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局部應力放大引起的下地殼地震成核

2021-01-14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Nature Communications:局部應力放大引起的下地殼地震成核

陸內地震大多為上地殼的淺源地震,下地殼的地震很少(30-40 km),因為下地殼的巖石變形以緩慢的蠕變為主,但下地殼也可以發生地震,為了解釋這一現象,目前學者們提出的機制包括:因熱逸散導致塑性失穩,脫水反應導致的流體壓力增加或局部應力重新分布,以及榴輝巖化作用。上述下地殼地震機制都需要巖石在一些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發生某些礦物反應,使得巖石的結構或成分發生變化,導致巖石弱化而無法承載差異應力,最終引發地震。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下地殼地震活動的位置都能滿足發生礦物反應的條件。

普利茅斯大學的L.R. Campbell等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論文,針對發生在剛性下地殼的陸內地震提出了一種新機制:地殼深處的巖石緩慢蠕變剪切,由於不同剪切帶之間的相互作用,直到它們無法承受不斷增大的差異應力並突然斷裂,從而引發地震。

挪威的Lofoten-Vesteralen群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大面積出露大陸下地殼巖石的地區,為研究下地殼的地震構造提供了重要載體。研究人員首先對該地區進行了詳細的構造填圖分析,發現了多組剪切帶均發育巖石快速滑動過程中摩擦生熱熔融的產物——假玄武玻璃。按構造特徵可將假玄武玻璃分為兩類,強烈糜稜巖化(I類;圖1)和未變形(II類;圖2)。隨後,通過對比I類和II類假玄武玻璃的構造關係以及圍巖麻粒巖相的礦物組合,該團隊認為兩類假玄武玻璃均發生在下地殼層次,溫壓條件為650–750℃和0.7–0.8 GPa。其中II類因為未經歷變形改造,因此被認為是同震產物。同時,結合對II類假玄武玻璃相關的同震破裂長度和位移距離統計,這些地震發生的同時產生了異乎尋常的大應力降(>1 Gpa)。

圖1 強烈糜稜巖化的假玄武玻璃(Campbell et al., 2020)

圖2剪切帶內發育的未變形的II型假玄武巖(Campbell et al., 2020)

因此,研究者在下地殼地震成因上提出了新的解釋:剪切帶將巖石切割為多個獨立的巖塊,邊界剪切帶上持續的蠕變導致加載在塊體上的應力不斷積累增加。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塊體與剪切帶體積比,還是塊體與剪切帶黏度比,都會使得加載在塊體上的應力有著數量級上的變化。一旦塊體上加載的差異應力超過臨界值,塊體就會發生局部地震破裂來釋放應力,產生的地震破裂會集中在塊體內部(圖3a)。雖然彈性應力的積累和釋放在每個塊體內部發生,但是這些塊體內部的地震破裂卻可以維持整個強應變帶蠕變的動態平衡。

圖3 下地殼斜長巖在不同的粘性剪切帶相互作用下破裂及地震成核過程(Campbell et al., 2020)

在下地殼相對堅硬巖石破裂成核的模型中,局部應力增加的條件相對於礦物反應條件較容易形成,也不需要淺部地震來為下地殼提供應力,只需要一個由高強度的、幹的巖塊和剪切帶網絡組成的系統即可形成。這種情況在許多板內下地殼麻粒巖區都有發現,因此該模型可以用來解釋大陸地殼內部深部低震級的地震活動。

【致謝:感謝巖石圈室褚楊副研究員對本文提出的寶貴修改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Campbell L R, Menegon L, Fagereng A, et al.Earthquake nucleation in the lower crust by local stress amplification[J].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1322.

(撰稿:楊秋野,張豔/地星室)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地震局:此次唐山地震不會對北京的地殼應力應變和地震活動...
    據北京市地震局微博消息,為回應公眾關切,北京市地震局對此次唐山地震進行專家解讀。問題一:此次地震對北京的波及影響是什麼情況?答:該地震造成北京全市有感,其中東部的平谷、順義、通州等地區震感較為強烈,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烈度為III度,出現在平谷區東高村鎮、馬昌營鎮、鎮羅營鎮和順義區龍灣屯鎮,未造成明顯震害和人員生命財產損失。事實上,北京的抗震設防烈度為Ⅷ度,遠高於此次地震對北京的影響烈度,所以本次地震不會對北京的房屋設施造成影響。問題二:此次地震的背景是什麼情況?
  •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地震又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常常說地震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也知道位於板塊交界地帶容易發生地震,但是我們不知道地殼究竟是怎麼運動的?也不知道地殼為什麼要運動。關於這點,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所以然,今天就好好了解一下,地殼究竟是怎麼運動的。地殼是怎麼運動的?地殼之所以會運動,和地球的構造有關。
  • 深夜,山東這裡突發塌陷,相當於2.4級地震
    被人群擁著下樓了。。。又被擠上來了???????拿著手機,拎著電腦,跑下樓了。。什麼是非天然地震?地震按照形成原因進行分類,一般分為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我們平時說的地震是指天然地震,也稱構造地震,這是由地殼應力變化引起,在地質構造運動中長期積累的能量迅速釋放,造成振動,形成地震。構造地震波及範圍大,破壞性強。
  • 「創新達人」池順良:「內波說」為地震預測提供新思路
    在探討地槽沉降起因時,他又指出,大山脈隆升的垂直運動,是地殼底部物質大幅度水平遷移的結果。在這一思路的啟發下,池順良先生提出地殼與地幔圈層間相互作用,產生「潮波驅動力」(Fc),驅動地殼和地幔物質相向水平遷移。在Fc作用下通過數值模擬實現了地槽沉降活動,初步證實了李老思路的正確。
  • 科學家警告:東京灣或爆發特大地震!窗口期來臨,日本應做好準備
    2月13日晚,日本千島群島海域發生芮氏7.0級地震。儘管此次強震未對日本本土造成太大威脅,卻再一次讓所有日本人擔憂起來。就在20多天前,科學家已經發出警告:日本應該再次為100年一遇的特大地震做好準備,一場毀滅性的地震可能將在未來幾十年內襲擊日本本土。
  • 計算疲勞時要不要考慮壓應力?
    我們先來看看ASM international(世界上最大的以材料為中心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協會)是怎麼說的:疲勞是漸進的、局部的、永久性的一種結構變化,這種變化發生在承受波動的應力和應變的材料中,這些應力和應變可能會在足夠數量的循環次數後導致裂紋或斷裂。
  • 大地震主要發生在哪裡
    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100多次6級以上地震,它們總是發生在一定的地帶,這與地殼巖石層構造和活動有密切關係。後來他調查研究和閱讀大量書刊,終於證明4億年前各大陸確實是連在一起的,只是因為地殼運動才慢慢分離開來。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國的許多科學家都認識到,地殼不像蛋殼那樣天衣無縫,而是由一些大小不一緩慢運動著的巖石塊拼結而成的。
  • 唐山地震,我們應該知道些什麼?
    唐山位於三條地震帶的交匯:1.最著名的郯城-廬江地震帶2.燕山地震帶3.海河地震的原因,簡單地說,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個大板塊之間互相擠壓.另外還有火山噴發引起。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於地下深處巖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構造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巖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衝擊地面(隕石衝擊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
  • 大地震導致北極地區氣溫突然升高
    他特別指出了阿留申弧線(Aleutian Arc)中發生的一系列大地震。阿留申弧線是離北極最近的地震活動區。 為了檢驗新假說,洛布科夫斯基不得不先回答三個問題。首先,大地震的日期是否與溫度變化相吻合?第二,是什麼機制使巖石圈擾動從阿留申群島傳播到北極陸棚帶內超2000公裡處?第三,地殼活動如何加劇甲烷排放?
  • 馬裡亞納海溝地殼出現異動,日本卻有些害怕,可能會有大地震!
    文/仗劍走天涯馬裡亞納海溝地殼出現異動,日本卻有些害怕,可能會有大地震!日本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國家,由於它的自然地理位置的影響,導致著日本國內的資源根本就不夠日本國民的使用,並且地震,火山爆發的一些自然災害也頻繁都會出現。甚至隨著如今海平面不斷上升的這種災難的影響,日本最後會不會消失在世界,也都是有可能的。
  • 滕吉文 九次爆炸推翻青藏高原地殼「疊加說」
    地殼那麼厚?地下那麼熱?有那麼多地震……而整個科考的投入非常大,涉及重力場、古地磁、電磁波感應場、地熱環境、天然地震等的觀測和標本採集。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通過人工爆炸來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和動力學狀態。在成都軍區協助下,滕吉文將60噸TNT炸藥運入青藏高原進行湖中水下爆炸試驗,第一次爆炸試驗選擇在羊卓雍措進行。
  • 高中地理: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知識匯總
    地質作用:地球上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不斷發生變化的作用,就是地質作用。地殼運動:指由於內力作用所引起的地殼的機械運動。地殼中的各種地質構造基本上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因而地殼運動又稱為構造運動。
  • 一文帶你搞懂應力集中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購買產品的包裝帶就用到了應力集中這個點。包裝袋上的小口、邊緣做成鋸齒狀等。由於某種用途,在構件上需要開孔、溝槽、缺口、臺階等,在這些部位附近,因截面的急劇變化,將產生局部的高應力,其應力峰值遠大於由基本公式算得的應力值。這種現象稱為應力集中,引起應力集中的孔、溝槽、缺口、臺階等幾何體稱為應力集中因素。
  • 黃維院士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報導...
    由於全無機鈣鈦礦CsPbI3具有合適的帶隙(~1.7eV)和優異的熱穩定性,在光伏電池、發光二極體等光電器件的研究中引起了廣泛的興趣。然而形成具有光電活性的黑相CsPbI3,一般需要高溫退火(300 ~ 370℃)以克服相轉變所需要的能壘。
  • 火星地殼是一個「夾心蛋糕」,竟然有三層「夾心」,地殼非常薄
    火星地殼竟然比地球薄不少洞察號是如何了解火星內部結構的呢?這就需要從洞察號登陸火星後,通過隨身攜帶的地震儀來監聽火星開始說起了,如果火星內部活動劇烈,比方說火星上出現地震,那麼,火星的土壤中就會滲出來自於火星內部的熱量。
  • 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地震冷知識~
    有研究認為,月震的發生可能跟潮汐應力有關。美國阿波羅太空人巴斯·奧爾德林(Buzz Aldrin)在月球表面部署地震儀人類記錄到了「火星震」火星上也同樣存在「火星震」!地震引發的火災幾乎將整個裡斯本付之一炬。此外還引發浪高達30米的海嘯,洪水湧進城裡,將逃過地震和火災的倖存者帶入大海。在多重打擊下,裡斯本80%的建築被損壞,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喪生,再加上逃難而走的流民,裡斯本的人口減少了將近十萬,經濟損失難以估量。此次地震令葡萄牙的國力嚴重下降,殖民帝國從此衰落。
  • 唐山5.1級地震之後還會不會有餘震?地震時如何自救?解讀來了
    面對地震災難,我們該如何做好應急避險?一起學習和擴散。唐山5.1級地震相當於什麼程度?表示地震大小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震級,二是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是有多個烈度。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通常震源深度小於70公裡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裡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裡的叫深源地震。
  • 馬裡亞納海溝如何形成,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將這裡的地殼擠壓進無盡...
    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將這裡的地殼擠壓進無盡的深淵呢?很多的科學家都認為,海溝是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當兩個板塊發生劇烈的相對運動時,水平位置較低的海洋板塊就會以傾斜的角度直接插入大陸板塊之下,然後大陸板塊就會被高高地抬起,海洋板塊則深深的陷入地下,最後就形成了長長的V型凹陷地帶,從而就形成了海溝。
  • Nature Communications:生物3D列印角膜修復體
    纖維板層之間分布著角膜基質細胞,這種細胞在體外培養及角膜組織損傷時很容易轉化為角膜成纖維細胞及肌成纖維細胞,導致角膜出現瘢痕。因此,如何製備能夠模擬天然角膜基質結構的支架,同時保持角膜基質細胞的表型,誘導角膜基質的再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