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地圖 | 圖解劉備、孫權瓜分荊州

2021-03-05 地圖書

這次談判中,孫權方擁有主導權,因為從赤壁之戰到南郡之戰中,都是孫權方主導擊敗了曹軍。孫權分派的黃蓋很可能奪走了劉備對武陵郡的控制權,全柔在當時又奪走了桂陽的控制權,令劉備不得不去跟孫權吵。

關於黃蓋和全柔的情況是我個人猜測,沒有更詳細的史料支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此時劉備對荊州的控制權確不如孫權有力,孫權能分長沙出來,因為他對長沙的支配權高於劉備。

點擊圖片可放大。製圖:杜康

在周瑜死後,孫權向劉備借出的領土就是周瑜所有的南郡。其中黃蓋死於任上,甘寧退守益陽,後來曾在益陽與關羽對持,周泰返回了孫權本部。

孫權分出的漢昌郡包括益陽、臨湘、州陵、下雋還在魯肅手中。張飛此時屯兵南郡,關羽屯兵江北,才取代了周瑜軍的位置對曹操軍進行南郡的防備。當時關羽遙領襄陽太守,應該是在南郡最前線。

至於要黑孫權地盤借得少,應該先了解一下劉備為什麼說地少不足以養兵。

當時武陵、零陵、桂陽的經濟開發情況,遠遠不如長沙、南郡。當年長沙太守張羨和劉表打了多年,其餘三郡均不足為道,破長沙則三郡平。後來呂蒙進攻長沙,桂陽也是不戰而降。

雷緒最可能就是在劉備還沒都督荊州時就投靠了劉備,突然多了數萬人,導致劉備糧草不足。

當時荊州各郡的人口已經不可考,但是各郡都有級別,南郡、長沙、零陵才算大郡,一個南郡加上戰略價值能頂武陵、零陵、桂陽絕不是問題,而長沙郡只得了一半。

說孫權給劉備那些領土的戰略價值不僅僅是防守方面,補給方面也很重要。劉備屯兵在前線公安,必須要從偏遠的三郡給前線運送軍備,人力物力的成本過高。

而此前周瑜控制著武陵北部和長沙北部,物資運輸順暢,劉備與他一比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相關焦點

  • 伐木累~張藝謀要拍《三國·荊州》,"劉備"鄧超會來荊州古城嗎??
    據新文化報,張藝謀已經開始著手籌備新片,即將拍攝一個三國題材的電影,演員已經鎖定鞏俐、鄧超、張涵予、楊洋、周冬雨等,組了一個集老搭檔、當紅炸子雞和小鮮肉的陣容。  記者獲悉,張藝謀新片初定名為《三國·荊州》,講述的主要是三國故事中蜀國的故事。
  • 詳解三國謎案「借荊州」:是劉備賴著不還,還是孫權背信棄義?
    導讀:說到三國世界中最有「故事」的地方,許多人的首選是荊州。
  • 劉備「借荊州」不還,背後的真相鮮為人知
    赤壁之戰的失敗無疑讓曹操損失慘重,但是一個人卻是變得「富貴」起來,此人就是劉備。歷史上的劉備年過半百的時候還在顛沛流離,直到赤壁之戰後,劉備才有了自己的棲身之所。那麼赤壁之戰後,劉備看到了屬於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赤壁之戰的失敗,荊州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於是劉備有了屬於自己的棲身之所。
  • 一個假裝託付荊州,一個假裝推辭,三國中關於讓荊州的故事
    三國時期的荊州是當時天下十三州之一,相當於現在的省,包括今天的湖北省、湖南省大部分、河南省南部、廣東和廣西北部以及貴州的東部,當時的荊州地處整個華夏的最中間位置,歷來就是戰略要地和兵家必爭之地。
  • 劉備成敗皆荊州:警惕「壞事」始料不及的連鎖反應
    01借劉備借荊州,是三國歷史中的著名事件。作為一個歷史典故,還演化出一句著名的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家喻戶曉。孫權想想也對,就把荊州的南郡「借」給了劉備,一則讓劉備充當抗曹的戰略前哨,二則以此向劉備表示友好。所以,劉備「借荊州」,其實只是借了荊州的南郡。
  • 周瑜為何不繞過荊州劉備取西川?
    原寄食於荊州的劉備,在戰後勢力迅速擴大。東吳大都督周瑜,顯然不想讓到處蹭發展的劉備在大國的棋盤上弄走一馬一炮一車。  周瑜早就想除掉劉備。在劉備來吳求孫權「借荊州」時,就勸孫權扣留劉備。孫權著眼於大棋局,沒有同意周瑜的褊狹之見。  周瑜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告訴孫權:咱們最大的敵人是曹操。
  • 關羽大意失荊州,為什麼會和劉備有關?諸葛亮也很無奈
    在三國時期要說實力最弱的那一派一定是劉備,劉備雖然身邊也是藏龍臥虎有著許多人為自己出謀劃策,他卻始終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 雙11給說三國粉絲獻份大禮:三國超高清詳細地圖(強烈建議收藏)
    不過對於說三國的粉絲們來說,大部分可能是和小編一樣的,自己不剁手,但錢包迅速癟下去了……開好玩笑,我們今天說說正題,趁著雙十一,小編就給大家送一份大禮,這份禮物就是三國的超高清詳細地圖。小編平時很多的校對和考據工作就是對著這份圖加上史料進行的。說實話,有時看地圖真的很有趣,何況該圖還有與現今地理相關聯的對比,真的是學習三國歷史的不二選擇。
  •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都要爭奪荊州,它到底有多重要?
    提及三國,最不能忽略的地方就是荊州。當年孫堅得到傳國玉璽,不走陸路反而走荊州水路回江東,結果被劉表、黃祖射殺。孫策孫權上位後連續攻略荊州10年,曹操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和袁紹開戰。曹操擊敗袁紹後即刻南徵荊州,企圖以荊州為跳板進一步統一天下,結果遭遇赤壁之戰,劉備奪下荊州後奠定三分天下基礎。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又在荊州慘敗,蜀漢因此元氣大傷,終成為第一個退出歷史舞臺的國家。荊州雖然處於那個時期的南方,人口對比中原來說比較少,物資、文化也不夠豐富。但荊州的是一塊戰略要地,牽扯到魏蜀吳的利益、成敗。這才是魏蜀吳三國爭相奪取荊州的原因。
  • 若關羽不失荊州,張飛不遇刺身亡,劉備能統一天下嗎?
    的,但是蜀漢統一三國有一個自始至終的變數!我們先分析一下劉備能夠統一華夏的可能性!
  • 三國圍繞荊州共有5個回合的爭奪!
    然而在三國時期,情況卻有些不太一樣,並不是說北方中原不重要,而是除了中原,荊州也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往往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是袁紹和曹操爭奪北方中原控制權的戰役,而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卻都是圍繞荊州的爭奪進行的。
  • 真實的三國故事
    在三國時期大大小小的戰爭不計其數,但稱得上大戰,甚至足以改變三國未來歷史走勢的大規模戰役,僅有三場,分別是: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曹操與孫劉聯盟的赤壁之戰、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曹操擊潰了袁紹,整個北方地區沒有了能和曹操一決上下的勢力,使得曹操加快了對北方地區的統一。
  • 周瑜的生死影響著三國歷史,他為何不顧劉備反對,也要遠徵西川?
    在赤壁之戰中,在周瑜的指揮下,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在《三國演義》中,為了樹立諸葛亮的形象,作者將周瑜樹立為諸葛亮的對立面。他和諸葛亮多次鬥智,都落於下風。在《三國演義》中的「三氣周瑜」中,有一個情節,那就是周瑜想要用「假道伐虢」之計,奪取荊州。結果反被諸葛亮識破,將計就計氣死了周瑜。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的茅廬在哪裡?
    多智近於妖的諸葛亮成為劉備的首席軍師,得到他的強力輔助,劉備如魚得水,最終和曹魏、東吳三分天下,可以說三顧茅廬是三國史上的一個重大節點。諸葛亮的茅廬在哪裡呢?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雖然販履為生,但胸有大志,看到了即將來臨的大機會。一窮二白的劉備,雖然可以號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但那也是幾百年前的事了,他家祖上的爵位早就沒了。
  • 揭秘三國最大謎團之一:劉備到底有沒有去東吳招親?
    但都屬於「戲說」,劉備根本未去東吳成親,而是孫權派人送妹到荊州之地與劉備完婚的。劉備娶孫夫人,是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冬農曆十月,陰曆十二月。也就是赤壁戰事一年之後。當時孫權在京口,即今江蘇省的鎮江市。《三國演義》讓吳國太在甘露寺看新郎,一相嬌婿容顏,那甘露寺就是鎮江的佛寺,至今視作一處三國風物勝跡。
  • 劉備是怎麼借荊州的 用的什麼藉口
    於此同時,劉備上表劉協讓劉表的大兒子劉琦為荊州的佬大,然後南徵荊州的四個郡,四個郡的太守都紛紛向劉備投降了。因此劉備他們就擁有了荊州的四個郡,他讓諸葛亮擔任軍師中郎將還有總督三郡。孫權看劉備在荊州的勢力日漸強大起來,心裡感到非常害怕。於是主動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來增強兩家的結盟。孫權的妹妹雖然年紀很小,但卻是個「野蠻女友」,她性格跟她的幾位哥哥差不多都很剛猛。
  • 龐統告訴劉備:諸葛亮不靠譜!劉備充耳不聞,結果後悔不已
    三國有一神人,仿佛就操作三國的幕後大佬,他便是司馬徽,水鏡先生。鳳雛既出,自然備受官方注重,於是龐統很快成了周瑜的人,做了功曹,便是成績記載考核官。或許不受注重,或許感覺無聊,周瑜死後、劉備佔有荊州不久,龐統就離開東吳來到劉備這兒,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縣令。
  • 三國劉備的創業版圖,成也關張,敗也關張!
    而劉備的三國創業版圖,可以說是成天關張,敗也關張一個證據可以證明一切。劉備生前只給法正一個人追封了諡號,關羽、張飛都沒有獲得追封諡號。關羽擅自作戰,丟掉劉備半邊江山大家都知道劉備創業不易,早年被人打的東奔西跑,顛沛流離,還多次寄人籬下。赤壁之戰後,劉備人生突然轉折,先是取得荊州南部四郡,再是攻取劉璋的益州,最後連曹操都被攆出了漢中,劉封、孟達還拿下了上庸三郡。
  • 三國梟雄劉備的私生活很糜爛,一生換妻真的如換衣
    劉備(161~223年),字玄德,涿郡(今河北)人,東漢遠支皇族,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謂蜀漢昭烈帝。
  • 張飛是三國一流名將,劉備為啥把他放到荒涼的巴西郡七年
    從《三國志》到歷代史書,論及三國名將,往往是關張並列,「關張糾糾,備之爪牙」,「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世虎臣」,「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可見張飛的才幹比起關羽也是不遑多讓。張飛是劉備的從龍之臣,從劉備起兵第一天,就一直跟隨他左右。當時的劉備,連小軍閥都算不上,完全就是個兵不滿千的「遊擊隊長」,屢戰屢敗,看不到任何前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