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金縷玉衣」,卻出現「不可思議」現象,專家難以解釋

2021-01-18 微醉說歷史

華夏歷史雖然有五千年,但系統考古的時間卻並不長,其中1968年尤為特殊,因為這一年考古隊打開「中山靖王墓」,世人第一次看到了「金縷玉衣」;熟悉考古的朋友或許對滿城漢墓並不陌生,記錄在案的出土文物就有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更是達到了四千多件,諸如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更是成了國寶級文物。今天的「金縷玉衣」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瑰寶文物,它的發現不僅在海內外引起轟動,也為研究漢史提供了有力佐證;然而就是這套「國之瑰寶」,考古隊發現它時卻被搞糊塗了,甚至連專家也說:不可能。

說這話還要回到1965年5月,一隊工程兵正在河北滿城的陵山上修築國防工程,當時距離山頂30米處正在打眼放炮;隨著一聲巨響,出人意料的是並沒有多少碎石飛出,這也引得一位戰士上前查看。這位戰士還沒走到炮眼位置時,雙腳忽然失去支撐,身體也隨著碎石渣沉了下去。等眾人反應過來,地面已顯出一個大坑,而且露出了一個黑漆漆的洞口;幾天後,一份標有「絕密」字樣的報告出現在河北領導的辦公桌上,之後又驚動了一代偉人,並親自批覆「考古發掘」,這就是今天的滿城漢墓。

總的來說,「劉勝墓」是一座掘山而建的宏大建築,其長約52米,最寬38米,最高7米,又分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後室6個部分,墓室還建有木結構的瓦房和石板房,儼然是一座功能齊備的地下宮殿;至於文物就不多用說了,大概有萬餘件,其中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更是「國之瑰寶」。這裡單說「金縷玉衣」,1968年7月12日,漢中山靖王墓進入文物清理程序,並逐步推進到了「後室」,這裡是安放劉勝棺槨的所在,一般來講,最重要的隨葬品也會在這裡;打開石門後,連考古專家也嚇了一跳,因為墓頂石板已部分坍塌,而下面就是棺槨。

慶幸的是,棺床上方的兩塊石板只是搖搖欲墜,但也成了最大的隱患;為避免石板忽然坍塌,考古人員決定將文物原封不動地遷往山下庫房,頭頂是懸空的石板,下面又是珍貴文物,現場提取的難度可想而知。據《滿城漢墓發掘報告》記載,當時的考古人員用自製金屬網和託盤,將「玉衣」的上身和下身分兩次取出;為避免提取或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專家還事先用石膏做了固定處理。這裡強調一下,滿城漢墓之前從未出土過保存完整的玉衣,那就不用說是整套的「金縷玉衣」了,也正是這個原因,郭老在7月22日親臨考古現場;直到多年後,曾參與本次考古的盧兆蔭老先生回憶時依然非常激動,可想當時用毛刷一點點清理的其他工作人員將是怎樣的緊張和欣喜。

中山靖王的棺床漢白玉鋪成的,墓主人的屍骸已腐爛殆盡,因此套在身上的玉衣也成了空殼;不過這套玉衣整體比較完整,還能清楚分析下葬時的大概模樣。簡單的說,劉勝屍身被玉衣完全罩住,成仰身向上狀,頭西腳東,雙手放於腹部;專家以此為據,推測玉衣應是劉勝剛剛離世,在其四肢尚未完全僵硬時穿上的。強調一點,由於墓頂坍塌將棺槨的頂板壓壞,玉衣也出現壓扁變形的情況,尤其是頭部幾乎完全扁了下去;好在墓頂坍塌是在千百年之後,玉衣已成空殼,因此即使被壓,受損程度也不算太高,鼻子部位仍顯突出。

《史記》記載「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枝屬百二十餘人」,說得直接點,這位中山靖王是位享盡世間榮華的諸侯王;以史料闡述來看,劉勝即為諸侯王,按理說死後應身著「銀縷玉衣」,但如今發現的卻是一件「金縷玉衣」,這也曾引起爭論。好在滿城漢墓的文物多,尤其文字記載也多指向劉勝,「玉衣之爭」很快平息,總得來說,劉勝玉衣全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重達1100克;尤其是穿系玉片的金絲,有的橫斷面僅為0.08至0.14毫米,這樣的細度即便在今天也要通過機械輔助才能完成,能在兩千多年前出現,足見古工匠的技藝已達「出神入化」,當然也凸顯了這位中山靖王的富貴身份。

說到這或許有朋友會說「劉勝再怎樣富貴,金縷玉衣有僭越之嫌,是不是這些高超技藝又引起了專家爭議?」嚴格來說,專家的焦點雖集中在玉衣上,但爭論卻並非其高超技藝,而是出土時的狀態。專家小心翼翼地提取玉衣時,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總感覺「金縷玉衣」穿在劉勝身上怪怪的;後經諸多專家求證,這才得出一個「不可思議」的結論,上身玉衣前後不協調,胸前下部寬大,而腰部卻顯向外鼓。不僅是上半部金縷玉衣不合身,就連下身的「玉褲」也顯得不協調,按理說褲子的兩條褲筒接縫應該向下,結果卻發現褲縫卻是歪扭著朝上;說到這或許有朋友表示鄙視「說了這麼多,就是衣服穿反了,一句話概括的事,專家還需要研究一番嗎?」

關鍵就在這裡,這座古墓埋葬的可是身份尊崇的「中山靖王」,連漢帝對其葬禮也十分重視;如果一般人由於太過緊張將衣服穿反了,這確實沒什麼可研究的,但給劉勝這樣的諸侯王穿反「壽衣」那可是大不敬,說是「掉頭之罪」也不為過,更何況穿反了兩千多年,這在常理上完全說不通。因此專家才「討論」分析究竟是考古程序出錯了,還是劉勝真的穿反了「金縷玉衣」;有人說這是古代侍者的「故意為之」,因為劉勝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好,但專家卻說:不可能。

這種觀點幾乎「不攻自破」,且不說劉勝尊崇地位,其臨終時定有親人在身邊,侍者就這樣「故意」為其穿反金縷玉衣,似乎很難說得通;說到這或許有朋友以為是考古過程中出了差錯,但同樣難以解釋,因為這件金縷玉衣頗受重視,清理過程也是當著眾人面進行的,如果有差錯也理應早被人發現。

相關焦點

  • 金縷玉衣 ,真的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導讀: 玉衣(也稱玉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殮服,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體現了穿戴者的身份和等級。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金縷玉衣起死回生之謎: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周時的「綴玉面幕」 「綴玉衣服」,到三國時曹丕下詔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
  • 金縷玉衣千裡之外來到赤峰,就是讓你先睹為快!
    這一天,在河北滿城漢墓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史書上記載、卻從未見過的「金縷玉衣」。接下來,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墓主的玉衣竟然是穿反的!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周時期,一直到三國時曹丕下詔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
  • 金縷玉衣之謎
    金縷玉衣是中國漢代文物,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
  • 天津博物館的這件金縷玉衣,雖精美絕倫,卻來歷成迷
    玉衣手套片型小巧,耳部造型寫實獨特,玉片三角形結構多,較其他玉衣製作和拼接難度更高。從介紹來看,這似乎是一件金縷玉衣中的珍品,本文中圖片均為天津博物館館藏金縷玉衣。據資料記載,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掘出土的玉衣已有十幾件,其中最著名的要數1968年5月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夫婦的「金縷玉衣」,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玉是岫巖玉,玉片之間用金絲相連,金絲盤扣非常精美,堪稱國寶級文物。
  • 富豪偽造「金縷玉衣」,騙走銀行7億元,考古家:價值24億
    但卻有人盯上了如此稀世的金縷玉衣,當然盯上這金縷玉衣不是去博物館將其盜掘出來,而是偽造。很多人會有疑問,如此稀世的國寶,造假出來的誰會相信,就算造出來也賣不出去啊。但後來,謝根榮被逮捕後銀行才知道被騙了,這件所謂的西漢金縷玉衣其實就是個謊言,根本就是這富豪偽造出來的,而此銀行直接就損失人民幣5.4億多元。
  • 長信宮燈、金縷玉衣、玻璃編磬……漢代「國家寶藏」亮相南博
    被收入歷史教科書的長信宮燈、代表漢代最高喪葬等級的金縷玉衣、用玻璃模仿玉質的成套編磬……20日,南京博物院《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年度大展開幕,250件(套)文物展現了諸侯王權、王室儀軌、宴樂生活和永生之夢。  展出的文物來自江都王劉非和中山王劉勝的墓葬,他們都是漢武帝劉徹的哥哥。
  • 雙乳山發現西漢諸侯王墓,墓主未穿戴金縷玉衣,專家:原來如此!
    當地文物局得到消息後,立即派出工作人員趕往現場保護,考古專家到達現場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座大墓,而且墓道還被村民炸開了。在上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山東文物部門立即組織考古隊進行搶救性發掘。
  • 724件珍貴文物亮相國博 金縷玉衣竟腹部隆起?
    這一單元則有載柩車構件、劉勝金縷玉衣、鑲玉漆棺上的玉璧和圭形玉飾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腹部隆起,造型奇特。有參觀者猜想:難道劉勝生前有「啤酒肚」?金縷玉衣。河北博物院供圖第五章「發現靖王」則回顧了滿城漢墓的發現發掘過程,闡釋了滿城漢墓在考古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現50年以來關於滿城漢墓的研究和展示成果。
  • 弘博現場|木乃伊與金縷玉衣同臺亮相 南博講述法老與王的故事
    左:古埃及託勒密王朝克裡奧帕特拉七世雕像。龔良院長解釋說,「雖然兩大文明的展示風格、呈現形態不同,但其體現的思想一直有對於死後生活的追求」。在彼此追求不朽的過程中,漢帝國與古埃及是如何理解人的永生觀念的?又是通過哪些步驟、採用哪些物質材料、用哪些儀式與手段進行永生的流程?展覽通過金縷玉衣、木乃伊、玉棺、彩繪人形漆木罩等焦點文物,突出闡釋古埃及與漢帝國在對待死亡方面為追求身體不朽所表現出最具特徵的物體。
  • 古墓發現遼代版「金縷玉衣」,考古專家:下面埋著南院大王蕭峰
    多年相安無事,當地人也按部就班的工作,但自2015年初開始,就突然出現了很多開車前來「遊玩」的人。 果然到了12月份,林場後面非常偏僻的長白山,晚上就出現了幾個鬼鬼祟祟的人影,這裡有很多墓葬,要是一般人看到那畫面估計得嚇個半死。但工作人員知道,他們十有八九是年初「踩點」的盜墓賊,果斷打電話上報。
  • 2萬元造假的文物,因專家一張鑑定證書,變身24億
    因此也誕生了一種職業,叫文物鑑定師,鑑定專家的意見決定了文物的價值,但這些人最後卻變成古董界混亂現象的原因之一,最轟動的案件,要數金縷玉衣騙貸案了。金縷玉衣主要是在漢墓中出土,它是漢朝皇帝或者貴族死後穿的衣服,跟我們現在壽衣的作用差不多,不過金縷玉衣要更加的名貴。
  • 他用2萬偽造古董,專家鑑定值24億,他飛奔銀行,輕鬆取走6個億
    眾多文人墨客嚴以律己,藉助於傳統文化滲透的精神內核,要求自己不行不義之事,但仍舊存在著一些見利忘義之人,他們被貪婪吞噬,做出很多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最終被現實懲罰,遭遇了巨大的打擊。他用2萬偽造古董,專家鑑定值24億,他飛奔銀行,輕鬆取走6個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要從「金縷玉衣」說起。
  • 他偽造文物,估價24億騙貸7億,東窗事發後,專家:看走了眼
    當年橫空出世了一件價值連城的金縷玉衣,包括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在內的5名國內頂級鑑定專家齊聚,一致認為這是漢代的真品,當世罕見,評估時開出了24億的天價,5位泰鬥一起在評估報告上簽了字。
  • 去故宮過年,粵博玩木乃伊,國博看金縷玉衣——國內博物館看展合集
    ▲金縷玉衣(屬於劉勝),通長188釐米 河北博物院藏50年前,他和王后竇綰的陵墓在河北保定滿城區被偶然發現,墓中出土的上萬件珍貴文物震驚了全世界。「當戶」銅燈,高26釐米、腹徑15.5釐米 河北博物院藏當年的考古出土文物分布在展廳的五個單元(盛世風貌、王國往事、長樂無極、因山為葬、發現靖王)裡,展出文物除了那件盛名已久,從未離開過河北博物院的「金縷玉衣
  • 全球「最神」的3個景點,專家也無法做出解釋,不可思議
    那麼今天的垃圾郵件將向您介紹世界上最神奇的三個景點,專家也無法解釋。第一個景點是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一個名叫anara的巨石。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塊石頭的時候,雖然並不尋常,但仔細一看,發現這塊石頭之間有裂縫,肉眼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條裂縫像雷射切割一樣很光滑,直線線路在下降,很多人想知道古代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怎麼把這塊大石頭切成兩半給你看,真神奇。
  • 第一次親眼見到木乃伊—芬蘭阿莫斯瑞克斯美術館特展
    這個木乃伊身上鋪著玉石,是不是很眼熟,有沒有想起來我們中國漢代的金縷玉衣?難道文化都是相通的?嗯,有點意思。還沒去過埃及展的朋友們可以根據需要去參觀了,展覽一直持續到2021年3月21日地點:想了解更多芬蘭生活,掃碼關注公眾號哦其他文章-看這裡-奔四開始學習新語言來自芬蘭美麗的秋色送給你第一次去外地參加冰球錦標賽——Imatra之行在芬蘭圖書館看到這個一定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