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談判中,孫權方擁有主導權,因為從赤壁之戰到南郡之戰中,都是孫權方主導擊敗了曹軍。孫權分派的黃蓋很可能奪走了劉備對武陵郡的控制權,全柔在當時又奪走了桂陽的控制權,令劉備不得不去跟孫權吵。
關於黃蓋和全柔的情況是我個人猜測,沒有更詳細的史料支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此時劉備對荊州的控制權確不如孫權有力,孫權能分長沙出來,因為他對長沙的支配權高於劉備。
點擊圖片可放大。製圖:杜康
在周瑜死後,孫權向劉備借出的領土就是周瑜所有的南郡。其中黃蓋死於任上,甘寧退守益陽,後來曾在益陽與關羽對持,周泰返回了孫權本部。
孫權分出的漢昌郡包括益陽、臨湘、州陵、下雋還在魯肅手中。張飛此時屯兵南郡,關羽屯兵江北,才取代了周瑜軍的位置對曹操軍進行南郡的防備。當時關羽遙領襄陽太守,應該是在南郡最前線。
至於要黑孫權地盤借得少,應該先了解一下劉備為什麼說地少不足以養兵。
當時武陵、零陵、桂陽的經濟開發情況,遠遠不如長沙、南郡。當年長沙太守張羨和劉表打了多年,其餘三郡均不足為道,破長沙則三郡平。後來呂蒙進攻長沙,桂陽也是不戰而降。
雷緒最可能就是在劉備還沒都督荊州時就投靠了劉備,突然多了數萬人,導致劉備糧草不足。
當時荊州各郡的人口已經不可考,但是各郡都有級別,南郡、長沙、零陵才算大郡,一個南郡加上戰略價值能頂武陵、零陵、桂陽絕不是問題,而長沙郡只得了一半。
說孫權給劉備那些領土的戰略價值不僅僅是防守方面,補給方面也很重要。劉備屯兵在前線公安,必須要從偏遠的三郡給前線運送軍備,人力物力的成本過高。
而此前周瑜控制著武陵北部和長沙北部,物資運輸順暢,劉備與他一比簡直是冰火兩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