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融安:竹製品外貿企業趕訂單忙生產

2020-12-24 環球網

【來源:新華網】 4月24日,在廣西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的一家竹製品外貿企業,工作人員在倉庫清點竹製品。 日前,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內的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園區竹製品外貿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在完成外貿訂單的同時主動對接國外市場,研發新的竹製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華社記者 趙曼君 攝

【來源:新華網】 4月24日,在廣西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的一家竹製品外貿企業,工人準備切割竹料。 日前,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內的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園區竹製品外貿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在完成外貿訂單的同時主動對接國外市場,研發新的竹製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華社記者 黃耀滕 攝

【來源:新華網】 4月24日,在廣西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的一家竹製品外貿企業,工人在加工竹片。 日前,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內的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園區竹製品外貿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在完成外貿訂單的同時主動對接國外市場,研發新的竹製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華社記者 黃耀滕 攝

【來源:新華網】 4月24日,在廣西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的一家竹製品外貿企業,工人在裝載竹製品。 日前,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內的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園區竹製品外貿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在完成外貿訂單的同時主動對接國外市場,研發新的竹製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華社記者 趙曼君 攝

【來源:新華網】 4月24日,在廣西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的一家竹製品外貿企業,工人在整理竹料。 日前,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內的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園區竹製品外貿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在完成外貿訂單的同時主動對接國外市場,研發新的竹製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華社記者 黃耀滕 攝

【來源:新華網】 4月24日,在廣西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的一家竹製品外貿企業,工人在裝載竹製品。 日前,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內的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園區竹製品外貿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在完成外貿訂單的同時主動對接國外市場,研發新的竹製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華社記者 趙曼君 攝

【來源:新華網】 4月24日,在廣西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的一家竹製品外貿企業,工人把竹製品放進倉庫。 日前,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內的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園區竹製品外貿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在完成外貿訂單的同時主動對接國外市場,研發新的竹製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華社記者 黃耀滕 攝

【來源:新華網】 4月24日,在廣西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的一家竹製品外貿企業,工人在晾曬竹條。 日前,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內的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園區竹製品外貿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在完成外貿訂單的同時主動對接國外市場,研發新的竹製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華社記者 趙曼君 攝

相關焦點

  • 全市工業企業收假收心調狀態忙生產趕訂單 衝刺全年目標勇挑發展...
    節後上班,我市多家工業企業秩序井然,忙生產、趕訂單、抓技改,擼起袖子加油幹,衝刺第四季度和全年目標任務,勇擔「工業挑大梁」重任。「提前一天結束大假,因為廠裡訂單確實太多了。」四川江淮汽車公司黨總支副書記楊明介紹說。今年以來,儘管一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四川江淮依然走出了一條「逆市飄紅」的路子。在內擴生產、外拓市場的經營思路下,四川江淮的生產和銷售實現了「雙豐收」。1-6月,產量14424臺,同比增長8.4%;1-9月,生產車輛22534臺,比去年同期增長18.3%。
  • 外貿訂單消失後:每天700家企業轉內貿,含ZARA代工廠
    「我們年產量是1000萬件,今年海外訂單取消的就有700萬件。」曾為國際服裝快銷品牌Zara代工生產針織衫的廣東省東莞市普萊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說道。Zara代工廠、星巴克代工廠、雅詩蘭黛代工廠、雙立人代工廠,這些國外知名品牌的國內代工廠最近都在忙同一件事:轉內貿。
  • 東莞:一張外貿訂單帶活多家企業
    一張外貿訂單帶活上下遊多家企業。疫情之下,東莞傳統製鞋產業正面受壓。一些外貿企業通過上下遊協作,通過一張大單盤活上下遊企業。幸運的背後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的承壓韌性,以及傳統產業上下遊協同合作的堅強支撐。
  • 一張外貿訂單,東莞多家企業被帶活了
    一張外貿訂單帶活上下遊多家企業。疫情之下,東莞傳統製鞋產業正面受壓。一些外貿企業通過上下遊協作,通過一張大單盤活上下遊企業。幸運的背後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的承壓韌性,以及傳統產業上下遊協同合作的堅強支撐。
  • 廣西融安19萬畝金桔迎豐收
    人民網融安12月9日電 眼下正是金桔採摘上市的時節,廣西融安縣19.06萬畝金桔喜獲豐收,桔農不僅靠著農產品掙了錢,還帶動了周邊村裡的閒置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有效助推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據了解,融安縣還積極引導企業開展融安金桔產品深加工增值項目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條涵蓋種苗培育、規模種植、產品購銷和加工的產業鏈條,並逐步推出金桔果脯、金桔飲料、金桔酒等深加工產品。目前,融安縣金桔種植面積19.06萬畝,預計產量16萬噸,產值約16億元,農民人均單項收入將超5500元。
  • 爭訂單、夯內功、穩發展 越挫越勇 晉江打響外貿「突圍戰」
    即便如此,晉江外貿企業積極應對,跨境電商、直播帶貨、數字展貿平臺等呈現勃勃生機……面對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晉江外貿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晉江各地各企業通過「強服務」「練內功」「創訂單」等舉措,展開了一場外貿「突圍戰」,牢牢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 廣西律師韋金雨:法援巧解外貿企業勞資糾紛
    講述人:韋金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疫情防控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法律援助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同比大幅度增長,這些數據的上升讓我憂心不已,希望能夠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4月21日上午10時,突然有20名群眾湧進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
  • 歐美疫情衝擊外貿出口 東莞有企業接受全體員工辭職
    企業擔心衝擊遠大於2008年對很多外貿企業來說,今年前2個月,受國內疫情影響,企業延期復工、延遲交貨,受到了疫情的第一波衝擊。現如今,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全面展開後,企業也開始加班加點生產,但歐美疫情開始蔓延,外貿出口企業的訂單或取消或延遲,疫情的二次衝擊來臨。
  • 外貿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穩外貿舉措持續推進 江蘇外貿今年首次實現...
    作為外向型經濟大省,江蘇省今年以來外貿發展形勢異常嚴峻。為幫助外貿企業加快復工復產進度,減輕受疫情影響,江蘇省及時建立了信息周報和重點企業監測制度;還出臺了22條具體舉措,推動外貿外資企業復工達產,穩外貿,穩外資。
  • 廣東家電企業的訂單保衛戰
    作為外貿大省的廣東,2019年的外貿進出口總額7.14萬億元人民幣,連續34年保持全國第一。在市場中踏浪前行的廣東外貿企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挑戰,如何未雨綢繆、危中尋機,如何抗衝擊、求發展?南方日報記者深入企業發展的第一線,挖掘全球疫情下的外貿企業故事,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透視疫情下外貿企業的發展路徑和未來。
  • 慶元兩幹部雲上廣交會幫企業拿外貿訂單
    在日前落下帷幕的雲上廣交會,位於慶元縣的浙江光輝工具有限公司收穫不小,獲得了世界500強企業德國伍爾特集團旗下邁司德貿易有限公司的一筆訂單。而這筆訂單的獲得,離不開縣經商局和執法局的兩位英語人才幹部。  「這兩位幹部,一位是縣經商局的姚子玲,另一位是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吳華芬。
  • 謀突破:福建外貿企業發力國內市場 - 東南網
    東南網6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在國際新冠疫情走勢尚不明朗之際,我國穩外貿中的重要一招,就是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這有助於增加出口企業的訂單,也符合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面對回暖尚待時日的外需市場,為降低企業生產經營受到的影響,出口轉內銷,成為不少承壓前行的福建外貿企業的現實選擇。
  • 「強服務」「搶市場」「創訂單」——疫情下的江西外貿「突圍戰」
    一季度,江西外貿進出口增速躍居全國第一;民營企業顯示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企業活力;跨境電商、直播帶貨、數字展貿平臺等呈現勃勃生機……面對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江西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江西各地各企業通過「強服務」「搶市場」「創訂單」等舉措,展開了一場外貿「突圍戰」,牢牢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 海外疫情席捲下的外貿:某東莞家具廠已半月未接新訂單 「寒潮...
    海外疫情危機的不斷升級,給國內企業的外貿業務帶來沉重打擊。一家東莞家具廠的老闆透露,工廠已經半個多月沒有接到新訂單,來自美國的存量訂單亦被客戶暫停或者取消,工廠現面臨生存危機。近日以來,作為外貿重鎮的東莞屢屢爆發工廠關停事件,其導火線正是由疫情引發的海外客戶砍單、停單。
  • 迎戰全球疫情衝擊波 看這份來自柯橋外貿企業的調查
    訂單危機接踵而來  3月中旬的柯橋,復工復產熱火朝天:為追回被國內疫情耽誤的時間,外貿公司忙著跑贏時差對接客戶,不少圓機廠、印染廠日夜趕訂單。  有外貿商調侃說,一向走海運的紡織面料,現在也享受空運待遇了。紹興一唯紡織品公司負責人馮紀江剛發完一單貨物,空運費從兩周前的每公斤12.5元漲到22元。
  • 對部分消費品外貿企業運營情況調查:什麼在「卡脖子」
    義烏市合創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俞金松拿起一條又一條外國客戶定製的項鍊展示給記者看,「以前我們開模批量化生產,一個模具就要做上千個。現在變成單個的定製出口,每個月訂單已有上萬件了。」  小到首飾大到彩電,近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走訪外貿企業時發現,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頗為嚴重,但目前回暖跡象明顯。
  • 去年11月 浙江台州中小型外貿企業出口總額和增速創年內新高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外貿出口 快速回穩(構建新發展格局·一線看外貿 )製圖:汪哲平核心閱讀2020年,我國外貿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有望實現全年「促穩提質」目標,展現出我國經濟韌性十足。在浙江台州,當地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外貿企業保訂單、拓市場,促進出口快速回穩。
  • 21深度丨「訂單全部被取消,員工做一休一」外貿工廠自救之路:全年...
    相比外貿的大宗訂單,國內的線上訂單正呈現出小批量、多批次的碎片化特徵,這對外貿工廠的生產靈活度、柔性以及迭代周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轉戰國內市場的外貿企業要快速迭代的商品探測市場溫度,將碎片化訂單積沙成塔,並從化整為零的需求中揣摩消費者畫像,開展產品研發設計與品牌打造。而進退自如的庫存以及更具彈性的外貿定價權也賦予了這些外貿企業空前的市場主動性。
  • 趕訂單搶時間復產忙
    「疫情突如其來,公司生產經營面臨挑戰與考驗。3月2日復工復產以來,企業訂單充足,90名工人加緊生產。我們有信心把損失補回來。」佳凌公司行政負責人饒兵說。來到母嬰用品車間,一圈圈白色的脫脂紗布映入眼帘,方巾、浴巾等成品堆放整齊,等待包裝。品質負責人高彩平介紹,這是為江蘇好孩子兒童用品公司做的產品,平均3天出一次貨,一車3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