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韓娛 曾執導《豬玀之王》和《偽善者》兩部寫實主義動畫佳作的延相昊導演執導的個人首部真人電影《釜山行》7月20日在韓國正式上映,上映19天觀影人次突破千萬,成為今年韓國首部「千萬電影」。此外,《釜山行》還創下了韓國曆年本土電影的最高預售紀錄,超越《鳴梁海戰》刷新了韓國曆年最高開畫、歷年最高單日觀影人次紀錄。
《釜山行》作為延相昊導演的真人電影出道作品,展現出了韓國電影前所未有奇觀影像,而對人類群像的刻畫仍然保留了導演一貫的沉重視線。坎城電影節執行委員Thierry Fremaux評價《釜山行》「是歷年坎城電影節最棒的午夜展映電影」。
電影《釜山行》混合了多種類型片元素,殭屍、動作、驚悚、家庭,延相昊導演以他最為擅長的現實手法,打造了一部不同於好萊塢大片的殭屍電影。這應該也是影片能獲邀參展坎城電影節的原因所在。
寫實派導演再現不一樣的《雪國列車》
憑藉《豬玀之王》《偽善者》兩部畫風凜冽的寫實主義動畫長片展現出色執導能力的延相昊導演,為自己的首部真人電影選擇了超現實的殭屍題材。不難看出,雖然殭屍和列車,這兩個頗具娛樂意味的要素為導演的首部商業大作賦予了更為華麗的表象,但影片的內核依然是導演標誌性的社會批判,以及不同於好萊塢殭屍電影的韓國式寫實。
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電影主人公們搭上了同一列開往釜山的KTX列車(相當於中國高鐵),列車啟動的瞬間,被病毒感染的殭屍少女(沈恩京 飾)也登上了列車。她將病毒傳染給了其他的乘客,而此刻基金經理石宇(孔侑 飾)、成華(馬東錫 飾)和永國(崔宇植 飾)與他們的家人,朋友分處於不同的車廂,為了與家人團聚,也為了平安到達釜山,他們與列車上的殭屍展開了血鬥。
看過電影的人們都會不自覺的聯想到奉俊昊導演的末世科幻大作《雪國列車》,與末節車廂的人們為了生存向車頭進發一樣,《釜山行》的主人公們為了救自己的女兒、妻子和朋友,從9號車廂向著13號車廂突圍。但所不同的是,雖然都是虛構的故事,但《釜山行》卻給人以現實災難的即視感。對殭屍、列車、人物以及他們之間關係的寫實刻畫,讓這場災難仿佛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與大多數好萊塢商業大片不同,《釜山行》忽略了許多人物細節,令觀眾更多的集中於劇情的發展。除了在電影的前半部分,馬東錫問秀安「爸爸是做什麼的」,對孔侑的身份有所交代外,角色之間完全沒有分享個人信息的機會。這更符合人類身處現實災難的真實狀況,更容易讓觀眾全身心的投入劇情,感受主人公所經歷的驚心動魄。
參考《攻殼機動隊》打造逼真殭屍
殭屍和列車的成功再現,是《釜山行》取得商業成功的關鍵。在《釜山行》之前,韓國的長片商業電影中還沒有出現過殭屍題材。雖然電影《哭聲》中有喪屍短暫登場,但仍算不上殭屍電影。所以要如何打造殭屍群,成為了《釜山行》的最大難題之一。而影片最終呈現出的效果十分出色,甚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喪屍電影《世界之戰》。
為了打造出逼真的殭屍群,延相昊導演請來了曾經參與《哭聲》創作的韓國舞蹈家樸彩仁,將影片中登場的殭屍按照年齡、性別以及空間的不同逐一進行動作設計。這些殭屍由99名演員來扮演,他們大多是身體柔韌性很好的舞蹈演員,只可惜他們在電影中都已難辨真容。樸彩仁透露殭屍動作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無法通過自己的意識控制身體的帕金森症患者,同時也按照導演的要求,參考了日本經典動畫《攻殼機動隊》。
曾經參與《偵探洪吉童》《哭聲》《小姐》等片創作的特殊化妝指導郭泰勇負責為「殭屍」上妝,他表示為了儘可能的縮短近百位演員的化妝時間,他們採取了流水作業,每位化妝師都有具體的分工,而不再一對一的為演員上妝。而這種分工細化到不同的顏色、部位,以及血液的效果等。而他們的目標是「沒有人為的痕跡」,更不想聽到觀眾說「這部電影特殊化妝很好」這樣的話。
此外,完全由本土特效技術打造的KTX列車也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大片產出有限,韓國的特效技術更多的都用在了綠幕已成為家常便飯的中國電影當中。曾經參與《思悼》《朝鮮名偵探》等片拍攝的鄭隍洙特效執導感嘆終於有機會再韓國電影中一展韓國高水平的CG技術了。
《釜山行》一共實際製作了五節等比例的列車車廂,在車廂外設置了40處照明,並首次在亞洲電影中運用了LED背表面映射系統,以呈現列車時速300km的速度感。最終為影片製作了600個特效鏡頭的鄭執導直言,這次拍攝《釜山行》的經歷,讓他擁有了去拍攝更大規模的電影的自信。
微縮人類社會傳遞批判隱喻
延相昊導演曾經這樣闡述他創作《釜山行》的策劃意圖:「在創作這部末世題材電影的同時,我考慮的是要留給後代什麼東西。」正如導演所言,《釜山行》雖然是一部殭屍電影,但批判社會,透視人性的主題顯而易見,這也是延相昊導演在他的電影中始終堅持的。
《釜山行》中封閉前行的列車,就如同微縮版的人類社會。車廂內,有守護家人的人,也有隻想著自己的人。在糟糕的現實面前,有人悲傷有人憤怒,這就好像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而當「生存者車廂」的人們無法相信其他車廂的人是否被感染,拒絕他們進入自己的車廂。死亡所引發的恐懼感,將人類的私慾膨脹到極致,人們甚至本能的為了保護自己將他人推向死亡。
影片中,在事件急劇惡化的情況下,政府通過媒體新聞不斷安撫民眾「事件已經得到平息,不要理會流言蜚語,現在是要相信政府的時候。國民們安全是最重要的」。這樣的新聞也不禁令人聯想到了現實。
《釜山行》在殭屍片的外殼下,包裹了家庭親情,政府陰謀論,利己主義等豐富的現實內核。可能相比導演的兩部獨立動畫電影,在批判社會和諷刺人性的力度上有所減弱,但依然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內外兼修的商業大製作。這也是相比其它暑期檔大製作,《釜山行》能最終突破千萬人次大關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