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導演從開始拍電影到現在,已經40多年了。代表作品有《桃姐》《天水圍的日與夜》《女人四十》《黃金時代》等,曾在各大電影頒獎禮多次獲得最佳導演。
她的第一部電影是1979年拍的。
她說。從1979年開始一起拍電影的那些小夥伴,很多都已經不再拍電影了,跟她合作很久的剪輯、攝影已經退休了,有一位剪輯過世了。
許鞍華非常懷念跟他一起拍過電影的人,她特別懷念胡金銓導演。
編輯搜圖
「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大師級人物,代表作有《龍門客棧》《大地兒女》《俠女》等,他創造了香港武俠電影獨樹一幟的風格。」
許鞍華導演在香港大學進修文學專業並獲得學位後,赴英國深造,在倫敦電影學院攻讀電影課程。那個時候,胡金銓導演到英國。當時在英國廣播公司做事的一位朋友特地的介紹他跟許鞍華認識。
編輯搜圖
許鞍華曾經評價胡金銓導演給她的印象,「原來,我心中偉大的人和偉大的電影工作者是很普通的,且心地挺好的,也不歧視女人。」
胡金銓導演曾經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許鞍華。希望她自己能寧靜致遠。他還對許鞍華說,如果有一天,在外國的影展裡,我們不需要用中國的絲綢、瓷器,或古董來吸引外國人,而是拍一些水準非常好的戲,那樣中國的電影就成功了。
編輯
搜圖
我對許鞍華導演的其中兩部電影是很深刻、很喜歡的。一部是《天水圍的日與夜》,一部是《桃姐》。
《天水圍的日與夜》窗外都市的繁華映襯著屋村的陳舊,停下腳步來,那裡有一片寧靜的天空,靜謐,歲月的痕跡,生活的本真和滋味,還多一份人情味。電影沒有震撼人心的故事或給人很深的感動,而是以平實地敘述,展現著生活的真實和自然。
編輯搜圖
編輯搜圖
在平靜之中直擊心靈最深處,掀起巨大的波瀾。同樣,電影《桃姐》的也給人一樣的藝術能量。
許鞍華導演借桃姐之口道出生活的真諦,「人生最甜蜜的歡樂,都是憂傷的果實。 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 我們要親身經歷艱難,然後才懂得怎樣去安慰別人。」
編輯搜圖
許鞍華曾自我評價說,自己做人挺失敗的。有人問他失敗在哪裡?她說,我的個人生活一片空白,沒有好好地培養自己的興趣。除了看書和電影,其餘的都不太懂。沒有結婚,也沒有兒女,很多別人都有的人生經驗她都沒有,所以有點虧。
但,人生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不是嗎?
謝謝她的電影曾經帶給我們的心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