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濟公」是誰?他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2021-01-08 歷史小發現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聽到這個是不是瞬間想到了遊本昌老師主演的濟癲和尚「濟公」;本昌老師出演的濟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陪著我們很多人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如今本昌老師已經八十幾了,現在也很少出現在銀幕前了,但是他的經典永遠的記錄在我們的腦海裡。

一壺酒,一把破扇子,一件破袈裟,他是一個脫離世俗之外的高僧,不但喝酒吃肉,還玩世不恭,瘋瘋癲癲的步伐穿梭在人間,到處行俠仗義,他是弱者的救星,專門愛打抱不平,就如歌詞所描述一樣,「哪裡不平哪裡有我」。老百姓都稱他為「濟公活佛」那麼在我們生活中,是否真的有濟公存在呢?答案是有的。

在我國最大的辭書《辭源》中,「濟癲」條目下,指出了濟癲(公元1148-1209)年,宋朝末代人,名為道濟,本姓李,最初在靈隱寺出家,後來遊行於鬧市之中,喝酒吃肉,扶危濟困,而且他的中醫醫術很好,但是人們以為他瘋癲,稱之為濟癲。這個瘋瘋癲癲的和尚的確生活在南宋時期,除了不會法術以外,和我們現在銀幕上所看到的幾乎相似。他的故事至今在民間流傳,同時我們現代關於濟公的小說影視也是層出不窮。

而在如今的西子湖邊,還有很多是古蹟,傳說都是當時濟公活佛留存下來的,再有的是淨慈寺中,也還能看到不少蹤跡。"慈悲仁慧"是濟公活佛的精神體現,「慈"則指的是慈愛;」悲「指悲憫;」仁「指仁義;」慧「指智慧;他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

小編個人覺得,「濟公」作為南宋高僧,到我們這裡就已經流傳了數代,而原因就是因為他善於反抗不公,拯救苦難,幫助窮人,消除暴力,懲罰邪惡,人們才會敬奉他,後來便有了小說《濟公傳》,以至於後期出現了評書,故事,直到80年代遊本昌版本的電視劇《濟公》。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以及科技的發達,我們的影視作品或者小說已經開始逐漸的把濟公神化了,什麼殺妖除魔,投胎轉世,江湖恩怨等讓我們已經找不到濟公的「真身」了。濟公經歷數代傳承下來的都是一種精神文化,真不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只記得濟公的「法術」,而忘記了濟公的事跡。

此文章純屬小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區討論。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嗎?他的原型是誰?
    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每當聽到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時,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哼唱起來。相信很多人跟小編一樣,在第一次接觸濟公時,都是通過遊本昌老師主演的電視劇《濟公》,從而認識到了這個瘋瘋癲癲又不失智慧與善良的老和尚。
  •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他是什麼出身?
    濟公是南宋的高僧,他有一個很雅致的別號,名叫月引流光,歷史中的濟公或許沒有電視劇中那麼神通廣大、手段非凡,但是在性格上,電視劇中的濟公和歷史中的濟公其實是差不多的,他們是一樣瘋癲、一樣的怪張、一樣地無視清規戒律、一樣地扶貧棄富。
  •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原型是誰?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這首歌是很多70後80後的童年回憶,一個瘋瘋癲癲,穿著破衣爛衫的和尚形象立刻浮現在我們眼前。他法術高強,嫉惡如仇,又詼諧幽默,這個人就是濟公。不過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樣一個人嗎?一種說法認為歷史上的濟公原型人物和故事裡的濟公出身相同,他是南宋時期名為道濟的高僧。俗名李修緣,祖上曾是唐太宗的駙馬爺,世代信佛。到了李修緣父親一代,李老爺子到了30多歲還沒有生孩子,心裡非常著急。所以每天求神拜佛,潛心對上天祈禱,終於喜得一子。
  • 活佛濟公,歷史上是否真的確有其人?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1985年上映的電視劇《濟公》在當年可謂是紅遍大江南北,濟公這一形象最初也是以電視劇主人公的身份而被我們熟知,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濟公同時也是 佛教史上有名的得道祖師。
  • 電視劇中的濟公,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相信熟悉這首歌的人,大部分都是60、70、80後三代人,劇中濟公的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人物有些誇大,當然,濟公的法力在現實中更是不存在的。那麼,現實的歷史上有濟公這個人嗎?或者說濟公的原型是誰呢?
  • 歷史上真實的濟公:「雖無神仙技,但有慈悲心」!
    提到濟公,我們很容易想到以前看過的電視劇《濟公》。裡面的濟公,穿得破破爛爛,但卻法力無邊,能夠用法力來幫助許多困苦的老百姓,懲惡揚善,匡扶正義。相信直到現在,都對遊廣昌老師版的濟公印象深刻。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聊,現實版的濟公,到底是什麼樣子?
  •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
    濟公除惡揚善、扶危濟困的故事大快人心,為人們津津樂道。那麼歷史上真有濟公其人嗎?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上確有濟公其人。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濟公其人其事。濟公的祖父李涓,在靖康元年的時侯,因金軍圍攻京城汴梁,李涓戰死沙場,終年53歲。李涓捐軀後,他的兒子李茂春奉召為官。宋室南遷後,朝廷腐敗,奸侫當道,李茂春憤而辭官歸隱浙東天台,棄官從商。
  • 「濟公活佛」並非神仙,歷史上真正的濟公其實只是一位高僧!
    現在很多影視作品都是杜撰的,所以經常能看到此劇純屬虛構的字樣,不過很多時候我們看電視也很少注意這個細節。比如濟公,被多個導演翻拍過,演員也由過去的普通老頭,換成了流量小哥。濟公給人們的印象都是表面上瘋瘋癲顛,實際上卻是無所不能。所以在人們眼裡,濟公可以和菩薩相提並論。
  • 活佛濟公什麼出身,為何瘋癲?都是故事!
    提到神仙我們都會想到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可神仙都是這樣的嗎?還真不是,歷史上就有一位在我們身邊的神仙,一位另類的神仙。濟公濟公在歷史上實有其人。他是生在南宋年間,老家是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杭州。他的出生地是現在的杭州西北部。濟公在出道以前是李員外家的兒子名叫李修緣。在出家以後才有了法號道濟,也有人叫他濟癲。他到底是什麼來歷,又是怎麼成了瘋癲的和尚,後是怎麼救濟世人的?我們來一起揭曉答案。濟公到底從何而來。南宋年間,有一位李老員外,人到晚年了五十來歲了還沒有孩子。
  • 杭州靈隱寺供奉的「濟公活佛」是個虛擬人物?他的原型是誰?
    在靈隱寺的道濟禪師殿,供奉著一尊右手拿破扇、左手持念珠、右腳擱在酒缸上的濟公像,這就是在民間盛傳了800多年的「濟公活佛」。因電視連續劇《濟公》的上演,遊本昌扮演的濟公可以說達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身為和尚,他卻不避酒肉,常常一副瘋癲的模樣,而且法力無邊,專為人間除害。那麼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濟公這個人呢?一種說法是,歷史上濟公是真實存在的!他是一個真實人物。
  • 歷史上真有濟公這個人嗎?確有其人,但很多故事與他無關
    但是人們要問: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據學者考證,濟公確實是個真實的歷史人物,然而關於他的那些神異故事,卻是不存在的。傳說中關於濟公的種種故事,只有「圓照井運木」本是濟公的傳說,其餘眾多事跡,往往是民間藝人、小說作家取自其他高僧,如南北朝的志公禪師,唐朝的金地藏等等。
  • 歷史上真實的濟公與電視劇中的形象非常相似,正如所料
    說到濟公,很多人會想到電影和電視劇中的歌手和穿衣者,他出生於靈隱寺,名字是和尚。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濟公就是無所不能的存在。那麼歷史上真正的濟公是什麼樣子的呢?歷史上真實的濟公就像電視劇裡的兩個豌豆,基本上和電視劇裡的一樣,他類似於濟公,人們不禁感嘆。。
  • 遊本昌演《濟公》火了,導演又找他演濟公,結果沒啥反響,他是誰
    1985年,一部8集電視劇《濟公》,讓一直演龍套角色的遊本昌紅遍大江南北。因為反響不錯,導演又找另一位演員拍了8集,名叫《濟公外傳》,這位演員是誰?他叫呂涼。呂涼,在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四川峨眉山電影製片廠當演員。
  • 雙魚座金庸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到處都是他的給金庸祝壽的視頻,穿著大紅毛衣,不停地說著「金庸小縮,對我的影響挺大的」「公司創業十八個人,有十六七個喜歡金庸……」我想哪個大領導過生日他也沒那麼上心吧。看到這一幕,我是有點欣慰的:公司搞大了又怎麼樣,比我壕得多又怎麼樣,還不是和我看一樣的書。於是問題就來了:我們這些年齡、行業、性格、顏值完全不一樣的人,到底都在喜歡金庸的什麼?
  • 「活佛濟公」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不僅有,而且還大有來頭
    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看過1985年上映的《濟公》的人對於這首歌詞一定不會陌生,對於濟公的形象大家都覺得很新奇,這個和尚不僅瘋瘋癲癲,而且還喜歡吃肉喝,大家卻都稱他為活佛。那麼在真實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存在呢? 答案是肯定的,濟公的俗名叫李修緣,另一說叫李心遠。
  • 歷史上正真的濟公,關於他的由來,背後還隱藏著這樣一段故事
    說到濟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遊本昌老師演的濟公,讓人印象太深刻了,一襲破爛的袈裟,一個酒壺,再加一把爛扇子,整天都是瘋瘋癲癲的模樣,作為一個和尚,既不念經,又喝酒又吃肉的,完全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雖然瘋瘋癲癲,但濟公卻一直在幫助生活艱難的窮苦百姓,所以也一直深受大家的愛戴。
  • 臺版《濟公》導演因病去世,當天正是他的生日,更是濟公的得道日
    今天娛樂圈又傳來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那就是臺灣著名導演鄭少峰在11月17號因病去世了,享年76歲,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名字都有些陌生,因為大家看劇很少看導演是誰的,鄭少峰導演的劇還是挺受歡迎的,比如臺版《濟公》、《神機妙算劉伯溫》、《天下第一媒婆》、《歡喜菩薩》等,這些好劇都是出自鄭少峰導演之手。
  • 活佛濟公的故居,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景點,卻因30元門票備受爭議
    去浙江旅遊,不僅有杭州西湖、江南水鄉烏鎮、西塘等這樣的知名景點,浙江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人文,有海島,有美麗的山水風光,有著悠久歷史的旅遊景點,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浙江台州天台縣的濟公故居,說起天台縣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那就先了解一下天台縣這個地方。
  • 《濟公》裡的「九世乞丐、九世惡人、九世野雞」,分別代表什麼?
    《濟公》的主線劇情,這三個人分別是:「九世乞丐、九世惡人、九世野雞」,那他們分別代表什麼呢?《濟公》只要對周星馳電影,稍稍有點了解的觀眾,基本都能在第一時間發現,電影《濟公》並不是一部「周星馳電影」,或者說,不是一部純粹意義上的「周星馳電影」,從「九世乞丐、九世惡人、九世野雞」這些名字上看,《濟公》多了一個嚴肅又深刻的主題:宿命!
  • 喝酒吃肉的「瘋和尚」濟公,居然確有其人,這個景點就是為紀念他
    濟公這個人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一部電視劇,它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尤其是70後、80後、90後幾代人的記憶。劇中的濟公雖然是個和尚,但是他愛酒愛肉,行為瘋癲,經常做一些濟貧懲強的事情。他深受人民愛戴,在觀眾眼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