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總論》——馬可福音

2021-02-19 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
(四十五)可福音


一、作者

『馬可福音』沒有記載作者的名字,但根據可靠的資料,本書乃是那稱為馬可的約翰所寫的,他是馬利亞的兒子(徒十二:12),巴拿巴的表弟(西四:10)。『約翰』是他希伯來的名字,馬可(有禮貌的)為他的名字(或姓),有傳說他父親是羅馬人,家在耶路撒冷,房子很大,常供信徒聚會之用(徒十二:12)。有人認為本書十四:52節所記主耶穌被捉拿時赤身逃跑的那青年人,便是馬可自己。他曾跟隨保羅和巴拿巴參與第一次的布道行程,可是中途退出,獨自折返耶路撒冷(徒十二:25,十三:5-13),故被保羅拒絕其參與第二次行程,這事引起保羅和巴拿巴分手(徒十五:36-39)。可能因那次的失敗,馬可學到了功課,以致後來成為保羅和彼得忠心得力的同工,保羅在西四:10-11稱他為『同工』和『使他得安慰的人』!彼得在他書信中稱『我兒子馬可』(彼前五:13),似乎暗示馬可是他帶領歸主的。早期教父都說馬可是根據彼得的口授而寫下本書,故此有人稱本書為-彼得的福音。根據一些可靠的傳說,馬可曾到過埃及傳福音,是亞歷山大城的第一位宣教士,在那裡建立了教會。又有一說他被埃及人打得半死,拖過幾條街道,囚在地牢裡,最後被人燒死。一個曾經畏懼退縮且變節的青年,最終勇敢的為主殉道了。有一名人說了一句名言:『駿馬多是由小丑馬培育而成的』。

二、

時間:一般認為本書是寫於主後50至60年間,為四福音最早完成的一卷。

地點:傳說不一,有的說在羅馬,有的說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也有說在巴勒斯坦。

三、

本書寫作對象是羅馬及猶太化的外邦信徒,因為本書很少題到猶太背景的事;引用猶太文時均解釋其意義(三:17等);對於猶太習俗也加以解釋(七:3-4等);常用拉丁字如『護衛兵』(六:27)、『百夫長』(十五:39)等羅馬官方文字。

四、主

本書主要信息是神的兒子以僕人的身份來作人的救主。是撒迦利亞三:8所預言的『僕人的苗裔』,也是以賽亞五十三:11所論到『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馬可福音所描繪的主耶穌像『牛』(啟示錄四章第二個像牛犢的活物),牛有兩面的功用,其一是耕種;另一是是獻祭。馬可前十章是耕種,後六章是獻祭。這就是整卷馬可福音給我們看見的。

五、特色

1.馬可福音是四福音中最短的一卷,馬可本人也未曾跟隨過主,但馬可福音中對於主一言一行的描述,遠較其他福音書詳細和生動。他對每一件所發生的事,如人名、時間、地點乃至每一個細節,都以其獨特的風格來描述。他的記載雖簡潔卻完整,馬可只用三兩筆生動的描述,就概括了馬太用八章的篇幅所記載的。他用九章的篇幅所寫的,馬太就要用兩倍的篇幅來完成。

2.安卡斯(Angus)的聖經手冊有以下的評語:『就以活現、完整、描寫逼真來說,馬可是比較其他對觀福音書(即馬太和路加)的作者更勝一籌的』。

3.本書比較著重記載主耶穌的行動,短短十六章的篇幅,卻記載了主所行的十八個神跡。而且書中也經常出現『就』、『隨即』、『立刻』、『即時』、『連忙』等字眼,(原文為『euthios』,英譯『straightway或』immediately)。這都反映出本書所描述這一位僕人而救主的行動是何等的敏捷、迅速、連貫,沒有半點的鬆散和拖延,所以又有人稱本書為『行動的福音』。本書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記敘主在世上最後一周的事跡(十一至十五章),較其他福音書更側重於主的受苦。

4.全書十六章之中有十二章是用『又』開始的,表明作者敘述的語氣是連貫一致的,所以最好的讀法是一氣呵成的讀完全書,才能體會本書的精華和亮光。

六、重

1.馬可福音啟示主耶穌是僕人,所以沒有記載主的家譜,也沒提及他的出生和童年,因這對於一個僕人來說,他的出身是不重要的。本書也少記載主的教訓,卻多描述他的工作。馬太所載的五篇重要講論,本書只作了很濃縮的陳述,甚至登山寶訓也沒有收錄在其中;

2.主一共講了36個比喻,馬可只記載了其中6個,但對主的手所作的,描寫得特別出色、細膩(一:31,六:2,七:33,八:23,25,九:27),這正符合他作僕人的身份(手是一個僕人工作的最大象徵)-少說話,多作事。其他福音書所記載主責備人的話,本書全沒有提及。例如責備加利利諸城的人不悔改(太十一);文士和法利賽人假冒為善(太二十三;路十一等),在本書一概刪除,因為作僕人的該是受教聽命,而不是去責備人。

3.整卷馬可福音給我們看見主耶穌是最完美的僕人,他在事奉上的每一方面都是我們的榜樣:他的殷勤工作、卑微服事、隱藏自己、藉禱告聯於神、富有感情等等都配得我們去追隨。

4.本書對主的啟示雖重在作僕人的一面,但同時也在多處說明他是神的兒子(一:1,11,九:7,十五:39),甘願降卑成為卑微的人子,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十:45)完成救贖之工,然後從死裡復活,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邊(十六:19)。這是一條從卑微達到榮耀的路,這正是保羅在腓立比書二章6-11節所描述的:『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有心順服,以致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神』。這就是主作僕人所走的道路。

七、字/鑰節

鑰字:『就』(一:18)本書用了343次。鑰節:十:45

八、分段

1.僕人的預備(一:1-13)

2.僕人的事奉(一:14-十三)

3.僕人的順服至死(十四-十五)

4.僕人的高升(十六)


相關焦點

  • 【新約】馬可福音第一章
    馬可第一章馬可福音馬可福音:神的福音-證明耶穌基督是奴僕救主壹.福音的開始與奴僕救主的引進 一1~13一.福音的開始─借著先鋒的職事 1~8>1.如所預言者 1~3第一章1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2正如申言者以賽亞書上所記的:「看哪,我在你面前差遣我的使者,他要預備你的道路;3在曠野有人聲喊著:預備主的道路,修直祂的途徑。」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馬可福音作者是誰 他眼中的耶穌是什麼人
    新約第二卷是馬可福音。我們前面說過,四大福音書裡最早寫成的應該是馬可福音,不過古時候基督教一直認為馬太福音是最早的,所以他們將馬太福音排在前面。到近代之後,因為人們分析比以前更加專業,得出結論是馬可福音比馬太福音更早。再經歷一百多年,現在就算經學家,大都也已承認這一點,只有少部分人仍認馬太福音最早,反被他們當作是異端。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作者為什麼要以施洗約翰引出耶穌
    馬可福音總的介紹和作者身份等問題的探討暫時就說到上一篇文章為止,留一些問題到下面介紹具體內容的時候說吧。因為馬可福音的內容大部分在解讀馬太福音的時候已經介紹和解讀過,為了避免大篇幅的解讀內容重複,所以在解讀馬可福音的時候有些內容就不會再說那麼詳細。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為什麼新約規定人不能離婚再娶或再嫁呢
    這段話的前兩句是馬太福音自創,後兩句來自馬可福音9:43-47。在前面解讀鹽和光那一段的時候,我們已經提到過後面的這幾句話,因為在馬可福音中,這幾句話之後就是講鹽的話。身體的一部分,在馬可福音中舉的例子是一隻手、一隻腳和一隻眼,馬太福音只抄其中的兩個,一隻腳他不抄,不知他是覺得不必舉那麼多的例子,還是說把一隻腳的例子放到他設計的情景中不合適。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
    耶穌的大門徒西門彼得是誰的兒子,馬可福音並沒有寫,不過馬太福音16:17將其編為約拿的兒子,而約翰福音1:42、21:15卻寫他是約翰的兒子。另外馬太福音裡還根據自己的理解把馬太加了稅吏的前綴,我們前面在呼召馬太的故事解讀裡已經說過,在馬可福音裡,稅吏是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對照馬可福音寫的十二使徒名單,如果說利未有兩個名字的話,對應的人也應該是雅各,而不是馬太。為什麼馬可福音2:13-17專門一段寫呼召利未,後面十二門徒裡卻沒有包含利未呢。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約翰福音00導論
    這點與以施洗約翰的事工作為開場白的馬可福音不同,也與以主耶穌的降生作為開場白的馬太和路加福音相別。約翰福音中,耶穌的信息主要以信和愛、生命和復活為主題,啟示耶穌和神、和門徒、與世人的關係。三卷對觀福音都是藉著講述耶穌的事跡,就是醫病趕鬼傳福音的工作,見證神的國度和救恩。約翰是所有新約作者中最能以洞徹的眼光看透神的奧秘和真理,約翰福音是世界上最靠近神和基督的一卷書。
  • 【主的日子】閱讀聖經·認識天主:《新約總論》第1-8問
    新約全書是公元第一世紀,由宗徒和其弟子寫成。 2新約的「約」字有什麼意義?新約的「約」字的意義是:天主與人類所立的盟約。 3新約與舊約有什麼不同?新約與舊約的不同:「舊約」是天主與以民在西乃山上所立的聖約;「新約」是基督以自己的聖血與聖死,在天主與人之間,所建立的救恩聖約。 4新約共有多少卷?分為幾類書?1)新約共二十七卷;2)分為三類:《歷史書》五卷,《訓誨書》二十一卷,《先知書》一卷。
  • 馬可福音第1講《概論》
    今天與弟兄姐妹分享的是馬可福音第1講,開始經文分享之前,先看馬可福音的概論。一、作者作者是馬可,就是馬可福音記載耶穌被抓的時候,赤身逃跑的少年人。耶穌復活向門徒顯現,之後被接升天;門徒回到耶路撒冷,上了一座樓,同心合意的迫切禱告,直到五旬節聖靈降臨。這座樓又叫馬可樓,也因此知道馬可家的條件是很好的。
  • 新約聖經的希臘文古卷
    這抄本的價值是為許多人所承認的,並且據我們前面所說的看來,《西乃山抄本》與《梵諦岡抄本》,在我們所要尋求的《新約》的改編上,同是作了最重要的權威。查看這兩個古卷《馬可福音》的末幾節,就可以看見兩卷相符合的一個例子。這兩個抄本在馬可福音末第一章八節「害怕」兩字以下,同是突然中斷,而以下只留著一些空白。而另一段,就是《路加福音》的開端。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這些內容少部分是作者自己的原創,大部分分別抄或者改編自馬可福音第3章、第6章、第9章和第13章。按馬可福音,在不同章的事情是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的,到馬太福音這裡,卻都被編到了一起。馬可福音的第3章,耶穌剛出道不久,到馬可福音第13章,耶穌已即將被出賣和處死。這麼長時間跨度裡的多件事情,被馬太福音作者寫成一件事一段話,單從這一點看,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所寫的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 《真假福音》基督徒你渴慕的福音是什麼?
    福音宣告不能脫離福音故事;相反地,乃要「照聖經所說」,福音宣告才能顯明和實現它的意義。保羅不是新約聖經作者中惟一這樣認為的人。四福音書中每卷都是以舊約聖經真理的總結和概括作為開始的。馬太福音以家譜起首,那是一長串讓我們一目十行的名單。但是,我們這些現代讀者不明白家譜的意義,並不意味著馬太不明白。
  • 1月26日【新約聖經導讀】馬太福音第十八章
    【新約聖經導讀】馬太福音第一章【新約聖經導讀】馬太福音第二章【新約聖經導讀】馬太福音第三章【新約聖經導讀】馬太福音第四章【新約聖經導讀】馬太福音第五章【新約聖經導讀】馬太福音第六章【新約聖經導讀】馬太福音第七章【新約聖經導讀】馬太福音第八章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防備法利賽人的酵這個故事原意是什麼意思
    實際上我們知道,馬太福音是參考馬可福音寫的,否則的話就不可能大多數內容都有重合、甚至很多句子都一模一樣。既然如此,馬可福音裡只寫了一處,哪裡來的不同的兩件事呢。就算馬可福音寫的是真實的,也只有一件事。第2-3句寫古人看天預測天氣,而按照這兩句話的內容,「耶穌」也承認看天可以預測天氣,這正說明所謂的神是虛構的。
  • 馬可福音1-10
    他的福音書有新約最為人熟悉的章節(約三16),馬丁路德稱之為「福音的要旨」。  如果新約只有約翰福音一卷書,仍能提供足夠的靈糧(並靈奶),就是神的道,讓人窮一生的精力去研讀、默想。 貳.作者  在過去一百五十年,聖經第四卷福音書的作者誰屬,一直引起極大的爭議,無疑這是因為本書明確地見證的主耶穌基督的神性。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神將赦免人罪的權柄賜給人了嗎
    這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8:1-4,馬可福音則在1:40-45。在馬可福音裡前面已經寫過耶穌趕逐汙鬼和治好彼得嶽母的熱病,不過在馬太福音裡,這段才算耶穌正式開始向人顯示神通和給人醫病。路加福音主要以抄馬可福音為主,這些事的順序基本上跟馬可福音一樣。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以色列/巴勒斯坦:《新約全書》
    第七周第二天以色列/巴勒斯坦 《新約全書》古代近東的各種文化之間儘管有各種衝突,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相近的書寫文化。《聖經》中的《雅歌》,與埃及的愛情詩歌、諾亞的故事以及衍生出諾亞故事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洪水敘事之間,其書寫系統各有不同,卻有著互相重合的文學傳統。
  • 電影《馬可福音》中文版上線!逐字逐句還原福音故事(高清正版)
    這部最新影片根據《馬可福音》的故事改編,基於神學、歷史學和考古學生動地講述耶穌的故事。而Lumo四福音電影項目使用四福音文本作為劇本,逐字逐句地將耶穌的原始故事呈現在屏幕上。新生命電影平臺已獲得本片中文版官方正版授權,您可以下拉至文章底部掃碼關注公眾號「新生命電影」,回復電影名稱,即可在線觀看《馬可福音》高清正版完整影片。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作者寫耶穌家鄉的人不相信他是一個敗招
    故事內容方面,馬太福音的版本和馬可福音的差別不大,只是馬可福音中寫耶穌本人是木匠,馬太福音改成說他是木匠的兒子。不過這個改動問題也不是很大,古時手工藝者的手藝通常是代代相傳的,木匠的兒子也當木匠,這沒什麼毛病。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信心夠大就能在海上行走嗎
    耶穌為什麼離開門徒到山上去,馬可福音編的原因是「等他叫眾人散開」,這個原因有些牽強,叫那麼多人散開,當然耶穌先走,門徒們去做這件事更合適,或者耶穌跟門徒們一起做也可以,怎麼能反過來說讓門徒先走,耶穌一個人留下來做這事呢。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稅吏和娼妓比他們先進神的國是什麼意思
    這個比喻應該是後來的作者加上去的,這個比喻馬可福音中沒有,路加福音中也沒有。在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都是直接寫下一個比喻。按理說,這個比喻「神意」是不錯的,在上一段路加福音抄得好好的,很難得句子都沒什麼改動,如果馬太福音最早的版本就寫了本段,路加福音不可能跳過這段不抄,直接去抄下一個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