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唯美愛情,其實是騙人的

2020-12-25 青鳥訴音塵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今日白露,不自覺又吟誦起了《詩經·蒹葭》中的詩句。

不得不說,那個白露時分夢一般的美麗伊人,不知不覺間已經讓我們魂牽夢縈了幾千年!

今天,借著白露,青鳥帶大家一起走進《蒹葭》,走進那個遙不可及的夢!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秋日的河邊蘆葦十分茂盛,露水凝結成的霜落在了上面。那美麗的人兒啊,在河水的那一邊。我逆著流水追尋她,道路太長也太險阻了,追不上。我順著流水去找她,她仿佛又總是在那水中央。

後兩段也是一樣的意思,所以不做翻譯了!

總之就是:在秋日的河邊發現了一個絕美的伊人,來來回回、上上下下的尋找了她一番!

至於結果,顯然是沒有真正靠近的!

《蒹葭》營造的是一個浪漫唯美的氛圍

這首詩中,三段一樣的句式,描寫了三段幾乎一樣的情景。那就是:

蘆花蕩蕩水依依的河邊,有人看到了一個天仙一樣的伊人,那個人比世間任何女子都要美,達到了驚為天人的境界。

於是,他想要追求到這份美好,就開始了追索。

他逆著水流追了半天,沒有成功追上。於是,他就順著水流找,但還是差一點距離。

這個找尋愛的過程,就像捉迷藏一樣,有點打情罵俏的意思,初讀像是戀人間的小遊戲。

所以,初讀《蒹葭》的時候,容易覺得很輕快,唯美!

《蒹葭》實際上講述的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悲劇

這首詩多讀幾遍,跟初讀時候絕不是一個感覺,會漸漸陷於失落。

如果是情人間的遊戲,最後的結局一定是美好的!

會是「我找到你了!哈哈哈」,然後以幸福收場。

可是這首詩不是的!

用了三段,來來回回至少找了三個回合。結果,不管逆流而上,還是順勢而為,伊人都是不變的。

那個伊人,始終是可以被人看到,卻碰不到的。她要麼在水中央,要麼在水中的高地上,要麼在水裡的某一塊陸地上。但是,只要找過去,她就又換了地方了。

最後,只是可遇不可求,只是鏡花水月一場,只是美麗的泡沫!

最悲慘的愛情,莫過於此了!

如果沒遇到,就不會有開始。如果看不見,就不會苦苦追尋。

可是偏偏,這裡的伊人,是始終能看到的一個存在,她的魅力還很大。這就可怕了,讓人著魔一樣,義無反顧的去追她。可就是得不到,簡直不要太虐。

如果,真是《蒹葭》裡描述的這樣,反反覆覆追尋的話,就相當於把自己困在了一個時空裡,像一個囚徒一樣!

那麼,這份愛,無疑是世間最悲情的!

《蒹葭》可能是詩人的一個幻覺

這首詩中唯美的畫面,美的不可方物,就像是夢境一般飄渺。

特別是那個伊人,明顯是可以飄來飄去的,是超現實的。

那麼,這就很有可能只是作者的一個夢。他在夢中愛上了一個仙女,開始了艱難的追求之旅。結果,不管怎麼努力,不管換了多少次姿勢和方向,結局都一樣。

那個伊人,不屬於詩人!

我們現在都常說秋天萬物凋零,是一個分手的季節。所以,在秋天,連幻想都是帶著悲情色彩的。秋風之下,蘆葦蕩悠悠,伊人也是飄渺的,抓不住的。

大概率,詩人心裡有一個得不到的,美麗的姑娘!

《蒹葭》也可以是在談理想,或是別的

有時候,愛情和理想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我們深深渴求著,卻很難實現的。

所以,「伊人」也不一定只能是指代美人,也能是心中的理想。

為了理想,詩人上下而求索著,但是始終是距離目標差一點點,沒能真正實現。

但是他不放棄,始終堅持著,一次又一次的再次出發,向著目標,從不後悔。

也有學者認為,伊人之所以得不到,是因為指的是古聖先賢。因為他們已經被歷史的年輪帶走了,所以終其一生只能無限靠近他們,卻再也不可能見到。

這樣解釋也是很合理的。

《蒹葭》是寫滿遺憾的

不管《蒹葭》中,詩人是在追尋什麼,或是愛人、或是先賢、或是理想,結局都是一樣的,是充滿了遺憾和落寞的。

最後的最後,一切如同鏡花水月般不可求,讓人陷入了無盡的悵惋之中。

所以,千萬別聽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就莫名覺得浪漫,好像是天賜女友的唯美愛情。

那都是騙人的!那個伊人,同天上的月亮一樣,都是能入我們眼,卻不能入我們懷的!

愛上伊人,和愛上月亮一個下場,註定是虛無縹緲,無法得到的(別給我說現在能上天哈,上去就是坑坑窪窪,不美了)。

寫在最後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對《蒹葭》的理解同我一不一樣呢?大家覺得這個故事偏向唯美,還是偏向哀傷呢?大家覺得那個伊人是愛人還是賢人或者理想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蒹葭《詩經·國風·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1]蒹葭蒼蒼 [2] ,白露為霜 [3] 。所謂伊人 [4] ,在水一方 [5] 。溯洄從之 [6] ,道阻且長 [7] 。溯遊從之 [8] ,宛在水中央 [9] 。蒹葭萋萋 [10] ,白露未晞 [11]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12] 。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今天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天氣從此由涼爽轉變為寒冷,晶瑩剔透的朝露開始凝結成冰清玉潔的霜花,而《詩經·秦風·蒹葭》中優美的詩句似乎也迴響在人們的耳畔:「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王風.採葛》: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是一首秋天的相思情歌吧?《詩經》裡說: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上古的愛情,就這麼直接。在這場純美的愛情中,白茅是樸素的見證人。「白茅純束,有女如玉」。白茅是潔白和柔順的象徵,嫩茅,又稱「荑」,自古美人的玉手稱為「柔荑」。兩隻手緊緊地牽在一起,近的是心與心的距離。
  • 腐團兒: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腐團兒本來就是個美人胚子,所謂人靠衣裝,只要服裝得當,扮演起清純來自然不費力。來一起看看,腐團兒是怎樣扮演清純女孩的。讓人不禁想起詩經中所說的——蒹葭蒼蒼,白鹿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腐團兒完完全全能稱之為清純的形象,她穿的漢服和平時的COS不大一樣,平時COS其他的不知火舞之類非常火辣,但是她穿上漢服則是十分靜美,真正的漢服和古風服裝的區別是很明顯的,真正的漢服講究衣服要能覆蓋全身,團兒的這一套漢服叫做齊胸襦裙,全身的肌膚都在衣服的覆蓋之下,行不露足顯得端莊典雅。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美景,在「滬」一方!
    shī 詩 jīng 經 jiān 蒹 jiā 葭 蒹葭蒼蒼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古老的蒹葭水湄傳來了白露的歌聲
    「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蒹葭》者。」意思是說,古人寫相思的作品,無論是詩詞也好,文賦也罷,從沒有比得過《蒹葭》的。《蒹葭》真的這麼優秀嗎?在這裡,我們把《蒹葭》全篇分為了三段,一起來看看吧!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河岸邊,生長著大片茂盛的蘆葦叢,它們都是青翠的樣子,上邊還有白露結成的霜。
  • 古琴曲《在水一方》: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捧一本詩經,蒹葭,一個好美的名字,雎鳩一聲,散落在千年的風雨中,蕩起層層漣漪。打撈自秋江水畔,曉寒深處而來。水迷濛,琴音如夢。蒹葭青青?伊人茫茫?遙望著一個身影,守望著一份千古的約定。情之所系,所謂伊人。然在水一方,終不知其所在。然終於「兩處茫茫皆不見」,所追逐者,不過幻影雲霧,水月鏡花,終不可。
  • 白露到,秋意濃~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佇立於濱海之湄,抬首眺望,青山隱隱,霞色藹藹。我亦多想,趁白露未晞,逆著流水去尋覓心愛之良人,縱算道路曲折又何妨;我也多想,趁晨露未乾,溯流而上去找尋心愛的伊人,縱然道路險阻且無妨。流光容易把人拋,時光一年一年如昨,人心一歲一歲漸老,唯有眷眷的情懷在心間生根發芽,盛放成朵朵心蓮,蔥蘢不遜於芭蕉綠,明豔不亞於櫻桃紅。
  • 被誤解千年的《蒹葭》,原來不是講愛情的?
    每周新詩第 168 首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那船兒飄蕩在蒼蒼之中,隱隱約約地,樂聲浮動,仿若遇見知音,(邊聽《婷婷唱古文·蒹葭》,邊品詩吧)《蒹葭》是《詩經·秦風》中流傳千古的一首詩,人們對「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神馳已久。
  • 你以為《詩經》中的《蒹葭》是小清新的愛情詩?你太年輕了!
    詩經當中的這首《蒹葭》一直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人說它是愛情詩,而且是暗戀。有人說它描述的是自己求而不得的理想。更有人說這首詩是用來諷刺秦襄公治國不力的。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理解就不一樣,不能說哪個是正解。
  • 詩經 蒹葭
    作者: 詩經 (先秦)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
  • MAMAMIA與聆聽經典《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由瓊瑤填詞,林家慶譜曲,這首歌是瓊瑤1975年時為她的電影《在水一方》譜寫的同名主題歌,由高凌風、江蕾演唱。她在水中佇立綠草蒼蒼 白霧茫茫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1980年,鄧麗君翻唱了這首歌,並將其收錄於同名專輯《在水一方》中,從此《在水一方》紅透了大江南北。1988年瓊瑤推出《在水一方》電視劇,這首歌作為電視劇的插曲出現。在其前後,這首歌倍眾多歌手翻唱。
  • 千年不朽經典詩詞《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 一直誤以為是鄧麗君,原來《在水一方》的原唱是她!
    《在水一方》由瓊瑤填詞,林家慶譜曲,這首歌是瓊瑤1975年時為她的電影《在水一方》譜寫的同名主題歌,由江蕾原唱。
  •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洛神賦圖
    黃初三年曹植自洛京東返封地,黃昏時疲憊的旅人到達洛水,車馬暫歇,此時一陣微風吹起,恍惚之間,有位伊人映入眼帘,煙波浩渺中,那如朝陽般新鮮的一瞥,瞬間擊中旅人內心。洛神有多美,旅人如此形容,「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又如雲籠月,雪迴風般朦朧。」旅人借洛水傳情,以玉佩為邀約,伊人有情,指向流水,以為期許。而命運恰如潛流,動無常則,靜止難期。
  • 排簫王子杜聰經典珍藏曲《在水一方》音韻悠遠幽長太美了
    下面我們來欣賞排簫王子杜聰經典珍藏曲《在水一方》轉發和好友一起分享美!鄧麗君《在水一方》溫柔如水《在水一方》的歌詞是: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願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卻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願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無奈前有險灘,道路曲折無已。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足跡。
  • 飄逸的美聲——雷明傑演唱《在水一方》賞析
    《在水一方》經約半世紀時光「淘刷」,已成流行歌曲經典。歌詞源自於《詩經》,如下:《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首詩經為什麼成為最美的愛情詩詞?
    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深秋的清晨,男子漫步河邊,蘆葦青青,悠悠蕩蕩,蘆葉上剔透玲瓏的露珠凝結成霜花,而他心心想念的意中人,不在別處,就在河水那一邊。
  • 未知x計劃·為你寫歌合力打造《蒹葭的露水》
    //她以顏值出眾著稱//也同樣特別喜歡一切與美有關的事物常人眼中的糾結其實是她在慎重的做出每一個選擇的思索是理性還是感性對於她而言可能沒有那麼重要了蒹葭的露水 撥動我的心再三追問什麼是愛情盲目的熱切結束的莫名現在我只想和你數星星我試著自我催眠放肆呼吸將你忘記發現黑夜讓我更加清醒我慢慢看著露水一點點的消失殆盡最後我只能沉默放棄蒹葭的露水你不要害怕我會陪著你慢慢長大柔弱的種子請快快發芽
  • 人文課堂|《詩經》草木情緣(一):蒹葭是最具象徵意味的草
    詩經中《蒹葭》的知名度極高,尤其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兩句詩,因為言情小說家瓊瑤的《在水一方》小說和電視劇,廣為人所熟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