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4個習慣,會增加致癌風險,很多中國家庭很常見

2020-12-23 健康界

炒菜是每個過生活的家庭最常見得到事情了。平時女主人做菜頻率比較多。偶爾重大節日的時候男主人掌勺。別管好吃不好吃吧,這套流程基本上都是會走的。

看起來炒菜好與不好,影響的也無非就是食物的口味,喜歡就多吃幾口,不喜歡就少吃兩口,照理說沒什麼多大所謂。可是你知道嗎?生活中的小習慣很家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就比如,炒菜的幾個習慣,會增加致癌風險!

懶惰讓癌症找上你

很多人為了省事或看著鍋比較乾淨,往往第一道菜炒完後直接就炒下一道。然而,看似乾淨的鍋表面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再次高溫加熱時,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小小的偷個懶,長此以往,對身體的影響著實不小。大家每炒完一道菜後一定要將鍋刷乾淨後再炒下一道,這樣不僅減少了有害物質的產生,還能防止上一次炒菜的調味料和殘渣影響下一道菜的口感和賣相。

節約有時候也會害了你

煎炸食物的時候,用油量比較大,有些人喜歡把煎炸過的油重新收集起來,存著下次炒菜時接著用。

節約是挺節約,可是用過的油裡,會含有上次煎炸時的各種殘留的,諸如丙烯醯胺等有害物質。

這些油脂如果持續受熱,還會繼續產生一些致癌物,比如苯並芘,另外,使用過的油已經發生了氧化,若存放不當,更容易變質。

高溫爆炒不一定真的「吃的爽」

炒菜時我們一般都喜歡等油熱後再放菜,但你要知道油熱的時候溫度都很高了,尤其是當油冒煙時,溫度已經高達200℃以上,這種情況下把菜放入鍋裡不僅會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還會產生致癌物,增加患癌的風險。

此外,油在這種溫度下,不僅其中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受到破壞,而且其中人體中必需的脂肪酸也受到氧化破壞,降低了油的營養價值。烹調時,應控制油溫在150℃-180℃左右。最簡單的方法是,把竹筷子插入油中,當其四周冒出許多小氣泡時,就表示溫度夠熱可以下鍋了。

油炸食品真的要少吃

煎炸不是一種健康的烹調方式,像土豆、饅頭這樣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澱粉類食品,以及一些蔬菜,在煎炸、燒烤等高溫烹調時,容易產生丙烯醯胺。

儘管目前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通過食物攝入丙烯醯胺與人類某種腫瘤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但能避免還是儘量避免比較好。

相對而言,我們可以選擇更加健康的料理方式,運用多種自然調料烹調食物,例如清蒸,水煮代替煎炒,用八角茴香,生薑蔥蒜代替雞精味精等合成調料,都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烹調方式呢。

避免癌症侵襲,維護家人身體健康,往往就是從身邊不起眼的小事兒做起,長此以往,必將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塑料油壺會「致癌」?中國家庭的一個習慣,足以讓人「慢性中毒」
    家裡最常見的塑料油瓶,一隻管用十幾年。包括我家,過去一直用某寶 9.9 包郵的油瓶。但《人民日報》和《新華社》表示:別再用了,這個真的會致癌。我們都沒想到,一個小小油瓶,會比燒烤,火鍋的致癌風險更高。會氧化、分解、腐敗產生醛類,以及一些過氧化物質,導致長期使用有致癌風險。
  • 5個炒菜常見的誤區,你做錯了嗎?
    下面的這些做菜習慣,很多家庭都有。每一次做菜,它們可能都在悄無聲息地傷害著我們的家人。一、鍋冒煙才放菜「等鍋裡的油冒煙了再把菜放進去」,很多長輩都有這樣教導過我們。對現在的飲食方式,這種做法並不提倡。油溫過高再放菜,可能造成食物本身的營養流失,同時很可能產生一些致癌物質。二、炒菜時不開油煙機油煙機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呢?頭髮變油,皮膚變差這些都還只是小事。
  • 5種藥被曝光,增加致癌風險,但還有很多人當成常備藥
    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有致癌風險,但卻被很多人當成常備藥的藥物,希望大家看後能意識到亂吃藥的危害。以下這五種藥都有致癌的風險1.酚酞片——因有致癌作用,美國已禁止生產和出售酚酞片,別名果導片,主要用於治療頑固性便秘,另外,患者在做結腸直腸鏡檢前服用的藥物中也含有酚酞成分。
  • 炒菜是每天都要做的事,不良的炒菜的習慣,不利於飲食健康
    炒菜是每天都要進行額事,炒菜的習慣很重要的,你知道嗎?因為不好的炒菜習慣是不利於飲食健康,生活中那些不好的炒菜習慣那?不刷鍋就炒菜、炒完菜就關油煙機、炸過食物的油反覆用 …… 你知道嗎 ?這些個看起來居家省錢的 ' 良方 '其實卻在 ' 毒害 ' 我們的健康。
  • 經常染髮,真的會致癌嗎?你說了不算,研究數據告訴你答案
    而人們常說的染髮劑有致癌風險,其實主要是氧化型染髮劑引發的。 02、染髮劑真的致癌嗎?研究數據來回答! 關於永久性的染髮劑究竟是否會致癌,相關的研究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早期階段,由於生產商使用的成分含量多達數百種,所以染髮劑產品會給健康帶來一定的風險。
  • 4種常見野菜,堪稱「致癌大戶」,有人卻還傻傻愛吃,別蒙在鼓裡
    春風起,野菜生,這個階段正是野菜生長最為旺盛的季節,你會發現很多人拿著小鋤頭,喜歡去田間地頭上,挖那些綠油油的野菜來吃。有些野菜適當吃一點,對身體也有很大的保健養生功效,所以平時吃慣了大魚大肉,不如在春季吃點野菜來改改口味吧。
  • 癌症也會傳染?這4種致癌病毒,是會傳染給別人的,別大意
    由於家族成員長期生活在一起,很容易被同一個致癌因素或誘因影響,從而引起「家庭癌」的出現。專家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說,癌症在家庭成員中確實會「傳染」,根源則是致癌病菌可能通過家庭成員共同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等途徑進行傳播。因此,為了預防這種「家庭癌症」,一定要維護好家庭居住環境,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 炒菜時的3個習慣,可能「引來」癌細胞
    食用油本身是沒有致癌的物質的,但是不好的炒菜習慣人讓它產生了致癌物。林女士有一個習慣,在炒菜的時候會把剩下的油重新倒回油壺,下一次接著使用。家裡的油壺也不清洗,要用完了,就把新的油續上。這個壞習慣,也就讓母女倆患上可肝癌。
  • 經常被忽略的這4個不良生活習慣,成倍增加我們患抑鬱症的風險!
    我在審視「自己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這個問題時,意識到我們之所以會患上抑鬱症,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的生活習慣不好。生活習慣中有很多的不良習慣會導致我們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成倍增加,但是我們卻經常不以為然,經常忽略這些不好的習慣!
  • 炒菜油炸,最好用這5種油,千萬別用大豆油,風險太大了
    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炒菜,油炸,什麼東西都用高溫油炒、煎、炸一下,口感就變得很好了。但是,這樣吃真的有很多風險,所以,選對油非常重要,因為高溫下非常容易產生不健康的物質,儘量選擇穩定性好,煙點高、化學結構穩定的油。
  • 鐵鍋補血、不粘鍋致癌?鍋的5個疑問,一次搞清!
    01 不粘鍋,會致癌嗎? 炒菜時粘鍋、糊鍋,是最令人煩心的事情之一;於是,不粘鍋應運而生! 2.傳說中的致癌物質究竟是什麼? 塗料在製作過程中,還需要用到一種穩定劑——全氟辛酸(PFOA)或全氟辛烷磺酸(PFOS),二者都屬於2B類致癌物質。 之所以會有不粘鍋致癌的傳言,可能就與這2種穩定劑相關;不過,從2015年起,生產聚四氟乙烯時,已不再添加PFOA或PFOS了。
  • 咖啡致癌?為何還有人說,喝咖啡會降低肝癌風險?真相如何?
    咖啡這個飲料在兩代人眼中就是兩極分化的存在,家長眼中咖啡不是一個好東西,喝多會致癌;年輕人眼中咖啡味美香醇,讓人回味無窮,還能提神,最近更是有研究表明喝咖啡能降低肝癌風險,爭論的熱點更是升級了得癌症有很多種原因,至今沒人能說得清楚癌症到底是怎麼來的,不是單單靠一種食物就能預防的,因此喝咖啡能降低肝癌風險這個事情大家看過就行了,不要信以為真。
  • 密胺餐具的致癌和傷腎風險
    網上可以看到很多專家都口口聲聲說我們只要到正規店家買有QS認證的密胺餐具,就是安全的,甚至小孩使用也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大家仔細做點研究,這種密胺餐具未必比其他塑料餐具更安全多少,存在致癌和傷腎的風險。因此,如果可以避免使用,還是應該儘量少使用。 密胺餐具是用三聚氰胺和甲醛為原料加工而成的三聚氰胺樹脂(Melamine,美耐皿),加上a纖維素加工而成。
  • 為什麼有很多家庭成員,會患上同一種癌?癌症會傳染嗎?
    醫生還還建議王先生的妻子,兒子也做個胸部CT,檢查一下肺部健康。檢查結果顯示,他們都患上了肺癌。聽到這個噩耗,王先生是很難接受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家庭成員同時患上肺癌的?其實,對於吸菸的人來說,可能直接傷害的是自己,跟他人無關。但事實上,如果長期在家裡吸菸,妻子兒女作為共同生活的人,或多或少的會吸進二手菸,出現被動吸菸。
  • 床上4樣東西,有致癌風險,還會致失眠,若你家有,儘早注意
    醫生提醒周先生失眠會造成病情惡化,甚至會造成其他疾病。好心的醫生還問了他平時居家生活習慣是什麼?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床鋪的擺設之類的。醫生提示:床上有4樣東西一定得注意,有致癌風險,會造成失眠香水很多人生活中都特別喜歡香水,幾乎一些人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以及給生活增加點色彩,有時候就會在家噴點香水,讓自己的房間裡保持一種清新的狀態。
  • 這3種調料有致癌風險,醫生:30歲後少碰這些,保護胃部健康
    一、這3種調料有致癌風險,醫生:30歲後少碰這些,保護胃部健康1、調料品之魚露年輕人非常愛魚露這種調料,一般醃製蔬菜或者涼拌蔬菜裡會有這種調料,味道很美味,魚露在製作時,大量的鹽被放入魚蝦的下腳料裡一起熬製
  • 65℃以上的熱茶有致癌風險,為此我們檢測了100種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曾發布過一項報告警告: 長期飲用65℃以上的熱飲(茶) 有致癌風險
  • 別總用一種油炒菜,買油最常見的 4 個誤區
    不用覺得頭大,研究所整理了選購食用油最容易碰到的 4 個誤區,看完買對不踩坑~——誤區一:一下子買一大瓶超市裡經常能見到 4、5 升裝的大桶食用油,買一次能吃好久,實惠又省事兒。植物油還有個質量指標叫做「煙點」,是指加熱到持續冒煙的溫度。油鍋冒煙意味著劇烈的氧化反應和聚合反應,可能產生有害物質;油煙本身也是一種汙染物,會對皮膚和呼吸道造成損害,不要等油冒煙了再放菜。
  • 味精長期吃會致癌?純屬謠言!但這4個不良後果,可能會嚇你一跳
    味精是最普通不過的調味料,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常常用於湯和調味汁。關於味精人們有很大的爭議,居然有人認為吃味精會致癌,這到底是不是真的。長期吃味精會致癌嗎?還有的人說把味精加熱之後會致癌,傳言味精加熱120℃以上會產生大量焦穀氨酸鈉,有很強的致癌性,這簡直是無稽之談。味精加熱後並不會致癌,只是失去了鮮味。長期吃味精的不良後果到底是什麼?
  • 謝霆鋒的餅乾致癌、無印良品餅乾「有毒」?真相在這裡!
    「致癌餅乾」還能吃嗎?註冊營養師、清華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碩士顧中一告訴記者,基因毒性是指通過破壞DNA起到致癌作用的物質,此次香港消委會檢測的三種汙染物,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被國際癌症研究所明確列為2A級致癌物,即「可能令人類致癌」。「首先要知道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並不是人為添加進去的,所有富含澱粉類的食品,如麵粉類、薯類食品等,油炸時都可能會產生丙烯醯胺等有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