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男子高血壓十年,突發頭痛嘔吐,醫生:血壓這樣控制太危險

2020-12-24 李藥師談健康

65歲的老劉是一名退休工人,從55歲那年就發現了血壓升高的問題,前前後後已經有將近十年了,前幾日,老劉在外出散步的時候,突然感覺劇烈頭痛,並伴有嚴重噁心,嘔吐症狀,這可嚇壞了老伴,趕緊叫來女兒女婿,送到醫院檢查,醫生一量血壓,收縮壓已經達到了200多,舒張壓也達到了120以上,趕緊採取降壓措施,由於送醫及時,醫生也及時的針對病因進行了血壓的控制,血壓降下來了,頭痛、噁心的症狀也已消失,醫生給他的老伴和子女說,如果不是送來的及時,這麼高的血壓,很有可能會造成急性的器官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老劉是個倔老頭,有了高血壓問題,一直都不在意,孩子們給他買的降壓藥,寧肯過期扔掉,也堅決不吃,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因為沒有任何感覺啊,幹嘛要吃藥?但同時老劉也是個很注重「養生」的老年人,他雖然不信降壓藥,但是非常相信中醫藥,經常找各路中醫開一些中藥調理身體,長期堅持吃中藥,而堅決不吃降壓藥的做法,沒有讓老劉的血壓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逐漸的升高,到現在都出現了血壓急劇升高,甚至差點危及生命的大問題,醫生告訴他,如果不想再次出現這樣的問題,降壓藥一定要堅持服用,並積極地監測血壓水平,保持血壓的穩定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不知道「倔強」的老劉,會不會聽從醫生的建議,但這件事中的一些健康認知誤區,還是值得和大家好好探討的。

高血壓沒感覺,就可以不吃藥嗎?

對於這一點,我們探討過很多次了。高血壓沒感覺,是很正常的現象,血壓的升高,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一下子高上去的,而是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升高的,血壓逐漸升高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也在逐漸的耐受這樣的一種變化,因此,很多情況下,血壓即使升高了,也同樣可以沒有任何不適感覺。

但高血壓沒感覺,並不等於沒有危害,血壓從升高的時候起,就已經開始影響我們的動脈血管、心臟、腎臟、眼底視網膜等多個器官開始形成逐漸的危害了,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相關疾病問題,腎臟功能衰退等多種問題,高血壓都是重要的高危風險因素,血壓不控制,高血壓在不知不覺中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這種靜默式的傷害,比有感覺的傷害,往往更加隱蔽,也更容易讓人忽視,也就成了很多朋友不願意吃藥控制血壓的一種藉口,但如果能夠明白,沒感覺的高血壓,同樣也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這個道理,就能夠明白為什麼即使沒有感覺,有時候也是需要吃降壓藥的。

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高血壓的控制,也並不是一定要一上來就吃藥,也不應該單純靠藥物來控制血壓。對於一些新發的初級高血壓患者來說,通過嚴格自律的生活調理幹預,做好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減重,戒菸限酒,保持良好作息,保持平和心態等方面,都是有助於調節控制血壓,甚至是能夠讓初步升高的血壓恢復正常,只有通過生活調理幹預,無法有效控制血壓,或者一發現就是二級高血壓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才需要啟動服藥進行降壓治療,但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同樣不應該放鬆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只有這樣,才能夠更有利於血壓的穩定控制。

高血壓光靠吃中藥,不吃降壓藥調理能行嗎?

在這裡首先聲明一點,本人對於中醫藥沒有任何牴觸心理,中醫西醫,只要是能夠治療疾病,增進健康的,就是好方法。但在高血壓的降壓治療方面來說,中醫藥確實沒有太大的優勢,首先,在我國的傳統醫學中,是沒有高血壓這個概念的,一般中醫都是針對不同體質,引起的不同症狀,如頭痛,頭暈等高血壓症狀,進行體質的調理,從而達到改善症狀,調理身體的作用。

中醫對於高血壓的調理作用,並不是不管用,而是應該對症而為,同時也要注意血壓的定期監測。如果相信中醫,希望吃些重要調理改善身體健康狀況,當然是可以的,也可以將自己有高血壓的情況告知中醫,讓醫生給你開具具有調理血壓功效的重要方劑,但這個方劑吃了效果如何,到底能不能起到明確的降壓作用,能不能把血壓控制到達標合理的範圍內,就是應該注意的,如果吃了這個藥方,血壓並沒有降下來,那麼該服用西藥的降壓藥,也還是應該服藥。

其實不管中醫西醫,中藥西藥,我們用藥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有效」。不管是有效的調理身體,改善體質,還是有效的降低血壓,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不管吃的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應該首先以控制好血壓,減少高血壓的健康危害為首要目標,如果堅持吃中藥,明明血壓降不下來,還是不肯吃降壓藥來加強血壓控制,那就是愚昧的迷信,最終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高血壓逐漸損害身體健康,最終出現心腦腎眼多方面的併發症,甚至有可能像老劉一樣,出現血壓的急劇升高,出現高血壓亞急症或急症風險,導致急性健康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很多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之所以不願意堅持服用降壓藥來控制血壓,並不是不重視健康,而是從根本認知上存在錯誤,認為高血壓沒感覺就是沒傷害,認為高血壓長期吃藥會傷肝腎,認為高血壓吃中藥調理,即使血壓降不下來也可以等等,這樣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認知錯誤,想要糾正,真的挺難,而如果糾正不了認知問題,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用藥依從性,並且穩定的控制血壓,因此,還是要不斷的強調,苦口婆心的科普,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糾正一些朋友的認識誤區,積極加強血壓控制,高血壓儘早控制,穩定控制,才是減少高血壓健康危害的真諦,您明白了嗎?

相關焦點

  • 忽視血壓控制,突發性腦出血盯上年輕人 請別再輕視「高血壓」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唐曉)在一些人眼中,有高血壓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現象了。沒有出現頭痛頭暈之前,鮮少會被真正重視。可就是這樣一種常見的疾病,卻能在頃刻間讓人生境遇反轉。近日,泰康仙林鼓樓醫院收治了一名35歲的男子小馬,其父母均有高血壓病,而他本人患上高血壓病已有五、六年。因為沒有重視,他從未規律服藥,結果在勞作時突發腦出血陷入昏迷。經過醫院全力救治雖脫離生命危險,但後續還需要很漫長的康復治療過程。失去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對這個普通的家庭來說將是巨大的負擔。
  • 中年男子突發頭痛、胸悶以為是「中暑」
    家住江陰、41歲的葉先生不久前因突發「頭痛、胸悶」到當地醫院就診,本以為是「中暑」的他萬萬沒想到會因此住進醫院,並做了第二次開胸救心大手術。回憶起想當天發病的情況,葉先生及家屬依然心有餘悸,後怕不已。
  • 劇烈頭痛、嘔吐,30歲女子腦出血陷深度昏迷
    記者昨天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隨著氣溫下降,近期該院急診科接診多名50歲以下的腦出血患者,其中30歲女子小漫(化名)陷入深度昏迷。劇烈頭痛原來是腦部出血在小漫眼裡,高血壓是老年人才有的病。上月的一天,小漫出現頭痛,剛開始以為沒休息好,但頭痛越來越嚴重,並出現嘔吐等症狀,隨即被送到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
  • 為什麼高血壓患者出現低血壓更危險
    低血壓是指血壓低於正常水平的血壓,即低於90/60 mmHg。高血壓對人體產生危害,同樣,低血壓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因為血壓的驟然降低比持續高血壓水平狀態更危險。特別是一些老年高血壓患者,突然發生低血壓可能會是危險的先兆,會造成一些重要臟器如心、腎、腦的血液低灌注,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 長沙10歲女孩頭痛嘔吐以為感冒,醫院一查……太危險!
    本文轉自【長沙晚報】;「多虧醫生手術解除了『定時炸彈』。」1月14日,在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兒科重症監護室,10歲的芸芸(化名)經過術後康復治療,已經轉危為安。得知孩子不久即可出院的消息,家長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 58歲男子,血壓高達180,突發腦溢血,醫生嘆息:2件事是「禍首」
    腦溢血通常都是急性的,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在我國,因腦溢血死亡的人數佔了全部疾病死亡人數的20%。腦溢血出現時,發病非常地快,並且比較兇險,隨時都有當場死亡的可能,這種病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王先生,今年58歲,他是一位退休的領導,長年伴有高血壓。
  • 頭痛頭脹失眠是不是血壓高?高血壓終身服藥啥時候是個頭?
    初期只是頭暈、頭痛等不適,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血壓水平的上升,危險性逐漸加大,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會引起嚴重心腎腦的併發症,如中風、心力衰竭、腎衰等而危及生命。現在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高血壓。如果您過去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於 140/90 mmHg,也是高血壓。根據血壓升高水平,醫生會將高血壓分為1級、2級和3級;根據你存在的危險因素,又會將病情分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個層次。
  • 頭暈頭痛流鼻血就是高血壓?專家闢謠:很多人被誤診為高血壓
    本以為這樣可以讓血壓回歸正常值,沒想到這幾天早晨起來頭昏昏沉沉的,刷著牙突然鼻血就流下來,手忙腳亂地止不住血。老王心想糟了,他的高血壓恐怕加重了。在另一項調查中,顯示血壓正常的人反而比收縮壓高的人更容易出現頭痛,這項研究中還採用了脈壓這個指標,結果發現脈壓高的人比正常人更不容易發生頭痛的現象,這可能與血管硬化、神經感覺功能受影響有關。所以,以頭痛的症狀判斷高血壓嚴重與否是不可行的,除非你的血壓高到產生了高血壓危象。
  • 睡覺時出現特殊症狀,老太查出腦梗,醫生:血壓高的人要特別注意
    馬老太太今年72歲了,她是一位期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在平時需要通過服藥來控制自身的血壓,但就在幾天前,老太太在睡覺時突發劇烈的頭痛,甚至好幾次因為頭痛而醒來,有時甚至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症狀,老太太的兒子發現母親的異常後,趕緊將她送到了醫院,醫生說還好來得及時,或許再晚兩天,腦梗就會發作了
  • 男子頭痛以為高血壓,原來是「腦瘤」在作怪
    人到中年,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往往以為是高血壓所致,因此常常放鬆警惕,隨便吃點高血壓藥試圖緩解病情,來自陝西鹹陽45歲的吳先生就遭遇了這種情況。多年來,吳先生長期的吸菸、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加之管理工作壓力大,年前就因頭暈、頭痛而去東莞某診所就診,僅僅測量了血壓,發現血壓高,於是也沒放心上繼續正常生活工作。
  • 高血壓的老患者出現頭暈是怎麼回事,青年高血壓的劇烈頭痛可能不是...
    我的出診時間都在上午,所以,看診時測量血壓都是上午的血壓,這個時候,那些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都很好,比如120-130mmHg的收縮壓,舒張壓有時在70mmHg以下,這樣的血壓簡直好極了。所以我囑咐患者回家量血壓,結果發現下午的血壓有時候不到100mmHg,還有一患者我給他們進行血壓監測,發現一天時高血壓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有時血壓下降50mmHg以上,甚至血壓到了100以下了。
  • 高血壓患者,需警惕這6大危險信號!它們是大病前兆!
    高血壓患者,需警惕這6大危險信號!它們是大病前兆!高血壓是現代中老年朋友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主要是不科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很多人認為,高血壓,吃點降壓藥就行了,在生活習慣上對於穩定血壓並不是非常的注意。
  • 別把頭暈不當回事,原發性高血壓的病情預警別忽略!
    55歲的老王是某企業職工,無高血壓病史。最近出現頭痛、頭暈,沒當回事。老王的女兒想起爺爺有高血壓病史,所以趕緊給她爸爸量血壓,180/100mmHg。到醫院心內科就醫,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
  • 高血壓患者出現頭疼、噁心、嘔吐,可能出現什麼情況?有危險嗎?
    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高血壓可對腦造成損害,在我國73%的腦卒中都與高血壓有關,且血壓越高、持續時間越久,腦卒中的風險也越大。高血壓也可造成高血壓腦病。高血壓腦病常在血壓升高的同時,常先出現瀰漫的頭痛、噁心、嘔吐,若不及時診治,危險很大。高血壓腦病是高血壓的一種嚴重的併發症。高血壓腦病是指血壓突然劇烈升高,而導致腦的小動脈持續地痙攣、腦水腫和顱內壓升高,甚至可出現腦疝。
  • 腦出血是拖出來的,醫生忠告:高血壓出現這5種症狀時,立即就醫
    高血壓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顯著特徵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雖然常見,但是,大多數人對高血壓並不了解,其中,腦出血便是高血壓的嚴重併發症之一,甚至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有人問,高血壓沒感覺,不想吃藥,醫生說會腦出血,真的嗎?高血壓沒感覺,不想吃藥,醫生說會腦出血,真的嗎?
  • 38歲傳媒骨幹頭痛嘔吐輕度昏迷 醫生認定和這一習慣有關
    近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從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了解到,一位38歲傳媒骨幹因連續熬夜、工作不順心導致「神經性頭痛」的病例。今年38歲的徐先生,幾天前突發劇烈頭痛,嘔吐,服用止疼藥依然無效,最後出現失憶、輕度昏迷等症狀。經過各種檢測,先後排除了腦出血、腦炎、腦瘤等器質性病變。經省人民醫院神經二外科副主任李巖峰最後確診為神經性頭痛。
  • 為什麼連醫生都說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
    高血壓不控制,每分每秒都在對身體造成著損害。第一、腦1、腦出血約70%左右的腦出血是高血壓引起的, 所以長期、有效、積極地控制血壓是預防腦出血的根本。2、腦梗死腦梗死風險中的90%可歸咎於10個簡單的危險因素,排名第一的就是高血壓,目前我國又1300萬腦卒中患者,45-70歲單病種死亡腦卒中排名第一,70歲以後排名第二。腦梗死如果留有後遺症,對患者本人生體及心理上的重大打擊,也是對整個家庭的打擊。
  • 24歲男子,嘔吐昏迷入院,數小時後離世,3個習慣是「禍根」
    24歲的小夥子小亮(化名)最近經常感到頭暈目眩,並沒有太在意。這天,小亮忽然劇烈嘔吐,被朋友送到醫院時,已經昏迷。 醫生根據朋友對小亮的描述,對他進行了頭顱CT檢查,提示右側顱內出血總量65-70ml左右,中線結構移位明顯。
  • 頭痛胸悶,血壓超過180/120,怎樣降壓來得快?吃藥還是輸液?
    天氣越來越冷,血壓變得很難控制,血壓升高的病人逐漸多了起來。「陶大夫,從中午開始到現在,我一直頭痛胸悶,剛才量了一下血壓,比較高,都超過180/120mmHg了,可以含一顆硝苯地平片嗎?聽說這樣降血壓最快。」晚飯前,病人老高給我打來求助電話。
  • 高血壓頭痛「突襲」,這3個問題要當心,學會4招,或可應急
    當發生高血壓危象時,其主要表現是頭痛頭暈,氣急心悸,不明原因噁心嘔吐和眩暈,同時伴有心煩意亂和看東西模糊。2、高血壓腦病高血壓腦病一般發生在重症高血壓人群身上,持續性高血壓會超出腦血流的自動調節範圍,使得大量血液流向腦組織,從而導致腦水腫,患者的體徵以腦病為特點,可出現瀰漫性的頭痛、意識發生障礙、精神錯亂以及嘔吐,嚴重時可導致抽搐和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