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是每個家庭的主戰場,而鍋做為重要武器之一,自然少不了。
有鐵鍋、鋁鍋、砂鍋、高壓鍋、不粘鍋、不鏽鋼鍋等,真可謂是琳琅滿目、種類齊全。
鍋是和食物直接接觸的物件,所以與它相關的健康問題,一直都是大家的關注熱點,比如:
鐵鍋做菜,是不是有利於補鐵、補血啊?
聽說鋁鍋用多了,會痴呆?
不粘鍋的塗層,是不是有毒啊?會致癌嗎?
砂鍋是不是最安全的選擇啊?
今天小脈就和大家一起來,好好研究一下廚房中五花八門的鍋具!
01
不粘鍋,會致癌嗎?
炒菜時粘鍋、糊鍋,是最令人煩心的事情之一;於是,不粘鍋應運而生!
之所以能「不粘」,玄機主要是在鍋底添加了一層特殊塗料——聚四氟乙烯,其具有耐高溫、化學性穩定、摩擦係數極低的優點。
1.這個塗層有毒嗎?
聚四氟乙烯在260℃以下使用時,都是安全的。
但是,如果超過260℃,塗層就會逐漸向不穩定狀態轉變;超過300℃時,會發生分解,釋放其中的有害物質。
不過,常見的烹飪方式,溫度一般都不會高於260℃,比如爆炒,溫度最多也就200℃左右。
但是,如果是幹燒的話,溫度可能會達到300℃左右。
2.傳說中的致癌物質究竟是什麼?
塗料在製作過程中,還需要用到一種穩定劑——全氟辛酸(PFOA)或全氟辛烷磺酸(PFOS),二者都屬於2B類致癌物質。
之所以會有不粘鍋致癌的傳言,可能就與這2種穩定劑相關;不過,從2015年起,生產聚四氟乙烯時,已不再添加PFOA或PFOS了。
如果大家還是不放心,在購買不粘鍋的時候,可以認真看下標籤,挑選明確不含PFOA或PFOS的更放心。
結論:不粘鍋,並不會致癌;正常使用,對健康無害。
科學使用手冊
1.不要幹燒,所以使用不粘鍋,要先倒油,再開火;
2.不要用鐵鏟子,儘量使用木鏟子等不太尖銳的鍋鏟;
3.不要用鋼絲球清洗;
4.塗層已經破壞的不粘鍋,就不要繼續使用了。
02
鐵鍋真的能補鐵、補血?
鐵鍋,是我國的傳統廚具,每家每戶的廚房裡都會有一口老鐵鍋。
1.鐵鍋是「十項全能」
鐵鍋中添加的金屬元素較少,不像鋁鍋中會有鋁元素,不鏽鋼鍋中含有鎳、鈦等元素。
而且,烹飪過程中,很少有溶出物,無論是煎、炒、炊、蒸、煸、炸都適用。
2.鐵鍋確實能補鐵
鐵鍋能補鐵、補血這個說法,確實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烹飪過程中,鍋鏟相碰,必然會導致一些鐵屑掉落,其與食物中的酸性物質一相遇,就會變成鐵離子,增加食物中的鐵含量。
不過,補鐵量能有多少,還與火候、接觸時間、面積、食物種類等相關。
油放的越少、酸性食物或蔬菜類食物、食物與鍋接觸時間越長、面積越大等,都有利於鐵的溶出。
儘管溶出的都是三價鐵,量不多、人體吸收率也不高,但因為每天都會吃進嘴巴,所以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鐵來源。
結論:鐵鍋,確實能補鐵,只是量不大。如果貧血嚴重,還是藥物最有效。
科學使用手冊
1.不要用鐵鍋烹飪水果、有色豆類(紅豆、綠豆),因會生成顏色較深的複合物;
2.不要用鐵鍋盛放飯菜過夜,容易生鏽;
3.每次使用過後,將鍋燒乾、燒熱,還可以在表面抹一層油來防止生鏽;
4.嚴重生鏽、掉黑渣、起黑皮的鐵鍋最好不要繼續使用。
03
鋁鍋用多了,真的會痴呆?
鋁鍋輕便、耐用、不生鏽、易清洗,所以也曾紅極一時。
1.鋁元素很活潑
鋁是比較活潑的金屬,受熱易分解,在空氣中也很容易氧化,酸、鹼、鹽等都容易與其相互作用。
所以,如果將飯、菜、湯長期放在鋁鍋中,不僅會破壞鋁鍋,還會導致鋁元素溶入食物。
2.鋁對人體確實有害,而鋁鍋則較安全
以前的觀點認為,鋁與老年痴呆的發生密切相關,不過後續多項研究表明,二者之間並沒有相關性。
不過,人體長期攝入鋁,確實會破壞正常的鈣磷比例,影響骨骼、牙齒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還會引發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減弱胃腸消化、吸收功能。
但是,現在的鋁鍋表面都會有一層氧化膜,來防止內部的鋁和食物接觸發生反應。
所以,平時使用鋁鍋食物中溶入的鋁,可能還沒有油條、麻花、膨化食品中的多。
結論:使用鋁鍋,不會痴呆,可放心使用。
科學使用手冊
1.不要盛放醃製食品,因為其內可能含有強酸、強鹼類物質;
2.不要使用金屬飯鏟,以免破壞表面的保護膜;
3.儘量不要用鋁鍋進行高溫煎、炸,以免加速變形、損壞。
04
不鏽鋼鍋,重金屬超標?
不鏽鋼鍋手感輕、容易清洗、也不易生鏽,深受民眾喜愛。
不鏽鋼是一種鐵合金,由多種金屬元素製成,特定條件下,確實可釋放出微量金屬元素。
近年來,常有不合格的不鏽鋼鍋,曝出重金屬超標的問題,常見的超標元素有:鉻、錳。
結論:不合格的不鏽鋼鍋確實存在重金屬超標風險,合格產品無需擔憂。
科學使用手冊
1.從正規途徑、可靠廠家購買合格的不鏽鋼鍋具;
2.不要長時間盛放果汁、醬油、食醋、菜湯等食物;
3.不要用來熬中藥。
05
砂鍋,是不是最安全的選擇?
砂鍋多是以黏土經高溫燒制而成,確實沒有亂七八糟的有毒有害物質。
而且其傳熱慢、密閉性好、保溫性強,所以非常適合用來煲湯、燉肉、熬製中藥。
不過,如果砂鍋內壁有彩色釉質圖案的話,因為調色需要用到鉛、砷等有害物質,所以一定要選購相關部門認證的合格產品。
結論:砂鍋,相對來說,確實很安全,尤其是內壁沒有彩色圖案的「質樸」砂鍋。
科學使用手冊
1.砂鍋最適合小火慢慢烹飪,大火容易讓其炸裂;
2.新買的沙鍋,使用前可用食醋兌水浸泡、煮沸,利於有害物質的提前析出;
3.長時間砂鍋燉肉,很容易讓肉類食物中的嘌呤大量溶入其中,所以尿酸高或痛風患者,少吃美味的砂鍋菜。
劃重點:
1、不粘鍋,正常使用不會致癌,但切忌不要幹燒;
2、鐵鍋,是「萬能」鍋具,而且確實能補鐵,只不過量很少;
3、鋁鍋,不會讓人痴呆,但長時間高溫使用,容易變形;
4、不鏽鋼鍋,一定要購買合格產品,否則要小心重金屬超標;
5、砂鍋,要選「質樸」的,圖案越多、越鮮豔反而不好。
參考文獻:
1.易川棟.不粘鍋塗層有健康風險嗎?——NO[J].健康博覽,2015,(2):55.
2.用鐵鍋炒菜真的能補鐵嗎?[J].戀愛·婚姻·家庭(青春版),2015,(8):58-59.
3.李青,劉思潔,方赤光等.食品中鋁含量及其危害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6,7(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