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是柳永的巔峰之作,被蘇東坡讚譽「不減唐人高處」

2021-01-18 讀書狗子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柳永可以說是第一個對宋詞進行變革的詞人,他對詞調的創作、對語言的運用、對景物意象意境的組合、對寫作手法的創新都對兩宋詞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世評家甚至給出了「學詩當學杜詩,學詞當學柳詞」的讚譽!

這等讚譽是毫不為過的,自柳永以來,北宋凡填詞之人必學柳永。乃至蘇東坡作出他的第一首豪放詞時都曾說: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可見這「柳七郎風味」已成當時詞中之範。

下面這首詞便是柳永的巔峰作品之一,曾被蘇東坡讚譽「不見唐人高處」: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

這是一首描寫江湖飄泊的羈旅之苦和相思歸家之情的慢詞。據傳這首詞最早被蘇東坡慧眼所識,蘇東坡對前人作品極少讚譽,卻評價這首詞意境高絕堪比一流唐詩,可見不凡!

且來賞析這首《八聲甘州》:

上闋開篇即氣韻頗曠大,一個「對」字便寫出登臨縱目、望極天涯的境界。緊接著「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則承接「清秋」轉而描繪出一番悽然遒勁、嚴峻悲肅的氣氛,意境盡出!此句也就是被蘇東坡最為讚譽的一句,蘇東坡曰:唐人高處,不過如此!

後句則從蒼茫悲涼的氣氛轉入細緻沉思,空間上由遠及近,寫出處處凋零之景。一句「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自景轉情,自看轉嘆,寄託了詞人漂泊流落韶華易逝的感慨。

上闋寫盡意象,下闋則表情致:本是登高望遠,卻又「不忍」登高望遠,內心百轉千回,盡數道來!「想佳人」數句則創造性地模擬「對想」,利用時空轉換,巧妙地將思念化實為虛,將感情表達地更加曲折空靈。筆既巧、情也深、味也濃!堪稱絕妙!

這首《八聲甘州》寫羈旅相思之情,層層深入,曲折委婉,貌似疏朗,實則綿密,將一腔心事付諸息息連環之筆,唱嘆之間,而意境深情盡出。柳詠之匠心獨運,從這首詞便可窺見一二!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關焦點

  • 我的生活美學——男人如柳永,不枉此生矣
    我一直以為,有宋一代,如果要推選一個最為純粹的詞人,那麼柳永應該是第一個。柳永似乎與生俱來與詞有一種神秘的關聯,或者說,他來到世間,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詞才來的。沒有了詞就沒有了柳永,也許沒有詞他壓根兒就不想來了。
  • 原來電影《無名之輩》插曲這都勻方言歌曲,是出自柳永的這首詞作
    今天的我們有我們的流行曲,小眾的傳統撐不起如今的國風音樂,曾經也沒注意到有這麼多人也在默默地支持著國風,用著他們的方式闡釋著他們的理解,用音樂傳遞著古風、國風,在我看來,這首《瞎子》就是一首國風音樂。首先先不管你聽這首歌你能不能從音樂中找到柳永這首《雨霖鈴》的影子,但應該肯定的是,這首你一定感受了其中傳遞的悲傷情緒。
  • 悲情作家,浪子柳永
    其實柳永就憑此「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之俊句足以傲視大宋詞壇。屢試不第宋真宗鹹平六年(公元1003年),柳永初入汴京參加科考。自以為熟讀經史、胸懷青雲之志的青年柳永「自負才調高華」,認為考個進士,中個狀元乃唾手可得之事。他在《長壽樂》詞中寫道:「對天顏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這句詞大意是說近距離面對天子龍顏,自己一定能夠得進士第一,狀元及第。
  • 北海說詞:柳永的《八聲甘州》
    此時,天色已晚,暮雨瀟瀟,融注出一股悲涼之感,灑遍江天,千裡無際,一幅雨後清秋傍晚時關河冷落夕陽斜照的悽涼之景似在眼前,令人回味不盡。戰國辭賦家宋玉云:悲哉秋之為氣也!柳永此詞,盡得其意:當此清秋,復經雨滌,時光景物,遂再生一番變化——此所謂之「漸」也。而「霜風」照應「清秋」,「殘照」呼應「暮雨」,都因此一「漸」字關聯,將深秋「冷落」的畫面,塗上一層逐漸濃重的天涯遊客的憂鬱傷感色彩,讀來情景交融,悲壯闊大,難怪晚清詞人鄭文焯《與人論詞遺札》云:「柳詞本以柔婉見長,此詞卻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
  • 柳永:宋朝最火的流行詞曲作者人氣超過周杰倫,卻潦倒一生
    而詞則流傳於歌舞酒坊,多是娛樂調情的消遣,傳唱於歌妓樂工之口,顯得低俗不上檔次。柳永是真性情,常常因為樂工教坊的請求,為他們寫詞填曲,這就引起士大夫階層對他的排擠和輕視,使他考取功名之路非常不順,雖然他很有才華,但不被錄取呀。
  • 柳永:北宋時期的天王巨星,市井紅塵中的靈魂歌手
    如果你穿越到了大宋,想要去KTV點歌,那麼你會發現,時下的天王巨星其實是柳永,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三教九流都會唱兩句柳詞。對於這一幕,有人這樣概括: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沒錯,柳永就是這樣一位流行音樂大師。但成為歌手之前,小柳哥也曾努力過,也曾考過公務員,希望能完成每一位文人都想完成的任務與夢想,致君堯舜上。
  • 宋代風流才子柳永堪稱「婦女之友」,常與蘇軾齊名卻被青樓仰慕
    說到古代受妹子歡迎的男人,如去洛陽兜風被妹子們追著擲果盈車的潘安;或者在建康被妹子們圍堵致死的衛玠,那比起現在鹿晗吳亦凡可謂不遑多讓,但要說最受妹子歡迎的話,哪怕老了死了,也依然受萬千迷妹追捧的,想來大概只有柳永一人。
  • 「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少年」,蘇軾的這首詞讓人感慨萬千
    蘇東坡是宋代的著名詩人,他詩詞歌賦出眾,遺留下諸多佳作。他一世灑脫奔放,在我國詩壇史上遺留下了濃濃的1筆,數百年來無人能及。人物背景重溫蘇軾一生,扣人心弦卻緊張刺激。蘇東坡年少一舉成名,備受當時的宰相兼文壇領袖歐陽修的推崇。也曾少年輕狂、豪情壯志。
  • 《楊門女將之女兒當自強》:這部劇才是唐人的顏值巔峰之作!
    《楊門女將之女兒當自強》是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在2001年出品的一部古裝傳奇電視連續劇。劇集主要講述了北宋時期楊家將四代人物的人生經歷。這一部劇可謂是明星雲集,李若彤、李綺紅、寧靜、張智堯、鄭佩佩等聯合出演,另外還有金晶、王新芬等美女出演,可謂是唐人影視顏值的巔峰之作。很喜歡的一部古裝電視劇,特別羨慕裡面武藝高強英姿颯爽的女將,還有帥的不要不要的楊宗保。
  • 戲說柳永:作詞,我是認真的
    關於這首詞,還有個傳說。據說後來的金主完顏亮看到詞中「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一句,對這樣的美景豔羨不已,於是決定南下攻宋。這首詞雖然讀起來很美,詞風頗為柔美華麗,不過很顯然這並不是柳永詞作中最成熟、最經典的一首,只是單純寫景之詞,多多少少還顯得有幾分稚嫩。
  • 柳永:在以雅為主的正統文化圈寫俗詞會多麼艱難?
    可以說雅俗之辯從中國文學誕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隨著文學,所謂雅,是「正確」「規範」「高尚」。雅文學通常與士大夫階層關係密切,士大夫所寫的詔命、奏章、卜辭、史傳、書信、碑誌以及詠懷言志、娛樂遣興的詩詞文賦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正統文學」。而「俗」,意為「平庸」「淺陋」「粗俗」。俗文學與市井小民關係密切,多為樂耳目聲色之作,比如歌詞、平話、說唱、戲曲、小說等。
  • 背了10多年的蘇東坡,才發現寫給歌女的1首詞,開啟藏頭詩的先河
    背了10多年的蘇東坡,才發現寫給歌女的1首詞,開啟藏頭詩的先河藏頭詩,又叫做「藏頭格」,常見的格式是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可以傳達詩人某種特有的情感,比如說明朝徐渭遊西湖時看到平湖秋月的景色,隨即寫下了一首七絕藏頭詩:平湖一色萬頃秋,湖光渺渺水長流。秋月圓圓世間少,月好四時最宜秋。
  • 【詩詞】柳永-《蝶戀花》
    後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 小馥講故事之柳永「今宵酒醒何處」
    文人與酒好像天生就有著不解之緣,縱觀古代的文人豪士,幾乎沒有不愛酒的。灑脫、浪漫、高雅,再加酒之佐助,更添其神遊八垓,文思泉湧,妙筆生花。提到愛酒的文人,那一定少不了柳永,他的一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流傳千古,成為千古絕唱。今天,小馥就要來講一講柳永與酒有關的那些詞作和故事。
  • 秦觀美夢醒來寫了首詞,蘇軾讀完落淚,最後5字很多人經常掛嘴邊
    而我,卻早已酩酊大醉,臥倒在古藤的陰下,全然不知道何處是南北。這首詞的神來之筆,乃最後五個字:了不知南北。如今,不少人還常常把這五個字掛在嘴邊,意思是自己懶得行動,不過是為自己的無所為找一個藉口。但秦觀的不知南北,顯然不是無所為,後世有詩評家認為秦觀此處是物我兩忘,與自然融為一體。其實也不準確,秦觀這首詞並非簡單講一種物我兩忘的審美境界,而是直指人生。
  • 17年前這一部劇才是唐人影視顏值的巔峰之作,結局比仙劍系列還虐
    《楊門女將之女兒當自強》是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在2001年出品的一部古裝傳奇電視連續劇。劇集主要講述了北宋時期楊家將四代人物的人生經歷。
  • 蘇東坡讓文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
    蘇東坡在京城為官期間,借詩詞諷刺當朝權貴,得罪宰相王安石,被貶到黃州為官,到地方後,當地文人雅士常來聚會,吟詩作賦好不熱鬧。功夫不大,蘇東坡回來了。道潛和尚指著書桌上的詞句問道:你這首詞高亢豪邁,意境開闊,稱得上是詞中上品。蘇東坡聽了,皺了皺眉頭說:詞是不錯,但不是我填的啊!這是季常的作品。道潛和尚不僅納悶道:這不像季常的風格啊?我不信。
  • 能詩能文的蘇東坡,文武雙全,而且還是一個超級美食家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疆域遼闊,美食類型眾多,但是很多吃食只是作為地方美食,而沒有全國知名度,但是東坡肉不一樣,它在全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就和北京的那隻鴨子一樣,令人很嚮往,忍不住嘗一嘗。雖然它的知名度很高,但是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美食的來歷,它不是什麼大廚的傑作,而是一位詩人的發明,那就是蘇東坡。
  • 17年前的這部劇,才是唐人影視的顏值巔峰之作,結局比仙劍還虐!
    17年前的這部劇,才是唐人影視的顏值巔峰之作,結局比仙劍還虐!《楊門女將之女兒當自強》是唐人影視在2001年出品的一部古裝傳奇電視連續劇。劇集主要講述了北宋時期楊家將四代人物的人生經歷。喜歡看楊家將故事的同志們看的津津有味,也是兒時喜愛的一部古裝劇。
  • 《蘇東坡傳》,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詞也成為了蘇東坡如夢一生的寫照。-1-「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坐在長江的一葉扁舟上,中年不惑的蘇東坡想起了雄姿英發的周公瑾,也一定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少年得意和仕途輝煌。從21到35歲的十五年,母親去世,妻子病逝,父親蘇洵也去世,十五年中有六年在家鄉停職服喪;仕途斷斷續續,蘇東坡先後任職陝西鳳翔判官、京城史館,業績不好不壞;多次來回奔波於京城開封和家鄉四川眉山之間,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單程就要三四個月,不僅要翻山越嶺,還要冒著生命之險穿越長江三峽。