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回顧了香港樂壇創始及電視劇風行時代的巨星和其支撐的香港樂壇的經典之作,本期我們將進入香港樂壇的巔峰時期,偶像的魅力在這段時期顯現無遺,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火熱的年代。實力的歌手不斷地湧現,形成一個競爭殘酷而激烈的精彩的場面,香港樂壇由而進入了全盛時期。
譚張爭霸將香港樂壇帶至全盛時期
所謂譚(詠麟)、張(國榮)爭霸,其實是一個張國榮追趕譚詠麟的遊戲,譚詠麟在強勁對手面前一直保持領先的位置。儘管兩人關係不錯,但兩人的粉絲堪稱宿敵,互罵甚至互毆的衝突不時出現。如此過份的做法使兩人不堪重負,譚詠麟88年初在1987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宣布不再領獎, 在譚詠麟退出之後,張國榮也在1989宣布退出歌壇。
譚詠麟
代表作:《水中花》《朋友》《講不出再見》
譚詠麟在1984年十大勁歌金曲四個季度40首季選歌曲中一人便不可思議地佔有10首,並在年終席捲了幾乎所有的大獎,不可動搖地確立了他樂壇第一人的地位。這也同時宣布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譚詠麟早年是溫拿樂隊(wynners)的主音歌手之一,溫拿散夥後阿倫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反鬥星》,反映良好。
84年譚詠麟的兩張大碟《霧之戀》和《愛的根源》獲得不可思議的成功,尤其後者可能是香港樂壇二十多年來最出色的專輯,之後的近十年中,他推出中每一張專輯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珍品,銷量屢創新高。
當中的名曲像《愛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無言感激》、《don't say goodbye》等等都是香港樂壇的經典名曲。
譚詠麟推出的可列為經典的歌曲應該是所有香港歌手中數量最多、質量也最好的,是後輩歌手難以逾越的高山。
阿倫在事業的顛峰狀態宣布不再領獎,在香港樂壇開了一個先例,譚詠麟以開朗、樂觀的形象感染著演藝界的後起之秀,他聲稱自己「年年25歲」,永遠以年輕人的心態工作。張學友、劉德華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曾得到過譚詠麟大力的幫助。
張國榮
代表作:《當年情》《風繼續吹》《我》
張國榮早於1979年便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1984年,張國榮憑《monica》一炮走紅,以其英俊瀟灑、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衛的形象,成為眾多少男少女醉心的偶像。
《monica》可能是香港第一首登上大雅之堂的舞曲。在此之後,張國榮充分展示了他的偶像魅力。
如果說譚詠麟是代表「正統」的話,那張國榮就顯得有些另類,他的專輯中「不正經」歌佔了很大比例,熱辣辣的勁舞是他有別在同時代其他歌手的標誌,而他的一些相當輕佻、頗具挑逗性的歌曲是其他人不太敢唱的可能和這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關係,張國榮在與譚詠麟競爭中總在落在下風,似乎行內人更認同阿倫。
在1987年,張國榮露出趕上譚詠麟的跡象,譚詠麟不再領獎使兩人激烈的競爭就此被腰斬,哥哥於1989年舉行了全球巡迴演唱會後宣布退隱。但不久之後他便復出影壇,拍了一系列經典的影片,1993年更是復出歌壇。
1983出道的成名曲《風繼續吹》,歌詞是絕對為歌者度身訂造。這是每逢演唱會必唱的保留作品,不僅情深而且繾綣,唱起它你一定能留住那個你想留住的人。如今,風還在時時吹起,但許多人想留住的張國榮,卻永遠地消逝於鬧市了。
其實很多歌星都唱過這首歌,比如譚詠麟、周華健、劉雅麗,但唱得最有味道的就是哥哥。1989年張國榮告別歌壇演唱會唱這首歌時也是淚流滿面,風華絕代,一生讓人難忘,人的一生不就像風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風繼續吹,不忍遠離。
梅豔芳
代表作:《似是故人來》《夕陽之歌》《似水流連》
在譚張在為最受歡迎男歌手進行貼身角逐的時候,梅豔芳牢牢著佔據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1983年,梅豔芳憑藉日本電視劇《赤的疑惑》的主題曲《赤的疑惑》)一鳴驚人,進入最受歡迎的歌星行列,次年推出的名曲《似水流年》將她送到最受歡迎女歌手的位置。
梅豔芳在香港樂壇有「百變梅豔芳」之稱,或純真少女、或落寞怨婦、或妖冶豔女、或渴望愛撫的女郎、或心將枯死的棄婦、或假裝矜持的少女。
她不斷地變換形象,每個形象都有獨特舞臺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她獨特的聲線和舞姿也獨具魅力。
2003年11月6日,在香港紅館,梅豔芳最後一次演唱會,最後一首壓陣歌《夕陽之歌》,身披著超長婚紗的阿梅在歌唱到一半時已經徐徐地走上人生最後的梯上,走到階梯的最盡頭回望著所有的觀眾豪邁地道「拜拜……」接著門慢慢地關上!她笑著完成了她人生最後一次經典演唱會!就這樣百變歌后告別了她的人生舞臺,接著也告別了所有的歌迷……
陳慧嫻
代表作:《夜機》《千千闕歌》《人生何處不相逢》
陳慧嫻走紅於八十年代後期,以小家碧玉的乖乖女形象和甜美的聲線贏得認可,她的標誌是永遠頭戴一頂可愛的帽子。當時陳慧嫻被認為是極具巨星潛力的新晉歌手。《傻女》、《人生何處不相逢》、《夜機》、《逝去的諾言》等是其代表作。
從譚張時代走進九十年代
繼七十年代後,從87年起香港突然掀起一股夾band熱潮,一批樂隊橫空出世,給香港樂壇帶來新的空氣的新的衝擊。其中的佼佼者逐漸成長為香港樂壇的中堅力量。
BEYOND
代表作:《歲月如歌》《海闊天空》《喜歡你》
beyond樂隊的影響更為深遠,至今仍是不少人心中的最愛。beyond走的是搖滾的路子,與raidas、達明一派這樣僅由兩個創作人便可組成的樂隊相比,beyond是傳統意義上的真正樂隊。
草蜢
代表作:《失戀》《lonely》《忘情的森巴》
與以上幾支樂隊有著根本的不同,草蜢更趨於偶像派。由師從於梅豔芳的三個大男孩蔡一智、蔡一傑兄弟和蘇志威組成的草蜢樂隊以青春的舞步取勝,很快成為很多少男少女的偶像,人氣甚至高於更為行內人看好的beyond。
四大天王統治九十年代樂壇
在張國榮、林子祥、梅豔芳退出樂壇之後,香港樂壇突然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無巨星的時代。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佔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使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的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被稱為「三劍客」。但這個稱號產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一家媒體戲謔式地將這四人比作神話傳說中的四大天王,沒想就此廣泛傳開,「四大天王」正式確立。
張學友
代表作:《每天愛你多一些》《不老的傳說》《吻別》
在四大天王中,張學友是第一個在歌壇站穩腳跟的。張學友唱歌非常投入,這使他的作品總能感人,他的唱功在四大天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1999年學友繼成龍之後也獲得世界傑出青年榮譽,這是對他十多年在歌壇、影壇的驚人成績最好的褒獎。
劉德華
代表作:《一起走過的日子》《謝謝你的愛》《愛不完》
在張學友推出他的首張專輯的同時,劉德華也以當紅電視明星身份推出他在歌壇的處女作《只知道此刻愛你》,但反應平淡。劉德華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在香港藝壇有口皆碑,這是他持續20年一直是香港藝壇最耀眼人物之一的最主要原因,是後晉藝員的瞻仰的榜樣。
黎明
代表作:《相逢在雨中》《今夜你會不會來》《哪有一天不想你》
歌唱大賽出身的黎明在藝壇的第一步卻是從拍電視劇開始的。幾年的沉寂後,1990和1991黎明以帶點叛逆的酷哥形象迅速成為萬千少女醉心的偶像。同期他正式步入歌壇。黎明是偶像派歌星的代表人物,這類歌星的特徵是唱功雖然不是十分突出,但外表過人,擁有大量非常忠心的歌迷。因此黎明遭到的喝採聲與噓聲一樣的多。
郭富城
代表作:《相逢在雨中》《今夜你會不會來》《哪有一天不想你》
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加入上年「三劍客」的行列,與上三人合稱四大天王。1990年郭富城偶然赴臺灣拍攝一個電單車廣告,不料歪打正著,贏得一片採聲。華星唱片公司見機與其籤約,推出了三張國語專輯,《對你愛不完》、《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我想偷偷對你說我愛你》、《tell me why》等歌在臺灣紅極一時。
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爭
在四大天王吒吒風雲之時,即使是女歌手在他們的陰影下也發展艱難,能冒頭的屈指可數。一些頗具潛質的新星如黎瑞恩、湯寶如最終都未成大器,而排在歌壇最前列的女歌星不外就這幾個面孔。
葉倩文
代表作:《秋去秋來》《黎明不要來》《情人知己》
不會說粵語、不懂中文的葉倩文於八十年代中期投身香港樂壇,被認為是一個「鬼妹」。在「鬼佬」林子祥的幫助下,葉倩文神奇地獲得成功。
林憶蓮
代表作:《灰色》《分分鐘需要你》《愛情i don't know》
對葉倩文地位構成最大威脅的是林憶蓮。雖然行內人對憶蓮的評價並不低於sally,但也許是林憶蓮長得不及葉倩文漂亮, 她的人氣值一直稍落下風。
王菲
代表作:《容易受傷的女人》《執迷不悔》《季候風》
早期以藝名「王靖雯」出現的王菲在名成利就之後用回原名。她的成名作是1992年的《容易受傷的女人》。1994年王菲歌風大變,不僅舞臺造型非常前衛,歌曲也表現出很強烈的隨意性取代葉倩文成為香港乃至東南亞最受歡迎的女歌星。
彭羚
代表作:《讓我跟你走》《仍然是最愛你》《如夢初醒》
在歌壇沉浮多年的彭羚以1994年的《讓我跟你走》走紅,以高音的女歌手形象出現。她在王菲因生產而暫別歌壇時短暫佔據了香港歌壇第一女歌手的位置,1996年初彭羚結婚並淡出歌壇。
後記:
95年以後香港樂壇的好歌越來越少了。也許,是因為每天守著電視或收錄機等待新歌、每周追著排行榜的狂熱已經過去;也許,是當初的巨星已遲暮,聽歌的少年也已長大。香港歌壇毫不可避免的走向沒落。
但無論是黑膠碟、cd、磁帶還是mp3,這些耳熟能詳的金曲曾經唱響香港的文化,依然傳承著這座城市的傳奇與驕傲,經典永不褪色。
年少不懂粵語歌,今日再聽日日情
經典永不褪色
【粵語金曲現場演唱】
本周末(7.7—7.8)
晚7:30——9:00
茶檔粵語歌live演唱
將帶你走進那個永存傳奇與驕傲的香港樂壇
現場演唱歌單:
【茶粉福利】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閱讀 】參與活動
均可獲贈1張鹹檸七兌換券
(使用日期:2017.7.—7.8)
地址:楚河漢街第一街區【港嘢茶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