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中的榜樣力量|李玉瑄|鄧雙林|遠望7號|楊業偉

2021-01-10 騰訊網

航天測控事業是萬人一桿槍的事業,任務成功離不開所有參試人員的奉獻付出。無論從事的工作環境有多惡劣、工作內容有多繁重,他們胸前的黨徽總是閃閃發亮,指引著自己也照亮著他人,他們就是一面面鮮豔的黨旗,始終插在任務最前沿。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幾位平凡測控人的故事。

鄧雙林:使命高於一切

在鄧雙林手機的記事本裡記錄著這麼一段話:2016年8月9日,孩子病危?心急如焚!心急如焚!心急如焚!

這是在一次任務準備的前夜,妻子打電話說孩子因病毒性肺炎,病危轉院了。「病危?」這讓一向穩重的鄧雙林慌了手腳,向組織匯報還是不匯報?匯報會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因為這畢竟是遠望7號船第一次執行任務,不匯報則自己手足無措。思慮再三,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沒有匯報,因為他深知任務高於一切,完成任務是功臣,完不成任務就是罪人。在圓滿完成任務後的第一時間,他給愛人打去電話,孩子平安了,放在他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在船順利停靠碼頭的當天,他乘車趕回老家,在醫院的病床上,看見消瘦的兒子時不禁偷偷流下了眼淚。

圖像電視系統主要用於對甲板海況、天線設備、試驗機房等場景的圖像攝取、傳輸和顯示,事關船舶安全、設備安全和試驗任務。全船有多少個,在什麼位置,有幾根線纜,他閉著眼都能找到。它們就像他的孩子一樣,都是由他親手安裝、調試的。

遠望號船在茫茫大海上執行任務,人員集中難、時間統一難,導致娛樂活動開展難,因此看電視是船員調節身心、緩解壓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鄧雙林作為遠望7號船首任「電視臺臺長」,每次出海,他都要精心準備,為了滿足大家的觀看需求,利用休假時間下載了近2000餘部影片和大量娛樂身心的電視節目,連他老婆都嗔怪他:「你以後不要休假了。」 一次任務返航途中,服務熱線天天找尋他。原來大家都愛看《人民的名義》,催他更新呢。鄧雙林沒有因試驗任務的結束而休息,而是不停在電腦前處理視頻格式,然後上傳更新。對他來說,船員的滿意和開心是他最大的追求。

楊業偉:從「後天不足」成為「遠望」名牌

楊業偉正給新上崗人員授課

2014年12月,楊業偉被分配到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2號船後,隨後就領受了接裝遠望7號船的光榮任務。作為研究生畢業的他,有著理論層次高、思維活躍的「先天優勢」,但同時也有經驗缺乏、技術為零的「後天不足」。在廠所跟產學習中,楊業偉實現了自己的「轉型跨越」,成為遠望7號船通信系統某專業組組長。

楊業偉與組員討論設備問題

由於新船新設備,維修教材短缺,許多設備一出故障找不到維修方法,只能打電話叫廠所師傅來檢修。在全面準備「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中,崗位人員發現一次天線電機出現故障,崗位人員從來沒遇到過這現象,就請示楊業偉讓廠所師傅過來「支援」。楊業偉知道情況後,立即鑽進45度高溫的天線罩內,拆卸電機,分析原因,一忙就是3個小時。解決故障後,楊業偉再次帶領崗位人員對故障反覆測試、討論,並把這個故障寫進《故障案例庫》裡。在跟產學習、設備調試、設備裝船、任務聯調和執行試驗中,楊業偉每次都將遇到的設備故障的具體現象、規律、排除方法、廠家意見等一一記錄,至今一共記了20餘本筆記本。經過楊業偉日積月累地記錄、總結,典型性問題解決方案被編成了專業組的《故障案例庫》。正是有了他的《故障案例庫》,在今年執行的多次任務中,很多設備故障一經被發現就能迅速地被解決,專業組成員對他的專業能力讚不絕口。

三年過去了,新測量船已經成為海上航天測控的一張「新名片」「新王牌」,他們一次又一次出航大洋挺進深藍。成為無線專業組組長的楊業偉肩上的擔子更加繁重,他帶領他的團隊已經取得了「精品團隊」「尖刀隊組」等榮譽,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愛拼才會贏!

毛江錕:拄著拐杖也要出航大洋

毛江錕是遠望7號船通信系統某專業組組長,在出海前夕,進行物資補給過程中,不慎摔傷,導致左側外踝骨折。醫生叮囑他至少要休息一個月。但為了不影響任務,身為專業組組長的他堅持隨船出航。在風雲變幻、浪起潮湧的大洋上,他拄著拐杖值班、工作和跟訓。其他船員勸他回房間休息時,他卻笑著說:「沒事,只要每天能參與工作,疼一些我也能忍受。」

毛江錕每天堅持巡視機房

「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遇到什麼困難,總是第一個衝在前,有股子倔勁」,同一宿舍的張波說起毛江錕就停不下來。毛江琨幹工作總是想在前、謀在前、幹在前,做到有備無患。2017年在參與執行的6次重要對接任務和兩次「國字號」任務準備過程中,面對參試設備多、任務中心多、傳輸數據類型多、通信鏈路複雜和技術狀態切換頻繁的特、難點,他充分利用任務準備時機,核查試驗文書資料,梳理巡修巡檢機要,全面整理備品備件並進行可靠性測試,摸排設備隱患和薄弱環節,制定20餘條應急預案,確保了各項風險隱患得到有效管控。

他始終保持著對航天事業的無限熱愛,時時以事業為重,處處以工作為中心,在家庭和事業之間他毅然決然選擇了後者。2014年,毛江錕與新婚妻子領證不滿7天,受領接裝任務後,他帶領專業組人員輾轉全國5個大中城市參加跟產學習、質量監督、地面聯試、設備測試驗收,連續奮戰300多個日夜,因為工作忙,這期間沒有回過一次家。他妻子經常說的一句話:「你成了我的夢中情人,總是在我睡夢中回來,在我夢醒前又離開了。」可他常說:「選擇了航天,就是選擇了奉獻,看到祖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好,祖國越來越強大,再多的付出也值得!」

李玉瑄:堅持夢想,仰望星空的初心

小時候喜歡仰望星空,特別憧憬那一閃一閃的星星,這就是李玉瑄選擇航天測控事業的初心。大專畢業後他來到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青島測控站,可是從來沒接觸過設備,也不是學測控的,但是當他第一次摸到測控設備時,心中頓時充滿了歸屬感,李玉瑄也暗暗下定決心,不管多難,不管跨度多大,一定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測控工程師。

由於專業跨度大,李玉瑄又重新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學生時代,向專家請教,向前輩請教,向書本請教。慢慢的學習多了,李玉瑄就不滿足於簡單的使用操作,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心中總有一種衝動,想通過自己的力量解決它,於是李玉瑄開始研究創新。2003年李玉瑄開始研究測控設備的自動化,並取得了初步的成績。2006年他發現,原來的校相方式既費時又費力,他覺得可以對其進行改進,於是鑽到了這個課題中,後來李玉瑄提出了兩點法快速校相法,通過這個方法既解決校相精度不高問題,又實現了快速校相,將校相時間由傳統平均200秒縮短至5秒以內,極大地縮短了任務準備時間。

隨著深空探測的開展,大口徑雷達的校相技術成為難題,李玉瑄又開始了這個課題的研究,李玉瑄管這個技術叫無塔標校技術。2011年該技術理論驗證和技術方案基本解決,準備著手在設備上進行驗證。就在驗證前夕,醫院檢查出李玉瑄患有惡性腫瘤。對於當時的李玉瑄來說就是晴天霹靂,但是當李玉瑄想起無塔標校技術的時候,「它正如襁褓中的嬰孩,等著我去把它撫養長大,讓它能為航天測控事業做貢獻,這時眼前的黑暗變得五彩斑斕」。李玉瑄開始積極配合治療,經過9個月的化療,身體各項指標恢復了正常,與此同時李玉瑄的無塔標校技術實踐應用也隨即開始了,在全國各地推廣應用。

李玉瑄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讓自己的技術應用在更多的平臺和更多的設備上,可以為祖國的航天測控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李玉瑄從一名大專學生成長為碩士研究生,從一名測控門外漢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測控高級工程師,正是因為堅持了自己的夢想,堅持仰望星空的初心才是最重要的。

何龍:像一棵瘋長的芒草

節假日值班、工作日夜班,何龍總說「讓我來」;技能競賽、解決疑難問題,何龍就說「看我的」;開展專項訓練、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何龍會說「跟我上」。從事測控工作7年,他多次獲得嘉獎,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身邊同事說起他的故事,都忘不了帶上這樣一句話,「老何,老何,一棵瘋長的芒草。」

正是憑藉這股如同芒草一般的堅韌與無畏,何龍的測控生涯走的十分紮實,一步一個腳印。「他對業務知識喜歡鑽牛角尖,什麼問題都要弄明白。」同事孫峰評價說。為提高長管執勤業務水平,何龍留心記錄工作中遇到的各類故障,然後將常見故障和應急處置一一對應,製成了圖文並茂的「口袋書」;同事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打電話給他:「指令執行成功判斷依據是什麼?數據注入成功如何判斷?」他總能對答如流。久而久之,同事們都稱他為「何百科」。

今年3月12日23點45分,睡夢中的老何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風雲二號衛星高軌老系統設備要切機,5分鐘內趕到機房!」電話那頭張閃組長喊道。老何翻身躍起,隨手抓起衣服,像「兔子」一般,一溜煙沒了身影。到達機房後,只見老何鎮定地坐在操作臺前,手指飛快地輸入一道道指令,一邊查看任務進程狀態,一邊進行任務的啟動和停止工作,在確認設備狀態正常後,迅速輸入切機指令進行切機。

「報告組長,設備主備機切換完成,系統正常工作!」

「好樣的!」張閃抬頭看了看機房的時鐘,從掛掉電話到切機完成,僅僅花費了不到10分鐘。

「一人強不是強,團隊強才是強!」那段時間,老何總是念叨。

於是,工作之餘,老何針對目前衛星管理人員訓練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出了一種分層組訓模式,對訓練對象、訓練內容、訓練方法等訓練要素進行分層,既增強了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又提高了訓練效果,使衛星管理人員的能力素質加速提升。

「我要做到『上崗一分鐘,作為六十秒』,做一名當之無愧的『衛星管家』。」一路走來,何龍沒說過什麼豪言壯語,但他始終恪盡職守,守護顆顆衛星的平安,詮釋著一名「衛星管家」的初心。

還有許許多多的測控人,他們或許不是稱職的兒子、丈夫、父親,但他們卻是稱職的航天人,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甘於奉獻,舍小家、顧大家。他們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我國航天測控事業歷史上留下了普通奉獻者的足跡。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2021年度任務拉開序幕,遠望5號船新年度首航太平洋
    遠望號船全年執行任務次數、累計航海裡程、單船平均出海天數均創歷史新高。    據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航天發射任務的總體計劃安排,今年遠望號船將繼續保持高密度、高難度的任務態勢,僅遠望5號船就將執行近10次海上測控任務,海上作業時間預計超200天。
  • 助神舟、嫦娥任務成功的功勳艦遠望2號落戶地披露:江蘇江陰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 圖新華社消息,圓滿完成40多年海上測控和衛星長期管理任務後,遠望2號船正式退出歷史舞臺,4月28日由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贈予地方政府,並將作為愛國主義和科普教育場所向公眾開放。至此,我國第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全部退出海上測控序列。據了解,與遠望2號船同期建造的遠望1號船,已於2010年10月被贈予江南造船(集團)公司。
  • 遠望號女版「鋼鐵俠」,有點萌
    央廣網5月16日消息(羅海艇 倪棟梁 李玉龍 謝林彤)謝林彤,遠望6號船輪機系統第一位女電工,自2016年上船以來,這位纖瘦的姑娘一直忙碌在機艙的「鋼鐵森林」,躍動於大海的波峰浪谷、起舞在遠方的星辰大海,參與完成包括嫦娥、風雲、北鬥在內的20多次重大航天發射海上測控任務。
  • 航海日記 遠望7號工程師講過去的事
    2018年末,最新一代航天測量船遠望7號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大海的路,這是它第8次駛向遠洋。在我這樣第一次登船的人眼中,遠望7號行駛平穩,各類生活設施齊全,甚至還有不少娛樂設施。然而,船上的一群「老船員」告訴我,如今舒適安全的工作環境背後,烙印著一輩輩「遠望人」曾經的艱苦歷程。
  • 遠望7號船精準測控亞太6C通信衛星
    遠望7號船在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嚴陣以待。    新華網南京5月5日電(魏龍、楊林海)我國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後,遠望7號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為衛星準確入軌運行提供了重要測控支撐。
  • 遠望7號航海日記:歌聲與歡笑是最後的告別
    遠望7號為期兩個月的出航已經全部結束,在返航晚會的歌聲中,我即將離開這艘陪伴我60天的大船。
  • 遠望5號平安歸港,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圖為遠望5號測量船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表面返回,並且帶回了重達2千克的月壤,就在全世界都在聚焦嫦娥五號之際,美國卻盯上了這個秘密,也就是遠望5號監測船,這艘船雖然不起眼但卻是最高科技目前遠望5號已經平安歸港,那麼它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有專家表示:如果沒有遠望5號與遠望6號的密切配合,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工作無法這麼順利。
  • 揚帆太平洋 遠望5號船開啟跨年度航程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高超 王煦之 郭超凱)9月24日上午9時許,隨著一聲嘹亮的汽笛鳴響,遠望5號船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海域執行海上測控任務。這是該船今年第3次出航,計劃海上作業超100天。根據航天發射任務總體安排,船員將在海上度過元旦,預計2021年初完成任務凱旋。
  • 遠望6號船起航執行嫦娥四號中繼星海上測控任務
    新華社南京5月5日電(李國利、魏龍)遠望6號船5日上午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赴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執行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海上測控任務。  根據計劃,嫦娥四號探測器年底發射,將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這顆被命名為「鵲橋」的中繼星承擔著地球與月球背面的通信重任,事關嫦娥四號任務成敗。
  • 遠望7號船再傳捷報: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器海上測控任務
    航行在太平洋某海域的遠望7號船  交匯點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CZ-5 Y4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火箭發射升空約30多分鐘後,遠在太平洋某海域的遠望7號船及時發現目標,捕獲跟蹤穩定,數據獲取有效,圓滿完成火箭二級二次工作段、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探測器測控任務,為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著陸巡視探測提供重要支撐。
  • 遠望5號船圓滿完成亞太6D通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中新網遠望5號船7月10日電 中國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通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遠在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5號船精準測控,圓滿完成衛星海上測控任務。7月9日,中國成功發射亞太6D通信衛星。遠在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5號船精準測控,圓滿完成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王煦之攝火箭升空飛行約21分鐘後,順利抵達遠望5號船測控弧段。
  • 遠望3號護送「五姑娘」順利回家
    在「五姑娘」歸家的旅途中,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在印度洋深處,為「嫦五」保駕護航。  此次任務,遠望3號船是唯一的海上測控力量。任務中,該船需要完成返回器初次再入大氣層「黑障」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任務。「嫦娥五號」返回時採用俗稱「打水漂」軌道的「地月自由返回軌道」著陸技術。
  • 遠望3號船圓滿完成天鏈二號01星海上測控任務
    新華社遠望3號船4月1日電(高超、何露東傑)3月31日深夜,我國成功發射天鏈二號01星。遠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3號船持續測控500餘秒,保障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飛行20多分鐘後,抵達遠望3號船測控弧段。
  • 遠望6號船太平洋上精準測控助力北鬥三號「收官星」入軌
    在執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海上測控任務現場,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就位的遠望6號船雷達啟動(6月10日攝)。新華社發(倪棟梁 攝)  新華社遠望6號船6月23日電(趙金龍、高超)我國23日上午成功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長徵火箭起飛約20分鐘後,在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就位的遠望6號船及時發現並成功捕獲目標,為火箭飛行、衛星成功入軌等關鍵動作保駕護航。
  • 宣講「合陳好人」 傳遞榜樣力量 興化合陳鎮用榜樣力量激發鬥志
    為照顧姐姐和兩個外甥,他一生未娶,他傾其所有......」7月1日下午,興化市合陳鎮舉行「七一」表彰暨第二屆「尋找合陳好人 傳遞榜樣力量」頒獎典禮,隨著主持人的介紹,一位身披「合陳好人」授帶的老人走到了主席臺中央,隨後,臺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老人名叫陳永根,讀過三年私塾,之後再也沒上過學。1946年正值土改,他參加工作,成了莊上的小組長,負責計算人口、田畝數等工作。
  • 榜樣力量——正義凜然胡國運
    榜樣力量——正義凜然胡國運 2020-10-15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Role models are visible forces—宣講會後,西寧稅務系統掀起學習先進典型的熱潮,稅務幹部紛紛表示將學習榜樣、汲取力量,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擔當,為稅收事業做出更多的奉獻。
  • 深圳遠望數碼城 深圳遠望數碼城地址在哪
    深圳遠望數碼商城是廣東省深圳市中很大的一個專門售賣數碼產品的商城,在裡面可以找到你需要的數碼產品,一些剛剛來深圳的小夥伴可能還不清楚深圳遠望數碼商城在哪,所以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深圳遠望數碼商城
  • 榜樣的力量 | 魏武翔:為民除害的公安「神警」
    榜樣的力量 | 魏武翔:為民除害的公安「神警」 2020-12-20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衡陽好人的榜樣力量
    衡陽好人的榜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