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了好幾天,卓爾終於官宣了!而主教練+常務副總的身份,足以表明卓爾的誠意和放權的態度。而走出舒適區,去卓爾帶隊,也體現了李霄鵬的追求和決心!
李霄鵬的理性和責任心是卓爾現階段急需的
在中國足壇,李霄鵬可以說是頗受爭議的存在。兩奪中超最佳教練,雖然讓他贏得了很多讚譽;但也同樣有不少人認為,他能兩奪中超最佳教練是靠法比奧在背後支撐,法比奧一走,他今年帶隊就沒那麼順了。而有人認為他是玩權術的,江湖中曾盛傳當年是他把宿茂臻從球隊老大位置上趕下來,逼退役的說法;拿起教鞭後,無論是帶女足,帶青島,包括帶魯能,他都捲入了輿論漩渦。也有不少人認為李霄鵬是玩業務的,很多東西他不參與,當初在女足無緣奧運會後,有些媒體列出的罪狀,事後都被證實為子虛烏有。
雖然外界給李霄鵬的評價處於兩極,且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總的來說,在李霄鵬極高的情商背後,他是個理性且有很強責任心的人。
他的責任心體現在對於權力的掌控和內部管理上,要想請李霄鵬,就得他說了算,他會對一切負責。所以當初李霄鵬的某位助教在國足捲入了利益糾葛,他可以辭職把事情扛下來;而像格德斯這種明顯有過份舉動的,他會毫不姑息的直接拿下。一旦有人要分權或在內鬥中波及到了他,他很可能會及時退出「自保」;他在女足、青島、魯能這三次遞交辭呈的背後,都跟內鬥,有人故意整他有關。
而李霄鵬的理性最直觀的體現,在於他過去對魯能更衣室的把控。實際上李霄鵬的骨子裡存在著雙面性,一種是表面的圓滑,還一種是骨子裡的激情。所以看到球員失誤,他經常會在場邊笑一笑,鼓鼓掌;球隊進球後,則會加入到激情的慶祝隊伍中。當他可以和球員一起慶祝,不停的給球員鼓勵,跟大多數球員的溝通也比較注重口吻,像金敬道等球員在面前擺著一份更大合同的情況下,之所以留在魯能,完全是給李霄鵬面子。
正是因為李霄鵬足夠的理性,這一次他接卓爾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甚至是在多份邀約中進行多方比較才做出的決定。而在2020賽季,何塞帶卓爾幾乎不考慮體能情況和傷病情況、對手的實力定位,戰術安排永遠是打身後。而中方教練組帶隊期間,賽前準備還湊合,臨場指揮則連出敗招,甚至是在該攻的時候做出守的決定,該保守一點的時候又想著進攻。而在第二階段,龐利去開發布會,馬永康站在場邊指揮,鄭斌負責訓話,更能體現出群龍無首,無人敢站出來擔責的情況時,充滿責任心又比較理性的李霄鵬對卓爾來說是對症下藥。
戰術安排強調看菜下飯,李霄鵬是一個可以撐下限的教練
而在李霄鵬接手卓爾的消息被曝出之後,外界就在猜測,他會不會帶魯能的球員去卓爾,他會不會把魯能高舉高打的戰術安排移植過去。然而帶魯能期間高舉高打的這套東西,是李霄鵬一直追求的麼?
李霄鵬執教魯能期間,但凡輸一兩場,很快就會有「混子教練」、「把馬加特留下的老底吃光」等聲音出現。但在技戰術層面,李霄鵬的魯能和馬加特的魯能追求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馬加特的魯能體能和防守抓的很好,但進攻打的相對簡單,在比賽中經常會出現在各個位置長傳找佩萊頭頂的畫面,因此說當時的魯能玩的是長傳衝吊也不為過。李霄鵬的魯能採取的是地面推進,整個隊形壓上去以後,讓邊前衛突破下底傳中或者是邊後衛45度起球。
傳中角度和路線的不同決定了,雖然在馬加特手下,佩萊的爭頂次數更多;但讓他更多的在外圍爭頂,很難直接威脅到對方球門。而李霄鵬時期,魯能的傳中戰術,基本上是等佩萊已經落到禁區再去傳,發揮的是佩萊的終結能力。用法的不同決定了,李霄鵬手下的佩萊比馬加特手下的佩萊,給對手的殺傷力更強。而在吉爾離開,莫伊塞斯加盟後,李霄鵬還對魯能進行了一次戰術上的調整;特別是德國教練組來了以後,魯能2020賽季的傳控烙印要更為明顯。
為了加強控制力,李霄鵬大膽的提拔了段劉愚,金敬道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戰術職責;而在邊路的人選上,劉彬彬和吳興涵這兩個有速度的糙哥,在李霄鵬手下經常是只上一個,保持對邊路的衝擊。然而此前已經決定對魯能進行精細化改造的李霄鵬,之所以在攻堅這一環往往又回到高舉高打的套路,這是牌面決定的。
打傳控的球隊需要在前面有足夠的創造力,控制力以及爆破能力,然而這些偏偏是魯能所缺的。早在吉爾走後空出的那個外援名額,李霄鵬就想用來解決這個問題;他看上的是莫伊塞斯的前隊友,以過人、傳威脅球見長的杜杜;但因為預算有限,莫伊塞斯相當於是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強行塞給李霄鵬的,但李霄鵬把這張彩票給刮出來了。而今年夏天李霄鵬瞄準的大魚,也是為了解決創造力、控制力、爆點的問題,只不過他又被內部擺了一道。。。
當魯能的邊路球員,是王彤、劉洋、吳興涵、劉彬彬這種在場上不怎麼帶腦子踢球的糙哥,魯能的中軸線又非常的「笨重」,擺著佩萊和費萊尼這兩個制高點的情況下,這樣的魯能不打高球,還能怎麼踢?
當李霄鵬帶魯能就已經在堅定的往地面推進打法去轉型的同時,又根據人員結構,做出了讓更多的球員展現出自身特點的安排,也再一次體現出他理性的一面。因此他接卓爾後,除非有大手筆的引援,否則他很可能會選擇讓這些球員踢他們最熟悉的足球。而李霄鵬帶魯能這三年,把大多數球員的潛能都給激發了出來,這足以表明他帶隊的底限還是比較有保障的。
第三次「創業」,李霄鵬會得到最好的外部環境和不確定的內部環境
在很多教練眼中,換個平臺重新出山,約等於從0開始,其實跟「創業」沒有區別。翻看李霄鵬的執教履歷,除了青島中能那一段實在是太短了,且當時的中能俱樂部內部太混亂了,很多事情他都沒有決定權。另外兩段主教練的經歷,在女足和在魯能,他都有一定的話語權;因此我們可以把李霄鵬帶女足和帶魯能,當成他在教練席上的前兩次創業;而這一次帶卓爾,是他的第三次「創業」。
跟前兩次「創業」相比,李霄鵬得到了更好的外部環境。他帶中國女足時,雖然女足已經沒落了,但外界當時一提到女足還是那個拿到世界盃亞軍的鏗鏘玫瑰。而他帶魯能時,魯能已經多年沒有拿到聯賽冠軍了,且在跟恆大、上港、華夏、國安等俱樂部的軍備競賽中,逐漸落伍了;但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山東球迷、山東媒體,抱著王者的心態,覺得魯能不拿冠軍就是失敗。正是因為外界當年對女足,這些年對魯能總是有超出實力預期的期待值;再加上整個中國足球圈本身就有些崇洋媚外,對本土教練極不信任,因此即便他帶隊的成績還不錯,可一輸球還是被動不動喊下課,被貼上了李太守,大混子的標籤;贏球後還會出現「贏個保級隊長傳衝吊還有臉嗎」、「連續作戰不輪換,累死三外援」之類的聲音。。。
相比較而言,卓爾今年差點被玩到中甲去了;且卓爾一共也才踢過3年中超,除了一個第6外,剩下兩次一次第15,一次第16;外界對卓爾的定位本身就是一個保級隊,但卓爾的牌面又不應該淪為最後兩三名的球隊,因此李霄鵬只要帶卓爾打到聯賽中遊,基本上就可以滿足外界的胃口。而武漢足球史上鮮有成功的外教,武漢足球的教父裴恩才,分別帶卓爾衝超的鄭雄和李鐵都是土帥的情況下,武漢足球對於本土教練帶隊也要相對寬容一些。特別是看到了李鐵推上去的馬永康、龐利第二階段完全是在瞎搞,只要李霄鵬不要做的太過,各方都能接受。
當然與帶女足和帶魯能相比,接卓爾後,李霄鵬所面臨的內部環境也是不確定性最大的。帶女足,他可以提拔培養扶持一部分球員上來;魯能是他的大本營,且他之前當副總的時候又專門負責跟球員談合同。所以帶女足也好,帶魯能也罷,他可以憑藉著他的影響力控制住更衣室,打造一支「李家軍」。
而卓爾現在已經有了一支「李家軍」,但這個「李家軍」是李鐵的不是李霄鵬的。當卓爾目前一線隊幾乎所有人的合同,都是跟李鐵敲定的,有超過半數的球員是李鐵過去三年所引進的。在李鐵團隊被清理出武漢後,卓爾的球員會不會去買李霄鵬的帳呢?
在魯能這三年,他對於更衣室的掌控力可以說是中超NO.1;但到了別人的地盤,一切又得重新開始的情況下,他為自己選了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