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王昌齡的邊塞詩最為著名,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風格高昂。其中「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等句更是千古流傳。
王昌齡被譽為「七絕聖手」,他的七絕詩可以和李白媲美。王昌齡一生作了大量的七絕詩,數量可以佔到盛唐七絕詩的六分之一,題材主要是邊塞、宮怨和送別三類。
王昌齡的宮怨詩基調為悲天憫人的情懷,為那些久閉深宮的妃殯宮人的悲情哀怨,批判了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這使得他的作品不像六朝時浮豔色情的宮廷詩,充滿健康積極的情感。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過這樣一番話:「必求壓卷,王維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齡之「奉帚平明」、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其庶幾乎!而終唐之世,絕句亦無出四章之右者矣。」
下邊我們就來看看被沈德潛譽為「唐詩七絕壓卷之作」的這首詩,王昌齡的宮怨詩《長信宮詞》。
《長信宮詞》
奉帚平明金殿開,
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
猶帶昭陽日影來。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
詩的前兩句寫景:故事的女主人公班婕妤天剛亮就灑掃宮殿,幹完活的她無聊寂寞,手裡拿著團扇在殿前徘徊。
王昌齡七絕詩的一個突出優點,就是典型環境與人物情感的高度統一。
這兩句中的景物描寫,「平明」、「團扇」,看似白描班婕妤的日常生活,實則是為渲染色彩,烘託氣氛。讓讀者從平明即起,秋扇見捐等意象聯想到女主人公深宮生活的寂寞悽涼。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詩的後兩句寫情:班婕妤年輕美麗的臉龐還比不上秋天烏鴉的顏色好看,你看那烏鴉身上還帶著昭陽宮上空太陽的影子呢。
美女嬌嫩的臉龐竟比不上烏鴉黢黑的顏色,如此不可思議,如此強烈對比。人不及鴉,儘管看似毫無道理,但卻有深情在其中。
這深情十分曲折,需要讀者細細品讀。人不及鴉的原因在於「昭陽日影」,烏鴉尚且能在昭陽宮上空飛過,受到日光照耀,而班婕妤卻不能見到住在昭陽宮的皇帝。失寵至此,何其哀哉。
本詩中,「且將」和「猶帶」二詞用得尤其精妙,傳神的刻畫了女主人公寂寞無聊之態和悲哀怨懟之情。詩歌語言之美在於將最平凡的字詞用於最確切最關鍵的地方,王昌齡在這一點上堪稱聖手,遣詞用字往往有畫龍點睛之妙。
這首詩在短短二十八個字中只描寫了女主人公深宮生活的一個片段,其中批判的對象、深刻的含義留給讀者自己去體會。真正做到了刻而不露,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讀者們,你們喜歡王昌齡的這首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