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第二任妻子陳竹音為6個孩子做繼母,與朱自清同病相憐16年

2020-12-27 熙雪軒陽

民國時期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名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年輕時都有過包辦婚姻。因此,他們會選擇反抗,掙脫舊有婚姻的束縛,義無反顧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幸福。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也沒能逃脫這樣悲慘的命運,但他後來遇到了愛他的陳竹隱。

朱自清一成年,就娶了父母指定的姑娘。孝順的朱自清不能違背父母的意願,只好下定決心與一個素未謀面的女人共度一生。最後,在家人的安排下,朱自清嫁給了吳仲謙。與其他人相比,朱自清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遺憾的是,在那個新老交替的年代,他心裡明明嚮往著溫暖,美好,自由的愛情,卻不得不接受父母一聲令下,媒妁之言的命運。但幸運的是,朱自清和吳仲謙結婚後,兩人其樂融融,相敬如賓。

快樂的時光

朱自清與吳仲謙結婚後,過著婚姻生活,相敬如賓。當時,朱自清正在清華教書。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致力於自己喜愛的文學創作。後來,兩人陸續生了6個孩子,平常的生活漸漸熱鬧了許多。

加之民國時期內憂外患國難當頭,朱自清與父親有嫌隙。作為一個正直,負責任的學者,朱自清此刻心煩意亂,心狠手辣,因此迫切需要一個思辨和創造性思維的場所。

他的想法不切實際。家裡孩子多,比如打架,哭,笑。尤其是吃飯的時候,他更是亂鬨鬨的。嚴重的時候,家裡就像菜市場一樣。這是朱自清無法接受的。

有時朱自清會選擇對孩子「施暴」,給他們定下規矩,所以孩子們很怕父親。好在妻子吳忠倩溫柔賢惠,善解人意,脾氣超級好。她每次都耐心地協調孩子們和丈夫不同的生活習慣,盡力安撫朱自清,給他提供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讓丈夫更好地投入創作。

好景不長。上帝沒有眷顧這樣一個美麗的女人,也沒有憐憫6個大大小小的孩子。1929年冬天,寒風蕭瑟,寒氣逼人。吳忠謙生了一場大病。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吳忠謙沒能好好活著,不久就去世了。

只剩下6個孩子與朱自清相依為命。朱自清不同於大多數民國名人。他們大多對妻子沒有愛,所以最終會選擇拋棄原來的匹配,去追求新的幸福。相反,朱自清和吳仲謙是有感情的,而且感情真摯,更像是親人的陪伴。

他深有感觸,妻子的病是為了照顧自己和家人多年。由於過度勞累,他又累又病。他的羞恥感揮之不去很長一段時間。他心裡發誓不會再結婚了。他身邊也有很多合適的女人,也有很多女人想追求他,都被他拒絕了。

朱自清結識第二任妻子:陳竹茵

一切都是有緣的,有的人註定相遇,有的人註定驚豔有的人的時光,溫柔他的時光。有一次,朱自清的好友,清華歷史系教授顧頡剛心疼自己一個人把6個孩子拉扯大,執意要把朱自清介紹給女友。朱自清雖一再推脫,但敵不過顧頡剛的盛情款待,選擇赴約。正是這個選擇,讓他遇到了一個對他很重要的人。

1931年暮春,萬物復甦,陽光正好。朱自清匆忙戴上一副眼鏡,穿上一件雪紡長衫,腳穿一雙涼鞋,參加相親宴。估計這是他最後悔的打扮了。朱自清走進陳竹隱時,姑娘無意中抬起頭,兩人對視。就在這時,朱自清才發現,陳竹隱的出現,讓其他人都表現得不過如此。

陳竹隱對朱自清的第一印象還不錯,但後來聽說朱自清有六個孩子。嫁給朱自清,相當於當了六個孩子的繼母。當時,27歲的陳竹銀接受不了。她漸漸開始疏遠朱自清。敏感的朱自清很快就感覺到了。於是,他開始對陳竹音展開激烈的追求。

不僅經常約她吃飯,看電影,送溫暖也總是發揮出一個散文家的優秀特長--寫情書,寫了很多很多情書訴說自己對陳竹音的愛和思念。在信中,他一遍又一遍地傾訴著對陳竹音無盡的思念。

面對朱自清的窮追猛打,陳竹隱很快淪陷。他抵擋不住朱自清濃濃的愛意。即使想給六個孩子當繼母,陳竹音也義無反顧地跑到朱自清那裡。

1932年8月的上海,朱自清與陳竹隱結婚,在那個戰火紛飛的亂世,他們堅定地選擇了廝守在一起。就這樣,兩人一起走過了艱難的16年。1948年,朱自清病逝。朱自清的生活應該是幸福的。前半生,有吳忠倩這樣的賢妻良母照顧他,支持他,排除了家裡的後顧之憂。陳竹銀陪伴他的後半生,理解他,與他共苦。

陳竹茵一直是一個活潑開朗,有主見,有思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女孩。這大概是當初吸引朱自清的地方。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陳竹音一直堅守初心,不為資本所惑,拒絕紈絝子弟的追求,尋找純潔無邪的愛情。

年紀輕輕就成了幾個孩子的繼母,這是很多年輕女性無法接受的。但陳竹音不僅接受了做繼母的現實,還愛我愛我的狗,把對朱自清的愛傾注在孩子們身上。她在沒有做母親的情況下,早早學會了愛自己的孩子。

朱自清死後,陳竹音並沒有像童話裡惡毒的繼母那樣打罵繼子。相反,他對他們表現出無微不至的關懷。他的丈夫去世了,幾個孩子不得不供養他。

陳竹銀一夜之間成了家裡的頂梁柱。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她都會努力養家餬口,並參與編撰《朱自清全集》,安全撫養幾個孩子。

1990年6月29日,陳竹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是一個獨立,自由,新潮,個性的女性。她在平凡中華麗,扮演著家庭生活中最艱難的角色--繼母。

她是每個女人學習的榜樣。她在琴棋書畫上的智慧,她堅定內心和朱自清的勇氣,她對丈夫和前妻子女的大愛,都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相關焦點

  • 朱自清的兩任妻子何以都那麼任勞任怨?
    朱自清的兩任妻子何以都那麼任勞任怨?  2 朱自清的結髮妻子叫武鍾謙,受的是舊式教育,沒有接觸過什麼新思想,做一個「賢妻良母」成為她的人生追求。 朱自清在北大讀書時,她換了陪嫁的金鐲子給丈夫做學費。 朱自清後來跟父親鬧彆扭,帶著妻兒離開老家,在外面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 朱自清與陳竹隱的婚姻
    我相信我是個能鎮定的人,但是天知道我現在是怎樣的擾亂啊。」如此紛擾,剪不斷,理還亂,光看這些文字,就知道是哪個熱戀的男子或女子寫出來的。不錯,這些文字出自朱自清之手,筆下的這個名字是陳竹隱,朱自清的第二任妻子。彼時,陳竹隱還沒嫁給他,想到還沒來得及享受浪漫,就要成為六個孩子的繼母,陳竹隱猶豫了。朱自清覺察到了陳竹隱的擔憂。
  • 朱自清二妻陳竹隱:結婚便是五個孩子繼母,婚後將婚姻演繹成傳奇
    Hi,各位小夥伴們好呀,昨天和小夥伴們分享了朱自清和原配髮妻武鍾謙的故事,妻子離世以後朱自清十分悲痛,他曾經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但為了孩子們還是振作起來了。可朱自清根本就不知道要怎樣料理家務,一直以來都是妻子照顧他的衣食起居,照顧孩子,打理家務。
  • 朱自清結過婚,帶6個孩子,為何陳竹隱還選擇嫁給他?
    朱自清到第一任妻子,是名醫之女:武鍾謙。她父親是揚州有名的中醫,她又是家中獨生女,從小嬌生慣養,嫁到朱家後,收斂了少女時的任性,把全部心事放在孩子和丈夫身上,整天忙忙碌碌,操持勞作。雖然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們的感情特別的好,跟朱自清結婚之後,一共生了6個孩子。
  • 陳竹隱與朱自清:相親認識,甘願成為6個孩子的繼母,共患難17年
    每封情書中,朱自清並沒有變著暱稱,而是變著法子訴說自己對他的思念之情,這位大文豪也和我們普通人一樣,陷入了愛河。其中,朱自清稱之為「隱」的女子,是與他相親的女子,全名陳竹隱。而且他寫情書的理由,除了贏得陳竹隱的喜愛外,也希望陳竹隱能接納自己的六個孩子。朱自清和他的前妻武鍾謙生了六個孩子。是啊,朱自清以前就結過婚。
  • 六個孩子的後媽,朱自清「欠」陳竹隱一個幸福的婚姻
    朱自清前妻扔下六個孩子朱自清從小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好,父母為其包辦了婚姻,他並沒有向其他人那樣對原配妻子不好,拋棄原配。相反,它對待原配妻子特別好,他與原配妻子還生了六個孩子。但是原配妻子由於操勞過度,中年便離開了朱自清。現實往往是比想像中更加悲慘的,當他還沉浸在喪妻之痛無法自拔的時候,現實又給了他一個重大的難題,留個孩子怎麼辦?沒有了媽媽的孩子,無人照料。朱自清一個人在家又當爹又當媽,又要上班掙錢養家。一個人再怎麼有精力都無法完成這些事情?更何況朱自清之前從未照看過孩子。無奈之下,他只能選擇去相親。
  • 朱自清和陳竹隱:真正的浪漫是相濡以沫的陪伴!
    但是他們憑著相互之間的尊重和包容,真誠地相愛了,共同駕馭著家庭的小舟,穿越了17年的風雨巨浪。17年裡,他們相濡以沫,用真愛演繹一段真正的人生浪漫。這位新郎便是民國著名的文學家,朱自清,這位新娘便是錦城才女,朱自清的第二任夫人陳竹隱。一:糟糠之妻不幸離世,留下6個年幼子女。
  • 朱自清的妻子,結婚11年生養6孩,從不與丈夫搭手,終致結局悽涼!
    朱自清這位包辦妻子——武仲謙,她在結婚11年間生養了6個孩子,而且從不要丈夫搭手,然而,誰會料到這位女子結局會如此悲慘。 朱自清:出生名門,熱愛文學 朱自清出生于于江蘇省東海縣的一個書香世家。朱自清從小便受到家族風氣的薰陶,對讀書識字天生有著一股莫名的興趣。
  • 一篇《背影》,我們都被朱自清騙了
    1901年,東海縣小官朱小坡赴揚州上任,兩年之後,全家遷移到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他給自己的孩子起名朱自華,取意於蘇東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由於朱小坡懷疑新式學校的教學方法,6歲的朱自華被送到了私塾,在私塾裡他學的是經集古文和詩詞歌賦。幼時的朱自華是在父親的目光中度過。
  • 好男人朱自清:嫁給我,你可以做一輩子的酷女孩
    一、戀愛,做一切你喜歡的事 遇上陳竹隱時,朱自清已經是六個孩子的父親,原配去世,經濟條件堪憂。 陳竹隱喜歡浪漫,朱自清就孜孜不倦寫情書;陳竹隱喜歡陪伴,朱自清就坐上好幾個小几個小時的校車,只為與她牽手吃飯。 雖然年紀漸大,但這就是愛情的樣子。
  • 朱自清和妻子吵架,光明正大懷念前妻,後來發生一件事,改過自新
    正如電影《消失的愛人》裡說的「沒法經營婚姻,才是真正的悲劇」朱自清和第二任妻子陳竹隱便是如此。婚後的兩人生活方式和性格存在差異,從而對彼此存在誤解,爆發了爭吵。可是兩人願意冷靜下來,傾聽彼此的不滿和委屈,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也更加懂得體諒對方。後來,兩人感情越來越好,相濡以沫度過了各種艱難的日子,留下了一段佳話。
  • 朱自清和陳竹隱:一見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來
    朱自清,原名自華,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我們都知道朱自清是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朱自清作為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詩人之一,以清新明快的詩作,在詩壇上顯出自己的特色,今天我們就不說朱自清他的文學創作方面,我嗎,們來談談他的感情吧。朱自清有兩任妻子,你知道嗎?
  • 朱自清小學編寫的《吾師朱自清》文化讀本發布
    劉冠霖 攝朱自清先生寫下了《說揚州》《揚州的夏日》等諸多與揚州有關的優美散文,創作了現代漢語散文中的若干經典,至今影響深遠;他不吃「嗟來之食」的民族氣節,深為國人所敬仰……昨天下午,「文脈傳久遠,教益永流芳」——主題教育成果展暨新書發布會在揚州市朱自清小學舉行。由揚州市朱自清小學編寫的《吾師朱自清》文化讀本正式發布。
  • 朱自清與父親衝突與和解:妻子的笑為何成為父子斷絕關係的導火索
    今時的世人,記住的是《背影》裡「你站在原地不動, 我去給你買個橘子」的溫馨梗。可真實情況卻是:這僅僅是後來朱自清刻意選取回憶的結果,買橘子的當時,這兩父子之間便已矛盾重重。 在《背影》中,朱自清從1917年寒冬拉開全篇。
  • 朱自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
    朱自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朱自清(1898—1948),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中國近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16年中學畢業並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8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 第二屆朱自清小荷文學獎評選在東海啟動
    本報訊(記者 湯雯)12月23日,第二屆朱自清小荷文學獎啟動儀式暨「自清文化進校園」活動在東海縣朱自清中學舉行。該活動由中共東海縣委宣傳部、《兒童文學》雜誌社、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頻道、《江蘇教育報》編輯部、江蘇省教育學會校園文學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揚州市文化研究所所長、朱自清之孫朱小濤出席並致辭。東海是朱自清的出生地,東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自清文化弘揚工程。
  • 朱自清和陳竹隱:71封情書的愛情
    像他這樣一個專心做學問,又很有才華的人,應該有個人幫助他,和他在一起會和睦幸福的。而6個孩子又怎麼辦呢?想到6個失去母愛的孩子,多麼不幸而又可憐,誰能照顧他們呢?我怎麼能嫌棄這無辜的孩子們呢?於是我覺得做些犧牲是值得的。」
  • 老照片|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
    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20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之後在浙江、江蘇多所中學和師範學校任教。1925 年8 月起,朱自清受聘於清華,先後擔任國文教授、中文系教授。1930 年代理中文系主任。1931—1932 年赴歐洲訪學。1932 年起任清華中文系主任,兼圖書館主任,並長期任清華評議會評議員、教授會代表等職。
  • 朱自清與俞平伯的友誼
    在信箋中間,有一條豎線將頁面劃分為兩部分。左側為該首七言絕句,絕句旁還附有小序:秦淮初泛,呈佩弦兄。落款為「俞」,時間為「十二、七、三一南京分手之日」。這裡的「俞」與「佩弦」分別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作家俞平伯與朱自清。
  • 朱自清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朱自清公園」揚州開園
    圖為11月22日,朱自清誕辰120周年紀念日,「朱自清公園」揚州開園。 薛雨露 攝中新網揚州11月22日電 (記者 崔佳明)11月22日,是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今天,以先生命名的公園在揚州建成開放,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揚州市代市長夏心旻和朱自清嫡孫朱小濤等共同為「朱自清公園」開園。朱自清出生於1898年11月22日,原籍浙江紹興,他在揚州生活、求學、任教長達16年,對於揚州的情結,先生在《我是揚州人》中寫道:「我家跟揚州的關係,大概夠得上古人說的『生於斯,死於斯,歌哭於斯』了。」字裡行間表達了先生對揚州的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