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田寧
來源 | 4A頭條(ID:AD4Aworld)
鴻蒙初闢本無性,打破頑空須悟空。
《西遊記》第一章的最後一句如是這樣寫道。
自從吳承恩創造出這隻猴子,孫悟空這個形象在中國人心目中就佔據了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位置。因為,「悟空」已經不僅僅是是一個小說人物形象,更是幾代人的精神支柱、是信仰。總之,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情感。
六一前夕,華為推出了新的電影廣告《悟空》,這也是華為P30手機對#未來影像#的有一次嘗試。來,一起來看看,你會獲得新的力量!
一個山村孩子的「悟空」夢
在遙遠而偏僻的小山村裡,一戶人家的房子中,傳來一個小男孩的慘叫聲。
他正在遭受著父親的一頓狠打,因為他偷偷地用父親省吃儉用買來的鋼筆,和別人換取了一張《大鬧天宮》的電影票。
他疼得咬緊牙關,努力不讓淚水掉下去。這個倔強的小男孩,不知道為什麼要去用這麼昂貴的學習用品,去換取一張可有可無、可看可不看的電影票呢?
原來,他一直都喜歡著孫悟空!不僅電視裡看的是關於孫悟空的動畫片,就連牆壁上貼著圖畫、掛曆,也都全是孫悟空的圖片。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跟他換電影票的小夥伴後悔了,因為小夥伴也想去看《大鬧天宮》的電影。雖然小夥伴一再勸說他不要去看,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要去。
於是,小男孩打算馬上就去城裡看電影,實現他的願望。他趁著父親睡著了的機會,連夜帶著他最愛的金箍棒,緊箍咒、手電筒、刀等工具和孫悟空畫冊,朝著後山走去。
在這過程中,他被蛇咬上,依然忍著劇痛,找來了草藥嚼碎了,敷在傷口上。然後還把咬他的蛇,烤熟了吃了。
畢竟,在他心中,孫悟空肯定也是如此的頑強。
歷經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這一晚,小男孩一邊嚼著蛇肉,一邊若有所思。最後從包裡找出了自己親手做的那頂金箍,戴到了頭上。
這就是孫悟空給他帶來的力量。當他帶上緊箍的那一瞬間,他覺得他不再恐懼和迷茫;當他帶上金箍的那一瞬間,他也變成了他心中崇拜的孫悟空。
他也不再害怕,他像個野人一樣生活在叢林之中,吃水裡的魚,樹上的鳥蛋,甚至蟲子.,為了生存下去,無所畏懼。
雖然生活在叢林荒野,但是他普洱還是會偶爾翻看他時常帶在身上的孫悟空畫冊。眼裡既充滿著嚮往,又充滿著期待.
不止過了多長的時間,也不知穿越了多少年。他終於穿著類似於孫悟空的「虎皮裙」出現在城市的電影院外面。
可是,他手裡拿著的是幾十年前的電影票,如今3D電影院是不能進去的。他費盡心機的得到的片,到頭來卻一場空!
售票員:「哎呀,這都幾十年前的電影票了你從哪兒找來的,肯定失效了啊?」
為了夢想,他不懈努力、如此奔波,到頭來卻沒有獲得回報。他望著電影院外面《大鬧天宮》3D版本電影的宣傳片,仿佛這一切就像是做了一個夢。
於是,他獨自一人悻悻離去。在這個喧囂繁華的城市,他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最後,編劇給他安排了一個重逢。小男孩的父母出現了,終於尋找到了他。他甚至害怕回到曾經的生活,他顫抖又無助。
不知道這場夢是真是假,只剩下街頭孫悟空的貼片畫像,自由地在風中搖曳.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華為P30 推出了這支豎屏電眼廣告《悟空》,選擇通過一個農村小男孩的「悟空夢」的故事,講述了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追夢精神。用轉折的劇情和離奇的故事,帶給了許多觀眾關於「夢想與追求」的思考。
致敬經典的魔幻現實主義
華為p30,做到了!
「悟空」是記憶,更是情懷
上個世紀60年代,一部動畫片《大鬧天宮》憑藉鮮明的形象特徵、雄偉壯麗的闊大場面和跌宕起伏的情節,成為了中國動畫片歷史上的不朽之作。它不很將孫悟空這一中國式的神話英雄生動地展現在了屏幕上,還將中國古典建築、音樂、喜劇、文化等事物,如行雲流水般展現在了觀眾人面前。
最重要的是,這支廣告片中將驍勇矯健的美猴王的形象和精神展現地淋漓盡致。再加上80年代電視劇版的《西遊記》熱播,孫悟空幾乎成為中國人的全民英雄偶像。對於許多人來說,孫悟空已經成為一種精神和情懷的所在。
華為P30這支廣告《悟空》,就是將這種情懷賦予到了這個農村小男孩身上。通過小男孩的不懈追逐「悟空夢」,展示了華為P30對「悟空」精神的不懈追求,和積極向上、頑強進取的品牌形象。
魔幻現實主義,演繹一場「悟空夢」
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先生,就憑藉非常善於使用魔幻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從眾多諾獎提名者中脫穎而出。比如他的《蛙》、《檀香刑》和《豐乳肥臀》等等小說,都用現實+魔幻結合的手法,不僅為故事本身增強了趣味與轉折,還用腦洞大開的敘事結構,深深吸引住了觀眾。
若是將魔幻現實主義的敘述手法,運用到廣告故事的演繹上,既能讓故事劇情引人注目,還能讓故事本身帶給觀眾無限的思考和啟示。華為P30 《悟空》這支廣告,就很好地採用了這種手法。
從小男孩用鋼筆兌換的老舊電影票,到時光的穿越,他來到現在繁華熱鬧的大城市,發現手中的電影票竟然是30多年前的。直到最後他的爸爸媽媽找回了他.
這些充滿濃厚魔幻現實主義的故事,時空的穿越,空間的跳躍與摺疊,讓廣告將故事的溫暖如泉湧般宣洩了出來。而關於童年、夢想等詞的意義,也帶給了觀眾更多的思考,甚至是人生的反思與啟示。
華為p30豎屏拍攝,科技與溫暖的交融
這支廣告與眾不同的地方除了故事內容之外,豎屏的拍攝和畫面的展示風格,也成為這支廣告出彩的點睛之筆。特別是用豎屏拍攝,我們既能感受到獨特的審美衝擊,還能發現手機拍攝的更多的無可替代性。
這種無可替代性就來自於華為P30 手機拍攝。對小細節的特寫鏡頭,對大畫面的統一概括,都將華為P30 的拍攝優勢全部展現了出來。
其次,從廣告本身來說,開始的鄉村境況的陳舊、復古色彩,到後面城市的繁華熱鬧,通過華為P30 手機,將這些對比很好地展現了出來。這些都為這支廣告增添了人情味,也正是這種人情味製造出來的人文情懷,彰顯出了華為科技+溫暖交融品牌形象。
鴻蒙初闢原無姓
華為的「悟空」之路
吳承恩先生在《西遊記》中這句話——「鴻蒙初闢本無性,打破頑空須悟空。」,一是對菩提祖師為猴子取名的預示;二是說明了一個哲理:生命孕育出生時,人還沒有姓氏,尚且是自由的,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逐漸追求形式和規則,若要將事做好,還得放下對形式的迷信,追求悟空。
華為選擇「悟空」這一主題,正是想表達,人們在時間的一場場洪流中,已經忘了你曾經的夢想是什麼。這則《悟空》廣告,就是想通過講述一個孩子的英雄夢,喚醒觀眾衝破束縛,回歸本心,去尋找初衷和未來的情懷。
不僅這則廣告如此,華為申請註冊「華為鴻蒙」商標更是將這種情懷彰顯地淋漓盡致。
當時有網友就感嘆,「鴻蒙」二字,太燃了:
華為表示,要始終堅持打造自己晶片的核心能力,堅持使用與培養自己的晶片。除了自己的晶片,還有作業系統的核心能力打造。
「鴻蒙」即混沌,鴻蒙初闢本無性,打破頑空須悟空,華為正如名稱和廣告宣洩的情懷一樣,努力做好自己,不論世事紛擾,都要回歸本心,堅持最初的夢想。
最後,願所有人都如華為P30 廣告《悟空》一樣,無論你成與敗,為夢想努力奮鬥,你都是英雄!
我給4A頭條點亮星標 !
3個步驟,把星標點亮,
就能在第一時間獲取最喜歡的內容哦!
—— END——
歡迎來留言區留下神評論~
版權問題、商務合作請加微信/QQ:2881339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