源三、《櫻桃小丸子》的永澤同學、《聖鬥士星矢》的紫龍、《IQ博士》的慄頭老師、《成語動畫廊》的熊貓博士等動畫角色配音。


1998年,香港智傲發行過官方授權遊戲《哆啦A夢大富翁》,銷量逾10萬套,創下當時香港單機遊戲的銷售紀錄。該遊戲由無線電視原班人馬配音,為「哆啦A夢」配音的便是林保全。


林保全最後一次為「哆啦A夢」配音,是在2015年的電影版《哆啦A夢:伴我同行》中,可惜他未能親見此片上映。為了紀念他,《哆啦A夢:伴我同行》開場前,加入了他的女兒、同為配音演員的林芷筠的一封信,緬懷父親,感謝一直以來支持著他的觀眾。


 胡立成,1月8日去世,終年75歲

這位嗓音低沉的臺灣配音演員,最為人熟知的是他在周星馳電影為吳孟達所作的國語配音。


從事配音工作近50年,除影視劇外,胡立成還參與過眾多日本及歐美動畫的配音,例如《櫻桃小丸子》中的那位總是無條件支持小丸子的友藏爺爺,以及《魔法公主》的乙事主、《風之谷》的炮艇老爺、《蟲蟲危機》的螳螂、《怪獸電力公司》的傑瑞、《飛屋環遊記》的冒險家蒙茲。


很少被人提起的是,他曾經為臺版《光環2》和《光環3》中的星盟領袖「真相先知」配音。


「你是大家最為崇敬的軍事專家之一,多年來所領導的艦隊也都戰功彪炳。但無法保護Halo的安全,是不可原諒的錯誤。」在這段與神風烈士的對話中,胡立成一改吳孟達式的搞笑風格,聲音充滿威嚴感。


 大塚周夫,1月15日去世,終年85歲

「你做得很對,沒必要現在就死。」大塚周夫配音的Big Boss向企圖自殺的Snake緩緩走去。


大塚周夫年輕時學習舞蹈,後因患關節炎被迫放棄,轉投演藝圈,兼事配音。


大塚周夫參與過上百款遊戲的配音,例如《超級馬裡奧兄弟》系列的瓦裡奧、《刺蝟索尼克》系列的蛋頭博士、《鐵拳5》的三島仁八、《死或生5》的元福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合金裝備4:愛國者之槍》中,他配音的Big Boss與他的兒子大塚明夫配音的Snake在墓地裡的那場父子對手戲。他配音的最後一款遊戲,是今年3月發售的《死或生5:最後一戰》。


很多動畫中也能聽見大塚周夫的聲音,如《鬼太郎》的鼠男、《海賊王》的哥爾·D·羅傑、《彼得·潘》的虎克船長、《七龍珠》的桃白白、《魯邦三世》的石川五右衛門等。


 姚貝娜,1月16日去世,終年33歲

「姚貝娜,一位才華橫溢又充滿勇氣的中國女歌手,曾因在流行音樂方面的造詣屢獲獎項。她有一首歌叫做《心火》,講述她與癌症抗爭的故事。不幸離世後,她捐獻出了自己的眼角膜。」2015年4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第41981號小行星命名為「Yaobeina」。


因《甄嬛傳》主題曲《紅顏劫》成名,參加《中國好聲音》以一首《也許明天》技驚四座,為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演唱中文主題曲《隨它吧》……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旋律外,姚貝娜還曾演唱過三首遊戲歌曲——《大明龍權》主題曲《問紅塵》、《御龍在天》插曲《御龍吟》、《戰爭世界》同名主題曲。


 Origa,1月17日去世,終年44歲

1991年從音樂學院畢業後,這位俄羅斯女歌手以交換生的身份前往日本札幌,1996年在日本定居。她與日本知名音樂人菅野洋子合作,為《攻殼機動隊SAC》系列演繹了《Inner Universe》《Rise》《Player》等片頭曲,以空靈清澈的音色深受日本動漫迷的喜愛。


Origa也曾為多款遊戲獻聲,例如《最終幻想XIII-2》的《New Bodhum》《Historia Crux》《Parallel World》等插曲。


 查爾斯·湯斯(Charles H. Townes),1月24日去世,終年99歲

美國物理學家,「雷射之父」。1953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授期間,查爾斯·湯斯與兩名研究生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以雷射為原理的裝置「微波激射器」。1958年,他與貝爾實驗室的亞瑟·蕭洛共同發表第一篇關於雷射原理的論文。1964年,他因在雷射研究領域所作的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雷射的應用不僅僅是在空間探索、軍事武器、工業生產等領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樣影響巨大。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電腦和遊戲主機的光碟機設備及遊戲光碟、遊戲包裝盒上的條形碼、與國外玩家聯機通訊所經由的海底光纜,均源於查爾斯·湯斯的發明。


《文明5》在介紹「雷射」時引用了《聖經·羅馬書》的一句話:「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


 傑拉爾丁·麥克伊萬(Geraldine McEwan),1月30日去世,終年82歲

2009年,Telltale公司出品的一款黏土定格動畫風格的解謎遊戲《超級無敵掌門狗的華麗冒險》中,有一位斯瑞普小姐,她的配音演員就是傑拉爾丁·麥克伊萬。


對於這位英國女演員,中國觀眾更熟悉的可能是她扮演的「馬普爾小姐」的形象。2004年至2008年,年過七旬的麥克伊萬在阿加莎·克裡斯蒂同名小說改編的英劇《馬普爾小姐》中,扮演這位戴著圓帽,拎著購物袋,喜歡閒聊,擁有敏銳觀察力的老婦人。


 蒙提·歐姆(Monty Oum),2月1日去世,終年33歲

2007年,這位年輕的網絡動畫師製作的一段士官長大戰薩姆斯的同人動畫《光環銀河戰士》(Haloid)在網上迅速流傳,被評為「最有趣的《光環》同人視頻」,迄今已有400多萬播放量。


同年,他製作的《死亡幻想》(Dead Fantasy)同人動畫,將《死或生》和《最終幻想》的角色放在一起混戰,先後發布了五集、一段預告片及兩首角色歌。


2010年,蒙提·歐姆加入Rooster Teeth工作室,參與《光環》同人搞笑動畫《紅鬥藍》系列的製作。2013年,他推出原創動畫《RWBY》,迄今已發布兩季。


2015年1月,歐姆在一次常規治療時因過敏而昏迷。玩家為他募捐24萬美元,可惜他最終仍病重不治。


 德魯斯·泰勒(Talus Taylor),2月19日去世,82歲

「可裡可裡可裡,巴巴變!」中國的70後、80後對於這句臺詞應該不會感到陌生。


1970年代,法國漫畫家德魯斯·泰勒和他的妻子安娜特·緹森共同創作了「巴巴爸爸」漫畫,後被聯邦德國改編為每集5分鐘、共45集的系列動畫片,1988年引入中國,深受小朋友喜愛。


2001年,《巴巴爸爸》被Sunsoft公司改編為PS遊戲。這款遊戲的特殊之處在於針對「Kids Station」控制器作了優化,「Kids Station」是專為兒童設計的遊戲控制器,形同特大號PS按鍵,玩家根據遊戲提示按鍵操作。


 倫納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2月27日去世,終年83歲

「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那就是根本沒人議論你。」這是尼莫伊在《文明4》中誦讀的王爾德的一句名言,用於概括「大眾傳媒」的本質。


這位嗓音洪亮、面龐瘦削的美國演員因在美劇《星際迷航》中飾演意志堅定、邏輯清晰的「企業號」星艦大副史波克而聞名於世。


除了多次出現在《星際迷航》遊戲中,尼莫伊還曾為多款遊戲配音。《文明》系列,每發展出一項新科技,遊戲便會顯示一句與之相關的名言,《文明4》的所有名言皆由尼莫伊誦讀。《王國之心》系列,他為反派主角賽亞諾特配音。1999年的世嘉DC遊戲《人面魚》中的旁白,也是由他配音。


尼莫伊去世後,《星際迷航Online》在遊戲中為他設立了兩座雕像。第一座雕像位於瓦爾肯的中央噴泉處,雕像下方刻著瓦肯人問候或告別時的祝詞:「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第二座雕像位於新羅慕路斯,雕像底座刻著史波克的名言:「多數人的福祉比少數人的更重要。」


 小川真司,3月7日去世,終年74歲

《最終幻想15》預告片中,小川真司為白髮蒼蒼的尼弗海姆帝國皇帝海德拉·艾爾德卡託配音,可惜他未能等到遊戲的完工。


高中畢業後,小川真司從當地劇團開始自己的演藝生涯,之後轉做配音。他曾經為上百部國外影視劇配音,包括擔任麥可·道格拉斯、蒂莫西·道爾頓等影星的專屬配音員。


遊戲方面,日版《使命召喚:現代戰爭3》的美國總統、《007:暗夜之火》的企業家德雷克、《夢幻模擬戰》的沃爾科夫等角色,均由小川真司配音。動漫方面,他為人熟知的配音角色包括87年版《北鬥神拳》的修羅之國第二羅將「豹」、90年版《羅德島戰記》主人公帕恩的父親鐵西歐斯、《交響情人夢》的弗蘭茲·芬·休得列傑曼等。


 薩姆·西蒙(Sam Simon),3月8日去世,終年59歲

1989年12月17日首播至今,《辛普森一家》已經播放至第27季,之所以能夠成為美國電視史上播放時間最長的動畫片,三人功不可沒:馬特·格朗寧、詹姆斯·布魯克斯、薩姆·西蒙。


馬特·格朗寧、詹姆斯·布魯克斯是《辛普森一家》最初的締造者,薩姆·西蒙則是將其發揚光大者。身為製片人的他將《辛普森一家》從早期零散的短劇改為時長半小時的動畫喜劇,還與其他編劇一起創造了劇中的眾多經典角色,包括辛普森一家居住的春田鎮。第四季結束後,他因理念不同退出,但仍掛名執行製片人。


西蒙任製片人期間,《辛普森一家》開始推出授權遊戲,第一款是1991年的《巴特大戰太空異形》。迄今為止,《辛普森一家》遊戲已有20多款,最新作是美國藝電2012年的建設經營類手遊《辛普森一家:挖掘》。


西蒙還是一名熱心的慈善家,創立「薩姆·西蒙基金會」,為窮人和流浪狗提供幫助。2013年被診斷罹患癌症後,他決定將自己的家產悉數捐出:「我擁有的錢遠遠多於我對消費的興趣,我的家庭成員也已得到了應有的照顧。」


 特裡·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3月12日,終年66歲

「我的名字是特裡·普拉切特,我以寫作奇幻小說為生。我今年62歲,三年前被診斷患有阿茲海默症。有時候,尤其是當我感到抑鬱時,我對未來充滿恐懼。我覺得,在當今這個時代,人們不應該畏懼這些東西。我將要討論安樂死,它在這個國家尚不合法。你將要看到的內容可能會令你感到不安,但我相信它很重要。我在這部電影中所採訪的那些人,他們同我一樣,都在思考自己將以何種方式死去。」這是特裡·普拉切特2011年與BBC合作拍攝的紀錄片《特裡·普拉切特:選擇死亡》中的一段自白,旨在喚起人們對安樂死的重視。


特裡·普拉切特被譽為「擅長諷刺的託爾金」,從1983年的第一部《魔法的顏色》至今,他創造的《碟形世界》系列已出版41部,被翻譯為37種語言,全球銷量8500萬冊。


1986年,第二部《異光》出版之際,《碟形世界》即被改編為文字冒險遊戲。二十多年來,圍繞這個由巨龜身上的四頭大象馱著的圓盤世界,共推出過六款遊戲,從古老的文字MUD遊戲到最新的手機遊戲。其它遊戲也有不少對其致敬之處,例如《魔獸世界》的威麥斯隊長,便是對《碟形世界》第29部《巡夜人》中的威默斯隊長的戲仿。


2007年,普拉切特被診斷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但他仍堅持寫作,直至生命的最後階段。喪失打字能力後,他請助手將自己的口述記錄下來,完成了《碟形世界》的最後三部。


 馬克宣,4月6日去世,終年76歲

中國動畫黃金時代的重要見證者,國內最後一位水墨動畫大師。1959年,20歲的馬克宣進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先後參與《大鬧天宮(下)》《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動畫製作、《畫廊一夜》《哪吒鬧海》《三個和尚》動畫設計,以及《天書奇譚》美術設計。其中,由特偉、錢家駿、唐澄執導的《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動畫史上的第一部水墨動畫片。


1986年以後,馬克宣執導了多部動畫片,1988年的水墨動畫《山水情》,邀請國畫大師吳山明和卓鶴君擔任人物及場景設定,成為中國動畫史上的經典之作。


儘管從未涉足遊戲開發,但馬克宣為水墨動畫所作的貢獻,對於後來的水墨風格的國產遊戲,多少產生過影響。


丨 約瑟夫·萊切雷德(Joseph Lechleider),4月18日去世,終年82歲

如果沒有約瑟夫·萊切雷德,我們或許還停留在單機遊戲各自為戰的年代。


1980年代末,在貝爾通信研究公司工作期間,萊切雷德提出使用現有的銅線電話網絡傳輸高速寬帶信號的方法,將電話線分為電話、上行和下行三個相對獨立的信道,下行速率高於上行速率,避免相互之間的幹擾,由此發展出了今天世界上大部分用戶接入網際網路所用的「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技術,即「ADSL」。


約瑟夫·萊切雷德被稱為「DSL之父」,2013年入選「美國發明家名人堂」。


 蔡逸男(Francis Tsai),4月23日去世,終年48歲

2010年,蔡逸男被診斷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即「漸凍人症」,逐漸失去對四肢的控制,難以作畫。


蔡逸男是美國的一位華裔插畫家,曾在DC、漫威等漫畫公司,以及美國藝電、Rockstar、Eidos等遊戲公司任職。


1998年,他加入Presto工作室任原畫設計師,參與開發《神秘島3》《星際迷航:隱藏邪惡》等遊戲。2003年,他轉至High Moon工作室,負責《諜影重重》《暗黑守護者》等遊戲的原畫設計。


他還為威世智公司的《龍與地下城》手冊繪製過大量內頁插畫,包括《夏恩:眾塔之城》《費倫失落帝國》《怪物指南3》《d20未來版》等,卡牌遊戲《魔法風雲會》的部分插畫也是由他創作。


2010年,被漸凍人症奪走畫筆後,蔡逸男不甘放棄,他嘗試用腳趾控制iPhone,創作了不少作品,儘管畫風與以往不同,但依然很有特色。


然而病情持續惡化,一年後,他的腳趾也失去了知覺。2013年,他轉用眼球跟蹤設備,配合繪圖軟體,以眼球的運動控制畫筆,繼續創作。


4月23日,度過48歲生日後的第十天,蔡逸男離開人世。他決不輕言放棄的頑強精神,感動過無數人。


 瑞秋·布雷克(Rachel Bryk),4月23日去世,終年23歲

瑞秋·布雷克是Wii及NGC高清模擬器「Dolphin」的開發者之一,4月23日,她從連接紐約與新澤西的喬治華盛頓大橋上跳了下去,墜入哈德遜河。


瑞秋是一位公開的跨性別者,而且長期受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折磨。自殺前一周,她曾經在4chan論壇及ask.fm上提及自殺的念頭,一些網友不僅沒有鼓勵她好好活下去,反而以不友善的口吻嘲笑她。


自殺前,瑞秋把她的推特個人簡介改為:「為了這一切而自殺。」自殺後的第二天,凌晨12點整,一條定時推特出現在了她的個人推特上:「我想我已經死了。自殺了。抱歉。」


丨 劉鐵,4月26日去世,終年43歲

中國資深遊戲策劃,早年活躍於新浪遊戲製作論壇,網名「月光流星雨」,好詩詞,愛喝酒,對傳統文化興趣濃厚。1995年,他加入起步不久的國產遊戲業,先後就職於金盤、騰圖、艾特、目標,參與《鴉片戰爭》《八一戰鷹》《鏡花緣》《秦殤》等單機遊戲的開發。


2002年,劉鐵轉戰網遊,在鴻志、網之易、蘇州蝸牛等公司參與開發《世紀錄》《大話西遊》《航海世紀》,後入職暢遊,任《天龍八部》主策劃,《鹿鼎記》《天之傳說》製作人。2013年,他離開暢遊,創辦成都遊戲工場。


2004年,劉鐵曾自撰墓志銘一篇:「少學書不成,任俠於世,嘗工於集坊,一若築屋、修車、織衣、探礦諸工不一而數。少年亦有囹圇之難,未為墨染。喜讀書,諸子詩詞、奇門四柱、岐黃釋道無不涉獵。至弱冠,入仕京城,而後十數載,皆以軟體開發為業,自知命,始閉門修書,至卒。……公之卒,留詩文集數卷,軟體數款,或有後人追思亦未可知。」


 安德魯·萊斯尼(Andrew Lesnie),4月27日去世,終年59歲

澳大利亞電影攝影師,與導演彼得·傑克遜合作拍攝《指環王》三部曲,其中2001年的首部曲《指環王:護戒使者》為他贏得了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


之後,萊斯尼又為彼得·傑克遜拍攝了《金剛》《我是傳奇》《霍比特人》三部曲等電影,並與導演魯伯特·瓦耶特合作拍攝《猩球崛起》。


《指環王》電影片段分別被《指環王:國王歸來》和《指環王:第三紀》等遊戲引用,2009年的《指環王:徵服》也在感謝名單中列入了安德魯·萊斯尼的名字。


 雷利·金(Riley B. King),5月14日去世,終年89歲

2009年至今,《魔獸世界》每年的冬幕節都會有一項傳統活動:用BB槍射擊敵對陣營的領袖,解鎖「BB King」成就。這個成就取名自「布魯斯之王」雷利·金,「B. B. King」是他的藝名,「Blues Boy King」的縮寫。


雷利·金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布魯斯音樂家,15次獲得葛萊美獎,1987年被授予格萊美終身成就獎,同年入駐「搖滾名人堂」。《Thrill Is Gone》《How Blue Can You Get》《Let the Good Times Roll 》等歌曲已成經典,他的顫聲、假聲、真假聲輪唱以及獨特的吉他表演方式,成為無數後人效仿的對象。


在2011年《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百大吉他手」中,雷利·金名列第六。


 克里斯多福·李(Christopher Lee),6月7日去世,終年93歲

「二戰結束時,我才23歲,卻已經目睹了太多令人髮指的事,見了太多的人死去,太多了。與之相比,電影中的那些算不了什麼。」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克里斯多福·李說道。


這位英國老牌影星17歲參加二戰,25歲成為演員,88歲推出首張個人重金屬音樂專輯,92歲仍在配音。從影七十年間,他扮演過吸血鬼、金槍客、杜庫伯爵等角色,其中最知名的當數《指環王》及《霍比特人》系列中的白袍薩魯曼。


克里斯多福·李與遊戲的關係也很密切。1994年,72歲的他首次涉足遊戲,在冒險解謎遊戲《幽靈》中扮演主角格力摩金博士,前往霍布斯鬼屋調查靈異事件。之後的《黃金眼:黑幫情報員》《星球大戰:原力釋放》《樂高星球大戰》《指環王》《樂高霍比特人》等遊戲,以他在電影中扮演的金槍客、杜庫伯爵、薩魯曼等角色的形象為原型,並由他親自配音。


克里斯多福·李還曾為《無盡的任務2》的人類巫妖路坎·德萊爾配音,為《王國之心》系列的智者安森及其邪惡化身迪茲配音。他的最後一次配音,是在2015年的獨立遊戲《機械降神2》中,92歲的他以程式設計師角色的身份,向玩家講述這個關於生命的故事。


 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6月22日去世,終年61歲

詹姆斯·霍納與漢斯·季默、約翰·威廉士並稱好萊塢三大電影配樂家。1998年,他憑藉《鐵達尼號》奪得兩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最佳原創歌曲獎,該片的原聲專輯成為史上最暢銷電影原聲專輯,席琳·迪翁演繹的《我心永恆》更是風靡全球。他還曾為《異形2》《阿波羅13號》《勇敢的心》《美麗心靈》《阿凡達》等好萊塢大片譜曲。


霍納的作品對遊戲業也有深遠影響,在他去世後,眾多遊戲音樂人發推特或發文悼念。「這些年,他的音樂對我影響巨大。他是我立志成為作曲家的主要原因之一,剛進入這個行業時,我有幸拜訪過他,那是我人生的轉折點。」《魔獸世界》《星際爭霸2》和《暗黑破壞神3》的作曲者尼爾·阿克歷寫道。


 巖田聰,7月11日去世,終年55歲

1979年,19歲的巖田聰入讀東京工業大學,利用業餘時間編寫軟體,開始了他的程式設計師生涯。大學畢業後,他加入HAL研究所,1993年升任HAL研究所社長。


2000年,40歲的巖田聰被招入任天堂,任經營企畫部部長。兩年後,山內溥退休,指定巖田聰為接班人。巖田聰成為任天堂第四任社長,也是首位非山內家族成員的社長。


巖田聰之所以如此受玩家歡迎,被國內玩家親切地稱為「聰哥」,不僅僅是因為他帶領任天堂這間老鋪在激烈的競爭中完成了轉型,更是因為他的個人親和力。他努力維護任天堂與玩家之間的關係,在網站上設立「社長詢問」專欄,由他不定期對遊戲製作人進行專訪並回答玩家的問題。他還開設了由他親自主持的網絡直播節目「任天堂直面會」,以幽默的方式介紹任天堂的遊戲產品。


「在我的名片中,我是一家公司的總裁。在我的腦海裡,我是一個遊戲開發者。而在我心目中,我只是一名遊戲玩家。」巖田聰在2005年遊戲開發者大會上的這句話,同他的微笑一起被玩家永遠銘記。


 伊馮娜·克雷格(Yvonne Craig),8月17日去世,終年78歲

很多女觀眾寫信告訴伊馮娜·克雷格:「當我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就知道女孩也能像男人一樣狠踹壞蛋。」她們視伊馮娜為偶像。


舞者出身的伊馮娜·克雷格因在1960年代的美劇《蝙蝠俠》中扮演「蝙蝠女」而聞名,她也是最早出現在電視熒幕上的超級女英雄之一。伊馮娜扮演的蝙蝠女身穿皮衣、腳蹬高跟鞋、戴著頭罩,與後來的艾麗西亞·西爾維斯通扮演的高冷威猛的蝙蝠女相比,顯得更為可愛。


《蝙蝠俠:阿卡姆騎士》的蝙蝠女即以伊馮娜·克雷格為原型,遊戲中還有她在美劇《蝙蝠俠》中所穿的那身紫色的蝙蝠女外套。


 韋斯萊·厄爾·克雷文(Wesley Earl 「Wes」 Craven),8月30日去世,終年76歲

1989年,西木頭(Westwood)工作室開發過一款名為《猛鬼街》的遊戲,改編自同名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就是有著「恐怖片教父」之稱的韋斯·克雷文。


1984年上映的《猛鬼街》開青春恐怖片之先河,其塑造的「鬼王弗萊迪」成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恐怖形象之一,約翰尼·德普也正是由此出道。1996年,克雷文執導的《驚聲尖叫》再次成為裡程碑,打破1億美元票房,該系列四部曲全球累計票房達3.3億美元。


克雷文的第一部非恐怖片是1999年的劇情片《弦動我心》,這是他執導的20餘部電影中唯一獲奧斯卡提名的電影。


 諸志祥,9月8日去世,終年74歲

機智勇敢的黑貓警長率領白貓班長、白鴿探長,痛殲搬倉鼠、擒拿食猴鷹、偵破螳螂案、圍剿一隻耳,保護森林居民。這些故事的原作者就是「《黑貓警長》之父」諸志祥。


諸志祥的小說《黑貓警長》出版於1982年,印數900萬冊。1983年至198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將其改編為動畫片,雖只有短短5集,卻成為70後、80後無法磨滅的童年記憶。


《黑貓警長》動畫片中途夭折,與當時的版權糾紛有關。諸志祥是國內較早重視版權的作家,1987年,他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在《動畫大王》等刊物上出版《黑貓警長》連環畫,侵犯了他的版權及署名權。這是上海第一例著作權糾紛案,後以雙方和解告終。


諸志祥晚年致力於開發《黑貓警長》的衍生產品,在他去世前一個月,獲正式授權的《黑貓警長》手機遊戲與大電影一同亮相。


 丸山詠二,9月24日去世,終年84歲

丸山詠二參與配音的遊戲約有20多款,較知名的如《塞爾達傳說:風之杖》的海拉爾國王及赤獅子王、《莎木2》的武術家玄周善、《朧村正》的道士、《新世紀福音戰士:鋼鐵戀人》的老教師等。


由他參與配音的動畫約有上百部,包括《蠟筆小新》《哆啦A夢》《幽遊白書》《劍風傳奇》《名探偵柯南》《鋼之鍊金術師》《銀河英雄傳說》等。


 約翰·吉勒明(John Guillermin),9月27日去世,終年89歲

1986年,科樂美公司在日本發行過兩款「金剛」遊戲,一款是紅白機上的動作遊戲《金剛2:憤怒的百萬噸拳頭》,一款是MSX上的角色扮演遊戲《金剛2:復活傳說》。這兩款遊戲均改編自同年上映的電影《金剛2》(King Kong Lives),此片的導演是約翰·吉勒明。


吉勒明年輕時就讀於劍橋大學,22歲加入英國皇家空軍,退伍後投身電影,起初在法國拍攝紀錄片,1950年前往好萊塢發展,以大製作的動作片而出名,代表作包括《泰山擒兇記》、災難片《火燒摩天樓》、1976年重製版《金剛》和《尼羅河上的慘案》。


 熊倉一雄,10月12日去世,終年88歲

日本老牌配音演員。熊倉一雄從小熱愛戲劇,22歲時創立自己的劇團,後加入電視臺,飾演過一些配角。1956年,他為《希區柯克劇場》系列劇中的希區柯克配音,由此開始配音生涯,英劇《大偵探波洛》的主角波洛是他著名的配音角色。


動畫方面,熊倉一雄曾經為《鐵臂阿童木》《熊貓家族》《福星小子》《三國志》等眾多日本動畫片及歐美動畫電影配音。遊戲方面,《王國之心》系列的老木匠蓋比特(匹諾曹的父親)、斯密先生(虎克船長的水手長)、葛士華(《美女與野獸》的時鐘先生),以及PS2遊戲《鬼太郎:異聞妖怪奇譚》中的鬼眼爸爸,均由這位老先生配音。


 馬蒂·英格爾斯(Marty Ingels),10月21日去世,終年79歲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吃豆人》拍過動畫片,而且拍了兩季共44集。1982年至1983年,《吃豆人》動畫片在ABC電視臺播放,講述「吃豆人」先生同他的家人在小精靈世界的各種遭遇。這是最早改編自遊戲的系列動畫片之一,主角「吃豆人」的配音就是這位美國喜劇演員。


馬蒂·英格爾斯以1960年代的喜劇《I’m Dickens》成名,後出演情景喜劇《The Dick Van Dyke Show》,以及《好管閒事的人》等多部喜劇電影。1970年代,他轉至幕後從事配音工作。除了為動畫片配音,他還曾為1997年的冒險解謎遊戲《魔域帝國:大審判官》中的格裡夫配音。


 墨菲·安德森(Murphy Anderson),10月23日去世,終年89歲

活躍於美漫黃金及白銀時期的漫畫家,為DC漫畫創作過鷹俠、超人、蝙蝠女、亞當·斯特蘭奇等超級英雄的故事。


1964年,墨菲·安德森與加德納·福克斯共同創造了超級女英雄「扎坦娜」。在老牌漫畫雜誌《漫畫導購》評選的「百位最性感女性漫畫角色」中,身穿絲襪、褲襪或網襪搭配長靴或高跟鞋的扎坦娜名列第四。


在《正義聯盟英雄》《少年正義聯盟》《不義聯盟:人間之神》《樂高蝙蝠俠》等遊戲中,均可見這位女英雄的性感身影。


 生賴範義,10月27日去世,終年79歲

《三國志》《大航海時代》《信長之野望》《太閤立志傳》《蒼狼與白鹿》《提督的決斷》《水滸傳》《項劉記》……日本光榮公司的眾多經典歷史策略遊戲早期的封面,皆出自這位日本插畫大師之手,他還曾為小島秀夫的《合金裝備》系列繪製插畫。


生賴範義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27歲開始以插畫家的身份創作,擅長以濃烈的色彩塗抹出奇異瑰麗而又不失歷史厚重感的油畫。1980年,他為科幻雜誌繪製的《星球大戰》插畫受到喬治·盧卡斯的賞識,後者將電影《星球大戰:帝國的反擊》的國際版海報交由其創作,生賴範義從此踏上國際舞臺。這之後,他為《瘋狂麥克斯2》《金剛2》《哥斯拉》《日本沉沒》等電影及其改編遊戲創作過海報,也為阿西莫夫的《基地》等科幻小說創作過插畫。


 松來未祐,10月27日去世,終年38歲

23歲從事配音,松來未祐的第一個配音角色是PS遊戲《御神樂少女偵探團》的檜垣千鶴。


十多年來,松來未祐飾演過多部動畫的重要角色,包括《初音島》系列的鷺澤美咲、《草莓危機》的此花光莉、《絕望先生》的藤吉晴美、《旋風管家》的鷺之宮伊澄。她還曾為十多款遊戲配音,包括《英雄傳說:閃之軌跡》系列中的克蕾雅,以及今年發售的《情熱傳說:導師的黎明》中的萊拉。


 喬治·巴瑞斯(George Barris),11月5日去世,終年89歲

美國「改裝車之王」。7歲時,喬治·巴瑞斯和他的哥哥從一輛1925年的別克車開始他們的改裝生涯。二戰後,兄弟倆投奔好萊塢,開了一家汽車改造廠,為《西北偏北》《時間機器》《明斯特一家》等影視劇改造汽車。


喬治·巴瑞斯最著名的改裝車是1960年代美劇《蝙蝠俠》中的初代「蝙蝠車」,他低價收購了一輛1955年的Lincoln Futura福特概念車,花了15天時間、1.5萬美元,將其改造為19英尺長的蝙蝠車。2013年,這輛初代蝙蝠車以462萬美元的價格被拍賣,如今身價已漲至500萬美元。


在遊戲《蝙蝠俠:阿卡姆騎士》的初版電視劇DLC中,玩家可以看見這輛復古版「蝙蝠車」。


 水木茂,11月30日去世,終年93歲

水木茂是日本怪談系漫畫的元祖,綽號「妖怪博士」。他的前半生頗為坎坷。小學畢業後,他立志成為漫畫家,在大阪一邊打工一邊學習。21歲那年,被徵召參加太平洋戰爭,在拉包爾港的空襲轟炸中失去左臂。


日本戰敗後,水木茂返回故鄉,一貧如洗,做過魚販、三輪車夫。1951年,他開始創作連環畫劇,但因連環畫劇沒落,數年後,他前往東京改行做出租漫畫家。1958年,36歲的他在兔月書房發表漫畫《火箭人》,由此出道。


水木茂從小對妖怪很感興趣,於是創作了妖怪題材的《墓場鬼太郎》《河童的三平》《惡魔君》等漫畫,受到讀者的喜愛。1968年,《鬼太郎》被改編為系列動畫片,在日本全國掀起「妖怪熱」。


《鬼太郎》至今暢銷不衰,漫畫多次重印,動畫片播出了五季,遊戲也已推出十多款,從紅白機遊戲到NDS遊戲。


 斯考特·維蘭德(Scott Weiland),12月3日去世,終年48歲

前重金屬搖滾樂隊「石廟嚮導」和「絲絨左輪」主唱。1990年代,維蘭德所在的「石廟嚮導」樂隊創下全美1350萬張的唱片銷售記錄。2003年,他加入由前「槍炮與玫瑰」成員組成的「絲絨左輪」樂隊,首張專輯《違禁品》即獲葛萊美獎最佳搖滾專輯提名。


除了《搖滾樂隊》《吉他英雄》等音樂遊戲外,在1999年的《GT賽車2》、2004年的《俠盜獵車手:聖安德列斯》中,我們也可以聽見維蘭德低啞的嘶吼聲。


 野坂昭如,12月9日去世,終年85歲

《輻射3》在營造戰後末日的氛圍時,參考過不少影視作品,《螢火蟲之墓》是其中之一。


野坂昭如是《螢火蟲之墓》的作者,1945年,14歲的他遭遇神戶大空襲,養父過世,養母病重。他帶著在張滿谷家當養女的妹妹一同逃難至福井縣,妹妹在一周後餓死。這段經歷,成為了《螢火蟲之墓》的故事原型。


二戰結束後,野坂昭如寄宿在親戚家。17歲時,他因偷竊親戚家中的財物,險些被送至少年感化院,後被送回新潟縣的生父家中。


1956年,野坂昭如從早稻田大學文學部退學,以「阿木由紀夫」的筆名開始寫作。1967年,他創作的《螢火蟲之墓》獲直木賞,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勳執導,改編為同名動畫,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喬伊·沃特斯(Joe Waters),12月23日去世

機械工程師出身的喬伊·沃特斯自學遊戲編程,於1996年投身遊戲業,先後參與過《重返德軍總部》《反恐精英》《極度恐慌》《胖公主》等遊戲的製作。加入343工作室後,他協助完成《光環:致遠星》等遊戲,後任Xbox高級技術開發組主管。


沃特斯參與的最後一款遊戲是《古墓麗影:崛起》,《光環5:守護者》的「特別感謝」名單中也出現了他的名字。


 喬治·克雷頓·詹森(George Clayton Johnson),12月25日去世,終年86歲

《星際迷航》第一季第一集「捕人陷阱」、美劇《迷離時空》、電影《十一羅漢》的劇本,皆出自這位美國科幻作家之手。1988年,《迷離時空》被改編為一款冒險解謎遊戲。


詹森還曾經與威廉姆·諾蘭合著反烏託邦科幻小說《我不能死》(Logan’s Run),這部小說於1976年被改編為電影,如今重製版正在拍攝中。重製版的編劇是《生化奇兵》系列的設計師肯·萊萬尼。


 萊米·基爾密斯特(Lemmy Kilmister),12月28日去世,終年70歲

英國老牌搖滾樂隊「摩託頭」的貝斯手、主唱兼詞曲作者,重金屬搖滾樂壇的傳奇人物。萊米於1975年創立摩託頭樂隊,揭起英國重金屬搖滾的大旗,截至2012年,唱片全球銷量逾1500萬張,1979年的專輯《Overkill》、1980年的專輯《Ace Of Spades》被公認為搖滾史上的經典。


萊米本身就是一位遊戲玩家,多次被看見坐在他經常光顧的酒吧裡玩遊戲,《星際火狐》也是他的最愛之一。在2009年的動作遊戲《野獸傳奇》(Brutal Legend)中,禮帽山頂的那位酷愛摩託、瘋狂演奏貝斯為隊友補血的「殺戮大師」即以萊米為原型,並由他親自配音,所演奏的是摩託頭樂隊的那首《Marching Off To War》。

觸樂丨高品質、有價值、有趣的移動遊戲資訊


回復 記錄 查看往期《記錄》專題文章

想看更多內容,請點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記錄》第18期:我是楊土包子啊丨觸樂
    丨 逗逼女孩2013年6月,EXO發行專輯《XOXO》,此時的他們在中國已經擁有了龐大的粉絲群。買專輯、買周邊、看演出、打榜、接機、送禮物,「行星飯」以他們的熱情和金錢支持著自己的偶像。這時的她重新變得樂觀積極起來,經常在微博上拿自己的病情開涮。醫院病床緊張,病情稍微穩定後,楊蒙就要出院自行休養。為了避免感染,不能住得太遠,一家人在醫院旁邊租了一間老舊的、套一的房子。2015年3月,利用在住處漲細胞的空閒時間,楊蒙拿起畫筆,重拾兒時的愛好。她從小喜歡畫畫,「說不出那種對於色彩的喜歡,就是恨不得把每個顏色都抹上紙的感覺」。
  • 君戲蓮葉間:7款與魚有關的遊戲丨觸樂
  • 2015年第14期(總第918期)
    12.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深圳市轉變政府職能事項目錄的通知(深府辦〔2014〕13號,《公報》2014年第38期)  13.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及兩個配套文件的通知(深府辦〔2014〕15號,《公報》2015年第3期)  14
  • 本期獎品《Knights of Pen & Paper 2》丨「十萬個觸什麼」第22期獲獎名單
    「十萬個觸什麼」是觸樂的固定欄目,以趣味問答的形式,讓您迅速了解手遊行業一周內的大事件。
  • 《記錄》第11期:一款非主旋律遊戲的消失丨觸樂
    有人把它解讀成對集體的犧牲貢獻,也挺好,挺正能量的。其實我只是想表達人性的一些東西,不是想描述組織怎麼怎麼樣。」範特西(化名)說。範特西24歲,清華大學某工科院系在讀博士生。去年,他創作的一款諜戰題材的遊戲《潛伏之赤途》在網上火了起來,被譽為「國產神作」,尤其是它的劇情和臺詞,備受推崇。今年9月,這款遊戲突然從網上消失了。
  • 逝者 | 2017——紀念那些與遊戲有關卻已離世的人們
    諾列加出現在2012年的遊戲《使命召喚:黑色行動2》中。梅森、伍茲和哈德森抓捕梅南德斯,諾列加與美國中情局合作,控制住梅南德斯。1989年,美軍出兵巴拿馬,梅森和伍茲實施抓捕諾列加的行動,以失敗告終。在《俠盜獵車手5》序章中,用槍頂著麥可腦袋的那名光頭保安,也是由他配音。2014年的遊戲《樂高蝙蝠俠3:飛越哥譚市》中,有一個致敬1960年代美劇《蝙蝠俠》的關卡,韋斯特擔任旁白配音,玩家還可以在遊戲中扮演韋斯特本人。
  • 你不知道的手錶遊戲進化史丨觸樂
    Pebble智能手錶曾為Kickstarter創造了一個歷史,一個多月的時間Pebble手錶總共眾籌到了1030萬美元的資金,打破了Kickstarter的眾籌記錄。Pebble智能手錶同時具有三軸加速度計、光學傳感器以及藍牙功能,而且還是防水的。因為供不應求等原因,發貨時間還多次跳票。 2014年年初,Pebble商店已經有了1000多款應用,其中遊戲是用戶最喜歡的類別。2014年,該公司發布了Pebble Steel智能手錶。2015年,Pebble又發布了新款智能手錶Pebble Time,它將首次配備彩色屏幕。
  • 嘉報視覺2015丨田建明:有關命運
    回望2015,我的鏡頭較多地對準了有關命運的種種。外灘踩踏事件,是讓誰都難以想到的「命運之殤」。養蜂人云遊四方追趕春天,成就自己的釀蜜人生;「80後」「藍領」夫妻撤離深圳安居嘉興小鎮當起了環衛工,不知是他們選擇了命運還是命運選擇了他們。年幼孩子的艱辛體操之旅則多是父母之命。女孩患癌後開始手繪,男同感染愛滋病病毒後重拾英語學習,他們都在試圖與命運抗爭。
  • 《記錄》第19期:寶可夢訓練家盧毅丨觸樂
    即便別人告訴他,皮卡丘是一隻「黃色的、矮矮胖胖的、可愛的嚙齒類動物」,他也無法在腦海中勾勒出相應的形象。兩歲時,盧毅失去了視力,全盲,無任何光感。從那時起,他的世界除了黑暗,別無他物。之後兩三年,他嘗試了國內外的各種盲人遊戲,角色扮演遊戲、射擊遊戲、策略遊戲、解謎遊戲,雖然不乏佳作,但他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他希望能夠玩明眼人的遊戲,能夠與明眼人一起討論遊戲的劇情、角色和玩法。 丨 走地圖一次在QQ上和同學聊天時,盧毅提起自己從小痴迷《精靈寶可夢》。
  • 2014,與遊戲有關的那些逝者
  • 那些愚人節裡的故事與事故丨觸樂
    不知你是否想過,愚人節傳播了許多「虛假」的東西,而一旦這些虛假的東西被人記錄,它就成了另一種真實。今天我們便來聊聊遊戲行業中那些愚人節玩笑,看看那些真實的假故事。以玩笑的標準來說,其中許多案例並不成功(甚至很尷尬),但多年之後再來回顧,當初不好笑的笑話卻不失為一個「沙雕」故事,更添幾分時間沉澱帶來的特殊「笑果」。
  • 為什麼「詹姆斯·邦德」遊戲幾乎消失了?丨觸樂
    2012年,射擊遊戲《007傳奇》(007 Legends)與電影《007:大破天幕殺機》同期面世,從那以後,詹姆斯·邦德遠離主機玩家已經整整8年。2015年,手遊大廠Glu在《007:幽靈黨》電影上映期間推出了F2P手遊《007:諜戰世界》(007 World of Espionage),但只運營了短短18個月,如今早已被人遺忘。
  • 兜兜轉轉了10年,《戰場女武神》正統續作終於回來了丨觸樂
    憑藉水彩畫般的精美畫面、細膩感人的劇情,還有在當時獨樹一幟的戰鬥系統,遊戲不僅在日本國內,在歐美市場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累計銷量很快突破了百萬大關,且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PS3上的最佳戰略角色扮演遊戲」。家用遊戲機那時在國內還沒有今天這般的普及程度,不過由於第2年TV動畫版《戰場女武神》的播出,這款遊戲還是走進了包括我本人在內的很多玩家的視線。
  • 飛簷走壁莫奇怪:十款和忍者有關的遊戲丨觸樂
    2010年,我開始接觸手遊,《水果忍者》和《忍者跳躍》長時間佔據我內存並不大的iPod touch,陪我度過每一節有趣的馬哲、毛概與鄧論。我切水果的水平不錯,經常在別人面前展示超強的切瓜技術,雖然大家都不以為意。2015年,《水果忍者》五歲了,我用iphone6下載重新開始玩。分數依然很高,扭頭看看身邊的人,已經不是曾經稚嫩的臉龐。
  • 迪士尼遊戲三十年丨觸樂
    然而並沒有太多人知道,迪士尼製作遊戲的歷史已經超過三十年。作為迪士尼集團收入最低的部門,迪士尼互動也曾有過巨大成功,但總是在最輝煌的時候詭異轉型,然後失敗。這樣的歷史一次次重演,三十年後,迪士尼的遊戲部門又回到了原點。原文發表於Polygon,作者Willie Clark。觸樂編譯。
  • 當遊戲遇到暴力:大連《Ingress》玩家衝突事件丨觸樂
    相遇後,老張「滿嘴酒氣地衝過來」,兩人爭論了幾句後,老張出拳擊中秦達。秦達報警,經民警調解,老張向秦達道歉,秦達則承諾放棄追究此事。這份經過被微信公眾號「Ingress北京」以《強烈譴責!丨突發惡意事件》為標題發布在微信上。丨 秦達觸樂記者聯繫到秦達,他對事情的描述是:「當天的事就是『碰巧』吧。」
  • 不可思議遊戲:南京、音遊與水幻之音丨觸樂
    直到一位成員被洛天依的公司禾念招去做全職,天國才參與了人生中第一個商業項目:虛擬偶像聲庫的錄製、整理,和第一批示範曲的製作。這個機緣,在2014年成為水幻之音的機遇——當禾念陷入低谷時,天國第一個找他們洽談合作,希望以授權IP的形式,做一款虛擬偶像主題的音遊。天國覺得,虛擬偶像的天然影響力,和二次元用戶的重疊,或許是普及音遊的突破口。這款遊戲就是《載音》。
  • 直播一個月,單手吃雞的「左手哥」丨觸樂
    通常情況下,張傳超中午十二點開播,凌晨0點下播,「我每天醒來都會想那些朋友是不是在等著看我直播。」左手哥在凌晨兩點回復了我追加的幾個提問,之前他剛結束針對比賽的訓練觸樂招聘:我們需要運營實習生、文字編輯/實習編輯觸樂推出的遊戲推薦社區魚丸店已經可以下載Android測試版了,觸樂老用戶可以直接登錄看文章,發評論。歡迎在魚丸店和更多玩家一起聊遊戲,推薦遊戲,和更多玩家分享你關於遊戲的體驗。
  • 帶著愛胡亂山寨FC遊戲的深圳猛將:南晶科技丨觸樂
    南晶的作品相比之下就非常緊跟潮流:既然孩子們買不起新平臺的遊戲,那我們就在學習機上滿足他們的願望。南晶科技山寨的《聖劍傳說》《黃金太陽》《超級機器人大戰A》等作品都在他們能力範圍內做了儘可能地還原。這電視劇也好多年了吧……「禁令」雖然在2014年解除,但它對國內遊戲機環境的破壞可能需要數個14年才能修復,電腦遊戲藉此機會獲得了生存的土壤。
  • 丨觸樂
    《冒險小虎隊》是國內史上最暢銷的把小說與遊戲結合起來的書籍系列,書中的故事通常與冒險、破案有關,所以有許多向讀者挑戰的推理問題,要看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會用到一個好玩的道具――解密卡。初版發布3年,售出800餘萬冊,打破由《哈利波特》創造的700萬冊記錄,在三系列發布後,累計銷售突破千萬,達到了驚人的3600萬冊……聽起來就像是流行小說的濫俗橋段成真,讓預言家們的臉上滿是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