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博物館
法國 巴黎
最著名的藝術殿堂
位列世界三大博物館之首
……
▼
看過電影《達文西密碼》都知道,故事從羅浮宮開始,到羅浮宮結束。最後留下了個「抹大拉的瑪利亞」(耶穌的妻子)安眠於羅浮宮金字塔下的懸念……
「抹大拉的瑪利亞」是否在「玻璃金字塔」下,多少有些戲說的意蘊,這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但是踏過九百多年歷史長河的「羅浮宮」,除了記載了法國皇室更迭的變遷,更是歲月累積成世界最負盛名的藝術聖殿。
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的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王宮,居住過50位國王和王后。
1204年,在十字軍東徵時期,為了保衛北岸的巴黎地區,菲利普二世在這裡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主要用於存放王室的檔案和珍寶,同時也存放他的狗和戰俘,當時就稱為羅浮宮。
查理五世時期,羅浮宮被作為皇宮,因而使它成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築物了。
在以後的350年中,隨著王室貴族們越來越高的尋歡作樂的要求,他們不斷增建了華麗的樓塔和別致的房間。然而在其後的整整150年間,羅浮宮卻並無國王居住。
等等,還有最後一次「違建」
八十年代初,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世界上十五個聲譽卓著的博物館館長對應徵羅浮宮改擴建的設計方案遴選抉擇。結果,有十三位館長選擇了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設計方案。他設計用玻璃材料在羅浮宮的拿破崙庭院內建造一座金字塔。
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當作「鑽石」提交到歷史古蹟最高委員會時,得到的回答是: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顆假鑽石。當時90%的巴黎人反對建造玻璃金字塔。人們認為這樣會破壞這座具有八百年歷史的古建築風格,「既毀了羅浮宮又毀了金字塔」。
但是密特朗總統力排眾議,還是採用了貝聿銘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東三面還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點綴,與七個三角形噴水池匯成平面與立體幾何圖形的奇特美景。人們不但不再指責,而且稱「羅浮宮院內飛來了一顆巨大的寶石」。
交待完漫長的歷史,終於可以帶大家來看看今天現代的透明玻璃金字塔和周圍褐色石頭的舊皇宮相映成趣的宏偉建築群了。
從細節上來看,羅浮宮的建築也是可圈可點,處處都有特別的驚喜。
羅浮宮整體建築呈「U」形,佔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共分希臘羅馬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東方藝術館、繪畫館、雕刻館和裝飾藝術館6個部分。
流連在保持完好的高大上的舊皇宮裡,沉浸在藝術品的包圍中,有沒有感覺幸福到沒朋友?其實,人還是好多好多的。
藝術品修復工作室
忍不住要插入一組小美覺得很有感覺的攝影作品,這組作品全部由一位攝影師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羅浮宮裡拍攝的。攝影師的名字叫Alécio de Andrade。
羅浮宮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裡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
講到羅浮宮的收藏,不能不提最著名的是鎮宮三寶「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和「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大家都太熟悉,上面也放過她的畫像,這裡只講一件軼事:今天的「蒙娜麗莎」之所以有名,除了她是達文西存世不多的油畫作品之一,更重要的是因為曾經被盜過……
大約在公元前190年,為紀念賽普勒斯海戰的勝利,羅得島的雕塑家創作了這尊勝利女神像,把它豎立在該島上,《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便由此得名。我們現在看到的勝利女神像雖然已經頭手殘缺,但從保存完好的軀幹中,仍能感悟到女神英勇、飄逸的氣勢。兩支張開的翅膀和輕盈飛揚的衣裙,讓人感到女神在空中騰飛,有著一種強烈的運動感。豐滿軀體在薄衫下透露出力量和健康,表現了勝利和與之而來的喜悅。
1820年,希臘愛琴海米洛島上的一位農民在挖土時發現了一尊美神。消息傳出,正好有一艘法國軍艦泊在米洛港,艦長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想買下,卻沒有現金。結果,「維納斯」被一位希臘商人買下,並準備運往君士坦丁堡。眼見寶物就要失去,法國人不甘心,立即驅艦前去阻攔。雙方發生了混戰,結果使珍品遭到損壞,雕像的雙臂被打碎。雙方爭執不下,後由米洛地方當局出面解決,由法國人用錢買下雕像,貢獻給法國國王。就這樣,「維納斯」被運到法國,在當時立即引起轟動。
1939年,二戰前期移至VALENCAY城堡存放,免於戰火
1940年10月7日,戈爾德將軍到訪羅浮宮
總算保住了兩條腿……
除了上面的鎮館三寶,羅浮宮的好東西實在多不勝數,下面列舉的未必是最有名的或者最貴的,多是筆者覺得有趣和新奇的。就不一一寫作者和年份了。
想了解更多完整的羅浮宮藏品?老規矩,下個APP,內容更全,包括平時沒有做常規展示的庫藏品都有,而且還有詳細資訊,且能讓你放大看細節。人家老外這點就是強!
今天羅浮宮裡都開了蘋果店了,你造嗎?當科技產品和藝術珍品邂逅,碰撞出的是怎樣火花?也許這就是時代拋出的問題,留給我們思考。
蘋果店之後
麥當勞又來了
……
▼
(以上圖文源自『藝甸artvoi』,編輯/jun)
微信訂閱搜索「德美藝嘉」
(查看往期,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