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開始的自主研發生物可吸收支架上市
3月5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教授領銜團隊,歷經十餘年科研攻關及臨床研究隨訪,研製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可吸收冠脈雷帕黴素洗脫支架——XINSORB支架,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上市。這是我國最早開始自主研發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春雨醫生獲戰略投資 搜狗成第7大股東盯緊近千億市場
3月5日,北京春雨天下軟體有限公司新增企業股東——北京搜狗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目前,春雨醫生共有22家股東,搜狗為第七大股東,持股比例5.33%。同時,春雨醫生註冊資本由2573.61萬元變更為2749.36萬元,增幅為6.83%。同日,搜狗CEO王小川出任春雨醫生董事一職。 據企查貓,北京春雨天下軟體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7月,註冊資本2749.357902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曾柏毅,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健康諮詢;健康管理;銷售醫療器械I類等。
首例新冠危重症多器官衰竭患者經DPMAS治療轉危為安
3月3日,湘雅湘雅援鄂醫療隊腎內科血液淨化團隊成功在一例器官切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身上進行了DPMAS人工肝治療,目前患者病情已經平穩。DPMAS人工肝技術,可以有效清除炎症因子,阻斷「細胞因子風暴」。據悉,DPMAS人工肝技術集成血漿置換、吸附、血液/血漿濾過等技術,可用來清除體內炎症介質,內毒素及中小分子毒素等有害物質,補充白蛋白,凝血因子等有益物質,調節水電解質,酸鹼平衡。
國家藥監局新發布14個醫療器械行業標準與修改
3月2日,國家藥監局連發兩個醫療器械行業標準予以公布的通知。包括有YY0167-2020《非吸收性外科縫線》等7項、YY/T 0935-2014《CT造影注射裝置專用技術條件》以及YY/T0292.1-2020《醫用診斷X射線輻射防護器具第1部分:材料衰減性能的測定》等6項,合共14個醫療器械行業標準。
國家市監管理總局出臺暫行辦法 藥品醫療器械違規虛假宣傳將被重處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制定出臺《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管理暫行辦法》,將於2020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提出,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廣告主應當對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
央行:加大對生物技術、醫療設備等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日前,中國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連舸同志在總行主持召開中國銀行2020年第10次黨委會議暨應對新冠疫情應急領導小組第7次會議。會議明確,要進一步加大對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藥衛生、醫療設備等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支持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會議指出,要毫不鬆懈抓好全行疫情防控。
國家藥監局就進口醫療器械轉移中國境內生產徵求意見
3月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已獲進口醫療器械註冊證的產品轉移中國境內企業生產有關事項公告(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公告進一步簡化和優化進口醫療器械跨境轉移生產的相關許可事項,旨在落實「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要求,全面深化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滿足人民群眾用械需求。據悉,公告適用於進口醫療器械註冊人通過其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控股投資企業在境內生產第二類、第三類已獲進口醫療器械註冊證的產品。
第四批疫情急需醫療設備目錄公布,新增康復類、人工智慧裝備
3月5日,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發布了《關於推薦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醫學裝備的通知》,最新公布了第四批疫情防治所需設備清單。其中,與前三批相比,第四批疫情防治所需設備除了呼吸機、除顫儀、病人監護儀、ECMO、自動生化分析儀、CT、DR之外,還新增了康復裝備、人工智慧裝備以及特種車輛。在第四批疫情所需設備清單中,出現了多款人機器人設備,包括靜脈配藥機器人、藥房機器人、消毒機器人、配送機器人、巡檢查房機器人、智能穿刺採血機器人以及無人駕駛消毒掃地機器人。
藥監局2020年1月份共批准註冊120個醫療器械產品
2020年1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准註冊醫療器械產品120個。其中,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72個,進口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27個,進口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20個,港澳臺醫療器械產品1個。
國家衛生健康委:湖北醫療設備從十分緊缺轉為供需平衡
3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做好疫情防控重要醫療救治設備促產保供工作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湖北省醫療設備已從初期十分緊缺的狀況轉為目前的供需平衡,基本上不存在「人等設備」的情況。
工信部:重點監測企業共為湖北提供6.5萬臺(套)醫療設備
3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表示,截至3月3日,重點監測企業共為湖北提供6.5萬臺(套)醫療設備,其中無創呼吸機1.4萬臺、有創呼吸機2900餘臺、心電監護儀1.5萬臺、呼吸溼化治療儀5000多臺、血氣分析儀500多臺、血液透析機100多臺、醫用的正壓呼吸器340餘臺、移動DR有160臺、空氣消毒機1.5萬餘臺,基本滿足湖北前方防禦的需要。
商務部:未發布過有關口罩及其生產原材料出口的禁令
3月5日,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介紹,口罩屬於自由貿易產品,中國政府未設置任何貿易管制措施。疫情發生以來,商務部從未發布過有關口罩及其生產原材料出口的禁令,企業可以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相關貿易。
雲南省頒發首張醫用防護服醫療器械註冊證
近日,雲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雲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頒發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療器械註冊證》,這是雲南首張醫用防護服《醫療器械註冊證》,也是雲南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以來,對緊急生產疫情防控醫療器械實施應急審批、「先生產後審批」的第一張註冊證。
蘭州新區生產出3D列印醫用護目鏡 投入醫護一線使用
3月8日,蘭州新區3D列印醫用護目鏡目前進入全面生產階段,並投入醫護一線使用。該護目鏡能夠保障醫護人員在特殊環境下的貼合性、密閉性、舒適性,減緩使用者的疲勞積累。目前,該公司已為甘肅省、蘭州市各大醫院定製各類醫用護具500多件。
廣州增加兒童口罩投放:首批5萬個,24家藥店參與
自3月7日起,「穗康」微信小程序的口罩總投放量再次提高,增加至300萬個左右一天,並增加投放醫用護理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兩個品類。同時,為做好重症兒童就醫的防疫需要,市政府專門組織了兒童口罩的生產和收儲工作。現計劃通過廣藥集團廣州醫藥有限公司旗下健民醫藥、廣州醫藥大藥房以及各區部分院邊藥店投放兒童口罩給重症兒童。首批投放5萬個兒童口罩,共24家藥店參與,覆蓋廣州所有行政區。
中國石化北京50個加油站出售口罩 每隻售價3.5元
3月4日,根據中國石化官方微信信息,3月3日起,中國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在50座加油站開始銷售一次性防護口罩。每日口罩供應量目前在3萬隻左右。據悉,由於口罩資源有限,每人每周限購一次,一次一盒(10隻),按照政府指導意見,每隻售價3.5元。
達闥科技交付全國首個智能方艙醫院項目 新增高科技智能設備
3月7日,由達闥科技和中國移動攜手打造的全國首個「智能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項目實現整體交付。智能方艙是以智能設備為基礎,4G/5G網絡為支撐,為數位化運營、醫生護士的人機協作、跟病人的互動和交互等提供的全套信息化和數位化的運營方案,新增了諸多高科技智能設備,在雲端大腦的智能調度指揮下,實時提升整個方艙醫院運行的效率。
九安醫療擴大測溫儀系列產品產能 計劃本月上旬日產能15000臺
3月2日,九安醫療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額溫計市場需求缺口依然很大,公司以九安(iHealth)額溫計為代表的測溫儀系列產品的國內單日詢單量已連續十天超過100萬臺。公司正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購買生產相關設備擴大產能,計劃三月上旬先達到日產能15000臺,之後儘快達到日產能3-4萬臺,在優先滿足國內公共衛生防疫需求的前提下,積極考慮向國外地區提供額溫計及相關領域醫療器械。
雷神山機器人正式上崗 自動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3月5日,醫療機器人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上崗。該機器人身高1.5米,進退轉彎自如,可以全自動完成病區消毒、醫療物品配送等工作,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還減小交叉感染的風險。據介紹,雷神山醫院機器人上崗的產品是一家深圳企業為雷神山醫院量身定製,一次充電可以8小時連續工作。當搭載消毒箱時,消毒機器人可採用消毒液噴灑技術對隔離病區進行消毒,可達到手術室消毒級別標準,並可根據消毒對象不同自動調整噴頭。
雅培公布輔理善瞬感掃描式葡萄糖監測系統最新真實世界數據
近日,在馬德裡舉辦的第13屆糖尿病先進技術與治療大會(ATTD)期間,雅培公司公布四篇真實世界數據摘要。這些最新數據表明,輔理善瞬感系統能夠改善用戶的葡萄糖控制3、增加葡萄糖目標範圍內時間、降低出現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時間,並且能夠降低HbA1c1-2(3個月內的平均葡萄糖水平)。
穩健醫療旗下子公司全棉時代經營範圍變更 新增消毒用品的生產銷售
3月2日左右,全棉時代的運營主體——深圳全棉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經營範圍發生變更,新增消毒用品的技術開發與研發、生產和銷售。信息顯示,深圳全棉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全資股東為穩健醫療的運營主體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珀萊雅經營範圍新增「衛生用品、第一類醫療器械」等項目
3月4日,珀萊雅公告稱,公司擬對經營範圍進行調整,並對《公司章程》中的相應條款進行修訂。修訂後,公司的經營範圍為:「一般項目:化妝品批發;化妝品零售;衛生用品批發;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銷售;個人衛生用品零售;消毒劑銷售;日用百貨批發;日用品零售;日用化學產品製造;化工產品批發(不含危險化學品);其他化工產品批發;機械設備批發;五金產品批發;儀器儀表批發;第一類醫療器械零售;五金產品零售;第一類醫療器械批發。
佛慈製藥增加醫療器械、口罩、防護服等生產和銷售
3月5日,佛慈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同意增加經營範圍:「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口罩、防護服等生產和銷售」,並對《公司章程》進行相應修訂。同時,佛慈製藥表示,近日,公司已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並取得了新的《營業執照》。
愛慕經營範圍再增口罩業務 已申請4個醫療器械商標
3月2日,君企查查數據顯示,愛慕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新增「生產非醫用口罩(僅限疫情期間生活保障)」。據悉,該公司成立於1981年,註冊資本3.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張榮明。2020年已申請「愛美麗」、「愛慕」等4個醫療器械類型商標。
網易考拉經營範圍新增醫療器械批發與零售業務
3月6日,網易考拉主營主體杭州優買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範圍新增多項業務,其中包含「第一類醫療器械批發;第一類醫療器械零售;第二類醫療器械批發;第二類醫療器械零售」。
華大基因累計完成130萬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生產
3月3日,從華大基因獲悉,截至3月2日24時,華大基因已累計完成130萬人份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生產。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供應充足。
上海聯影醫療累積向全國發出CT、DR等設備360餘臺
3月6日,上海市科委總工程師陸敏表示,在新興技術賦能疫情防控方面,上海一批新興技術和產品率先應用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其中,在醫療和智能設備方面,聯影醫療累積向全國發出CT、DR等設備360餘臺,方艙CT已完成21臺安裝。達闥機器人提供的雲端智慧機器人,為武漢方艙醫院、協和醫院提供醫療護理、病區消毒和藥品配送等服務;巨哥電子、深藍科技等研發的紅外測溫監控系統在機場、高鐵、地鐵、樓宇實現規模化應用。
世衛組織呼籲增加醫療防護用品供給 全球每月需8900萬醫用口罩
3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全球範圍內醫療防護用品短缺正在限制許多國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他呼籲各國政府和相關企業緊急行動起來,使醫療防護用品的全球供應量在現有基礎上增加40%。譚德塞說,據世衛組織估計,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每月需要8900萬個醫用口罩、7600萬副醫用檢查手套和160萬副護目鏡。
FDA發布新冠相關指南:診斷試劑批准前可用於臨床
2020年2月29日, FDA發布一項新指南,支持實驗室開發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試劑,以快速提高美國新冠診斷能力。當發生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FDA可以對某些醫療產品籤發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s, EAU),幫助這些產品獲得快速批准。而根據這項新發布的指南,在FDA完成EAU批准之前,某些實驗室可以開始使用其開發和驗證的COVID-19診斷試劑。
GE醫療最高級別召回麻醉系統Anesthesia System 中國區銷售421臺
3月4日,據國家藥監局消息,通用電氣醫療系統貿易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報告。由於產品內電纜連接鬆動,生產商Datex-Ohmeda, Inc.對麻醉系統Anesthesia System(註冊證編號: 國械注進20183540068)主動召回。相關召回信息已於2019年12月23日發布,召回級別為二級,現將召回級別變更為一級,涉及產品的名稱、註冊證或備案憑證編碼、型號、規格及批次等詳細信息見《醫療器械召回事件報告表》。
香港研發出冠狀病毒快速檢測方法 1個病毒即可準確驗出
日前,總部位於香港的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具高靈敏度的新冠肺炎最新檢測技術,樣品中有一個病毒即可準確驗出。據悉,新技術基於增強版螢光實時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ERT-PCR),每個反應只要有一個病毒就可以檢測到。相較一般的RT-qPCR方法,新技術的靈敏度可提高10倍。
以色列研發出冠狀病毒快速檢測方法 每次檢測僅需2元左右
日前,以色列BATM先進通信有限公司CEO茲維·馬諾姆博士表示,他們開發出一種新的試劑盒,可以用於檢測新型冠狀病毒。與目前全球各地醫院使用的檢測工具包相比,新診斷試劑盒更快速、更準確。公司計劃將每次檢測費用定位在1謝克爾左右(約2元人民幣),並希望成為家庭檢人員自我檢測的工具。目前新試劑盒正在多家醫院中進行測試,有望在下周獲得歐盟籤發的歐洲合格認證(CEmarking)。
雪梨大學畢業生推出可重複使用口罩 可用於新冠病毒防護
近期,雪梨大學畢業生Elias Honor和Isaac Honor推出一款創新的可重複使用口罩,包含可水洗的外層和首創的植物過濾層,目前已經通過了KN95的初步測試,能夠阻擋97%以上的PM2.5、粉塵、細菌以及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在內的有害物質。
醫療科技公司Bardy Diagnostics推出14天版康乃馨動態監測儀
2020年3月4日,醫療科技公司Bardy Diagnostics宣布將推出14天版的康乃馨動態監測儀 (CAM),這是業內唯一的P-wave centric動態心臟貼片監護儀和心律失常檢測設備,已於近日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
Illumina推出用於全景變異分析的液體活檢產品TSO500 ctDNA
近日,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推出用於檢測全景基因組變異分析(CGP)的液體活檢產品TruSight? Oncology 500 ctDNA(TSO500 ctDNA),它可以作為組織檢測結果的補充,而在無法獲得組織樣本時,它也可以作為替代方案。TSO500 ctDNA使用了Illumina成熟的雜交捕獲技術,能讓客戶從游離DNA(cfDNA)樣本中檢測循環腫瘤DNA(ctDNA)中的523個基因。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信息庫2.0版
2月28日,由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開發維護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信息庫2.0版發布上線。與之前版本相比,2.0版增加多項新功能,包括:在「基因組序列發布」「變異數據統計」「變異注釋」欄目中提供每一條基因組序列和每一個變異位點的質量評估信息;基於原始測序數據,對相關參考基因組進行序列組裝評估,保障病毒基因組參比序列可靠性;新增「變異時空變化」欄目,通過熱度圖動態展示變異位點隨時間和地域的頻率變化趨勢;豐富「變異鑑定」「變異注釋」等在線工具模塊,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等等。
霍尼韋爾發布熱成像人體測溫初篩解決方案
近日,霍尼韋爾發布集成化紅外熱成像人體測溫快速初篩解決方案。通過熱成像人體測溫雙光紅外攝像機、熱成像人體測溫智能通道管理及安全集成管理系統平臺等設備的快速布控,幫助用戶實現無接觸快速篩查體溫超標人員,可廣泛應用於公共運輸、寫字樓、工廠、海關、學校和醫院等人流密集公共區域,有效地構建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
西門子醫療全新「黎明島」CT方艙解決方案正式投入使用
2020年3月2日,西門子醫療「黎明島」CT方艙解決方案順利交付黃岡方艙醫院並已投入使用。此次交付的「黎明島」解決方案具有智能、靈活、安全、高效等特點,並可通過5G或者寬帶網絡,實現專家端和掃描端的實時通信和互動操作,有效緩解一線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幫助醫院進一步提升CT診斷的速度和準確性,避免交叉感染。
日本島津研發1小時知曉結果的新冠試劑盒
3月4日,日本島津製作所發布消息稱,研發了約1小時就能檢測出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試劑盒,力爭在3月內提供。島津把檢測諾如病毒的試劑用於檢測冠狀病毒,省略了一部分以往的檢測工序,從而縮短檢測時間並降低成本。每月將生產可檢測約5萬人份的試劑盒。
數字細胞生物學公司Berkeley Lights推出T細胞受體測序試劑盒
2020年3月6日,細胞選擇領域的領導者Berkeley Lights推出新T細胞受體測序試劑盒(TCRseq試劑盒)。TCRseq試劑盒讓Berkeley Lights的Beacon和Lightning平臺的用戶,能夠從輸入細胞只有10,000個的細胞樣本中,回收在功能上面經過驗證的T細胞受體(TCR)。TCRseq試劑盒讓Berkeley Lights平臺用戶,能夠利用Berkeley Lights細胞療法開發套件(Cell Therapy Development Suite),先描繪T細胞功能,然後只對要緊的T細胞進行排序。
蘋果下一代Apple Watch或支持血氧監測功能
近日,來自外媒appleinsider的消息稱,「Apple Watch Series 6」也就是第六代蘋果智能手錶將加入血氧監測功能。如果一個人的血氧低於健康水平,也就是動脈血氧含量低於90%-100%,就可能導致心臟健康問題,甚至心臟驟停。Apple Watch的這個功能就是為此而設定的,下一代手錶可能會推送低血氧通知。
三鑫醫療透析液過濾器獲醫療器械註冊證
3月2日,三鑫醫療公布,公司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透析液過濾器《醫療器械註冊證》。透析液過濾器由蓋帽、接頭、外殼、密封圈、封口膠和空心纖維膜組成,該產品用於清除透析液中的內毒素、細菌與不溶性微粒。透析液過濾器為透析機裝機配用耗材,屬於透析機的重要配件之一,該產品在150次治療或達到最大使用時間(透析機為900小時)後必須更換(以先到者為準)。
華大基因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歐盟自由銷售證書
3月2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歐洲醫學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取得了由丹麥醫藥管理局頒發的關於歐盟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的自由銷售證書。
派金生物參與研發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批上市
3月4日,從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兩江新區企業重慶派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與研發的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通過國家藥品監管局審批(證書號:國械注準20203400182,國械注準20203400183),獲準上市,正式投入臨床應用。這是我國自主研發、全國首個獲批上市的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IgM/ IgG抗體檢測試劑盒。
華軟科技控股子公司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和醫療器械註冊證
3月2日,華軟科技公布,公司之控股子公司福建省力菲克藥業有限公司已取得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註冊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的生產範圍為二類14-14醫護人員防護用品。《醫療器械註冊證》的產品名稱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產品用於應急使用及儲備。註冊證有效期三個月,如疫情結束,自動失效。
華邁興微宣布微流控化學發光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CE認證
3月5日,深圳華邁興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微流控化學發光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得CE認證,華邁興微的微流控化學發光新冠病毒抗原/抗體檢測晶片採用封閉式反應模式,整個反應在晶片內部完成,大大降低醫護人員的生物感染風險。
美康生物全資子公司可攜式尿液分析儀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3月4日訊,美康生物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美康盛德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可攜式尿液分析儀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公告稱,該儀器與京都弘益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尿液分析試紙條配套使用,供醫療機構對人體尿液樣本中的生化成分進行半定量或定性檢測,為臨床檢驗和診斷提供參考。可檢測項目包括:尿膽原、潛血、膽紅素、酮體、白細胞、葡萄糖、蛋白質、酸鹼度、亞硝酸鹽、比重、維生素C。
泰達股份生產醫用N95級口罩獲醫療器械註冊證
3月6日,泰達股份公告,公司所屬企業發揮全部產能生產口罩過濾材料,目前5條熔噴生產線為口罩濾材生產線,日產能約10噸,可製成醫用平面口罩750萬隻,N95級口罩87.5萬隻。為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公司於今日獲得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註冊證》。公司將在保障口罩過濾材料生產的同時,新增生產醫用N95級口罩。
中關村控股公司旗下醫療裝置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3月4日,中關村發表公告稱,公司旗下子公司山東華素製藥有限公司收到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一種平板式鋁塑泡罩包裝機」、「一種包裝箱的包裝滾碼裝置」、「一種承接轉運裝置」以及「一種有機合成車間用空氣處理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此次山東華素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有利於公司進一步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
數字細胞生物學公司Berkeley Lights推出T細胞受體測序試劑盒
2020年3月6日,細胞選擇領域的領導者Berkeley Lights推出新T細胞受體測序試劑盒(TCRseq試劑盒)。TCRseq試劑盒讓Berkeley Lights的Beacon和Lightning平臺的用戶,能夠從輸入細胞只有10,000個的細胞樣本中,回收在功能上面經過驗證的T細胞受體(TCR)。TCRseq試劑盒讓Berkeley Lights平臺用戶,能夠利用Berkeley Lights細胞療法開發套件(Cell Therapy Development Suite),先描繪T細胞功能,然後只對要緊的T細胞進行排序。
分子診斷公司Genomica宣布冠狀病毒診斷試劑盒獲得CE認證
2020年3月6日,分子診斷公司Genomica宣布,其COVID-19(SARS-CoV2)冠狀病毒診斷試劑盒獲得CE認證。目前,該公司已經開發兩種試劑盒:使用實時PCR的qCOVID-19和使用公司CLART技術的CLART COVID-19,CLART技術是一種基於低密度微陣列的平臺,允許在一次測試中檢測多個目標。
醫療設備公司V-Wave宣布Ventura心房分流系統獲得CE認證
2020年3月6日,致力開發用於心力衰竭(HF)的新型可植入器械的醫療設備公司V-Wave宣布,其Ventura心房分流系統獲得CE認證,獲準在歐盟市場上銷售。該設備與20219年獲得FDA批准。
Neurostar經顱磁刺激(TMS)設備獲FDA突破性設備稱號
2020年3月6日,醫療技術公司Neuronetics宣布,其Neurostar經顱磁刺激(TMS)設備獲FDA突破性設備稱號,用於耐藥性雙相抑鬱症患者。該設備使用經顱磁刺激或TMS創建脈衝MRI強度磁場,誘導電流設計為刺激與情緒相關的大腦特定區域。
雅培公司新型FlexNav輸送系統獲得CE認證
3月5日,雅培公司宣布其Portico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新型FlexNav輸送系統獲得CE認證,在歐洲實現營銷授權。FlexNav輸送系統的批准和發布是雅培下一代Navitor TAVI系統臨床研究中的首個全球植入物。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開腹手術的高風險或極高風險患者,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該疾病限制了通過瓣膜的血液流動,是外科手術主動脈瓣置換的微創替代方法。
醫療設備公司Aerin獲FDA批准 並在美國推出創新設備RhinAer
3月5日,醫療設備公司Aerin Medical宣布獲得FDA批准,並在美國推出該公司的創新設備RhinAer?Stylus,用於非手術治療慢性鼻炎。RhinAer手術可通過直接破壞引起症狀的信號來提供持久的緩解。 該過程可以在耳鼻喉科醫師辦公室的局部麻醉下進行,沒有切口並且不感到不適。
羅氏血液檢測GALAD獲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
3月5日,羅氏(Roche)公司宣布,FDA授予其Elecsys系列GALAD評分檢測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以支持肝細胞癌(HCC)患者的早期診斷。Elecsys GALAD檢測的算法將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AFP,AFP-L3(AFP的一種亞型),des-γ-羧基凝血酶原(PIVKA-II)的生物標誌物水平結合在一起,幫助患者儘早診斷肝細胞癌。它是基於血液中的生物標記物對患者進行診斷,其對患者的侵入性非常小。
Luminex向FDA提交VERIGENE II呼吸道Flex試劑盒註冊申請
2月24日,醫療器械公司Luminex Corporation宣布,該公司已經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交VERIGENE II呼吸道Flex試劑盒獲得510(k)批准的註冊申請,這是該公司向FDA提交的第二款VERIGENE II試劑盒註冊申請。VERIGENE? II呼吸道Flex(RSP Flex)試劑盒是一款多重、定性的檢測試劑盒,可以從採集於具有疑似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的鼻咽拭子中同時檢測和發現常見的病毒和細菌。
醫療設備製造商TriMed宣布銷售新ASET足底電鍍系統
近日,醫療設備製造商TriMed宣布將開始銷售其新的ASET足底電鍍系統。該系統設計用於治療常見的前足和中足適應證,提供獨特的植入物治療MTP融合、Lapidus融合和TMT融合。
醫療設備公司ReGelTec宣布經皮背部治療療法獲美國專利
2020年3月4日,醫療設備公司ReGelTec宣布美國專利局已授予HYDRAFI專利。HYDRAFIL?是一種水凝膠,通過17號針頭注射到人的椎間盤核內。HYDRAFIL?將可以為數百萬因退行性椎間盤疾病引起的慢性腰痛患者提供非手術治療方案。
FDA批准Access Vascular第二代HydroPICC外周插入中央導管
3月3日,醫療器械公司Access Vascular宣布其第二代HydroPICC外周插入中央導管(PICC)獲得FDA批准,該導管已證明血栓蓄積率比傳統PICCs低30倍,並且可能提供減少導管阻塞的潛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4月份部分新冠肺炎疫苗有望進入臨床
3月6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科技研發攻關最新進展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在發布會上介紹了目前國內科研部門採取了5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研發,部分疫苗已經進入動物實驗階段,他預計到4月將有部分新冠肺炎疫苗有望進入臨床。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與Cyclica合作研發新冠肺炎創新藥
近期,中國著名醫學研究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與加拿大生物技術公司Cyclica進行戰略合作 ,以發現COVID-19的抗病毒藥物候選藥物,並探索設計多靶點抗病毒化合物的機會。 在這次合作中,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將對Cyclica提出的分子進行體外和體內抗病毒評估。 此外,雙方將在長期合作中設計多靶點抗病毒化合物,以降低耐藥性。
東陽光藥奧司他韋獲FDA批准上市 對多種流感病毒有效
3月4日,FDA批准東陽光藥的抗流感藥物磷酸奧司他韋膠囊(Oseltamivir Phosphate Capsules)的ANDA,包括30mg、45mg、75mg三種規格。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國產磷酸奧司他韋製劑首次在美國獲批上市。奧司他韋是由吉利德研發,羅氏負責全球商業化的一款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甲型、乙型流感、H5N1、H9N2等亞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有治療和預防的作用。
生物製藥公司Inovio加速開發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
2020年3月4日,生物製藥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宣布,該公司正在加速開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的DNA疫苗INO-4800。據悉,Inovio計劃4月在美國開始人體臨床試驗,之後不久在疫情最為嚴重的中國和韓國開始試驗。
研究稱巴瑞替尼或為新冠治療有效藥 後續計劃投入臨床
結合定製的2019-nCoV,研究人員們使用Benevolent AI在已批准上市的藥物搜尋可能對新冠病毒感染有效的藥,重點關注哪些可能阻止病毒感染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鑑定了巴瑞替尼,預計這種藥物可降低病毒感染肺細胞的能力。目前,研究作者正計劃在臨床上用巴瑞替尼來治療新冠肺炎,以驗證其效果。
德國團隊研發出可溶解口服疫苗 不需要冷藏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藥物學教授Maria Croyle團隊研發出了一種可溶解的口服疫苗。這項新技術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它有可能極大改善全球對疫苗和其他生物藥物的獲取。據悉,這項技術能夠將活病毒和其他生物藥物穩定存儲在一種可快速溶解的薄膜中。與傳統的疫苗不同,這種薄膜不需要冷藏,可直接口服。
針對高危新冠患者 武田製藥啟動研發血漿源性療法「H-IG」
3月4日,武田製藥宣布將啟動研發抗新冠病毒(SARS-CoV-2)多克隆高免疫球蛋白(H-IG),以用於治療高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H-IG是一類血漿來源療法,以前已被證明可有效治療嚴重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並且可能是治療新冠肺炎的一大治療選擇。其工作原理是從康復患者或接種過疫苗的供體中,收集血漿中的病原體特異性抗體,然後注射到新患者的身上。
安徽亳州高新區集中簽約7個醫療防護項目 總投資近15億元
2月28日,安徽亳州高新區集中簽約7個醫療防護項目,合計總投資近15億元。據介紹,亳州高新區為做好疫情防控和促進經濟發展,招商部門重點圍繞疫情防控工作中需要的醫療防護用品產業,通過本地行業協會、外地亳州商會、返鄉亳籍客商等渠道,採用電話、微信等方式與投資企業溝通對接,積極摸排一批涉及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醫用防護服、中醫藥產品等醫療防護產品生產投資企業。
健帆生物斥資15億元擬投資建設「醫療器械產業(血液淨化)項目」
3月5日,健帆生物與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訂了《健帆集團醫療器械產業(血液淨化)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擬在珠海高新區唐家灣主園區投資建設健帆集團醫療器械產業(血液淨化)項目,該投資總金額約15億元。健帆生物表示,本次投資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同時因項目投資建設周期較長,不會對公司當期財務及經營狀況產生重大影響。未來項目建成後將對公司的整體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皮膚病檢測產品研發商DermTech宣布將通過私募籌集6500萬美元
2020年3月2日,皮膚病檢測產品研發商DermTech宣布,已同意向未公開的機構投資者出售大約6500萬美元股票。根據私募條款,DermTech將以每股10.50美元的價格出售約2,467,724股普通股,以及以每股10,500美元的價格出售3,199股B-1系列可轉換優先股和524股B-2系列可轉換優先股。
寬嶽醫療獲數億元新輪融資 將加速關鍵技術創新
3月2日消息,人工關節研髮型企業b-ONE寬嶽醫療已完成數億人民幣新一輪融資,由無錫金投太湖基金領投,斯道資本及其姐妹基金F-Prime Capital跟投。在完成本輪融資後,寬嶽將加大在無錫的投入,同時加速關鍵技術創新,豐富和完善產品線,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推動產品營銷。
瀚湄醫療獲1500萬元Pre-A輪融資 用於研發一次性內窺鏡
2019年11月29日,瀚湄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完成1500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包括中山貝森醫療產業投資企業、寧波米河三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及蘇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發展集團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本輪資金將用於一次性膀胱鏡、一次性支氣管鏡的產品研發,以及內窺鏡生產設備和產品的註冊認證。
微密醫療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推進動脈瘤密網封堵器臨床試驗
2020年3月6日,上海微密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融資所得將用於推進該公司旗下的動脈瘤介入治療產品MeshCoil密網封堵器進入臨床研究。據悉,該輪融資由辰德資本獨家投資。微密醫療目前研發了一種創新型的微創介入治療器械「MeshCoil密網封堵器」,可用於治療顱內出血性動脈瘤。
愛爾眼科斥資500萬成立全資醫療科技公司 主要從事醫械研發
企查貓資料顯示,湖南共睿康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3月2日,註冊資本5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何偉亮。經營範圍為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一類醫療器械、二類醫療器械的研發;一類醫療器械、二類醫療器械的生產;一類醫療器械的銷售;二類醫療器械批發;二類醫療器械零售。該公司為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賽默飛將斥資115億美元收購QIAGEN 加速擴展專業分子診斷產品
3月3日,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和凱傑(QIAGEN)聯合宣布,雙方董事會已一致批准Thermo Fisher以每股39歐元現金收購QIAGEN的提議。以當前匯率計算,這筆交易對QIAGEN的估值約為115億美元。本次交易有望通過具有吸引力的分子診斷功能(包括傳染病測試)來擴展雙方在專業診斷領域的產品組合。該交易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
Tricog Health完成7.6億盧比B輪融資,由Edge Capital領投
近日,醫療設備公司Tricog Health宣布完成7.6億盧比(約合105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University of Tokyo Edge Capital領投,由Aflac Ventures、TeamFund、Dream IncubatorTricog,以及其早期投資方Inventus Capital和Blume Ventures參與。Tricog Health是一家專精於心臟病急救設備的企業,其ECG心電圖設備採用了中央伺服器監控,可對心電圖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報告。
醫療設備公司Supira完成3500萬美元B輪融資,推進其pVAD產品開發
3月5日,醫療設備公司Supira Medical宣布完成350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牽頭,其中包括The Capital Partnership(TCP)、415 CAPITAL、AMED Ventures和Shifamed Angels參與。融資資金將用於推進該公司的下一代經皮心室輔助設備(pVAD)的產品開發和臨床工作。
紐脈醫療完成數千萬美金B輪融資推進二尖瓣置換介入瓣膜臨床
近日,上海紐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美金B輪融資,由奧博資本(OrbiMed)投資,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推進國內首款二尖瓣置換介入瓣膜的臨床及註冊上市。
聖湘生物申報科創板 72小時研發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3月4日,聖湘生物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申請科創板上市。聖湘生物預計發行總股本4000萬股,總計融資約5.57億元人民幣。自2018年扭虧為盈之後,聖湘生物在2019年淨利潤迅速增長,已經達到了3765萬元,淨利率超過10%。此前2020年1月20日,聖湘生物對外宣布僅用72小時就成功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最快30分鐘可出檢測結果。該檢測試劑盒也在2020年1月28日獲批。
血液製品產品競爭格局:人血白蛋白批籤發數量佔比最高
血液製品來源於血漿,主要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類。其中血液製品簡稱血製品,在廣義上包括血源和重組的血漿蛋白製品,在狹義上僅包含血源的蛋白質。常見的血製品主要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類。
整體來看,我國人血白蛋白市場發展較為平穩,批籤發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但是從競爭結構看,國內企業在這一市場較國外企業優勢較弱。
從批籤發量看,國內人血白蛋白批籤發數量佔比最高,並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2018年市場佔比達到63.44%,排在第二的則是免疫球蛋白籤發量,佔比為30%-45%之間,而凝血因子需求量較小,市場所佔份額也最小。
國內血液製品企業在不同產品線上有著不同的布局,從而構成了產業的發展圖譜,由下圖可知,上海萊士、華蘭生物、泰邦生物、天壇生物、雙林生物、博雅生物、上海所、上海新興等企業在血液製品領域具有較完善的生產線布局。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