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懷的收山之作,諷刺了港片市場的亂象,終結了王晶的喜劇時代

2020-11-02 神奇的絡腮湖

鄒文懷和他的「嘉禾電影」,在港片的漫長發展歷程之中,可謂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50年代末,鄒文懷加入「邵氏電影」。憑藉出眾的業務能力,他在「邵氏」快速晉升,成為了邵逸夫最為得力的助手。

1970年,鄒文懷因為與公司股東們意見不和,離開了「邵氏」,並與老同事何冠昌、梁風合夥,創立了「嘉禾電影」

70年代初,「嘉禾電影」籤下了李小龍。憑藉李小龍掀起的功夫片熱潮,「嘉禾電影」快速在亞洲電影市場崛起。

而後許冠文、洪金寶、成龍、梅豔芳、張曼玉等人的出現,更是讓「嘉禾電影」的廠牌,響徹國際影壇。而鄒文懷的製片名號,也隨之遠播海外。



90年代末,港片市場走向衰落,「嘉禾電影」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此時,年過七旬的鄒文懷,開始對公司的運作感到無力。而合伙人何冠昌在1997年的病逝,更是讓鄒文懷備受打擊。

新千年之後,深感事業力不從心的鄒文懷,產生了「退休」的想法。2001年,鄒文懷為喜劇電影《買兇拍人》擔任了出品工作。而該片也成為了鄒文懷電影生涯中,參與製作、發行的最後一部作品


作為鄒文懷的收山之作,這部《買兇拍人》憑藉荒誕不經的故事,調侃、諷刺了港片市場的製作亂象,同時還惡搞了袁和平、吳宇森等名導。

《買兇拍人》上映後,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一名新人導演,也因為該片快速崛起。而隨著這名新人導演的崛起,王晶的喜劇時代,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這部《買兇拍人》的故事,同時說一說鄒文懷的電影事業隱退、王晶的喜劇時代落幕

01:荒誕的「殺手童話」

這部《買兇拍人》的故事,圍繞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展開。

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香港的不少產業都受到了衝擊,一片蕭條景象。阿Bart(葛民輝飾演)是一名「殺手」,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他的生意也變得異常冷清。

阿Bart的老婆「玲玲」(方子璇飾演)揮霍無度,買一條睡衣都要三千多塊。生意的蕭條、老婆的敗家,讓阿Bart一步步陷入了中年危機。

為了擺脫生活的困境,阿Bart開始主動和以前的老客戶聯繫,希望拉來幾筆生意。在不懈的努力之下,阿Bart終於從馬太太(繆非臨飾演)手上,接到了一單買賣。

馬太太在酒吧認識了一名陌生男子,酒醉之後,二人發生了關係。豈料,這名男子將二人親熱的過程,拍了下來、四處傳播,使得馬太太成為了眾人口中的笑柄。

為了報仇,馬太太決定僱傭阿Bart幹掉這名男子,同時還要求將過程拍下來。


雖然馬太太的要求很奇怪,但看在錢的面子上,阿Bart還是接下了這單生意。

阿Bart買了一臺攝像機,固定在自己的肩膀上,錄下了行動時的整個過程。但是,因為鏡頭搖晃得太厲害,根本看不清畫面,所以馬太太拒絕向阿Bart支付尾款。


經過了一番爭執之後,馬太太又給了阿Bart一單新生意,這次同樣要求拍下現場的情況。

馬太太表示:如果這一次能順利完成任務,就將兩單生意的錢,全部支付給阿Bart。

為了完成拍攝的任務,阿Bart決定找一個搭檔。在酒吧,阿Bart意外遇到了「販賣毒品」的阿全(張達明飾演)。抓住了阿全的把柄之後,阿Bart威脅阿全,讓其成為自己的拍攝搭檔。

阿全原本是一名副導演,但在劇組總是不受導演、監製的待見。因為港片市場不景氣,他參與的幾部電影都賠了。而拿不出錢來的監製,也將一批「毒品」交給了阿全,以此抵債。

為了生活,阿全將這批貨帶到酒吧,伺機轉手,結果卻被阿Bart抓了個現行。在阿Bart的一步步威脅之下,阿全也只能答應阿Bart,幫其拍攝「行兇過程」。

在阿全的幫助下,拍攝工作順利完成。為了增加影片的觀賞性,阿全還對其進行了剪輯、配樂。


馬太太看到了錄像帶之後,對其大加讚賞。阿全、阿Bart的「買兇拍人」組合,在馬太太的宣傳之下,快速在業界走紅。二人也因此,接下了不少生意。

隨著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任務,阿全、阿Bart開始互相傾訴情感,建立友誼。二人之間的關係,也從一開始的互相脅迫,慢慢蛻變成了「真正的搭檔」。


隨著這套「買兇拍人」服務模式的流行,「殺手行業」也迎來了一次市場大變革,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開始跟風,推出了「殺、拍一條龍」的服務模式。

而阿Bart、阿全的生意,也因為同行們掀起的價格戰,步入了發展瓶頸。

面對同行們的惡性競逐,阿全決定,做完最後一單、籌夠了製作成本,就回歸導演的職業,拍攝獨立電影。

阿Bart也決定,做完最後一單就金盆洗手,和阿全一起去拍電影,成為一名像阿蘭德龍一樣的演員。

正當阿全、阿Bart產生歸隱想法之際,洪興的標哥(陳惠敏飾演),突然給二人帶來了一單買賣。

原來,標哥的大哥在不久前,被一個叫做「雙槍雄」的人幹掉了。為了爭取坐上「洪興坐館」的位置,標哥決定僱傭阿Bart、幹掉雙槍雄。

當然,標哥的這單生意,技術難度比較高。標哥希望阿Bart能在雙槍雄的生日聚會上幹掉他,同時要求阿Bart在動手時,喊出「洪興標哥叫我來殺你的」這樣一句臺詞。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阿全、阿Bart潛入雙槍雄的生日宴會,打算伺機而動。

然而在宴會上,突然出現了另一組「殺手」,他們喊出「洪興咖喱角讓我們來殺你的」之後,開槍幹掉了雙槍雄。

面對突發情況,阿Bart幹掉了這兩名同行,穩定了局面,並將宴會上的其他人員,全部都綁了起來,關進了酒樓的後廚。

原來,洪興的咖喱角,想要和標哥競爭坐館的位置,於是也僱傭了一對「殺手組合」,前來幹掉雙槍雄。

阿Bart沒能喊出臺詞,雙槍雄就被同行幹掉了,拍攝計劃也被打亂。因為事發突然,阿Bart打電話給標哥,說明了情況。但是,阿全對阿Bart的做法十分不滿。

阿全認為,可以通過補拍的方式,彌補之前的問題,沒必要將情況告訴標哥,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阿全找來了一名身形和雙槍雄十分相似的演員,決定對之前的鏡頭進行補拍。

可是,標哥突然帶著手下趕到,隨行的還有一名叫做「小子雄」(陳輝虹飾演)的監製。得知阿全想要補拍之前的鏡頭,標哥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吳宇森的《喋血雙雄》,可以在現場找一些鴿子,模仿《喋血雙雄》的畫面。

標哥來到現場之後,提出了許多要求,導致補拍工作一拖再拖。最後,標哥還表示要換掉阿Bart,親自上陣、完成補拍。

面對標哥的換人要求,阿全極力反對。最終,標哥將阿全、阿Bart一起換掉,由監製小子雄接手拍攝,來了一手「監手自導」。

眾人在酒店的吵鬧,引起了周圍鄰居們的不滿,鄰居們隨之報了警。

「警察」趕到現場,發現了被關在後廚的「人質們」,同時還發現了已經喪命的雙槍雄、「殺手組合」,隨即對標哥一干人等,進行了逮捕。而被換掉的阿全、阿Bart,則因禍得福,逃過一劫。

電影的最後,阿全自編自導了一部電影,拿下了「金像獎·最佳導演」的榮譽,而阿Bart也金盆洗手,走上了演員之路。這部《買兇拍人》的荒誕故事,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02:諷刺港片市場亂象的電影‍

這部《買兇拍人》雖然講述了一個荒誕的「殺手童話故事」,但在劇情的背後,卻充斥著對港片市場亂象的調侃諷刺

90年代中後期,隨著盜版碟片行業的崛起,香港電影的票房市場,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在港片製作人的眼中,盜版碟片商們似乎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

而阿泉、阿Bart組成搭檔之後,幹掉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一名盜版商。

除了盜版碟片的衝擊,港片自身製作的粗糙,也是香港電影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

在這部《買兇拍人》裡,電影的製作團隊通過阿全之口,對粗製濫造的港片製作過程,進行了深刻的諷刺。


當然,相比於盜版碟片的外部壓力,港片自身的粗製濫造,拍攝團隊體制關係的混亂,導演權利在拍攝中被架空,也是制約港片發展的關鍵因素

在這部《買兇拍人》的結尾,阿全補拍「雙槍雄中槍畫面」的橋段,就很形象地展示了導演權利是如何在投資方、監製的壓力之下,逐步被架空的

作為幕後老闆,標哥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對拍攝工作進行幹涉,最後還一度要親自上陣、替換男主角。

而監製對於標哥也是一再恭維、縱容,最後更是趕走了導演,上演了一場「監手自導」的戲碼。

雖然在電影故事裡,這一幕「監手自導」的戲碼有些荒誕。但在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幕後,有不少監製都是「監手自導」的高手。而拍攝主導權的反覆變更,也勢必造成電影主題表達的絮亂,故事節奏的不連貫。

憑藉獨特的黑色幽默風格、諷刺感濃重的劇情設計,這部《買兇拍人》在2001年上映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還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編劇的提名。

首次坐上導演位置的彭浩翔,因為這部《買兇殺人》,在華語影壇快速崛起。而隨著彭浩翔的崛起,王晶的喜劇時代,也悄然落下了帷幕。

​03:王晶的喜劇時代落幕‍

在喜劇作品的打造之上,彭浩翔、王晶之間,存在著太多的共性。

在喜劇橋段設計上,王晶、彭浩翔都喜歡玩一些「屎尿屁」的庸俗笑料。在故事編排上,二人也都喜歡對一些明星大咖進行惡搞、調侃。

在這部《買兇拍人》裡,彭浩翔就展現了自己善於惡搞的一面。電影的一開始,阿全在一家碟片店買「限制級」作品。老闆為他介紹了一部本土影片,還表示是八爺擔任的動作設計,場面十分震撼。


不光是袁八爺,這部《買兇拍人》對吳宇森,也進行了不少調侃、惡搞。

電影結尾的補拍戲碼裡,標哥提議模仿吳宇森,放一些白鴿。張達明飾演的阿全,就對「吳宇森放白鴿」的習慣,進行了一番調侃。而在灰鴿子身上噴白漆,強行讓其變成「白鴿」的鏡頭,也讓電影充滿了戲謔感。

雖然在電影的創作手法上,彭浩翔與王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就作品的質量而言,彭浩翔卻比王晶高出不少水準。

彭浩翔的作品一直秉持著緊湊、有序的節奏。王晶的作品,則一如既往地散亂、拖沓。這樣的作品特性,導致了新千年之後,彭浩翔電影事業的穩步高升。而在相似的電影風格、相同的電影題材競爭之下,王晶也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的觀眾市場。

90年代的港片大銀幕上,王晶一直是喜劇市場的主流。但新千年之後,王晶的《絕種好男人》、《神勇鐵金剛》、《求愛上上籤》、《精裝追女仔2004》、《雀聖》等作品,接連市場受挫。而彭浩翔的《大丈夫》、《青春夢工廠》、《出埃及記》、《破事兒》、《志明與春嬌》,則獲得了不少觀眾的認可與好評。

彭浩翔的事業崛起,為王晶的喜劇電影時代,落下了帷幕。而《買兇拍人》的誕生,也為「嘉禾大佬」鄒文懷的電影人生,畫下了最後的句號。

04:鄒文懷的收山與‍退隱‍

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對港片市場造成了不小的衝擊。而作為港片巨頭的「嘉禾電影」,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股價更是接連下跌。

2000年,香港富商林建嶽,想趁著股市動蕩,對「嘉禾電影」實施收購。而臺灣電子巨頭「宏基」,也伺機拿下了「嘉禾電影」大量的股份。

面對各大財團的鯨吞蠶食,嘉禾的內部架構幾經變動,而洪金寶、成龍等人也都在此時,先後選擇了離開「嘉禾」。

2001年,74歲的鄒文懷,決定放棄「嘉禾」的運營權,安心退休、頤養天年。這一的《買兇拍人》之後,鄒文懷安心做起了幕後股東,再也沒有以製片人、出品人的身份參與過任何電影作品的拍攝。

2003年,「嘉禾」拍完了《行運超人》之後,選擇了放棄電影拍攝業務,轉型電影院線業務。2007年,「橙天娛樂」有意收購「嘉禾」的院線業務,鄒文懷也趁機轉讓了自己所有的股權,曾經叱吒一時的港片巨擘,也就此淡出了華語電影圈。

而2001年的這部《買兇拍人》,也成為了這位港片巨擘,留給影迷們的最後的電影印象

​原創丨文章版權系屬:神奇的絡腮湖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惡搞了大半個香港影壇,王晶用這部喜劇,道出了港片衰落的原因
    在七、八十年代一片繁榮的港片市場,卻在90年代中期,快速衰退。而香港電影也因為市場的縮水,步入低迷。1999年,面對低落的市場環境,王晶惡搞了周星馳、徐克、陳可辛、王家衛、陳果、劉德華等一眾大咖,拍攝了喜劇電影《電影鴨》。這部《電影鴨》調侃了大半個香港影壇,但荒誕、諷刺的故事,卻道出了港片走向衰落的原因。
  • 《黑白迷宮》遠不是「爛片之王」王晶的終結篇
    該片也是王晶黑白系列作品的終結篇。 王晶從影以來,「爛片之王」的稱號一直都伴隨其左右,北上內地更愈發加重了這個標籤的烙印,那麼這部豆瓣評分5.3的系列前作《黑白迷宮》又能否緩解王晶「爛片之王」的名號呢?
  • 王晶為了鄭伊健,翻拍周潤發的動作經典,結果開啟了新的港片時代
    而一個新的港片時代,也隨著該片的誕生,悄然拉開序幕。張衛健憑藉自己的喜劇天賦,在出演了《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武俠七公主》、《超級學校霸王》之後,快速穩定了自己的喜劇表演之路。而鄭伊健卻因為外形、氣質過於端正,未能在喜劇表演之路上,取得該有的成績。1994年,渴望突破喜劇束縛,嘗試題材創新的王晶,將精力集中在了鄭伊健身上,打算為他拍攝一部「警匪黑幫題材」作品。
  • 五位影壇大佬港片時代的「謝幕之作」:元彪作品最可惜
    面對這樣的局面,很多頂級電影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有人選擇堅守,如周星馳、王晶等人,但拍片頻率已經大幅降低;有的人選擇前往好萊塢發展,如吳宇森、成龍、李連杰、周潤發等。不過這兩撥人最後都殊途同歸,集體奔向內地電影圈。還有一類演員則直接選擇息影,如林青霞、元彪等人。在這些憑藉港片走紅的老牌電影人裡,有些人明顯有自己的港片「謝幕之作」,比如以下的五位影壇大佬。
  • 當年王晶為諷刺電影市場,拍了一部港片,把電影界「罵」了一個遍
    1997年的一部影射60年代電影圈的喜劇;在劇中完美的映射了60世紀電影行業中所發生的一些趣事。而且這一種「七日鮮」的做法,也導致當時香港電影市場遭受了動蕩。而《黃飛鴻》可以說是粵語時代電影的標誌之一射影長達十年的財產之爭
  • 王晶:港片沒落始於周星馳《濟公》大賠錢,失守臺灣市場導致崩盤
    ,到90年代中期都還能與之對抗。王晶曾一針見血點出香港電影沒落潰敗的原因:「我個人很了解,基本就是臺灣市場的崩潰,引致香港市場的沒落,因為臺灣市場的瘋狂。對於很多港片來說就靠臺灣市場收票房減輕票房壓力。
  • 30年前,王晶這部另類梟雄片,諷刺了港片作品中的「虛假江湖」
    1991年,在梟雄片的市場熱潮衝擊之下,王晶也策劃了一部「梟雄題材」的電影作品。不過,和那些史詩氣質十足、角色人設情深義重的「主流梟雄片」不同。這一次的王晶,玩了一把「反類型」,用一個荒誕的故事,諷刺了港片中「虛假的情義江湖」。這部戲謔性十足的作品,就是上映於1991年的《霞姐傳奇》。
  • 劉青雲的封帝之作,諷刺了娛樂圈裡的亂象,講述了小龍套的辛酸
    2004年之後,「合拍片」的模式開始在港片市場日益流行。2006年的劉青雲,也與內地的「博納影業」合作,拍攝了電影《我要成名》。因為《我要成名》中的出色表現,劉青雲得償所願,拿下了第26屆金像影帝的獎盃。而該片也憑藉寓意濃重的故事,成為了諸多影迷心中的勵志經典。
  • 「爛片之王」導演王晶:周星馳是他心中的喜劇之王,也是演技之王
    提起港片那真是一代人的回憶,說到港片我們就不得一個胖子,這個胖子就是王晶,是一位港片著名導演,他不僅導演,還喜歡在劇中客串,比如給人印象深刻的肥螳螂等,王晶是港片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以為鬼才導演。王晶的父親是大導演王扶林,就是83版《射鵰英雄傳》的導演,在這樣的家庭裡,王晶多少受到了薰陶,但是王晶最開始不是當導演,最開始他是作編劇的。1976年,王晶21歲,這一年他擔任愛情劇《心有千千結》的編劇,從而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從此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在此後的幾年裡,他陸續編劇了好多應影視劇,他開始當導演是在1981年。
  • 鬼才導演王晶:周星馳是我心中永遠的喜劇之王和演技之王
    提起港片那真是一代人的回憶,說到港片我們就不得一個胖子,這個胖子就是王晶,是一位港片著名導演,他不僅是導演,還喜歡在劇中客串,比如給人印象深刻的肥螳螂等,王晶是港片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鬼才導演。王晶的父親是大導演王扶林,就是83版《射鵰英雄傳》的導演,在這樣的家庭裡,王晶多少受到了薰陶,但是王晶最開始不是當導演,最開始他是作編劇的。1976年,王晶21歲,這一年他擔任愛情劇《心有千千結》的編劇,從而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從此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在此後的幾年裡,他陸續編劇了好多部影視劇,他開始當導演是在1981年。
  • 近十年來最好的港片,王晶的逆襲之作,「爛片之王」給粉絲的回饋
    對於喜歡看港片的朋友們來說,大導演王晶想必也都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吧?其作為著名導演可以說是拍攝出了大量的優質港片;但是相同的也拍攝出了大量的爛片。所以在網上有不少的人認為他是在恰爛錢,是爛片之王;但是三年前的一部《追龍》卻向世人明證了其導演實力。
  • 甄子丹、王晶這部新作,洪金寶41年前也拍過,還為李小龍鳴了不平
    如今,《葉問4》的熱度猶在,王晶導演也借勢宣發了自己與甄子丹合作的新片《肥龍過江》。從1995年的《賭聖2:街頭賭聖》,到之後的《666魔鬼復活》、《追龍》,再到如今的這部《肥龍過江》,甄子丹、王晶在大銀幕上也合作了不少電影,但作品質量突出的,卻只有《追龍》一部。這讓許多觀眾,對這部《肥龍過江》的質量充滿了疑慮。
  • 《孫悟空大戰盤絲洞》僅3分 王晶的生意能撐多久?
    65歲的王晶在推薦自己的網絡電影新作《孫悟空大戰盤絲洞》時,毫不掩飾地將其喻為「童年圓夢之作」。影片上線後迅速登上日榜頭名,目前累計播放量已達到5645萬,在同檔期的網絡電影中名列前茅。然而,《孫悟空大戰盤絲洞》在豆瓣上卻遭遇口碑「滑鐵盧」,評分僅有3.0分,64.5%的網友給出1星差評。
  • 《孫悟空大戰盤絲洞》僅3分 王晶的生意能撐多久?
    65歲的王晶在推薦自己的網絡電影新作《孫悟空大戰盤絲洞》時,毫不掩飾地將其喻為「童年圓夢之作」。 2018年,在「網絡發行價值再生-港片IP的破局重組」論壇上,王晶突然怒懟網絡大電影「抄襲」亂象,「你們說的主題是致敬香港電影,在我看來這是網絡電影集體盜竊香港IP...根本沒有向任何智慧財產權擁有方給過任何費用,甚至是徵求同意。」
  • 這部王晶編劇惡搞王家衛的港片,你應該沒看過
    最近入手一本影評書籍《香港製造》,是當年網易香港製造電影論壇一群志同道合、熱愛港片的網友編寫的,書中的作者都經歷過錄像廳時代,並且瘋狂迷戀上港片,也見證了港片的輝煌與沒落。港片,早已輝煌不在,而《香港製造》這本書看上去也像是作者對過去港片和經歷過錄像廳時代自己的一次緬懷。
  • 王晶新片震撼來襲,四大影帝鼎力加盟,有望再現港片巔峰時代?
    日前,王晶導演宣布:我在2020年首部最強卡士港片,即將在全國院線跟觀眾見面。香港外國勢力最隻手遮天的年代,香港中國人最被壓迫的年代,全力反制,寸步不讓,巔峰對決!這也是影院復工以來,將在院線上映的首部港片,令不少觀眾非常期待。
  • 王晶,一年拍下6部爛片,說港片已死不是沒有原因的
    眾所周知港片自九十年代末開始就呈現了斷崖式的衰落,每年也只能見到兩三部真正意義上的港片之作,可都是口碑與票房不盡如意,偶有發光的如《追龍》般也只是曇花一現,說港片沒死可也是一直處在掙扎的邊緣,正如曾經拍過《殺破狼2》及《西遊記》的導演鄭保瑞所說的那樣如今的港片比死還要難受。
  • 周潤發惡搞了自己的一部經典港片,結果成就了王晶的事業轉折
    1987年,周潤發與王晶進行了一次喜劇片合作,拍攝了電影《精裝追女仔》。在這部作品中,發哥對自己的港片經典《英雄本色》,進行了不少調侃、惡搞。而這部「迷影情節」濃重的喜劇作品,也成為了王晶導演之路上的一次重要轉折,向氏兄弟影壇崛起的一個重要契機。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精裝追女仔》,同時說一說該片背後的那些軼聞趣事。
  • 王晶:國內有幾個人真正懂得喜劇?
    90年代港片市場崩塌前夕,王晶以狂奔的節奏在票房市場上瘋狂搶錢。1993年,他出品的電影累計票房佔港片票房總收入的15%;1996年,他參與的16部影片的所得收入佔據當年度票房總收入的三成。也是在1996年,他與文雋、劉偉強組建「最佳拍檔」公司,此後陸續推出了成為一代人記憶中的經典的《古惑仔》系列和《風雲 雄霸天下》。
  • 周星馳開啟了港片衰敗的時代?王晶導演的這種說法我不認同
    至於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至今仍有很多種說法,王晶甚至將整個行業的衰敗歸咎於周星馳的身上,對後者來說,這自然是一件無妄之災。王晶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他這一番話的依據又是什麼呢?1993年,周星馳拍了一部《唐伯虎點秋香》拿下當年的香港票房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