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鹽少會缺鈉缺碘嗎?還真有可能……

2021-02-22 媽寶幫幫幫

點擊上方媽寶幫幫幫,一鍵關注。

科學育兒、專家訪談、繪本介紹、好物分享、剁手指南,記者媽媽Jo媽幫你一網打盡,全天下媽媽的好朋友,就是這了!Jo媽個人微信:mabaobang234

「1歲以下不吃鹽,1歲以上少吃鹽」是醫學界給媽媽們的建議。可是仍會引起許多人的不解,特別是老年人,他們會疑問:孩子不吃鹽不會缺東西嗎?

主要指的是缺鈉和缺碘。缺鈉會造成口渴,頭暈,乏力,反應遲鈍,嗜睡,厭食,尿少和口唇和皮膚乾燥等問題。而缺碘則可導致克汀病,表現為智力低下,語言和運動障礙。

那少吃鹽會導致這些問題嗎?

來看看中國營養學會的官方建議吧。

 

母乳內的鈉含量可以滿足6個月以下嬰兒的需要,而奶粉中的鈉含量高於母乳。所以不管是母乳還是奶粉寶寶,這個階段只要奶量充足,都不用擔心缺鈉。

 

7~12月齡的孩子這一階段的孩子需要多少鈉呢?適宜攝入量是每天350毫克。

可以從輔食中獲得鈉,主要是動物性食物。

 

比如1個雞蛋含鈉71毫克,100克新鮮瘦豬肉含鈉65毫克,100克新鮮海蝦含鈉119毫克,加上從母乳或奶粉中獲得的鈉。

 

而1歲-2歲的寶寶,開始少量嘗試家庭食物,鈉的攝入量也將明顯增加。2、3歲的寶寶,基本可以和成人一同用餐,仍要注意少鹽,如果家裡膳食營養均衡,寶寶能攝入少許鹽,也不用擔心鈉的問題。

 

看來鈉是否足夠的問題不用擔心了。那碘呢?少鹽的同時會減少碘的攝入,寶寶會缺碘嗎?

 

0~6月齡的嬰兒,碘的適宜攝入量為每天85微克,7~12月齡是每天115微克,1~3歲每天推薦攝入量是90微克。

 

當媽媽的碘攝入充足時,母乳的碘含量可達到100~150微克/升,能滿足1歲以下寶寶的需要。

 

7~12月齡嬰兒可以從輔食中獲得部分碘,而1~2歲寶寶開始嘗試成人食物,也會攝入少量的含碘鹽,從而獲得足夠的碘。所以1歲以後應該適當加點鹽了。

 

現在新媽媽們都了解,1歲以下不在輔食中主動加鹽,1歲以上少鹽。可也有一些媽媽在諮詢中和我說,孩子到2歲都沒吃過加鹽的食物。

 

這就是走極端了,有引起缺碘缺鈉的潛在風險。那麼孩子在不同月齡能吃多少鹽?請看之前Jo媽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寫的這篇文章。

注意❗1歲前不吃鹽1歲後吃多少?一組圖看懂吃鹽量

 

|參考自: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公眾號內回復關鍵字,查看精彩文章

育兒陋習

正面管教

敏感期

專注力

經典繪本

家庭關係

資源下載

❶ Jo媽,有10年主流媒體工作經歷,分享有溫度的育兒經。

❷微信公眾號「媽寶幫幫幫」(mabaobangbangbang)。

❸ 合作轉載請聯繫:2639221607@qq.com

相關焦點

  • 天王嫂昆凌稱寶寶2歲前不給娃吃鹽遭質疑,吃鹽真的越晚越好嗎?
    可是,前段時間有位媽媽給我們留言:早就看過關於鹽是毒,要儘量晚加、少加的文章,所以我兒子現在4歲了還沒有加鹽,他也習慣了清淡飲食。但是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口渴、頭暈、尿少,身體沒有力氣,總是想睡覺,看著孩子病怏怏的,就去醫院查了下,醫生說孩子缺鈉,說要加鹽,否則可能出現低鈉血症。這位媽媽就有疑惑了,娃到底該不該加鹽啊?
  • 寶寶什麼時候吃鹽最合適?你或許真的不知道,今天我來告訴你
    那麼在這其中,我們的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鹽,這就成了很多家長的困惑,嚴重的還會應為此時與婆婆發生爭吵,最後就導致家裡的氣氛出現各種僵持。那麼我們的寶寶什麼時候吃鹽最合適,越晚越好?一歲之前寶寶為什麼不需要添加鹽分?鹽分被稱之為NA是我們人體必不可少成分,因為孩子在一歲之前對於鹽的需求量是非常小的。
  • 周杰倫老婆昆凌談孩子2歲前不給吃鹽,這樣對了嗎?
    對於口味相對清淡的人來說,吃多後反而會覺得鹹。這裡不想說潮汕食物怎麼樣,主要是想講鹽這一方面,總感覺我們潮汕人天生就是重口味,對鹽超不超標好像都不放在心上,特別是老一輩的人。剛才我說自己算得上一個奇葩,是因為我下鹽很少,少到被人嫌棄。有一次親戚帶著9個月大的孩子來我家做客,當天我下廚做飯。
  • 孩子「大脖子」 不一定是缺碘
    然而,隨著「含碘鹽」的普遍推廣,雖然地方性缺碘的人群明顯下降,但在臨床中「大脖子」的孩子卻並不少見,難道這些孩子真的是因為缺碘嗎?為此,記者專門請教了南京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顧威主任醫師。  孩子「大脖子」,也可能是甲亢  「我們前兩天剛收了一例『大脖子』的8歲男孩兒,家長就是發現孩子最近脖子變粗了,吃得多卻逐漸消瘦,就診時家長就問,孩子是不是缺碘」,顧威醫生回憶道,「其實這孩子是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免疫系統發生變態反應,甲狀腺炎引起的腫大,與缺碘沒有關係。」
  • 蜂蜜為什麼會含鈉?真正的蜂蜜不含鈉嗎?
    蜂蜜為什麼會含鈉?真正的蜂蜜不含鈉嗎? 蜂蜜不僅味道香甜可口,還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一直是備受消費者關心的食品,其中含有豐富的成分,鈉也是身體所需的一種元素,天然蜂蜜中含鈉嗎?
  • 血壓高,禍根並非只有鹽,3味隱藏的「鈉大戶」,也不可以多吃
    一說起飲食對高血壓的影響,鹽可能是大家公認的「禍首」,鹽吃多了會引起血壓上升,久而久之就會誘發高血壓,但是血壓之所以升高,禍根並非只有鹽,3味隱藏的鈉大戶,也不可以多吃,下面就詳細跟大家說說,可能愛吃的人並不少。
  • 體操冠軍劉璇兒子4歲仍不讓吃鹽,吃鹽真的越晚越好嗎?
    劉璇表示,兒子目前就是應該吃得清淡一些。其實,關於孩子食物中要不要添加鹽,是一個媽媽們十分關心的育兒話題。前段時間,天王嫂昆凌做客《你怎麼這麼好看》談起自己育兒觀,說自己是一個緊張又有點嚴格的媽媽,為了孩子的健康生活,2歲以前不給孩子吃鹽,3歲前不給孩子吃糖。在這一點上,跟婆婆出現了分歧。
  • 奶酪中有氯化鉀小孩能吃嗎?寶寶奶酪需要注意高鈣低鈉
    奶酪中有氯化鉀小孩能吃嗎?俗話說結婚不是人生的分水嶺,生孩子才是。有娃之前是二人世界,吃飯主要看口感;有娃之後夫妻倆都變成了成分黨,只為讓寶寶吃得營養又安全。奶酪中有氯化鉀小孩能吃嗎?兒童奶酪講究多奶酪可根據質地、奶源、發酵時間等分為不同的品種,分別適合披薩、沙拉、提拉米蘇等多種不同的用途。
  • 嬰幼兒不讓吃鹽,是不是偽科學?來看專家的解答
    相信不少家長都知道嬰幼兒不宜吃鹽,所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一般不會放鹽,但有些老人覺得不放鹽沒味道,孩子不喜歡吃,為了讓他們多吃一些,可能會偷偷往輔食裡放少許的鹽。那麼,嬰幼兒不吃鹽是不是偽科學呢?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高鹽飲食可加重心臟、腎臟的負荷,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減少鈉鹽的攝入量可降低人群血壓水平,減少高血壓的發生,最終能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所以,減鹽、減油、減糖才是科學的飲食方式,從小給寶寶養成清淡口味,對寶寶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都有好處。所以,嬰幼兒不吃鹽,當然不是偽科學。為什麼不建議給嬰兒吃鹽呢?
  • 小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加糖和加鹽的食物
    一歲以內的孩子一般都不用再額外加鹽和糖,1 歲以後也要適量吃鹽,1~4 歲的寶寶每天攝入 1 g 左右的鹽。如果遲遲不加鹽,孩子容易缺碘。如果不想那麼著急給孩子加鹽,也可以通過其他食物讓寶寶獲得足夠的碘,比如雞蛋、海帶、紫菜等; 3 歲內孩子的輔食和零食中,要求限糖,日常保持輔食口味清淡對寶寶的身體健康來說更好。2016 年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孩子的輔食保持原味,一歲以內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寶寶對味覺要比大人敏感得多,並且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人的味蕾是不斷退化的。
  • 心血管不喜歡高鹽飲食,卻逃不過這些「隱形鹽」!你還敢瞎吃嗎?
    蜜餞果脯類(話梅、果乾等)吃這類零食的時候,你可能並不覺得鹹,但實際上加入了大量的糖和鹽。一天一兩顆足矣。 2.乾果零食類(瓜子、花生、蘭花豆等)表面往往會包裹各種調料,最好選擇原味的,少吃加了其他味道的(鹽焗、蟹黃、麻辣等)。 3.
  • 劉璇「鐵血教育」惹爭議,兒子三歲不讓吃鹽、吃零食,網友:失敗
    ,主要還是對「鈉元素」的需求,但鈉元素不僅僅存在食鹽裡,在牛奶、麵包等等其他食物裡也都存在,所以孩子平時只要做到了飲食均衡,基本就不會缺鈉。並且除了鈉元素,孩子的日常食物裡也都存在一定的「隱形鹽」,例如番茄醬、果蔬汁等等,所以父母給娃吃這些東西時,一定要注意量,儘可能的少給孩子吃。其實不光是劉璇,娛樂圈還有很多明星父母對於孩子吃鹽這件事也卡的很嚴格。比如我們的天王嫂昆凌,之前在採訪中就曾透露,在孩子3歲前給她準備的食物是一點兒鹽都不加的,因此還惹得婆婆吐槽,「你自己都吃不下吧?」
  • 鹽吃的多了有什麼壞處 鹽吃多了給人帶來的影響
    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若是沒有它,我們的食物就沒了滋味。但對於鹽,我們也是有攝入講究的,吃太多了對身體百害無一益,那麼鹽吃的多了有什麼壞處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看看。
  • 地方病專家怎樣讓全國都變成缺碘地區?
    實踐結果也是不好的,有些地方出現尿碘超過300微克/升,r兒童甲狀腺腫大率卻居高不降,或反而上升的事實,必然會出現補碘過量。另外這個決定明明是陳祖培為了推行強制全民補碘才這樣決定的,但是陳祖培卻說「因此人們把兒童甲狀腺腫大率大於5%為 切點值,」,請問,「人們」有這個權利嗎?這難道不是故意推脫責任嗎?
  • 昆凌稱「3歲前不能吃鹽」,吃鹽越晚越好嗎?很多父母都搞錯了
    昆凌的育兒觀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小孩子越晚吃鹽越好嗎?其實小孩子並不是越晚吃鹽對身體越好,很多父母都搞錯了。鹽是身體的必備元素鹽裡面含有鈉,碘元素。鹽雖然不是什麼高價商品,但是鹽卻是身體的必需品。如果人長期不吃鹽就會變得體弱多病,沒有精神和力氣。
  • 12類「高鹽」零食,辣條不算啥,第1名鈉含量是醬油6倍,想不到
    《中國居民減鹽核心信息十條》建議中第一條就提到:健康 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5克(1克鹽約等於400毫克鈉)。以下12種很受歡迎的零食,有大人愛吃的,也有孩子常吃的,想不到這些零食鈉含量那麼高,而且排名第一的「高鈉大戶」很多孕婦都喜歡吃。
  • 替嘴饞的人正名,他們總是想吃可能是缺東西,更需要養生關懷!
    如今很多人都喜歡「一棒子打死」的理論,比如看到孩子玩電腦,第一反應就是玩物喪志,不知道電腦也可以用來學習,養生也是如此,有些人總是愛吃這、愛吃那,往往會被調侃成「吃貨」、「飯桶」,其實他們也很冤,並不是他們想吃,而是他們身體裡缺東西。
  • 今天,請叫我達拉崩吧碘鹽吃少了就傷甲狀腺!
    早在上個世紀,人們就發現,如果飲水和食物中缺碘,會導致人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脖子上的甲狀腺增生腫大,導致脖子變粗、鼓包。據20世紀70年代調查,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除上海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我國大部分地區外環境(水、土壤等)幾乎都缺碘,尤其山區、丘陵、河谷地帶、荒漠化地區和河流衝刷地區缺碘較為嚴重。
  • 一碗孟非小面到底有到少鈉?|孟非小面應該叫「秒肥」小面
    每次吃完,就特別要喝水,再加上一把營養素用於代謝,什麼B族、維生素C、深海鮭魚油、茶族等等一起上,這碗面的成本真不低啊,吃麵不要多少錢,營養素幹掉我100元。       開業時,這三位「大咖」來助興吃麵秀一把,這麼重的口味黃健強這個小身板可能還能扛得住,我們郭爺爺回去估計甘油三酯又升高不少啊!能頂得住嗎?
  • 寶寶吃芝麻鹽好嗎,有什麼作用?
    芝麻鹽其實是蘇北、豫南一帶的一種食品。他的做法不簡單但也不複雜:先將芝麻慢火炒過,涼置後放進適當食鹽拌勻稱,再用擀麵棍擀碎,擺盤就可以。在河北省的舊風俗習慣裡,主家新添了小孩子還要備上芝麻鹽,回贈送給前去慶賀的顧客。在豫南土話裡又叫麻幹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