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真應力真應變

2021-02-19 力學酒吧

應力、應變是固體力學中的一對重要概念,它們在力學中的地位就像一部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固體力學整部劇目就以它們的經歷為線索展開各種各樣的情節。在《材料力學》中,應力和應變分別定義為:單位面積上的內力和單位長度的改變量(應變僅以線應變為例),以衡量構件所能承受的內力及其發生變形的能力,用公式表示分別為

有的同學看到應力這樣定義後,經常會產生一個疑問:應力和壓強是不是一回事?首先說應力和壓強的單位是相同的,都是牛頓/平方米(N/m2);但它們所反映的力學概念卻是不一樣的,壓強是外力在某物體表面的平均分布,應力是內力在物體假想截面上的平均分布。

 

例如大氣壓強指大氣層的自身重力作用於物體表面的壓力,大氣相對於物體就是外界,所以大氣壓力是外力;而應力,是先在物體內部假想了一個截面將物體截開為兩個部分,應力是這兩個部分在假想截面上的相互作用力的平均分布,由於這兩個部分同屬於同一個物體,所以是內力。其次,壓強總是垂直於物體表面的,而應力則不一定垂直於截面,將截面上兩部分之間的應力沿垂直於截面和平行於截面分解,垂直於截面的分量被稱為正應力,而平行於截面的被稱為切應力。

 

應力、應變在表徵材料強度和變形能力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假設有A和B兩種材料,用材料A做成直徑20mm的圓棒試樣,材料B做成直徑為10mm的圓棒試樣,材料A在50kN的拉力下被拉斷,材料B在45kN 拉力下被拉斷,但我們並不能說材料A的承載能力就比材料B的承載能力高,但是求其最大應力可得


可見,材料B比材料A有更高的承載能力(3倍還多),只是因為試樣B截面積較小才在較小的拉力下斷裂,因此用「單位面積上的內力」就消除了試樣截面尺寸的影響,得到材料的本身屬性。變形方面也是這樣,還是材料A和B,假設其截面相同(直徑10mm),但試樣長度不同,材料A長為200mm,材料B長為250mm,假設在45kN下兩種材料的伸長量都是0.2mm,同樣我們也不能就說材料B具有和材料A相同的變形。按照應變的定義,有

在相同的伸長量下,只是由於材料A試樣短才與材料B具有了相同的變形量,實際上材料A的變形要大一些。結合前一問,在此條件下材料B已經發生斷裂,因此材料A的變形能力要高於材料B。可見,應變通過「單位長度的變形量」消除了比較材料變形能力時的試樣長度影響。

萬能試驗機(來源於網絡)

 

材料強度和變形的測定一般用萬能試驗機來測定(如上圖),將標準試樣安裝在上下兩個夾具之間,通過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測出在拉伸試件過程中力的變化和試樣長度的伸長量,並將其畫在「力-伸長量」的坐標系內,將其分別除以截面面積和試件長度可得到「應力-應變曲線」。下圖所示為低碳鋼拉伸曲線,由於它具有彈性變形、屈服流動、強化、頸縮四個典型的材料變形特徵,因此常被用來說明材料的變形過程。

低碳鋼拉伸曲線(來源於網絡)

 

需要強調的是,按照前面應力、應變的定義,將拉力除以試樣面積,將伸長量除以試樣長度,所得到的應力、應變,實際上有很大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頸縮階段。這個階段,試樣面積急劇減小,但是應力求解還是利用拉力除以原始截面面積,這就產生了錯誤!同樣,試樣在拉伸過程中,長度不斷增加,但求解應變還是用伸長量除以原始長度,這也是不對的。因此,這樣求出來的應力應變並不是真實的應力、應變,只能算是名義上的應力、應變,因此稱之為名義應力名義應變,大概是工程使用上比較方便,也稱為工程應力工程應變

令人遺憾的是,真應力、真應變在《材料力學》中並不做介紹,這部分知識多在《材料的力學性能》中講解,而《材料的力學性能》大多是機械和材料專業所學的專業課程,力學專業並不開設《材料的力學性能》(主要是我校情況,其他學校沒有調研),力學專業以研究「應力、應變」著稱,竟然不學真應力和真應變?

1)解決了物體內應力不均勻的表述問題,微元體相當於「點」,這裡的應力、應變只定義在某點處,而不是平均應力;

2)消除了結構的具體形狀的影響,如材料力學研究細長結構,而微元體可以組成一切形狀的結構,也就是說彈性力學可以解決一切形狀的問題;

3)消除了不同材料之間的差異,不同材料在彈性力學中只有參數的不同,而無本質上的不同,彈性力學可以在彈性範圍內解決所有材料的變形問題。

彈性力學中得到應力、應變更加純正,理論上更加完美!不過,如果要在工程中測量真應力、真應變,《材料力學》和《彈性力學》都沒有提供方法,只能使用《材料的力學性能》所提供的(2)、(3)公式進行測試。一門學科能在社會生產、實踐中得到實用,將會得到更為廣泛的認可,這就是這門學科結出的果實。真應力、真應變的概念讓人產生這樣一種印象:力學傳承了應力、應變的概念,提供了應力、應變的分析和計算方法,卻不能為工程提供簡便、可行的測定真應力、真應變方法,這或許是工程界很多人對力學學科和力學專業感到陌生的原因之一。這就好比力學只專注於享受「漁」的過程,而對「魚」本身卻無動於衷。力學要積極的與工程接軌,服務於工程,讓力學結出工程應用的果實。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地震局:此次唐山地震不會對北京的地殼應力應變和地震活動...
    本次地震震中距離我市中心約180千米,根據歷史震例和物理模型分析,由於距離較遠且震級不大,本次地震不會對北京的地殼應力應變和地震活動產生明顯影響。
  • 計算疲勞時要不要考慮壓應力?
    我們先來看看ASM international(世界上最大的以材料為中心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協會)是怎麼說的:疲勞是漸進的、局部的、永久性的一種結構變化,這種變化發生在承受波動的應力和應變的材料中,這些應力和應變可能會在足夠數量的循環次數後導致裂紋或斷裂。
  • Nature Communications:局部應力放大引起的下地殼地震成核
    Nature Communications:局部應力放大引起的下地殼地震成核陸內地震大多為上地殼的淺源地震,下地殼的地震很少(30-40 km),因為下地殼的巖石變形以緩慢的蠕變為主,但下地殼也可以發生地震,為了解釋這一現象,目前學者們提出的機制包括:因熱逸散導致塑性失穩,脫水反應導致的流體壓力增加或局部應力重新分布
  • 何滿潮:應變巖爆實驗力學
    例如,提出了「雙體力學」原理,將地震與滑坡中的共性歸因於兩個地質體相對於構造面的運動,根據構造面上機械力的平衡關係,闡明了地震、滑坡發生的充分必要條件;研發了具有負泊松比結構的錨索,由於其具有拉不斷、高恆阻力、理想彈塑性本構關係等超常特性,可用來探測構造面上的機械力;以及研發了可真實再現巖爆發生應力路徑的巖爆模擬實驗系統。
  • HyperMesh和Optistruct聯合仿真,模態分析實例——小孔應力集中仿真
    本期基於小孔應力集中問題,繼續分享HyperMesh和Optistruct聯合進行模態分析的方法。靜力學分析方法詳見往期推文:《HyperMesh和Optistruct聯合仿真,靜力學分析實例——小孔應力集中仿真》Optisturct的指導書籍較少,如有需要還是推薦學習Nastran的指導書,兩種求解器的卡片設置幾乎完全一致。
  • 自律真不是說說而已
    看來以後還是儘量避免參加這種場合,或者讓自己忙碌起來,或者和比自己更有克制能力的朋友在一起,自律真不是說說而已,它是一件事一件事做出來的,強大的心性是一點點磨礪出來的。戰勝自己是世界上最難的事。重要的一點是要時時修正自己錯誤的行動,不能因為一時貪吃後就心生放棄,任由自己胡吃海喝。
  • 正應力與剪應力悽美愛情故事
    正應力在前,剪應力默默跟著。在摩爾圓上行走。剪應力很早就知道,在摩爾圓上,有一個地方,剪應力會變為零,它千萬不能去:但是正應力從小的理想,就是為了到一個地方,成為主應力。但是,有件事剪應力一直不知道怎麼開口,因為正應力成主應力的地方,就是剪應力變零的地方。
  • 一文帶你搞懂應力集中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購買產品的包裝帶就用到了應力集中這個點。包裝袋上的小口、邊緣做成鋸齒狀等。由於某種用途,在構件上需要開孔、溝槽、缺口、臺階等,在這些部位附近,因截面的急劇變化,將產生局部的高應力,其應力峰值遠大於由基本公式算得的應力值。這種現象稱為應力集中,引起應力集中的孔、溝槽、缺口、臺階等幾何體稱為應力集中因素。
  • InfoMat:巧用應力,點「石」成「金」應力調控稀有金屬納米材料相變
    而在調控相變的過程中,應力往往是新相位產生過程中的重要驅動力。同時,在相變後的材料中,新結構所帶來的內部應力,往往也促進了其性能上的提高。香港理工大學黃勃龍團隊對通過應力誘導的稀有金屬納米材料相變手段進行了總結與歸納,其中包含了外部施加應力誘導的相變、模板介導下的外延/非外延生長、表面配體誘導下應力驅動的相變以及晶體內部缺陷誘導的應力驅動的相變,介紹了各手段下應力對相變的促進作用與機理,給出了相應的被實驗報導的例子。
  • 深耕應變測試技術,新拓三維攜DIC產品參加MTS材料學術會議
    深耕應變測試技術,新拓三維攜DIC產品參加MTS材料學術會議 來源:定焦財經 • 2020-12-02 11:09:17
  • 浸豬籠說說可以,真浸必被捉!
    浸豬籠說說可以,真浸必被捉!
  • 東南大學陳堅ESM:應變銅箔調控鋰成核,實現穩定的鋰金屬負極
    到目前為止,已經提出了幾個理論模型來證明樹枝狀物的生長機制,如相場模型、Monro-Newman模型、固體電解質間相(SEI)模型和沉積/溶解模型,它們描述的影響因素包括表面粗糙度、沉積應力和SEI。其中,沉積Li的基體在枝晶的生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儘管上述研究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但對塑性變形過程中內部結構和缺陷的演變,以及對Li成核和生長的影響卻很少觸及。
  • 秦霄賢真聰明,婁藝瀟公寓梗真密集,陳大愚真坑爹
    大型喜劇創演藝能秀《笑起來真好看》已開播近11期。節目一路高開低走,熱度持續轉冷。保持多期的4.3評分,也降到了如今的3.0 成績實在是有些慘不忍睹。於是把即興和現場應變作為節目核心,邀請各個領域的新手玩家進行跨界表演,就成了《笑起來真好看》的主打方向。
  • 張藝興手機鎖屏竟是全EXO隊友「We are one」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張藝興手機鎖屏竟是全EXO隊友「We are one」真不是隨便說說的!時間:2020-05-23 12: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藝興手機鎖屏竟是全EXO隊友We are one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 科學家實現金剛石陣列深度彈性應變,或開啟微電子量子應用新時代
    在這些循環的每個循環中,應變值分別約為 4.8、6.8 和 7.5%,卸載後鑽石完全恢復了其原始長度。其還使用有限元方法(FEM)模擬重現了實驗設置,表明鑽石在內部具有高度均勻的彈性應變分布(約為 7.5%),且夾持端附近的最大局部應變約達 9.1%。
  • 這種夢想的「隱形」應力波鬥篷!
    它可以很好地引導地面上的應力波,比如爆炸產生的應力波,繞過建築物等物體,使它們「不可觸摸」。儘管對幾十篇關於「彈性動力」隱身的理論論文提出了質疑。但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這項新研究作者並不認為土木工程師應該完全放棄它,而僅僅是放棄理想隱身衣的想法。有限的遮蓋仍然可以為建築物增加一定程度的保護,特別是對地震中常見的一些應力波。
  • 《笑起來真好看》:在喜劇的基礎上不斷提升主題內涵
    但是後來節目越做越好,收視率節節攀升,觀眾們都說《笑起來真好看》真的太棒了,在這個喜劇綜藝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笑起來真好看》從一開始的不受歡迎到現在不斷進步和超越它是怎麼做到的?今天我們就從不斷提升內涵主題,打磨演員演技,給力的幕後團隊三個方面來深度分析《笑起來真好看》不斷翻紅的幕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