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日劇《最完美的離婚》的人,多多少少對中目黑都有著憧憬。尤其在櫻花季,去目黑川的沿岸,想像一下光生和結夏在這邊生活的模樣。
中目黑泛指東急東橫線與東京Metro日比谷線交匯的「中目黑站」周邊區域,街道兩旁交錯著傳統名物與流行指標的店家。
目黑川邊上種滿了830棵吉野櫻,在櫻花季形成一條連綿3公裡的櫻花隧道。勝景加持,讓中目黑長年穩居「日本民眾最想居住的地區」排行榜前10位。
雖然去年筆者去中目黑的時候,沒有趕上櫻花季。不過,這裡的夏季,嫩葉抽出枝芽,目黑川河岸兩側是清脆的新綠。掩映在稀疏綠茵中,是各式各樣林立的咖啡店。
▲圖片來源:Panda Chan
由於疫情的關係,許多人出遊夢碎。但跟著筆者這份中目黑咖啡地圖「雲遊」一番,亦可探知「慢活」樂趣。
平成年代(1989年1月8日—2019年4月30日)結束前,東京出現了許多新事物,似乎是為了趕上「平成最後」的這股浪潮。
去年2月,東京中目黑新開的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就是平成最後的華麗呈現。它是星巴克繼西雅圖、上海、紐約、米蘭之後的第五家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 由著名建築師隈研吾與星巴克設計總監Liz Muller一同操刀,是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首次與本地建築師合作。
▲圖片來源:星巴克官網
彼時,芝加哥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還沒開業,東京這家店短暫性成了全球最大的星巴克臻選烘培工坊。
帶著獵奇或是鍾愛心思的各路fans在店外街道大排長龍,領著整理券等待叫號入場,號碼牌甚至發到二、三千號。雖然筆者經常去星巴克喝咖啡,但排隊真的是第一次,等了足足1小時。
不過,進去那一刻,會覺得排隊那麼久是值得的。映入眼帘的先是各式各樣星巴克周邊產品,其中不乏獨家出品或限量發售的產品。
真正吸睛的是那座高達17米,有著2100朵銅製櫻花點綴的咖啡桶。它存在感強烈之餘,也肩負著烘豆和儲豆的重要功能。咖啡豆從生豆開始烘培、分裝、到製成一杯咖啡的全過程,消費者都能一目了然。▲圖片來源:星巴克官網
一樓還有首次亮相日本的義大利麵包品牌Princi ,同時供應著80種麵包和甜品。你可以選一款自己喜歡的麵包,找個角落坐下,佐著咖啡與悠閒。其實,旅行就該如此。
▲Princi 區域(圖片來源:Panda Chan)
二樓,樓梯間滿是幾何面造型的茶杯牆最為吸睛。這層是星巴克茶飲品牌Teavana的主題樓層,不僅提供幾十種特製的茶飲和甜品,還結合日本獨有的特點,引進東京限定的茗茶,並推出了加入抹茶、櫻花等日本特色食物的飲品。
▲幾何面造型的茶杯牆(圖片來源:Panda Chan)
三樓,這是全日本首家星巴克主題酒吧ARRIVIAMO。除了提供用日本威士忌、慄子酒、濃縮咖啡、巧克力等調配而成的雞尾酒之外,還售賣葡萄酒、啤酒等酒精飲品。吧檯區前方則是開放式的露臺區,遇上櫻花季或晴朗的天氣,顧客可以走出露臺,倚在欄杆上看著目黑川的景色。▲圖片來源:Panda Chan
四樓則是「AMU靈感空間」,與其他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不同的是,這家店還將成為星巴克在日本的第一個專業咖啡協會認證培訓地點。可以說,東京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不僅僅是星巴克,還在產品、空間上糅合了中目黑人文內核,吸引非星巴克迷,甚至平日不嗜咖啡的人前來打卡朝聖一番。
你可以為隈研吾而來,可以為了限量商品而來,也可以為了全日本獨有的咖啡調酒而來……
有著「咖啡界的Apple」之稱的Blue Bottle Coffee,在日本一共設有16家分店。
如果想找一間可以避開觀光客的Blue Bottle Coffee,推薦來這家位於中目黑的分店,雖然沒有三軒茶屋店那樣富有歷史感,也沒有NEWoMan店那般便捷交通。
▲Blue Bottle Coffee中目黑店的屋頂十分特別,如牛奶屋似的(圖片來源:Panda Chan)
但這家離中目黑車站步行十分鐘路程的獨棟門店,安安靜靜地融入中目黑街頭,呈現一種「鬧中取靜」的舒適感。
Blue Bottle Coffee中目黑店是一棟三層高的老廠房,設計師是日本著名建築師長場雄。在充分保留了原來工業感的基礎上,加入了大量的木質元素和綠植。
▲每間Blue Bottle Coffee都有一副牆展示周邊商品和咖啡豆(圖片來源:Panda Chan)
跟其他Blue Bottle Coffee門店一樣,中目黑店內的裝潢以白色、淺木色、灰色作為主色調。規模不大,一貫簡約純白的牆面、大面落地窗,營造出開放感的空間。吧檯旁邊有一面牆展示著Blue Bottle Coffee的周邊產品,吧檯前有十來個座位,分成雙人座和靠落地窗的高腳桌座位兩種。▲圖片來源:Panda Chan
此外,地下室也有不少座位,天井直接灑落下的陽光,不需要開燈,竟有點置身戶外的感覺。▲圖片來源:Panda Chan
Blue Bottle Coffee的咖啡豆出自採購員「買手制」精選的全球咖啡農家,並在自家的工廠進行烘培。而其在日本所使用的咖啡豆,則在清澄白河本店烘培完成後當天新鮮配送到所有分店,一杯一杯手衝,整個過程一覽無遺。▲圖片來源:Panda Chan
為滿足咖啡迷不同口味,Blue Bottle Coffee會在同一品類下設多項選擇。就Drip coffee(滴濾式咖啡)而言,也分有BLEND、SINGLE ORIGIN、AU LAIT三種。另外,店內也有銷售咖啡豆和罐裝的冷泡咖啡,咖啡迷可以買回來自己衝泡。筆者來的這天,店內顧客不算多,即便是熱門的下午茶時段,還能在店內覓得一處品咖啡好位置。
說起中目黑的人氣咖啡店,絕對少不了Onibus Coffee,它也是筆者此次東京之行最愛的咖啡店。雖然門店開在不起眼的小巷裡,但在instagram上聲名大噪,潮人爭相來此打卡。
「Onibus」是葡萄牙語「公共巴士」 的詞源,意為「為所有人」。其創辦人坂尾篤史希望其咖啡店可以像巴士一樣邂逅各種各樣的「乘客」,能把不同領域的人連結起來。
▲圖片來源:軟飯
這家門店經常登上各種雜誌、網絡的封面,得益於其渾然天成的設計。門店是由一座日本老宅改造而成,整體是木結構。建築的主色調為白色,搭配淺色木窗和明亮的玻璃,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店外花草點綴,一樓屬於半開放式的格局,吧檯、點單和出品都在此處。雖然只有小小的窗口能和客人交流,但全透明的吧檯和咖啡製作過程卻拉近了咖啡師與客人的距離。座位區設在戶外,手捧一杯Onibus的咖啡站在街角與陌生人聊天別有風味。
▲一樓戶外區域十分適合拍照打卡(圖片來源:Panda Chan)二樓的空間不大,但近在鐵道旁,窗戶開在小樓背面,正對著一棵很大的櫻花樹。櫻花盛開的季節,一邊看著窗外的櫻花,一邊品嘗咖啡,愜意至極。▲筆者當時喝了cold brew和經典手衝產品Origial Blend(圖片來源:Panda Chan)
執著於咖啡原產地和顧客之間的連結,坂尾篤史會親身走訪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等地,帶回不同咖啡豆和製作方法,只為顧客製作一杯精品咖啡。店內提供的咖啡飲品項目包含濃縮咖啡、美式咖啡、拿鐵,另有手衝咖啡及冷萃咖啡。其夏日招牌是cold brew(冷萃咖啡),將咖啡粉浸泡在水中放置12至24小時,最後過濾掉咖啡渣製成。
▲圖片來源:Panda Chan
意外驚喜是, Onibus Coffee中目黑店在一樓吧檯後面,設有一個小型烘焙間,售賣著自家烘培的咖啡豆。不如前三個咖啡品牌之「網紅」,Sidewalk stand較為小眾,可能只在當地享有盛名。其裝修風格偏向美式工業風,冷色調外部混凝土牆面,白色的霓虹燈管,在轉角的位置引人矚目。
▲圖片來源:Panda Chan
這間不大的咖啡店,就如同店名Sidewalk stand,意在帶給目黑川漫遊者們一個簡單休憩的空間。小小的空間包括一樓與二樓,適合三五好友聚會談心。不過,相比在店內,大家更喜歡站住這家「街角咖啡館」外一邊聊天,一邊喝咖啡,怪不得名字裡有「stand」。
▲圖片來源:軟飯
店內飲品以咖啡及精釀啤酒為主,其中咖啡採用Allpress家烘焙的豆子。咖啡選擇相對基本,只有美式、拿鐵等類目。此外,店內的三文治也是熱門推薦的必吃選項。有機會去目黑川散步,不妨進來這裡補充一點熱量。
Artless Craft Tea & Coffee在東京中目黑一眾有腔調的咖啡店包圍圈中,品牌代理商 artlessInc 所開設的Artless Craft Tea & Coffee卻能「奇蹟般」存活。
門店採用黑色和淺色木質的裝潢,雖是一家咖啡店,卻被包裹在日本傳統茶室「和敬清寂」的氛圍中。空間內的所有細節和擺設,增加了整體的日式美學質感,陳列櫃裡有序的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日本本土工藝品。
▲圖片來源:Panda Chan
店內主要售賣single origin & specialty coffee、日本茶,也有少量手工啤酒。主推的單品咖啡,強調地域之味。每款咖啡豆還附有一張「身份卡」幫助客人了解咖啡產區背後的故事,以及每款咖啡對應的風味。手衝咖啡之外,還有cold brew coffee供客人選擇。雖說這是一間「咖啡廳」,但在這裡購買咖啡的同時,咖啡師也會為客人用特殊的鑄鐵茶壺泡一杯茶。茶葉則是店家嚴選自日本小規模茶園、有機無農藥的茶葉品種。
▲杯套設計十分别致(圖片來源:Panda Chan)
咖啡與茶,看起來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飲品,卻有著極高的相似度,都要透過繁複的步驟和嫻熟的手法才能調製出醇厚口感,而這也是Artless Craft Tea & Coffee想呈現的奇妙之處。第三次咖啡浪潮中重新詮釋日本傳統審美之精粹,這就是Artless Craft Tea & Coffee制勝之道。
寫在最後的話
時下中國,喝咖啡還是件很office的事兒,但在日本,特別是東京中目黑,它早已是「慢活」List上每日必做項。
在此次東京中目黑探店之旅中,筆者看到了許多「第三波」咖啡浪潮定義之外的東西。咖啡的呈現,絕非單純一杯飲品,而是一種對精緻生活方式的追求。
從選豆到磨豆,再到手衝一杯獨一無二的咖啡,每個細節都好似經歷了一次與咖啡之間刻骨銘心的「戀愛」。
正是這些咖啡帶來的「驚喜」時刻,構築著筆者對這座城市的獨家的記憶和味道。
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告知
作者 | Panda Chan 圖片 |各大品牌官網、軟飯、 Panda Chan
添加小編微信:xdskefu2 加入實名品牌交流群
「 每日熱文推薦 」
點擊下方圖片,可直接閱讀
▲Ace Hotel去了日本,是隈研吾用廢舊建築物改造的
▲代官山蔦屋的秘密:雜誌大道、空間留白、老年人生意……| Panda 探店
▲現在雲XX都火,靠譜嗎?
關注實體商業創新
新的一切都將在這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