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6號船太平洋上精準測控助力北鬥三號「收官星」入軌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在執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海上測控任務現場,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就位的遠望6號船雷達啟動(6月10日攝)。 新華社發(倪棟梁 攝)

  新華社遠望6號船6月23日電(趙金龍、高超)我國23日上午成功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長徵火箭起飛約20分鐘後,在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就位的遠望6號船及時發現並成功捕獲目標,為火箭飛行、衛星成功入軌等關鍵動作保駕護航。

  據了解,整個海上測控過程持續近600秒,火箭飛行至遠望6號船測控範圍後,船載S波段微波統一測控系統(USB)第一時間接收到火箭遙測參數,及時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進行信息交換,為判斷火箭飛行狀態提供重要依據。之後,USB和脈衝雷達系統同時對火箭開展測控工作,及時、準確計算並提交高精度的遙測和外測數據,保障火箭三級二次發動機關機以及星箭分離等關鍵動作。

  任務執行期間,遠望6號船雷達系統跟蹤穩定,數據獲取完整有效,信息處理交換正確,設備軟硬體運行穩定,通信鏈路暢通,為衛星入軌一系列關鍵飛行動作提供了有力測控支撐,圓滿完成了這次海上測控任務。

  在遠望6號船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為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做保障(6月12日攝)。 新華社發(趙欣玉 攝)

  隨船出海的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人力資源部副主任朱文波說:「遠望6號船大修之後首次出航就迎來開門紅。之後,我們將全力以赴投入到火星探測任務籌備當中。」

  此次是遠望6號船第14次執行北鬥任務。

新聞連結:

  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重啟」發射成功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

  我國所有北鬥衛星均從西昌完美飛天

  北鬥之光:讓中國智慧惠及全球

  44次發射,一圖回顧歷次北鬥飛天的精彩瞬間

  科普:走過20年,「北鬥專列」是怎樣煉成的?

相關焦點

  • 遠望7號船精準測控亞太6C通信衛星
    遠望7號船在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嚴陣以待。    新華網南京5月5日電(魏龍、楊林海)我國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後,遠望7號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為衛星準確入軌運行提供了重要測控支撐。
  • 遠望5號船圓滿完成亞太6D通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中新網遠望5號船7月10日電 中國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通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遠在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5號船精準測控,圓滿完成衛星海上測控任務。遠在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5號船精準測控,圓滿完成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王煦之攝火箭升空飛行約21分鐘後,順利抵達遠望5號船測控弧段。作為此次任務唯一的海上測控點,遠望5號船與陸地測控站之間無搭接,關鍵時刻還要做好應急測控準備。任務中,各系統默契配合,持續海上測控約300秒,準確高效地向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發送實時測控數據。
  • 遠望3號船圓滿完成天鏈二號01星海上測控任務
    新華社遠望3號船4月1日電(高超、何露東傑)3月31日深夜,我國成功發射天鏈二號01星。遠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3號船持續測控500餘秒,保障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飛行20多分鐘後,抵達遠望3號船測控弧段。
  • 遠望6號船起航執行嫦娥四號中繼星海上測控任務
    新華社南京5月5日電(李國利、魏龍)遠望6號船5日上午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赴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執行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海上測控任務。  根據計劃,嫦娥四號探測器年底發射,將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這顆被命名為「鵲橋」的中繼星承擔著地球與月球背面的通信重任,事關嫦娥四號任務成敗。
  • 遠望7號船再傳捷報: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器海上測控任務
    航行在太平洋某海域的遠望7號船  交匯點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CZ-5 Y4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火箭發射升空約30多分鐘後,遠在太平洋某海域的遠望7號船及時發現目標,捕獲跟蹤穩定,數據獲取有效,圓滿完成火箭二級二次工作段、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探測器測控任務,為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著陸巡視探測提供重要支撐。
  • 遠望5號船赴太平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海上作業將超100天
    解放軍報南京9月24日電 特約記者高超、記者安普忠報導:9月24日上午9時許,遠望5號船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海域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 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太空「集結」完畢 陝西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收官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不久,它將與其他已經在軌的29顆北鬥三號衛星完成組網,後續將全面建成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在衛星上,西安分院聯合國內優勢單位為北鬥三號衛星裝上了每天計時精度十億分之一至百億分之一秒的銣鍾和氫鍾產品、精確傳遞時頻信號的基準頻率合成器和導航任務處理機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和系統,使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優於5米,並建立了能夠實現衛星在軌自主運行的星間鏈路,面向全球提供穩定、精準的服務。
  • 揚帆太平洋 遠望5號船開啟跨年度航程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高超 王煦之 郭超凱)9月24日上午9時許,隨著一聲嘹亮的汽笛鳴響,遠望5號船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海域執行海上測控任務。這是該船今年第3次出航,計劃海上作業超100天。根據航天發射任務總體安排,船員將在海上度過元旦,預計2021年初完成任務凱旋。
  • 2021年度任務拉開序幕,遠望5號船新年度首航太平洋
    5號船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海域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此舉標誌著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2021年度任務正式拉開序幕。  2020年,我國四個航天發射場共完成了39次航天發射任務,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作為航天測控的主要力量之一,多次赴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等海域完成天問一號、嫦娥五號等15次太空飛行器發射海上測控任務。
  • 我國測量船開赴太平洋執行嫦娥二號觀測任務
    本報兩名特派記者分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遠望六號」,將在發射現場和太平洋上發回「嫦娥二號」飛天報導  隨著「嫦娥二號」發射任務進入倒計時,為奔月承擔測控關鍵環節支持的中國航天遠洋測量船隊,已經在相關海域部署就位。作為唯一獲邀的地方媒體,本報特派記者焦哲已登上遠望六號測量船遨遊太平洋,將零距離接觸這艘我國最新型測量船,以及擔任此次海上測控的中國航天精英。
  • 駛向南太平洋——我國首枚遠程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海上測控40周年記
    新華社南京5月19日電題:駛向南太平洋——我國首枚遠程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海上測控40周年記高超、亓創「580」是一個任務代號,代表的是我國1980年5月18日向太平洋發射首枚遠程運載火箭試驗。同時,這也是遠望號船隊「走向深藍」的起點。
  • 助神舟、嫦娥任務成功的功勳艦遠望2號落戶地披露:江蘇江陰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 圖新華社消息,圓滿完成40多年海上測控和衛星長期管理任務後,遠望2號船正式退出歷史舞臺,4月28日由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贈予地方政府,並將作為愛國主義和科普教育場所向公眾開放。至此,我國第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全部退出海上測控序列。據了解,與遠望2號船同期建造的遠望1號船,已於2010年10月被贈予江南造船(集團)公司。
  • 離開地球後的七天七夜——記北鬥「收官之星」定點成功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離開地球後的七天七夜——記北鬥「收官之星」定點成功作者 郭超凱 呂炳宏6月30日正午時分,坐落於「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測控指揮大廳內一派熱火朝天。再過一會兒,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即將完成最後一次定點捕獲,正式定點於距離地球36000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從今往後的十多年時間,它將在這裡提供優質的定位導航服務。為了這一刻,「牧星人」們已經堅守了七天七夜。時光撥回到6月23日,舉世矚目的北鬥「收官之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 「收官之星」點火瞬間,燃!總臺獨家揭秘!多角度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之星」點火升空如何拍攝?
    多角度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之星」點火升空如何拍攝?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直播團隊通過超全視角帶你看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瞬間瞬間刷爆網絡不少網友紛紛點讚直播此次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之星」發射,央視新聞直播有不少看點,其中之一就是多機位慢直播。央視新聞直播團隊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架設啟用了18路鏡頭,包括慢鏡頭、特種鏡頭、工業鏡頭和星空鏡頭。
  • 遠望號女版「鋼鐵俠」,有點萌
    央廣網5月16日消息(羅海艇 倪棟梁 李玉龍 謝林彤)謝林彤,遠望6號船輪機系統第一位女電工,自2016年上船以來,這位纖瘦的姑娘一直忙碌在機艙的「鋼鐵森林」,躍動於大海的波峰浪谷、起舞在遠方的星辰大海,參與完成包括嫦娥、風雲、北鬥在內的20多次重大航天發射海上測控任務。
  • 今日科技話題:遠望5號船、「天問一號」、新型納米硒肥、熱帶珊瑚...
    在太平洋海域圓滿完成3次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5號船,12月14日上午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據了解,因某型衛星發射任務時間調整,遠望5號船及時修改航行計劃、提前返航,本航次海上作業82天,安全航行1.8萬餘海裡。至此,遠望5號船今年累計海上作業逾220天,再創歷史新高;總航程達到51萬餘海裡,相當於繞地球23.7圈。
  • 累計海上作業58天,遠望5號船自太平洋凱旋
    累計海上作業58天,遠望5號船自太平洋凱旋 楊宸琇、高超、王煦之、王璐瑤、安善福/@央廣軍事 2020-08-10 11:34
  •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鑫——把衛星當成自己的孩子
    6月24日凌晨,伴隨著清晰洪亮的調度口令,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第一指揮大廳再次迎來「牧星人」特有的慶祝儀式:巨大的螢屏上亮起「大紅屏」,一行「熱烈祝賀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第一次軌道控制圓滿成功」的金色大字在鮮紅底色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10多個小時前,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飛向茫茫太空。
  • 上天的事兒,為什麼要用船?
    1978年,以毛澤東手書、葉帥的七律詩《遠望》命名的遠望一號、二號船鍛造出爐,遠望號測量船也成為我國航天測控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此,我國成為繼美、蘇、法之後第四個擁有航天測量船的國家。經過鑑定的遠望6號船能夠擁有準確的時間和位置基準,對順利執行海上綜合校飛打下了堅實基礎。接下來就是海上綜合校飛,校飛是指使用裝有專門校驗設備的飛行校驗飛機,對導航、雷達、通信等設備進行檢查與評估。測量船的校飛包括性能校飛與精度校飛兩項。性能校飛項目包括對測量船的跟蹤性能、引導功能、船搖隔離度、測星校航向能力、數據傳輸處理能力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