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由周迅主演的電影《李米的猜想》,這是一部周迅拿到影后的電影,通過部電影我們可以探討下什麼是演技,本期從電影劇情 、演員表演 、影片相關信息 三個環節來為大家分析。
一:電影劇情
計程車司機李米(周迅 飾)嘴裡一直叨叨著神秘的數字,坐她車的乘客都得回答她一個問題:見過這個男人嗎?李米的男友方文已經失蹤四年,然而在這四年裡又一直不停地給她寫信告知近況,找不到戀人的李米把他的照片貼在雜誌裡讓人辨認,每天生活在極大的折磨下。 直到有一天,她載了一對看似淳樸的民工,確遭遇了一段驚魂的路程,之後機緣巧合下她在警察局看到了一個長得和方文一模一樣的人 但是他說他叫馬冰…
為了寫這篇影評,我又重新看了一遍電影,在回顧影片的過程中全程開著彈幕,發現很多觀眾在看到20 分鐘左右時就表示看不懂,不知道電影在幹嘛,我想了一下,可能是觀眾習慣了先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樣一種常規的敘事手法,用全知視角去看電影,所以看這部電影時才會有一臉懵逼的感覺。
其實這部影片只是沒有遵循這樣一種習慣,導演帶著觀眾直接切入到電影的情境之中,我們並不知道事情前因後果,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們也作為局中人看著眼前發生的事。
我們只看到周迅飾演的女計程車司機,神經兮兮的念著一串串數字,問每個乘客見沒見過照片中的男人。
一天李米又載了兩名神色有些匆忙的乘客,一個叫裘水天(王寶強 飾),一個叫裘火貴(王硯輝 飾)兩個人的行為也甚是怪異,看似憨憨傻傻的農民工,確又在不經意間露出兇悍的一面,這兩個人趁周迅出去換錢的時間,獨自下車就走了了 ,鏡頭一轉,鄧超飾演的馬冰開著車不斷的看著時間,仿佛在趕著什麼急事,此時一個詩人在天橋自殺,正好砸到了在橋下路過的馬冰車上,馬冰下車,看到剛才坐周迅車的兩個民工,然後就開始狂追二人。
至此幾位主演角色全部出現,沒有任何說明,行為讓人看著也是摸不著頭腦,電影前半部分導演沒有給觀眾進行一點劇透,直到警察的出現第一個懸疑點才解開了一點,兩個民工來城裡是希望能夠撈一筆錢,為此倆人鋌而走險,用身體藏毒的方式幫毒販運毒,倆人得到的指令是到天橋上尋找約定好的戴黑墨鏡的接頭人,拿到一張去廣州的機票,結果他們看到帶著墨鏡的詩人從天橋上跳了下去。
而此時第二個懸疑點也拋了出來,李米遇到了馬冰,他和自己苦尋四年的男朋友方文長得一模一樣,但馬冰卻不承認自己是方文,李米崩潰了,她跟在馬冰後面,一遍遍讀他曾經寫給自己信中的內容,馬冰為了不讓李米繼續跟著他,非常無奈的說「我是方文,我現在跟別人好了,不想要你了,行了吧。」李米哭著跑走,回家後燒了那些信,方文現在真的要從她的生活中消失了。
但是平靜的生活沒有持續多久,李米收到來自方文的一封信,信裡面是一張銀行卡和一個銀行保險箱的鑰匙 ,這也是影片的最後一個懸念,隨著它的展開,電影在最後五分鐘迎來了高潮…
《李米的猜想》是2008年的電影,導演曹保平的非線性的敘事結構和不給出基本信息直接切入情境的拍攝手法,在當時都是很新穎的嘗試,從電影的第一幕開始導演就把一系列的問題拋給觀眾,隨著劇情的發展讓觀眾自己獲取信息,這樣觀眾會被帶入,而幾位演員的優秀表演增加了這種代入感,當謎底揭曉時觀眾融入角色,自然也就產生了共情。
在這部影片中有無數的巧合出現,通常好的電影在拍攝中其實會儘量避免用巧合來圓劇情,但這部電影其實就是一部用巧合構建起來的電影,如果沒有那些巧合 甚至這個故事都無法發生,這些巧合 也使影片呈現出一種荒謬感和宿命感。,電影內核是一個關於愛、付出、等待的故事,把這些裝在懸疑外殼下,又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
二 演員表演
縱觀全片,最出色的地方無疑是演員的表演 不只是周迅,其他幾個主要配角也一起撐起了這部電影。
當你知道了真相在回看電影的時候你會發現,當時你看這個人物的舉止動作有多怪異,現在看來就有那麼貼切,比如裘火貴一出場我們就看出在他憨傻面具下隱隱的藏著一個兇悍面孔。
在周迅表示少找一塊錢的時候憨笑應對,下車後又拿走雜誌作為補償,體現出底層民眾對金錢的珍惜與斤斤計較;在車上亢奮的描述自己一個人打一群人的時候其兇悍的一面展示的淋漓盡致
裘水天的單純和偏執
王寶強的類似形象已經演過一打了,與其說本色出演不如說是駕輕就熟,當他說道小香時候一臉幸福的表情我真想不出換個人演的話,我能接受到幾分,當周迅開玩笑一樣說見過小香時,他的應激反應也恰到好處。
鄧超在曹保平的電影裡真的是能發揮他最大的能量,臺詞和演技都十分在線,當時的超哥還沒有參加跑男,演這樣深沉 陰鬱一點的角色難度較小一些,最後一場DV視頻裡的演出低頭、摸頭、靦腆一笑 真的用肢體語言演出了一個人物的內心活動。
最後說周迅的演技,有人說李米這個角色像是給周迅量身定做的一樣,之所以這樣有代入感我認為是周迅當時已經完全融入李米這個角色了,李米的一顰一笑就是周迅的一顰一笑。
整個片子的周迅看起來很疲憊,不修邊幅,神經緊繃,感覺這個人隨時可能爆發,男友消失四年,除了54封信沒有任何消息,她一直憋著一口氣,她說要罵出來,所以當她咬牙切齒的說,見到方文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他媽怎麼還不去死啊?我能體會到四年時間她經歷的迷茫、痛苦、無奈、以及委屈。
當遇到馬冰他卻不承認他是方文,李米感情崩潰了,他沒有辦法說出那句你他媽怎麼還不去死啊,只能任由四年的委屈傾瀉而出,她跟在他後面,哭著背出一封封新的內容,那些毫不起眼的句子從她的嘴裡念出來讓人一瞬間淚流滿面
李米意識到方文可能永遠離開她之後,似乎故意想讓租戶走出來,和朋友出去喝酒唱歌,他們來到一個飯店門口,李米走在最後 突然停下來 靠在計程車上,望向天空 ,表情從肆無忌憚的笑突然變得像水一般安靜,她意識到 支撐著她四年的事情可能真的要結束了 方文已經從她的世界裡消失了。 此時的她身處喧鬧的人潮之中,而心中不知有多麼落寞。
最後一幕李米看著DV視頻中的方文靦腆的一笑 她也低頭笑了, 抬頭,嘴角顫動 試圖控制住情緒,鏡頭在給到周迅的臉 此時眼中已經熱淚盈眶,克制的表情下顯示出內心的五味雜陳,我相信此時觀眾一定是和李米一起笑一起哭的。
我想這場戲是註定要寫進中國影史的經典橋段。
三:電影相關信息
影片中幾個小細節很有意思
最開始一幕 車後面的幾位乘客一對青年是當時的BOBO組合 付辛博和井柏然,最後一位乘客是導演曹保平。
上圖這一幕的背景是積木搭建的房子,上寫的是李米的超市,我想積木搭建的超市一定是之前兩人在一起的美好憧憬,當時方文想為李米開一個超市,在他消失了四年間,積木一直擺在那裡。
該片導演曹保平對於調教演員很有一套 ,鄧超被公認的兩次最出色的的表演 都是跟他合作,一次是《李米》一次便是《烈日灼心》,張藝謀在接受採訪時說 之所以找鄧超演《影》很大原因是看了烈日灼心。
裘火貴的飾演者是曹保平御用演員王硯輝 ,他們合作過很多次,在《烈日灼心》中他客串了一個殺人犯,表演了一段犯人接受採訪的視頻,一度讓人以為這段是去取自真實的殺人犯訪談記錄。
曹保平和王硯輝 合作的《光榮的憤怒》也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王硯輝在裡面飾演一個陰險的村長
影片的音樂監製是竇唯,主題曲《窗外》來自他95年的專輯《豔陽天》,另外為該片量身打造的十幾首配樂也都很好聽
片中周迅唱了一首的《當時的月亮》,有意思的是 竇唯是原唱王菲的前夫 而周迅是王菲前夫李亞鵬的前任,哈哈不知道唱這首歌當時是誰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