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滿屏都在刷大聖,大有六小齡童老師不上猴年春晚,網友們就要集體變身李元霸活撕導演組的架勢。
不過很快六小齡童老師回應,說自己節目春晚被斃一事純屬子虛烏有,春晚導演組從沒邀請他參加審查,他也只是應邀上戲曲春晚。
機智的小夥伴們發現,本次情願活動實際上是某西遊題材賀歲電影男主角團隊策劃的一次民意綁架活動,對於這種拉上老藝術家炒作自己新作的行為,大家集體表示:
言歸正傳,這一次惡劣的炒作雖然讓始作俑者輸了個掉底,不過也還算是喚起了普羅大眾對於老版西遊記和孫悟空的美好回憶。不過今天,我們要紀念的是另一位伴隨了我們整個青春期的「悟空」。
1984年,漫畫家鳥山明開始創作一部新的作品,這就是至今高居日本漫畫全球銷量第一位的《龍珠》。1986年,東映製作了《龍珠》系列第一部動畫。
雖然OP系列目前在日本的銷量已經超過《龍珠》,但是在全球範圍內仍距《龍珠》有相當的差距,尾田榮一郎也自陳是鳥山大神的鐵粉。
要知道,OP系列畢竟是在網絡時代發行,藉助電子書的優勢席捲全球漫迷(路飛SAMA不要怒啊,吐槽君也是乃的死忠粉好嗎)。而《龍珠》正統部分(截至魔人布歐篇)於1995年完結,那時候的漫迷們只能購買實體書(在此隆重感謝偉大的革命先驅和動漫導師——海南美術攝影出版社),即便如此,《龍珠》在全球亦掀起一股狂潮。
其他啥也不說了,下面這張圖一出來,多少當年省吃儉用捨不得吃早飯把錢攢下來買書的小夥伴們都要淚奔了。
為了慶祝《龍珠》動畫開播30周年,1月底,集英社發布了《龍珠30周年超史集》作為官方紀念活動。
這次紀念活動火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11區漫畫界的頭號敗類、深度懶癌患者、比蟑螂生命力還要頑強的渣畫家——富堅義博,都特地發來賀圖。
粉絲的高能評論:富奸這貨提前完成了今年一年的工作量……
除了富奸,日本超過30餘名成名漫畫家紛紛向鳥山明大師發來賀電,並寄上了自己的賀圖。作者名錄包括:
我去,簡直是德國和西班牙共同組隊參加世界盃……
下面摘錄部分大師作品:
尾田榮一郎
《龍珠》的死忠粉,OP系列也繼承了《龍珠》系列一貫的熱血氣質。
特別收錄1:
特別收錄2:
岸本齊史
《火影》裡鳴人和佐助相愛相殺怎麼看都有著悟空和貝吉塔的影子……
特別收錄1:
特別收錄2:
桂正和
一度被認為是色情漫畫家,漆原智志和如月群真們出道後誰還理他啊……
小畑健
陰鬱的《死亡筆記》作者也會為了陽光的《龍珠》作畫啊。
特別收錄:
翹多麻袋!下面藍頭髮那個是——特蘭克斯?!!!
荒木飛呂彥
荒木大神你這態度也太敷衍了吧?好想看到JOJO般鬼畜畫風的悟空啊。
空知英秋
空知猩猩終於登場了,長了一張銀桑臉的悟空果然好帥!
佐伯俊
《食戟之靈》作者,看了下面你會發現小林才是整個《龍珠》系列最大贏家……
接下來不厚道地放一些反面教材
看了這些詭異的畫風你會明白為什麼連富奸這種垃圾也算是大師了。
不,不知道為什麼,背後一陣惡寒……
布爾瑪你是去泰國隆了胸嗎?還有悟空你的眼睛腫麼了?腫麼了!
這種少女漫的大眼睛真心不適合悟空啊!
上面的都輸了,這張悟空(右上)直接性轉……
這個,這個……這種熟悉的感覺究竟是?
80年代是11區漫畫集體發力的第一個黃金期(之前的手冢大神已經一統江湖,除了藤子·F·不二雄其他人就默哀吧,類似於四大天王出來之前香港樂壇都被譚、張壓製得死死的)。對於國內漫迷來說,《龍珠》和《聖鬥士星矢》無疑是格鬥類題材中的兩大巨壁,好比《銀英》裡的「疾風之狼」米達麥亞與「金眼妖瞳」羅嚴塔爾。
與全程靠主角光環和女神復活術橫行三界的《聖鬥士》不同(基本上從海皇篇開始就是一個模式,說實話《聖鬥士》能夠創造超高的人氣主要靠的是一幹招式華麗無比又性格各異的配角尤其是黃金聖鬥士,當然車田大神的人設創意在當時仍然無人能及),《龍珠》的創作經歷了多個階段,同時也能看出鳥山大神滿滿的誠意:
一開始,《龍珠》的風格偏幼齡向,以搞笑為主。大概是意識到這種戲路不過是對自己作品《阿拉蕾》的重複,自從天下第一武鬥大會開始,鳥山大神逐漸加大了戰鬥類劇情的比重。同時,單純靠各種運氣做任務的小悟空也開始四處拜師學藝,並成長起來。
從短笛大魔王篇開始,《龍珠》裡的戰鬥漸漸由簡單的招式互拼,發展為各種鬥智鬥勇。尤其是到了弗利薩篇,小林一行與弗利薩和基紐特種部隊的邊戰邊逃,簡直是將京劇《三岔口》裡的經典橋段動漫化,甚至連黃易的《尋秦記》和《大唐雙龍傳》裡,項少龍、寇仲、徐子陵在一眾高手圍追堵截下各種狼狽逃生,也依稀有著《龍珠》裡這一段的影子。
到了人造人和沙魯遊戲篇開始,悟空一行除了繼續與反派展開連場大戰,還將主題推至一個更高的境界——挑戰極限。
時間與空間的房子,其實是個很好的隱喻。貝吉塔一直努力想要趕上悟空的進度,但卻發現對方一直在突破自我的極限。魔人布歐篇雖然有草草了事之嫌,但結局裡悟空帶著歐布踏上修行之旅,也象徵著他永無止境的尋道之路。
除了戰鬥和成長,《龍珠》另一大主題——友情,在整部漫畫中也讓許多讀者會心一笑。可以說,《龍珠》生動地詮釋了不打不相識這句老話,從最開始的樂平、天津飯,到後來的短笛、貝吉塔,都逐漸成為了悟空團隊的中堅戰力。還有什麼事情,比我們看到這些並非窮兇極惡的反派,最終站在悟空身邊,露出酷酷的笑容更讓人感到溫暖的呢?
說完理性的再來說點感性的。對於我們來說,《龍珠》裡的悟空,就像詹妮弗·安妮斯頓之於那些看著她長大的老美們一樣。我們看著他到處鋤強扶弱,看著他一點點變強,看著他一次次跟那些想要毀滅世界的敵人戰鬥;還看著他娶了牛魔王的女兒琪琪,看著他倆有了悟飯和悟天,看著他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
海南美術攝影出版社已經關閉了,我們也都變成了大人,可我們不能忘記的是,曾經一路看著那個拖著猴子尾巴的小屁孩,長成了一個大人。
更何況,那些買書的錢,可是多少小屁孩本該吃到肚子裡的包子和花卷,街機室裡譁啦啦作響的遊戲幣,以及只存在於爸媽想像中的課外輔導書啊。
(原創內容,非授權不得轉載哦)
小的恢復更新完畢了
各位大爺請繼續不離不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