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人 冬至大如年 你們家的香腸安排上了嗎?

2020-12-23 荊州廣電新媒體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12-21 18:09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孫煜瑤郭佩月)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每年的冬至都是灌香腸、曬臘魚臘肉的好日子!腊味對於荊州人就是年味,一年的忙碌接近尾聲,家家戶戶都開始灌香腸。灌香腸也少不了儀式感,三五好友圍坐一起,邊灌香腸邊聊天,格外悠閒熱鬧。

一早兒,沙市區解放街道武德路社區居民周姨爹家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周姨爹今年71歲,老家在江蘇,但在荊州生活近50年了,已經習慣了過年要吃上一口荊州當地的香腸,今天冬至,特意邀請了健身隊的幾名隊友一起過來幫忙灌制香腸。

幾位姨媽都是家務能手,幹起活來手腳麻利,分工也明確,有的負責給生薑去皮,有的負責清洗腸衣,有的負責將新鮮的豬肉切成塊。

切完肉,就要開始放佐料調味了,這一步十分重要,香腸醃製的味道好不好,就看配料和拌餡兒了。

味道調好後就開始灌腸了,人多力量大,整個流程下來不到半個小時,一根香腸就灌制出來了。別看灌腸簡單,但也有講究,好的香腸要肥瘦相間,腸衣薄而透明,這樣曬好的香腸才肉色紅潤。

這幾天天氣晴好,晾曬風乾10天左右就可以品嘗到美味了。老話都說,冬至這天醃的肉,不腐壞,不流油,放得時間久。

這是因為此時溫度一般都比較低,室外的微生物不活躍,像香腸、臘肉這類晾曬、醃製的食物不易變質、適合保存,味道也足夠鮮美。

一串串掛起的香腸,就是一絲絲過年的味道。香腸是過年的一道招牌菜,是人們對傳統習俗的堅守,是家庭文化的傳承,每年都不能缺。其實,香腸有多好吃並不是主要的,大家期盼的,是團圓的味道,是過年的氛圍。

相關焦點

  • 冬至將至!宜賓人的香腸安排上了嗎?
    農曆冬至前後灌香腸,是宜賓人迎接過年的儀式感。  一盤臘腸飄出團圓的年味,灌臘腸的門店排起了長隊,街頭也掛起了紅彤彤的臘腸。    時至冬至,年味漸濃,宜賓人的年味,準備的怎麼樣了?  小編這就帶你實地考察。  年關將近,豬肉價格漲幅幾何?
  • @豐都人,年味漸濃,你家的香腸灌好了嗎?
    雖然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但不少市民已經忙著為過年做準備,香腸臘肉作為春節百姓家宴上的一道傳統菜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上午,記者走訪我縣各大農貿市場發現,現場灌制香腸的生意非常紅火。
  • 冬至大如年!台州人的冬至圓「七十二變」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俗稱「冬節」、「亞歲」等,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台州市氣象臺2020年12月21日9時台州人特別重視冬至過冬至像過小年一樣隆重傳承700多年的祭冬大典在台州三門,「冬至大如年」尤為明顯。
  • 明日冬至——冬至大如年!
    明日冬至——冬至大如年!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但冬至依然是個大節,正所謂「冬至大如年」。在這天,古人先祭祖,後彼此賀冬。南方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 冬至|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 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2020-12-20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日冬至,冬至何以大如年?
    冬至大如年,納履添新歲。此時節,合家圍圓,劏雞宰羊祭祖,餃子湯團乞福。或寒中取暖,閒話今年往事。或寒暄一壺酒,圍爐饋別舊歲。或安身靜體,做個羈旅獨眠人。無論如何,冬至可長歌,可醉飲,惟不可離去。 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 喝雞湯吃餃子 南京人的冬至「大如年」
    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人重視的傳統節日。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昨日的南京城,處處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走在河西街頭,「冬至」卡通玩偶提醒大家,吃頓餃子是冬至不可或缺的儀式。走進綠柳居、永和園、真知味等品牌餐飲門店,雞湯、豆腐等老南京冬至特色飲食喚醒了市民的節日記憶。夜幕降臨,新街口新百大樓巨大玻璃幕牆閃現出「冬至大如年」標語,提醒著人們這是「我們的節日」。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年關將近,你家灌香腸了嗎?濱海今年的豬肉價格咋樣
    年關將近香腸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年貨冬至前後更是灌香腸的旺季近日小編走訪縣城幾家農貿市場發現各大市場已在該市場售賣豬肉近20年的攤位老闆葛先生介紹,灌香腸的肉價現在為28元一斤。其他攤位的價格,同樣部位的肉上下差不了一兩塊錢。現在一天可賣出兩三頭豬。切肉、拌料、灌香腸、扎線……濱海各家灌制香腸店鋪生意紅火。向陽大道上一家經營多年的香腸特產店老闆表示,目前是生意最火爆的時候,一天可以灌好幾百斤。
  • 馬上就要到冬至了,金華人,香腸曬起來,餛飩吃起來!【內含粉絲福利】
    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隨著地球在繞日軌道上運行,陽光直射地帶便逐漸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漸增長,夜晚逐漸縮短。群眾中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
  • 雲遊二十四節氣——冬至大如年
    那你們立春吃什麼?北方人:吃餃子啊 ~南方人:那立夏呢?北方人:當然吃餃子啊!南方人:那立秋呢?北方人:餃子啊 ~南方人:中秋節和端午節呢?尤其是冬至這一天,那必須是吃餃子的 " 正日子 "。所以,諺語有云 "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吃了這麼多年的餃子,也要了解一下餃子的來歷。原來餃子原名 " 嬌耳 ",是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
  • 萬年曆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 | 習俗   上墳祭祖,結算工錢   有諺語:"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不給錢。冬至大似節,東家不放不肯歇。"就是說,冬至像過年一樣重要,學生、長短工都給享受假期。過去為人傭工扛活的,習慣在冬至節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   冬至大如年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祭祖。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祭祖,合稱春冬二祭,十分嚴格。在安徽桐城,冬至節上祖墳燒紙錢祭祖,並在這天修墳整墓。在上海,冬至這一天過去有落葬、燒小孩棺材之俗,今則演變為骨灰盒落葬等。杭州、湖州也都要掃墓。
  • 冬至大如年,到底吃什麼才能不凍耳朵?
    轉眼又到冬至了,中國傳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人常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天氣日漸寒冷,此時的養生進補也極為重要。我偏愛福州人冬至小食「米時」福州的「米時」就是糯米糰子,無餡,表面滾一層黃豆白糖粉,糯米星人最愛~
  • 年味| 今年你家灌香腸了嗎?
    年味 | 今年你家灌香腸了嗎?在豬肉售賣區的背後,還有不少加工灌香腸的店,有的店鋪桌上擺放了好幾個大盆,裡面堆滿了灌制好的香腸以及灌制香腸的原材料。店鋪的老闆更是一刻都不閒著,忙著配置各種不同口味的香腸材料,不一會兒新鮮的香腸就「出爐」了。
  • 冬至大如年 記得回家吃團圓飯
    冬天會刮東南風嗎?曹操用「冬至一陽生」解釋這種天氣現象有無道理?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央視科教頻道為此曾專門做過一期節目,名為《赤壁疑雲》。在節目中,有關專家查閱了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氣象記錄,發現赤壁市每年冬季平均有兩三次東南風颳起,認為史書對赤壁之戰的記載是可信的。
  • 農村俗語「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是啥意思?為何冬至大過年?
    明天是公曆的12月21日,農曆的十一月初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節氣一過,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才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春節到來前,遠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會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但是在過去,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古代有「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的說法
  • 安陽人的過年儀式,從灌香腸開始
    ——舌尖上的中國香腸對每個安陽人來說都不陌生每年冬至前後安陽人便陸陸續續地開始灌香腸忙碌一兩個月為的就是過年過節一家團聚時飯桌上那盤熟悉的味道被香腸「俘獲」的安陽人歲末年終,年味漸濃每年這個時候你準能在安陽的各大菜市場肉攤上看到不少被懸掛起來的香腸整整齊齊的用衣架掛成一排像一串串紅鞭炮剛灌好的香腸被繞成一個又一個圈躺在案板上圓潤而富有光澤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
    歲月穿梭 四季輪迴 轉眼我們來到了 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 ——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臨沂市老年養護院裡餃子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婷12月21日,冬至,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和吃餃子的習俗。為了讓老人們體會到老年養護院的溫暖,在冬至吃上可口的餃子,臨沂市老年養護院組織了「冬至餃子宴」活動,14位老人與工作人員其樂融融地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冬至。養護院的工作人員提前向老人徵求對餡料的意見,然後根據老人的不同葷素口味要求,精心調製了餃子餡和麵團。有些老人還「盛裝打扮」了一番,穿上新衣服和精美的首飾,開開心心的表示要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