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星標收藏我,第1時間看好文
一家國外旅遊網站曾經推出了一幅「世界偏見地圖」,你猜,在全球網友的心中,最能代表中國的關鍵詞是什麼?
「熊貓」?「瓷器」?「絲綢」?還是「功夫」、「漢字」、 「龍」?答案讓人意想不到,居然是,「炒鍋」!
在這裡,中國的關鍵詞「炒鍋」,英文叫做「China Wok」,而不是常見的Pan(平底煎鍋)。Wok專門指中國烹飪中使用的圓底炒鍋,取自粵語中「鑊(huò,鐵鍋)」的發音。
和 tofu(豆腐)、kongfu(功夫) 這樣的英文單詞一樣,炒鍋在外國人心中,有著濃烈的中國色彩,濃烈到有資格成為中國的一個象徵符號。
中式烹飪,最難掌握的便是「火候」,少一分則菜味寡淡,多一分則油煙宜人。那麼,什麼樣的鍋,才是最適合中國家庭使用的好鍋呢?
和中餐最「對味」的鍋,原來就是——鐵鍋!
在中國人的廚房裡,最不能缺的就是一口鐵鍋,只有鐵鍋爆炒出來的菜,才叫有鍋氣!
好的鐵鍋,能滿足中國人對於爆炒的掌控運用。熱氣滾滾、火苗翻騰,激發出食物的原始香味。在高溫中,食材迅速與調味品融合,萬千食材也就在短時間內變成了美味佳餚。
說起鐵鍋馬上讓人聯想起老灶臺,以及用手一摸就黑乎乎的鍋身。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顏值與實力並存的百年品牌——王源吉鐵鍋。
1、創始於清朝順治1641年,江南最早的「官爐」,被列為省級非遺,登上CCTV發現欄目!東方衛視購物節目爭相報導!2、採用巴西、澳大利亞等地原生鐵礦石,四重提煉得到99.9%高純鐵,鍋身輕盈僅1.6kg,導熱率高!王源吉鐵鍋源自中國四大鑄造之鄉之一——無錫。在市檔案館裡,關於這家老字號的檔案資料有400多件,佔了整個晚清檔案的一大半,「王源吉」冶坊盛極一時。
圖|王源吉品牌被無錫文化館列為重點歷史保護規劃對象
「王源吉」創始於清朝順治1641年,道光十七年(1837)獲清廷部貼,定名「王源吉冶坊」,是江南最早的大爐(官爐)。凡食鍋出售,皆蓋有王源吉牌號紅字戳記,為用戶所信賴,且牌號獲清廷江南商務總局保護。
圖|無錫歷史文化館陳列王源吉歷史資料多達400多件
自古以來,好的鐵鍋也是有它的標準的。一口鐵鍋,首先它要厚薄均勻圓正,其次鍋的含碳量要恰到好處,不爆、不裂、不鏽、不粘。
王源吉以前的制鍋工藝,是按照古籍天工開物上的傳統方法生產的。王源吉鐵鍋,擁有臍小平正、口圓邊齊、色澤白亮、厚薄均勻、不炸不裂、輕薄省柴、內外光滑、不偏不側的獨特手工製作技藝。
1964年和1981年江蘇省兩次頒布鑄鐵鍋企業標準,均以「王源吉」標準為藍本。現王源吉冶坊是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百年老字號。王源吉鐵鍋多次參加全國鑄鐵鍋質量評比,均獲第一名。
王源吉鐵鍋曾登上CCTV發現欄目,並在東方購物節目中,被媒體記者爭相採訪宣傳!
中餐烹飪很多時候都需要顛勺、顛鍋,大家不妨觀察一下,中餐的「大廚」少有女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鍋太重了,女生實在顛不動。
很多在家裡掌勺的「女主人」,也會有這樣的困擾。一隻鑄鐵鍋基本上都在6、7斤左右,普通不粘鍋也要將近5斤,單手根本翻不動。
而王源吉鐵鍋整隻鍋僅重1.64kg,還不到普通鐵鍋的一半。不管是男士用還是女士用,都能輕鬆顛勺,做出飯店大廚的水平。
這款鐵鍋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輕薄,絕不是偷工減料,最主要的原因是材質採用了高純鐵。
王源吉冶坊人工篩選出巴西、澳大利亞等地原生鐵礦石作為原料,然後提煉出生鐵,再加工成普通的熟鐵,最後去除其中的雜質及有害元素,歷經四重提煉,經過繁複的冶煉工藝加工後形成的99.9%高純鐵。
因為鍋身輕薄,王源吉鐵鍋的傳熱效率更高,能讓鍋內食物在溫度不是很高的情況下迅速升溫,中小火就可以達到爆炒的效果,油煙少,非常適合中餐烹飪習慣。
專門為炒鍋設計的V型導流口,能夠防止菜餚在倒出時瞬間聚攏溢出。有了這個精巧的小V口,做好的菜一次性就能乖乖全部裝進盤子裡,不用擔心裝盤時菜湯跑得到處都是。
櫸木手柄,不變形不開裂,手柄處還專門設計了掛鈎,鐵鍋用完可以輕鬆收納,不佔地兒。
傳統鐵鍋優點明顯,但是毛病也多,比如愛生鏽,粗糙,容易粘鍋,最主要是材料來路不明,甚至曾經小作坊的廢鐵皮毒鐵鍋也流行市場,重金屬超標,這都讓大家購買鐵鍋產生了心裡陰影。
王源吉鐵鍋經國家食品材料檢測,拒絕化工廢桶鍛打,江蘇百年老字號品牌,讓您用的安心,吃的放心。
鍋體表面無任何化學塗層(化學塗層,會致癌),可使用任何材質的工具炒菜或者清洗。例如:鐵鏟,不鏽鋼鏟和鋼絲球等,不懼高溫,經久耐用。
而且鐵鍋不但使用壽命更長,其實也比其他鍋具更健康。從70後到90後,很多人小時候都會聽媽媽說過這樣的話:「多吃用鐵鍋炒的菜,能補血。」
王源吉鐵鍋在烹煮的過程中自然釋放2價鐵離子附著在食物裡,能有效的被人體吸收。這正是孩子們和婦女們日常補充鐵元素的生命之泉。
有人用鐵鍋炒洋蔥,5分鐘後測試,洋蔥裡的含鐵量比原來提高了兩倍。同時,鐵鍋烹飪蔬菜,也能明顯減少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
圖|用鐵鍋炒洋蔥,5分鐘後測試,含鐵量比原來提高了兩倍
在日常的烹飪當中,特別是做一些酸性食物,鐵鍋中的雜質有可能會析出,產生健康風險。而越高純度的鐵鍋,也意味著雜質含量越少,使用上相對會更加安全。
但是高純鐵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含鐵量達到99.9%以上,極易生鏽。為了避免鐵鍋生鏽,王源吉冶坊還對鐵鍋進行「窒化處理」。
窒化工藝原本是在航空和汽車重要零部件用於防鏽處理的,現用於鐵鍋上,能提高鐵鍋的防鏽性和耐磨性。
鐵鍋在經過窒化三段處理之後,表面會有無數均勻細微毛孔,鐵鍋在使用或者使用後塗油養護時,會形成一層薄薄的油膜,使鐵鍋更好的達到不易粘鍋、不易生鏽的效果。
說到這裡,要特別提醒一點,每次炒菜後,立即用清水清洗鐵鍋,擦乾即可,儘量不要用洗潔精,這樣能最大程度保護開鍋形成的油膜。
平時在家做飯,你有沒有過和我一樣的困擾?買的明明是個不粘鍋,用起來卻是「總粘鍋」.面對這樣的鍋,小編真心「累覺不愛」。
做飯要是充滿了挫敗感,誰還愛下廚房啊?心好累.直到小編遇到了王源吉精鐵鍋,好像迎來了廚房的春天!這才知道了啥是真正的不粘鍋。
其實市面上的不粘鍋之所以不粘,全在於鍋底的那一層叫「特氟龍」的塗料。它的主要原料是聚四氟乙烯,超過200℃就會釋放出劇毒物,因此不粘鍋非常不適合油炸、燒烤、長時間蒸煮等需要維持高溫的烹飪方式。
不粘鍋的塗層還不「扛造」,炒菜不能用尖銳的鍋鏟,清洗也不能使用鋼絲球等金屬物,輕微的剮蹭都會破壞塗層。
如果不粘鍋塗層出現大片破損脫落,為了健康著想,建議大家最好及時更換。
很多買過塗層不粘鍋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剛用的時候不粘,後來越來越容易粘鍋。」鐵鍋與之正相反,越用越不粘、越久越好用。
王源吉鐵鍋的「窒化鐵」技術,讓它既有比肩塗層不粘鍋的不粘性,同時又更健康安全,持久耐用,是一口真正能「傳家」的好鍋。
同時王源吉窒化鐵鍋相比其他的鍋的優勢對比是很明顯的,下圖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
鐵鍋清洗起來也很方便,因為無塗層,所以它一點也不「嬌氣」,可以隨意用鋼絲刷、硬毛刷等工具擦洗。
一口好用的鐵鍋,除了鐵鍋的原材料和製作工藝外,還需要使用者日常塗油養護,從而形成油膜,達到物理不粘、不鏽的良好效果,好的鐵鍋是靠養出來的。
剛開始用大家可能會覺得有點麻煩,但相比起不粘鍋要隔三差五地換鍋、天天擔心吃到化學塗層,這種養鍋可以說是一勞永逸了。
既有不粘鍋的不粘、不糊,又有鐵鍋的好顛勺,有鍋氣。身邊很多主婦和大廚朋友都蠢蠢欲動,但最後還是會問:會不會很貴啊?
王源吉第五代傳人王漢倫老爺子曾說過:「我們家做了幾百年的鐵鍋。一口鍋好不好用,讓家裡的老人用用就知道了。我認為作為中國人幾千年都在使用的鐵鍋,它不應該像貼了進口牌子的鐵鍋那樣被炒作到千元以上。」
鍋蓋
傳統杉木蓋,古香古色,別具風味
玻璃蓋,加上杉木點綴,古今融合之美,時尚好看
鍋鏟
黑精鐵鍋鏟,健康有質感,弧形設計不傷鍋
大小
2-4人小家庭,32cm口徑更輕便
3-6人大家庭,34cm口徑得心應手
入手一隻鐵鍋,就能輕鬆為自家的廚房來一次升級,讓做菜變得更輕鬆,洗鍋這件苦差事變得更容易,也讓孩子、老人都能吃上更健康、美味的食物,這筆家庭美食投資,一點也不虧吧?
產品包裝:
保養方法:
1、前期使用時,少用洗潔精洗鍋,用熱水衝洗即可
2、洗完鍋小火微微加熱烘乾水分,均勻塗抹食用油,讓鍋內壁更好的形成油膜
3、保養的好,鐵鍋會越來越黑亮,使用十年,幾十年都沒問題
達到更好的不粘效果:
1、重新開鍋,開鍋方法如下
2、熱鍋冷油,鍋要充分燒熱,再放油
3、控制火量,我們這款鍋導熱性非常好,中火炒菜油煙少,更加省油
開鍋方法:
1、準備好2-3塊肥豬肉與適量炒菜食用油
2、倒入適量食用油,再開火,避免鍋底燒焦
3、第一塊肥豬肉下鍋,塗抹整個鍋壁
4、第二塊肥豬肉下鍋,塗抹整個鍋壁,小火即可
5、以上過程持續5-6分鐘
6、開鍋完成後,放置12小時
7、放置完成後,小火加熱,溫水清洗即可
為避免用戶開鍋不當影響鐵鍋使用效果,即日起凡購買王源吉鐵鍋,廠家免費贈送開鍋,用戶收到貨後即可正常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開鍋會在鍋體表面形成油膜,用戶收到鍋後請不要使用洗潔精、鋼絲刷等將油膜洗掉,以達到最佳的防鏽及不粘性能。
閱讀原文
▼
--經典家用炒鍋--
精鑄鐵 無塗層 炒菜不粘鍋
燃氣 煤氣灶 電磁爐適用
難得誠品專享價:¥299元/個
閱讀原文或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購買
▽
請點閱讀原文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