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學城打造醫療機器人搖籃 超25家領頭羊雲集
近日,海澱區政府專門成立的產業投資和生態服務平臺——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宣布對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進行股權投資,未來將進一步引導產業要素在中關村科學城聚集,形成高端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生態圈。截至8月7日,創新中心已聚集、服務包括天智航、術銳、思靈等在內的25家行業領先企業,參與投資了多家創新企業,部分企業技術產品即將或已經實現自研國產關鍵零部件的突破,實現與國際領先同行「並跑」。
賽默飛世爾125億美元收購Qiagen計劃告吹
8月13日,賽默飛世爾(ThermoFisher,以下簡稱「賽默飛」)宣布終止收購QIAGEN,原因為未能獲得QIAGEN投資者的足夠支持。按合同條款,賽默飛將從QIAGEN處收到9500萬美元賠償。雙方於去年宣傳達成一項併購協議,QIAGEN同意賽默飛的收購邀約。賽默飛於今年3月首次宣布以每股39歐元的價格收購QIAGEN。然而由於新冠疫情對QIAGEN的測試需求激增,QIAGEN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9%的超預期淨銷售增長,並預計第二季度的增長至少為12%。QIAGEN股東表示:「獨立的前景比目前的報價好得多。」上周,賽默飛世爾又宣布125億美元的收購價格是「最佳和最終報價」,Qiagen依舊不為所動。
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4+7」 這些規則將變
目前,兩票制,4+7藥品帶量採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等政策的推行取得一定的成效。醫用耗材帶量延續了藥品「4+7」的成果,一是採購價格最大降幅為80% -95%,平均降幅在50%-72%。二是採購量通常是在全年使用量70%,更重要的是出現了醫保基金預付貨款,預付比例在30%-50%。2020年是醫用耗材全面推廣的一年,先後有二十多個省份已經發布並執行,同時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引發五大變革。
廣西穩步推進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工作
8月13日獲悉,廣西自治區藥監局全力推進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廣西有3家企業的5個產品,按照註冊人制度獲取醫療器械註冊證,其中3個為體外診斷試劑產品。 下一步,自治區藥監局將加強對試點企業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監測與管理,進一步探索創新醫療器械監管方式,釋放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紅利。
廣東省藥監局開展2020年第二期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監督抽查
2020年8月12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開展2020年第二期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監督抽查的通告》,根據2020年重點工作安排,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取細胞因子吸附柱等4個醫療器械臨床試驗項目,將對其臨床試驗過程的真實性和規範性開展現場監督檢查。
廣東省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初顯成效 62個試點品種獲準上市
8月12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例行新聞通氣會。省藥品監管局行政許可處副處長陳嘉曄在會上介紹了廣東省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工作情況和成效。廣東省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自2018年8月14日開始落地實施,兩年以來,全省共有62個試點品種獲準上市,已受理70多家企業近300個品種開展審評。
廣東舉辦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稽查執法培訓
近日,廣東藥監局在廣州舉辦2020年全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稽查執法培訓班。培訓班要求,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特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強調,作為藥品稽查執法人員,要強化法治思維,提升依法辦案能力;要強化創新思維,提升科學監管能力;要強化系統思維,提升協同執法能力。
陝西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申報註冊等審批事項均可實現網上辦理
從陝西省藥監局獲悉,全省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申報註冊等審批事項均可實現網上辦理。省藥監局發布《陝西省藥品安全監管綜合業務信息化系統正式上線運行的公告》,即日起,全省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領域 33 個大類、93 個子項申報註冊、許可、備案事項,均可進行網上辦理、頒發「電子許可證書」或者備案憑證,實現無紙化、網絡化、信息化審批。
貴州省、重慶市、海南省三省聯手耗材砍價
8月12日,貴州省醫藥集中採購平臺發布《貴州省醫療保障局重慶市醫療保障局 海南省醫療保障局 冠脈擴張球囊聯合帶量採購文件(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顯示,貴州省、重慶市、海南省聯合採購地區委派代表組成聯合採購工作辦公室,代表3省市醫療機構實施聯合帶量採購。本次帶量採購日常工作和具體實施由貴州省醫療保障局承擔。
衡水市冀州區加快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該區結合《冀州區醫療器械產業升級實施方案》《冀州區醫療器械產業振興計劃(2019-2022年)》等,精心編制醫療器械產業規劃,明確產業發展定位、工作方向、實施路徑和階段性目標,科學有序推動醫療器械產業科學有序發展。同時,為充分發揮產業聚集效應,該區在經濟開發區投資20餘億元高標準建設了冀州醫療器械產業園,全面打造集醫療器械生產製造、電商物流和康養生活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示範區。
金湖縣政府出臺《金湖縣藥品和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日前,金湖縣政府出臺《金湖縣藥品和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預案》依據事件的可控性、社會危害程度和影響範圍,將藥品和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Ш級)和一般(Ⅳ)四級。《預案》要求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配合,密切協同,將應急管理融入常態工作當中,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救治和善後快速反應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處置,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對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
普洛斯自貿壹號與復旦大學共建「醫療器械聯合研究中心」
2020年8月14日 ,「復旦-自貿壹號醫療器械聯合研究中心」在上海普洛斯自貿壹號生命科技產業園舉行隆重的籤約暨揭牌儀式,以全新的模式共建產學研聯盟創新體系,促進技術與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落地。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金力,上海自貿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陳彥峰,普洛斯中國區常務副董事長諸葛文靜等出席了儀式。此次成立的「醫療器械聯合研究中心」將助力自貿壹號進一步搭建具備完善生態體系和專業功能的開放式創新和孵化服務平臺,通過整合最好的行業資源,開展「校」「園」合作,讓研發創新和科研成果產業化得以更高效地進行。
螞蟻集團關聯公司成立健康科技新公司 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近日,相互幫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健康諮詢服務(不含診療服務)、醫院管理、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第一類醫療器械銷售等。該公司由杭州煥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吱信(上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吱信(上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由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100%持股,後者為螞蟻集團的關聯公司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浙江德康醫療器械等19家企業成為首批科創助力板掛牌企業
8月11日,浙江科創助力板在嘉善正式開板。科創助力板是上交所與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共同發起建設的浙江科創板企業上市培育板塊,定位為浙江省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的培育庫。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成為首批科創助力板掛牌企業。科創助力板主要服務對象為擁有關鍵核心技術,並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較強成長性,符合一定財務估值指標(科創板上市標準的0.5及以上)的浙江省內科技創新類企業。
近視老花不再怕 極目生物引進兩款黑科技新品安全低副作用
美國時間8月11日極目生物宣布與美國Eyenovia公司達成合作,獲得Eyenovia兩款主要眼科創新療法在大中華區及韓國的獨家許可。兩款產品分別是用於治療進展性近視的MicroPine和用於治療老視(又稱老花眼)的MicroLine。極目生物本次與Eyenovia合作的產品MicroPine,或將成為近視控制方面的最優解決方案。
金髮科技:買方未及時支付預付款,近70億口罩出口大單終止
8月9日,據上市公司金髮科技發布公告表示,月前該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籤訂的訂購金額達9.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7.9億元)的KN95口罩訂單合同正式終止。據金髮科技回應稱,在本次的合同中,公司曾要求買方支付一定的預付款得以履行實際訂單。然而就在近期該公司業務部門嘗試與其通過電話進行溝通時,買方一直未給予回應。由於金髮科技一直未收到買方按照訂單要求應該支付的40%預付款,本次合同正式終止。
凱傑醫療器械廠無菌級防護口罩抽檢不合格 被罰10萬元
日前,中國市場監管行政處罰文書網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海門市凱傑醫療器械廠因「一次性無菌級防護口罩」抽檢不合格,被罰款10萬元。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查明,2020年3月25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海門市凱傑醫療器械廠採用同一批次的原材料(無紡布、熔噴布耳帶、鼻梁條等)共生產了「一次性無菌級防護口罩」117000隻,成本價為0.45元/只。
江蘇正陽醫療器械公司「經營過期醫療器械」被罰2萬元
日前,中國市場監管行政處罰文書網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江蘇正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因經營過期的醫療器械,被罰2萬元。處罰決定書顯示,2020年7月16日,盱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江蘇正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儲備庫發貨發現一盒批號180701和一盒批號180901未拆封的「海綿鉗」及二十盒未拆封的「子宮頸活體取樣」,上述「海綿鉗」和「子宮頸活體取樣鉗」產品超過標籤標示的使用期限。
南天信息: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加快布局醫療信息化業務
南天信息公告,已於近日收到雲南省昆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即可持續開展相關業務活動,將對公司未來經營及業務開展產生積極影響,有利於公司醫療信息化業務的布局。
景峰醫藥:子公司收到醫療器械生產行政許可
2020年8月12日,景峰醫藥公布,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景峰製藥有限公司於近日收到《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受理號:生1395】。公司提出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開辦許可申請,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
理邦儀器:控股子公司博識診斷變更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及註冊證
理邦儀器公告,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深圳博識診斷技術有限公司(「博識診斷」),根據集團整體戰略規劃,已將其註冊地址(住所)由東莞遷移至深圳,並同時對其公司名稱、經營範圍進行了變更。
中國郵政申請註冊多個醫藥類商標 分類包括醫療器械
近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商標信息,商標名稱顯示為中郵醫藥、中郵藥房、中郵健康等,涉及國際分類包括「醫療器械」「社會服務」「醫藥」等,目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
和瑞基因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上市 癌症早篩時代來臨
和瑞基因今日正式發布其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Liver Screening)。這是和瑞基因第一個基於NGS技術的腫瘤早篩產品,也是始於超大隊列前瞻臨床研究的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的問世標誌著和瑞基因 「一個核心,雙向延伸」的產品戰略已初具規模:即緊密圍繞臨床需求,實現基因檢測技術向腫瘤早篩早診和腫瘤中晚期檢測兩個方向的臨床轉化。
迪瑞醫療全自動凝血分析儀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8月13日,迪瑞醫療公告稱,其於近日取得由吉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1項《醫療器械註冊證》,涉及產品為全自動凝血分析儀,主要用於對血液進行凝血和抗凝、纖溶和抗纖溶等功能的分析。公告表示,上述全自動凝血分析儀BCA-3000的取得,標誌著公司凝血分析產品體系(儀器加試劑)已經建成,有利於增強凝血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推廣效率,豐富了公司產品種類,將進一步增強公司體外診斷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場拓展能力。
邁克生物5項新產品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2020年8月11日,邁克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名稱為,細胞角蛋白19片段測定試劑盒(直接化學發光法)、胃泌素釋放肽前體測定試劑盒(直接化學發光法)、糖類抗原50測定試劑盒(直接化學發光法)、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測定試劑盒(直接化學發光法)、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測定試劑盒(直接化學發光法)。
Airdoc、矽基智能兩家企業AI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軟體獲批三類證
8月10日,國家藥監局在其官網發布公告,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體」、上海鷹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Airdoc)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圖像輔助診斷軟體」通過了NMPA批准,獲得醫療器械三類證。醫療AI商業化迎來又一階段性勝利。
廣州陽普醫療醫用防護口罩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2020年8月10日,廣州陽普醫療子公司陽普醫療(湖南)有限公司的醫用防護口罩(無菌型)收到了由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安圖生物」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檢測試劑盒「獲醫械註冊證
安圖生物公告,近日收到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名稱: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預期用途:產品用於定量檢測人血清或血漿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含量。截至2019年12月31日,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累計已發生的研發投入約為84萬元。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數據查詢信息,截至公告日,國內外同行業已有西門子、德爾基診斷、泰州澤成生物等廠家已取得上述類似產品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美康生物:子公司取得兩項醫療器械註冊證
美康生物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美康盛德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於近日取得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名稱分別為: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及「全自動尿液幹化學分析儀」。
新產業:獲得3項醫療器械註冊證 均為IgG測定試劑盒
新產業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3項《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名稱為抗核糖體核蛋白抗體IgG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抗線粒體M2抗體IgG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抗著絲點抗體IgG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截至目前,公司已先後有126項化學發光試劑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以上新產品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取得,豐富了公司化學發光類產品線,將對公司發展具有正面影響,但對近期的生產經營和業績不會產生重大影響,敬請投資者給予關注並注意投資風險。
基蛋生物:6項醫療器械產品延續註冊
基蛋生物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6項《醫療器械註冊證(體外診斷試劑)》,以下產品延續註冊,產品名稱為抗鏈球菌溶血素O檢測試劑盒(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試劑盒(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糖化血紅蛋白檢測試劑盒(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肌紅蛋白檢測試劑盒(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試劑盒(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D-二聚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
基蛋生物:完成3項醫療器械註冊證變更登記
公司於近日收到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3項《醫療器械註冊變更文件(體外診斷試劑)》,產品名稱為心肌肌鈣蛋白I檢測試劑盒(乾式免疫螢光法);N-端腦利鈉肽前體/心肌肌鈣蛋白I二合一檢測試劑盒(乾式免疫螢光法);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鈣蛋白I/肌紅蛋白三合一檢測試劑盒(乾式免疫螢光法),變更內容為1、檢測條件、陽性判斷值或參考區間變化;2、修改產品技術要求,但不降低產品有效性變化。3、說明書和/或產品技術要求中文字的修改,但不涉及技術內容的變更。
Life Spine宣布PLATEAU ® -X Ti獲得FDA 510(K)許可
2020年8月11日,醫療器械公司Life Spine宣布公司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可以銷售PLATEAU ® -X Ti側腰椎間隔系統。LifeLife公司營銷副總裁Mariusz Knap表示:「PLATEAU-X Ti的推出進一步推進了公司提供微創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旨在節省時間、節省資金和加速患者康復。」
自主研發二尖瓣介入器械 捍宇醫療獲5億元D輪融資
心臟高端器械公司捍宇醫療已完成5億人民幣D輪融資,由弘暉資本,CPE,盈科資本聯合領投,朗姿韓亞,朗瑪峰,冪方資本,東證資本,泰福資本,合方科創以及春風創投跟投。百榕資本擔任公司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據悉,本次籌集的資金將用於推動公司產品Valve Clamp 的上市,以及新產品的持續研發。捍宇醫療成立於2016年12月,是國內首批開展瓣膜介入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
科亞醫療完成B+輪1.5億融資 GGV紀源資本領投
近日,國內首張醫療AI三類證獲證企業——「科亞醫療」宣布完成B+輪1.5億元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崑崙網際網路智能基金、國方母基金、雅惠資本聯合跟投。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完成科亞醫療在全球範圍內的產品商用落地布局,並為後續的品牌升級、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提供重要驅動力。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科亞醫療就已獲得由崑崙萬維、IDG資本領投,上海國方母基金、雅惠資本等聯合跟投的億元投資,距離本輪融資還不到6個月。
艾康特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推進多款眼視光醫療器械產品研發與註冊
2020年8月12日獲悉,艾康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輪融資,並已鎖定A+輪融資,總體融資金額超億元。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夏爾巴投資、復星創富、松禾資本、元生創投、橫琴金投等共同投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加速推進艾康特多款眼視光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臨床與註冊進程。
「微遠基因」獲2億元B輪融資 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升級、醫械產品註冊等
「微遠基因」已完成2億元B輪融資,由鼎暉投資領投,中金啟辰跟投,A輪投資方火山石資本和國科嘉和均繼續加持。微遠基因主要專注於基因技術創新與感染精準醫療,目前擁有兩技術平臺。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與升級,全國臨檢網絡建設,醫療器械產品註冊,產業化基地建設,加強醫學品牌營銷與臨床服務等方向。
沃比醫療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打造卒中整體解決方案
8月11日,上海沃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由中信醫療基金領投,現有投資機構股東麥星投資、前海母基金和長安私人資本追加投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促進其全球出血和缺血性卒中治療產品組合的開發,深化在歐美、日本、南美等海外市場布局,支持該公司正在進行的兩項臨床試驗,為2021年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產品在國內取證及上市打下堅實基礎。沃比醫療旗下的「沃比腦血管動脈瘤栓塞彈簧圈」是國內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獲得美國FDA、歐盟CE以及日本PMDA認證的神經栓塞介入醫療產品。
醫療器械公司Paragon 28宣布完成B輪融資 用於開發和推出新產品
2020年8月14日,骨科醫療器械公司Paragon 28宣布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Piper Sandler Merchant Banking和MVM Partners共同領投,一名現有A輪投資者跟投。融資資金將用於支持公司開發和推出新產品,包括最近通過FDA認證的APEX 3DTM全踝關節置換系統,以及在美國和國際市場的持續商業擴張。
醫療器械公司Neovasc宣布價值1260萬美元的註冊直接發行定價
8月10日,醫療器械公司Neovasc宣布已與若干專注於醫療保健的機構投資者達成最終協議,根據納斯達克資本市場規則,以場內定價的方式,以每股普通股2.77575美元的購買價出售總計4532772股普通股,在扣除配售代理費和公司應支付的發售估計費用前,公司的總收益總額約為1260萬美元。本次發行預計將於2020年8月12日前後完成,但須符合慣例成交條件。
伊辰雲健康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預防感染節省醫療支出
廣州伊辰雲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伊辰雲健康)近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廣州丹麓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領投,廣州創鈺銘晨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Tsingyuan Ventures I LP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工廠建設、臨床試驗及產品申報。伊辰雲健康專注醫院感染防控,首先研發出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控制裝置(CRBSI預防控制裝置)及新生兒臍窩護理裝置。
百合醫療科創板IPO:質量控制問題頻出 財務數據多處存疑
2017年百合醫療申報創業板上市被否,於2020年6月24日轉道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目前審核狀態為已問詢。招股書顯示,百合醫療主營業務為輸液管理、血液淨化和護創敷料等領域的一次性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7年-2019年報告期內,公司產品多次被國家藥監局飛檢通報質量控制問題,同時存貨等財務數據被曝存疑。作為一家醫療器械製造企業,百合醫療2019年固定資產增速為34.56%,達到2.36億元,公告擬募集資金8.4億元主要是進行產能擴張。
華亞智能IPO暫緩表決調查:苦候兩年或因信披瑕疵鎩羽
8月13日晚間,證監會網站公布了2020年第120次會議審核結果,蘇州華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亞智能」)暫緩表決,深圳威邁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通過,江蘇協和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博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祖名豆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公司首發獲通過。華亞智能成立於1998年12月21日,是一家從事應用於半導體設備、新能源、軌道交通、醫療器械等領域的精密金屬構件製造的企業。
寶萊特上半年淨利同比增長767% 在手訂單保障下半年業績
寶萊特(300246)日前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77億元,同比增長102.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億元,同比增長767.60%;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為12.47億元,較期初增長29.75%,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7.79億元,較期初增長38.55%。寶萊特半年業績增長在國內醫療器械行業領域裡表現出眾,已經遠超出預期。對於上半年的成績單,寶萊特概括為:監護儀產品作為主力貢獻,血透業務正擴大布局,公司整體在多點爆發。
前瞻:心血管耗材佔高值耗材市場整體37% 增速約25%
根據醫械研究院2020年2月份發布的《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版)》醫療器械可分為醫療設備、高值耗材、IVD(體外診斷)、低值耗材等,2018年國內整體市場規模約5300億元。其中,高值耗材市場規模僅次於醫療設備,達到1046億元,整體增速約20%。心血管作為高值耗材領域市場最大的一個細分市場,佔高值耗材市場整體37%,增速約25%,高於醫療器械行業整體水平。
針對心血管疾病,臨床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開放式外科手術和介入治療等。開放式外科治療在外科設備及耗材輔助下完成,創傷面積相對較大。介入治療在醫學影像設備導引下,利用穿刺針、導絲、導管等將介入治療耗材經血管輸送到特定病變部位,實現心血管病變微創治療效果。
外科和介入治療相關耗材分別為外科耗材和介入耗材。由於介入較外科手術在創傷面積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已成為心血管疾病主流治療方式;目前心血管耗材近90%市場份額屬於介入類。
介入耗材依據針對病變部位不同,分為冠脈血管耗材、外周血管耗材和結構性心臟病耗材等。目前,冠脈血管耗材市場規模佔心血管高值耗材總市場約60%;外周血管耗材約佔20%;介入瓣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市場增速最快。每個賽道產品又可進一步細分,以冠脈介入為例,主要產品包括冠脈支架、球囊導管、導引導絲和其它介入配套耗材等。其中,冠脈支架在手術後永久留在血管內,而球囊主要功能是輸送支架到固定位置或擴張狹窄血管,導絲主要起到導引球囊或支架到達相應位置的作用。
數據:2019年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304億元
得益於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社會老齡化進程加速和醫療需求不斷上漲,我國骨科植入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139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225億元,但受集中採購、國產「進口替代」等因素影響,近幾年骨科植入市場規模增長逐漸放緩。根據《中國醫療器藍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304億元,同比增長16.03%。
骨科植入市場可分為創傷類、脊柱類、關節類、其他。2010年在骨科細分市場中,創傷佔比33.17%,排名第一;脊柱佔比27.87%,排名第二。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20》數據顯示,在2019年,脊柱骨科為骨科植入市場中第一大市場,市場佔比28.95%。關節市場後來居上,超越創傷市場成為骨科植入排名第二的細分市場。隨著我國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國內醫療保險制度的完善、臨床醫生治療水平的整體提升,我國脊柱類和關節類耗材產品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
CB Insights數字醫療150強:7家中國企業上榜,騰訊成亞洲最活躍投資者
8月14日,CB Insights公布了第二屆「全球數字醫療150強」榜單,從數千家候選企業中甄選了150家最具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涵蓋12個醫療子領域,獲獎企業來自中國、加拿大、以色列、法國、英國、美國等國家。
7家中國數字醫療公司上榜,分別為移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微醫(We Doctor)、人工智慧與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提供者零氪科技(LinkDoc Technology)、智能臨床研究解決方案提供者森億智能(SYNYI.AI)、醫療全產業服務集團企鵝杏仁(Tencent Trusted Doctors)、提供臨床腫瘤專業醫學和專業醫療服務的生態平臺思派(Medbanks Network Technology)、一站式醫療服務平臺微脈(Weimai)和網際網路中醫平臺小鹿醫館(Xiaolu Yiguan)。
以下為CB Insights公布的數字醫療 Top10: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